自然十年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7760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十年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自然十年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自然十年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自然十年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自然十年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十年参考答案.docx

《自然十年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十年参考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十年参考答案.docx

自然十年参考答案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

在地球上存在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部厚度约达20千米。

二、何为生态因子,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子主要有哪些?

p386

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子。

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三、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是怎样维持其稳定性的?

p426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机制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原因。

如在植物-----兔子------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植物增加----兔子增加------狼增加-------兔子减少;植物增加------兔子增加----狼增加------兔子减少-------狼减少。

这两种负反馈机制使得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四、为什么位于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取食空间范围要比低一级上的生物取食范围大?

p420

由于物质与能量在食物链中得传递遵循林德曼十分之一定律,高营养级的生物为获取足够的能量,就必须扩大取食范围。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p440

1、生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

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

3、一个能量与物质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

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

5、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六、为什么自然界食物链通产一般不超过五个环节?

通常一般最多有五个环节,由于物质与能量在沿食物链得传递中,不断地消耗减少,通常从一个环节传递给下一个环节的物质与能量中有前面的10%。

经过五个环节的传递,物质与能量几乎完全消耗光了。

因此,一般难以超过五个环节。

七、种群:

生物学家把占据一定空间或区域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

(2010)p398

八、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论述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p445(2002)

1、生物成分发生明显变化。

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

3、一个物质和能量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

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

5、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作用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1、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2、食物链简化。

3、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

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

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九、试述生物种群和群落的主要特征?

p398(2008)

1、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一定空间内某种生物个体的总数称为种群的数目,而单位空间或面积内个体数目称为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和密度随物种的繁殖特性、年龄结构、性别比,种内以及种间竞争,环境条件而变化。

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种群是异龄种群,可以将年龄结构区分为: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3、群体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

一般把群体个体的水平分布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

随机分布、成群分布、均匀分布。

4、出生率和死亡率。

5、种群增长。

若在一个空间和资源都非常充足的环境里,种群的增长接近J型,当然这是理论状态下的情况,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在自然界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限制生物增长的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必然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后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整体接近S型增长。

6、种内关系。

生物种群内相互关系很复杂,变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竞争、领域性和婚配制度等。

1、种群组成。

不同类型的群落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因此种群成分是区别不同群落类型的首要特征。

据研究,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减少;低纬度高山区,随海拔增高,物种多样性降低;淡水或者海洋中,随水深的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

2、群落的外貌与植物的生活型。

群落的外貌是群落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表现出来的的外部总体相貌。

其中植物群落的相貌主要受优势植物生长形态决定。

3、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成层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由小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渍化程度差异、光照条件及动物活动而产生。

群落的生态结构,层片是群落生态结构单元。

4、群落环境。

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各种生物的逐渐定居,通过植物枝叶的遮阴和挡风,根系不断分泌有机化合物,枯枝落叶覆盖地面减弱地表径流,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动物活动不断改造原来物理环境,使群落内部形成了不同于其周围裸地的环境,成为群落环境。

5、生物群落的动态。

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群落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季相更替、群落生产力、生物量、植物体中的营养成分和群落环境都发生周期性变化。

群落生物演替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6、群落的分类。

一般只陆地植被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分类单位:

植被型、群系、群丛。

十、简述或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

(考了很多次)p426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经常发生变化,还有一些外来干扰。

而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负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反馈现象即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机构与功能之间。

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破坏不严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

而正反馈作用与负反馈刚好相反,即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或外界因素干扰时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抑制而是加强了因素的干扰和引起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虽然生态系统具有反馈功能,但平衡与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当外界压力过大超过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阙值时,自我调节能力将受到限制甚至消失。

此时,生态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十一、生物多样性:

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p447)

2002年真题

一、简述沉积建造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p55)

1、地槽型建造。

主要有海相地层组成,厚度很大,物沉积间断或仅有极短间断,是产生于强烈构造下降区的建造。

岩浆岩和火山岩碎屑分布较广泛。

2、地台型建造。

以陆相沉积碎屑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地壳升降幅度较小的地台上建造。

岩浆岩分布也较少。

3、过渡型建造。

兼有地槽型和地台型建造的特征但以碎屑岩占优势,陆相沉积分布广泛,海相沉积只见于剖面下部。

二、简述岩浆岩的常见结构?

(p49)

常见的岩浆岩结构有:

喷出熔岩因快速冷却不及结晶而形成的玻璃质结构。

熔岩冷却较慢形成的隐晶质结构。

岩浆在底下缓慢冷却充分结晶形成的显晶质结构,又分细粒、中粒、粗粒和伟晶结构;冷却速度先慢后快,先形成粗大晶体即斑晶,后形成细粒或微粒晶体即基质从而形成的斑状结构。

三、简述极地气团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团分布特点及其控制下的主要天气特征?

(p134)

极地气团分为:

极地大陆气团、极地海洋气团。

极地大陆气团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上的西伯利亚、蒙古、加拿大、阿拉斯加一带。

极地海洋气团主要分布于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以及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洋上。

名称

主要特征天气

主要分布地区

冰洋大陆气团

气温低、水汽少、气层非常稳定,冬季入侵大陆是会带来暴风雪天气

南极大陆、北纬65以北、冰雪覆盖的极地地区

冰洋海洋气团

同上,夏季从海洋获得热量和水汽

北极圈内海洋上、南极大陆周边海洋

极地大陆气团

低温、干燥、天气晴朗,气团低层有逆温层,气层稳定,冬季多霜雾

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上的西伯利亚、蒙古、加拿大、阿拉斯加一带

极地海洋气团

夏季同上,冬季比极地大陆气团气温高,湿度大可能出现云和降水

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以及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洋上

热带大陆气团

高温、干燥、晴朗少云、底层不稳定

北非、西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一部分的副热带沙漠区

热带海洋气团

低层温暖、潮湿且不稳定,中间带有逆温层

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海洋上

赤道气团

湿热不稳定,天气闷热,多雷暴

在南北纬10度之间的范围内

四、比较暖锋和第一型冷锋在其特点和天气模式方面的差异?

(p136)

暖锋天气。

暖锋坡度较小,暖空气沿锋面爬升,云层从地面锋位置往前伸展很远,出现的顺序为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

降水带出现在锋前冷区,为连续性降水,历时较长,但强度较小。

第一型冷锋。

云雨天气主要发生在地面锋后,紧接锋后为低云雨区。

离锋愈远冷空气愈厚,云层也由雨层云逐渐抬高为高层云、高积云和卷云,最后不再受锋面影响,转为晴朗少云天气。

五、分析大气环流在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p147)

地表太阳能量辐射分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者,也是气团形成的基本原因。

它促使不同性质气团发生移动,而气团的水平交换是不同地区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

1、大气环流将热带和亚热带产生的热量盈余不断地输送给高纬度地区,以补充其热量亏损,从而使得热带纬度不会持续增温,极地不会持续降温。

此外,大气环流还调节海陆间的热量。

2、大气环流将赤道和中高纬度产生的盈余水汽不断输送给南、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以补充该地区的水分亏损。

从而达到水分平衡。

3、大气环流与海温异常,当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时,太平洋赤道暖流向南扩张,代替秘鲁寒流,使这一带海水温度比正常时高出好几度。

(厄尔尼诺现象)。

六、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论述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p445(2002)

(一)农业生态系统:

1、生物成分发生明显变化。

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

3、一个物质和能量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

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

5、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城市生态系统:

1、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2、食物链简化。

3、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

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

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七、分析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

(p275)

1.热带及亚热带季风型

在我国南方的广大石灰岩区,地处热带,高温多雨,年降水量达1500mm,年均温度为15℃~20℃,岩溶作用非常强烈。

虽然CO2在水中的含量与水温成反比,但热带雨量充沛,水循环快,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可以不断进行。

同时,热带气温高,化学反应快,植物分解产生大量的CO2,并分泌出有机酸,这些都大大地加速岩溶作用过程,因而热带的地表岩溶和地下岩溶都很发育。

这里有规模较大的溶蚀盆地和洼地;形成许多锥状峰丛和塔状峰林,石芽和溶沟发育极好,有时成为石林式石芽;地表和地下发育的水系相互连通,地下洞穴系统发育,具有“逢山比有洞”的地貌特征。

地面多塌陷。

2.地中海海型

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为代表,该地夏季干热,冬季湿冷,喀斯特不如热带典型。

3.温带型

温带岩溶又分两种,即温带季风气候区岩溶和温带干旱区岩溶(干燥型)。

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分配不均匀,有明显的雨季。

雨季降雨集中,时间短,地表岩溶地貌不发育,只有一些小的溶蚀浅沟,但地表水渗入地下滞留时间较长,故地下溶洞较发育。

例如我国华北地区,地表现代岩溶地貌很少见到,但有许多溶洞,还有一些岩溶泉。

在晋、冀、鲁、豫四省寒武—奥陶纪灰岩中的流量为1m3/s以上的岩溶泉就达36个。

温带干旱区(干燥型)降雨很少,地表岩溶作用极微弱,几乎看不到现代岩溶地貌。

例如在新疆石灰岩地区,由于机械风化强烈,大部分地面被风化碎屑覆盖,即使在石灰岩裸露区,也没有典型的岩溶景观。

干旱区有地下水作用,虽然水量不多,但水中含有较多的SO42-,因而地下水有一定的溶蚀作用,形成一些小溶洞。

例如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寨东沟和拉乌地区(海拔3600~4000m)发育一些直径为0.1~0.5m的小溶洞。

4.寒带及高山寒冷型

寒带和高山寒冷地区,气温极低,有永久冻土或季节冻土,溶蚀作用极缓慢,喀斯特地貌及不发育,但在长期岩溶作用下,仍有岩溶发育。

例如在西藏高原上的一些河谷两旁,发育一些小溶洞(海拔4400~4600m),有些地方有岩溶泉发育,在岩溶泉两旁形成石灰华。

祁连山现代冰川下白水河河流中的岩溶泉现仍在堆积石灰华,形成长425m,宽20~30m和高5.2m的平台。

西藏高原上高达4000米的地方,分布有20-30米的残余峰林,是第三纪古热带气候产物的遗迹。

8、比较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异同?

(p477)

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沿水平方向呈带状的地域分异,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垂直地带性—随地势高度的变化,沿垂直方向呈水平环带的地域分异,受水平地带性影响,又不同于水平地带性。

相似性:

1、带谱相似,但方向不同2、成因不同

差异性:

1、自然带的宽度不同2、湿度变化不同3、光照不同4、各自然地理要素不同的特征不同。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关系复杂。

从表面上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的纬度地带性变化,或者山地自底部向上部的垂直带性变化都以温度递减为主要特征。

而一个水平地带既是由此向高纬度更替的起始地带,又是山地垂直带的基带。

似乎两者带谱就因该完全相同,只是一个在南北方向上延伸数千千米,一个在垂直方向上延伸数千米,后者仅仅是前者的浓缩。

但事实不然。

第一,温度的纬度变化缘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温度的垂直变化却非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同引起的,而是因海拔越高,接受地面的长波辐射越少所致。

第二,降水量的纬度分布与垂直分布遵循完全不同的规律。

第三,山地地貌的复杂性使得气候特征趋于复杂化,使得垂直地带中出现一系列纬度地带完全不同的规律。

2003

一、试析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之间的关系?

(p2p3p4)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一门学科。

研究任务有1、研究各自然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2、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之间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从整体上阐明其发展规律。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

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5、研究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而地球表层系统是有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组合而成的。

因此说,地球表层系统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二、试述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

(p499)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1、人类通过垦殖和养殖活动把大量天然生态系统改变为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培育农作物满足人类需求。

2、通过人工作用使得农业土壤的肥力由于天然土壤。

3、人类对地表和近地表物质的机械搬运使地貌发生变化。

4、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地表水的时刻噢噢那个分布。

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加速物种灭绝。

人为改变原有地貌使得地表稳定性减弱,受侵蚀的程度加大。

不合理灌溉和耕作使得土壤荒漠化加剧。

各种化石燃料的使用,污染了大气环境。

反而又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说,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兼顾人与自然地利益。

三、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p469)

地带性就是指:

纬度地带性。

非地带性指:

干湿度分带和垂直带性。

1、纬度地带性:

即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以热量为基础而产生的,主要是受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例如,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非洲南北半球部分获得太阳的能量,从赤道向高纬依次递减,出现了南北对称分布的自然带。

该规律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明显。

如苔原地带、针叶林地带、热带雨林地带等,这是全球性地带。

2、干湿度分带:

中纬度沿海区多为森林地带,随着向内陆的深入,自然景观依次转变为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荒漠草原地带和荒漠地带。

3、垂直带性:

例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山体高耸,具有许多雪山冰峰和山地冰川,因而常把它与北极、南极相提并论,称为“第三极”。

但由于珠峰位于28°N附近,所处的低纬位置,使它的地理特征与两极又迥然不同,复杂得多,如在珠峰地区南坡,从山脚到山顶垂直带结构十分明显,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上为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冰雪带。

四、说明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理?

(p275、p296)

黄土地貌:

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

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

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各种沟谷则是强烈侵蚀的结果。

喀斯特地貌:

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地壳上升→地表溶蚀地貌→独立的洞穴系统→统一的系统→准平原化

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石灰岩致密、厚层且产状平缓,将首先发育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继而形成独立的洞穴系统,地下水位高低不一。

随后独立的洞穴逐渐合并为统一系统,地下水位亦趋一致。

地下水位之上出现干溶洞,地下水位附近发育地下河,地面成为缺水的蜂窝状。

再后地面蚀低,浅溶洞与地下河因崩塌而露出地表,地下河陆续转为地上河,破碎的地面出现溶蚀洼地与峰林。

最后,溶蚀盆地不断蚀低、扩大,地面广布蚀余堆积物,形态接近准平原,但仍残存孤峰。

这就是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理想图式。

五、试述综合自然区划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

(p483)

1、发生统一性原则:

必须保证每一个自然区具有发生上的统一性。

2、相对一致性原则:

必须保证每一个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3、空间连续性原则:

亦称区域共轭性原则,要求所划分的自然区作为个体保持空间连续性,不可分离,不可重复。

4、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

方法系统:

1、顺序划分法:

在拟进行区划的区域,如大陆、国家或地区内,依据大中尺度分异规律,按照区间差异性和区内相对一致性原则,从高级区开始逐级向下划分中低级自然区。

2、顺序合并法:

必须从确定基本土地类型开始,依据土地类型分布状况合并为低级自然区,再后再顺序合并为中级和高级自然区。

3、部门区划图叠置法:

通过叠置同比例尺地貌区划、气候区划、水文区划、土壤区划和植被区划图,分析比较其区界,确定自然区界线,常常能很好体现综合性原则,即使部门区划详略程度不一,区划方法不同,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4、地理相关分析法:

利用资料、文献、统计数据和专门地图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得相互关系,而后进行区划的较为传统的方法,在区域实践中运用广泛。

5、主导标志法:

强调选取反映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组要依据。

六、从地球表层系统说明当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热点?

(p3)

自然地理学重视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如,生物地理学与环境考古学系,重视人类影响的历史时序和生物地理系统演变的效应;土壤地理学聚焦土壤剖面及其演变、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学关注城市气候、大气污染,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热量、水分和粗糙度等参量以及大气化学组成的影响,聚焦全球变暖及其区域响应与适应;地貌学和水文学研究人类活动在沉积年代学过程中的影响,几十年尺度上人类对地貌(例如河道)的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地貌过程等;综合自然地理学加强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及人类活动的世界性影响(例如荒漠化、碳收支等)研究;地球灾害研究重视各种极端事件,研究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研究环境感知影响决策因而影响。

2004

1、试述太阳能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传输与转化?

(p93)

太阳辐射到达大气后首先被大气中的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吸收,但由于含量很低,因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

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被吸收,变成热能使地表升温,升温的地表在进行热辐射,一方面,海面和路面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

另一方面水汽凝结时放出潜热给空气;此外,雨滴和雪降落到地面后又被蒸发,两个过程交替进行。

2、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说明海、气、生得相互作用?

(p148)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水温的分布为东冷西暖,秘鲁、厄瓜多尔沿岸受冷洋流影响,本为冷海水上翻区,宜于藻类和鱼繁殖,并吸引大量以鳀鱼为食的鸟类在此栖息。

但有的年份由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太平洋赤道暖流向南扩张,代替秘鲁冷洋流,使得这一地区海水比往年高出几度,冷海水上翻不能达到表层,结果使得只适于冷水生存的鱼类和藻类大量死亡,鳀鱼死亡,使得海鸟缺乏食物而死亡或者迁移,使南美洲国家失去宝贵的鸟粪肥料,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出口。

3、试述生态平衡调节的主要途径?

(p413)

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负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反馈现象即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机构与功能之间。

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破坏不严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

4、地域分异规律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p464)

5、试述气候和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p331)(p333)

(一)气候:

1、气候影响次生黏土矿物的形成。

2、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

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

4、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5、土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降水和热量的增加而提高的。

(二)生物:

1、绿色植物有选择的吸收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活体有机质,再以有机残体形式聚积与母质表层。

2、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残体,释放其中的能量和养分供生物再吸收利用,促进土壤肥力不断发展并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3、土壤动物,一方面他们的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另一方面,他们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和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

2005

一、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它对地表太阳能辐射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2)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的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这地表形态。

(塑造地表形态)

二、母质与地形对土壤发育有哪些影响?

(p330)

(一)土壤发育的母质因素:

1、多数土壤的属性均继承了母质的特性。

2、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

3、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同。

4、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

5、母质因素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

1、不同的地形影响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主要表现在不同高度、坡度和坡向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射的差异。

2、地形支配地表径流,斜坡排水快,土壤物质易受淋溶,土壤颗粒粗,土层薄;低地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较暗,土层厚。

3、地形影响成土母质的分配,山地或者台地上部主要为残积母质,坡地和山麓为坡积物,山前冲积平原为洪积物和冲积物。

4、地形影响土壤发育。

地壳的上升、下降或者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都会导致土壤侵蚀和堆积过程的不断产生,引起水文和植被发生变化,改变成土过程的方向,使土壤类型发生演变。

三、简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p426)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经常发生变化,还有一些外来干扰。

而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负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反馈现象即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机构与功能之间。

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破坏不严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

而正反馈作用与负反馈刚好相反,即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或外界因素干扰时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抑制而是加强了因素的干扰和引起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远离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