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7009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

《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

物理《高考风向标》系列教案15《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5讲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考情直播

1.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2.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是最基本的物理仪器,每年高考题中均出现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和逐差法处理纸带问题,不过误差分析也要引起高考注意.

2.考点整合

考点1测定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求某时刻的速度(1实验原理

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基本的是测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纸带数据进行处理.(2器材与装置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纸带,米尺,细绳,复写纸片.

装置:

按图1-5-1所示安装实验仪器,让带有纸带

的小车在重物的拉动下运动,分析实验所得的纸带.(3注意事项

①开始要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再让小车运动,以便在纸带上打下足够的点.②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

③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择点间间隔较大的一段内的点作为计数点,并做好标记供分析用.

④将纸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米尺测量任一计数点到基准点间的距离并做好记录,不要分段测量.

⑤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误差,一般能在约50cm的纸带上清楚取7-8个计数点为宜.

⑥纸带运动时不要让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摩擦.(4实验方法①纸带选择:

从打点计时器重复打下的多条纸带中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作为基准点,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或者说每隔4个点取一个记数点,这样做的好处是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便于计算.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②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

利用s1、s2、s3„可以计算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2-s1、s3-s2、s4-s3„,如果各Δs的差值不等于零且在5%以内,可认为它们是相等的,则可以判定被测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③求被测物体在任一计数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v:

应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s

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如T

ssvc23

2+=

④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有3种方法:

方法1:

“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6个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2

3216549Tssssssa++-++=

.

方法2:

利用任意两段相邻记数点间的位移求加速度,最后取平均值.如2

T

nmssan

m--=

方法3、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1-5-2所示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例1】如图1-5-3是某同学测量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

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

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

间距离的测量结果.所接电源是频率为Hz50的交流电.

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_____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小车的运动是________.

(2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s.(3物体的加速度的计算式=a______,加速度为

=

a2

.(4计算打计数点B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

(5在图1-5-4中绘出v-t图线,并确定物体的加

速度=am/s2

.

解析(1数据表(单位:

cm

由数据表分析可知:

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0.05cm,在误差范围内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近似相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该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是频率为Hz50的交流电,纸带上的计数点每隔4个点取一个,即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5段相等时间间隔,所以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st1.050

1

5=⨯

=∆.(3用逐差法来计算加速度.21

413tssa∆-=

22523tssa∆-=,2

363

3tssa∆-=,取平均值:

图1-5-3

图1-5-4

v-1

2

3216543219

((3tssssssaaaa∆++-++=

++=

.将数据代入上式即得加速度的值:

2

222

/58.1/101

.0995.540.480.2(71.1010.957.7(smsma=⨯⨯++-++=

-(4由于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打取B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AC段平

均速度:

smsmtssv/518.0/101

.0295

.540.42232=⨯⨯+=∆+=

-.也可以用OD间距离来计算t

ssssv∆+++=

44

321.

(5分别计算出A、B、C、D、E点的速度,图中描上点,然后画一条斜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线上,如图1-5-5所示.有以上数据计算得:

scmvA/00.36=,scmvB/75.51=,s

cmvC/60.67=,

s

cmvD/33.83=,

scmvE/05.99=.

又根据加速度定义:

t

v

a∆=,可以求出该斜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即:

22/58.1/576.1smsma==

(2

(34561232

((9ssssssat

++-++=

∆,2

1.58/ams=;(40.518/vms=;

(5v-t图如图1-5-5,2

1.58/ms

[方法技巧]用平均速度计算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例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用滴水法测量重力加速度时,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里面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设听到n次水击盘子声音时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是34米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是34米

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22thn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2

1(2tnh-

解析:

时间间隔为1ttn∆=-,故2

12

hgt=∆,所以:

22

2(1hngt-=

v480

图1-5-5

答案:

D.

★二、高考重点、热点题型探究

热点1:

逐差法求加速度

[真题1](2005广东如图1-5-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348.338.95

10/0.86/220.10

AssvmsmsT-++=

=⨯=⨯(考虑两位有效数字(1用逐差法来计算加速度:

4561232((

9ssssssaT++-++=

(24561232

2222

((

98.959.6110.267.057.688.3310/0.64/90.10ssssssaTmsms

-++-++=

++---=⨯=⨯

[答案]0.86,((2

1236549TSSSSSSa++-++=,0.64

[名师指引]考点:

纸带处理方法.用平均速度计算瞬时速度,用逐差法计算加

速度.

[真题2](2007天津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1-5-15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

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

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

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AB的距离应为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14.5611.1513.73

10/0.986/440.10

cACCDDEvmsmsT-++++=

=⨯=⨯

小车的加速度:

222

22

(13.7311.1514.5610/2.58/640.10CDDEACamsmsT-+-+-=

=⨯=⨯由于2cBCCD

vT

+=

所以

图1-5-15

220.100.9860.11150.0857cBCTvCDmmm=⋅-=⨯⨯-=

故5.99ABACBCcm=-=[答案]0.986,2.58,5.99

[名师指引]考点:

纸带处理方法.用平均速度计算瞬时速度,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热点2:

图象法处理数据

[真题3](2007北京理综某同学用图1-5-8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1-5-9中0、1、2„„6点所示.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

S1、S2、S3„„S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S1、S2、S3„„S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3

6121236

SSSStttt…….f.以St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St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划出S

t

—t图线.

图1-5-9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和.(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

F图1-5-8电

③该同学在图1-5-11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④根据S—t图.tm/s;它在斜面上运动S—t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tm/s2.的加速度a=[解析]①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利用刻度尺测量各点之间的距离.②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mm,故要估读到0.1mm,即要读到0.01cm位.③因为v2=得S/t-t图线.④由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可求得初速度,图线的斜率则表示加速度.[答案]①A,C;②(2.97~2.99)(13.19~13.21),;③图略;④(0.16~0.20)(4.50~5.10),[名师指引]考点:

纸带的测量和数据记录,用图象法处理纸带数据并应用运动图象知识求解.热点3:

纸带问题的拓展[真题4](2007上海)如图1-5-12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⑴斜面的倾角a;⑵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⑶t=0.6s时的瞬时速度v.[解析]⑴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为t(s)v(m/s)0.00.00.21.00.42.0„12„1.1140.7„„图1-5-12AαBC313.20=37.5cm/s,v5==66cm/s,描出对应的两点,再连线即可0.080.2a1=Dv=5m/s2Dtmgsina=ma1可得:

a=30°,⑵由后二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Dv=2m/s2Dtmmg=ma2可得:

m=0.2,⑶由2+5t=1.1+2(0.8-t),解得t=0.1s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s则:

t=0.6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速度为v=v1.2+a2t=2.3m/s[答案]⑴a=30°;⑵m=0.2;(3)2.3m/s[名师指引]考点:

图表处理方法、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牛顿第二定律.[真题5](2006上海)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图1-5-13

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1-5-13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所围面积表示位移,中位线表示平均速度.最高点的纵坐标表示末速度.[答案]平均速度、物块的末速度[名师指引]考点:

运动图象及意义.[真题6](2005上海)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

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图1-5-14的表中,图1-5-14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1-5-14的图(b)中图线1、2、3、4、5所示.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

(2)图1-5-14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3)图1-5-14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__运动.(4)比较图1-5-14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5-14[解析]

(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2)AB段是直线,匀速运动.(3)v-t图线开始段的切线斜率不断减小,所以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速度增大到一定值开始保持不变,故后来做匀速运动.(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答案]

(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2)匀速运动,1.937(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名师指引]考点:

科学研究的方法、运动图象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