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6475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0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docx

《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docx

伟业重工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最终稿doc

前言

本评价机构作为第三方技术性咨询机构,受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镀铜工艺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氰化钠、氰化亚铜)的储存以及两条镀铜自动生产线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按照《安全评价通则》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本机构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氰化钠、氰化亚铜)的储存以及两条镀铜自动生产线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通过评价,查找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得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本评价报告。

本报告书正文8章,比较全面地反映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氰化钠、氰化亚铜)的储存、两条镀铜自动生产线的现实状况。

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及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配合,谨此表示感谢!

附录:

附录1安全评价委托书

附录2单位基本情况表

附录3氰化物库、镀铜生产线平面布置图

附录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录5产权证明

附录6人员培训证明

附录7行政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附录8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清单

附录9防雷检测合格证明

附录10消防验收合格证明

附录11剧毒化学品出入库记录

附录12剧毒品采购备案证明

附录13特种作业人员合格证明

附录14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附录1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评价项目概述

1.1评价项目简介

1.1.1项目简介

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注册资金454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钱曾琼,公司由香港伟业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位于安徽省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香路77号。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设计、制造与销售,模具开发,新材料、新技术开发应用等。

企业拥有行业先进的生产线及检测设施,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及本土市场,已形成完善的市场网络和服务体系,产品技术居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20余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

该公司在蚌埠市北泰汽车工业园内,北侧为涂山路、东侧为大庆南路、南侧为东海大道、西侧为郑郢村,公司占地约17万m2,分为生产及储存车间、办公场所、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该公司现有氰化物库一间,储存氰化钠和氰化亚铜,面积约25m2,位于环保车间一层,隔离于车间内其他操作间,仓库内安装有一个排风机;一座电镀车间位于厂区西北侧,面积约8400m2,含镀铜、镀锌、镀镍、烘干等生产线,进行汽车零配件酸洗除锈、除油、水洗、电镀、烘干、检验、包装入库等操作。

电镀车间中镀铜自动线分布在间靠近北侧,本报告中将其由北朝南依次列为为1#、2#、3#镀铜生产线,其中3#镀铜自动线暂不使用。

详见附录3。

该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

氰化物库实行“五双”制度、电镀车间均按企业的作业指导书规范操作。

1.1.2镀铜工艺流程

1.1.2.1镀铜工艺流程简图

有锈

酸洗

检验

水洗

化学除油

领料

无锈

无锈

上挂

刷光

酸片转序

中和

酸洗

不合格

外观检查

水洗

钝化

水洗

镀铜

水洗

氰化物使用区域

合格

烘干转序

浸漆

预烘干转序

去离子水洗、烫干

不合格

返工/报废/待处理

外观检查

下挂、分捡

入库

合格

1.1.2.1镀铜工艺流程简介

该公司的镀铜生产操作可分为前处理、镀铜、后处理三个步骤:

(1)前处理:

对有质量合格证的电镀原件领料,接着经自检后控制时间和温度对工件进行除油处理,水洗后检验,如有锈进行酸洗除锈,确定工件无锈后在碱液槽中中和,之后将工件刷光、水洗待下一道工序。

(2)镀铜:

前处理后的工件上挂经再次水洗后由电动机操作放入电镀槽中电镀,一定时间之后提升取出,水洗后进入钝化槽,之后水洗进行下一道工序。

其中电镀槽中的电镀液由氰化钠、氰化亚铜等化学品配制,配制后加入电镀槽中,之后因电镀生产消耗经分析后向电镀槽中补充已配制好的电镀液。

酸洗槽中为配制的盐酸溶液,钝化槽中为配制的重铬酸钾溶液。

电镀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由连通在电镀槽表面的吸收器吸收,通过管道进入设置在电镀车间外面的破氰处理设备,吸收处理氰化氢等废气,合格后排入大气中。

(3)后处理:

经电镀、水洗的工件进行初步外观检查,合格后对其进行去离子水洗、烘干、下挂、分捡后包装入库,不合格的工件将重新进行电镀、钝化、水洗等处理,合格后包装入库。

该公司镀铜工艺为含氰电镀,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属于暂缓淘汰工艺,在《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无含氰电镀工艺及相关设备。

1.1.3主要原辅料及设施设备

1.1.3.1主要原辅料

表1.1-4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料一览表

序号

内容

年使用量

计量单位

1

10000

t

2

15000

kwh

3

氰化钠

1.5

t

4

氰化亚铜

0.5

t

1.1.3.1主要设施设备

表1.1-1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镀铜吊镀线

龙门直线

5

上海爱铝美克斯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2

吊镀锌线

SAPL-013

1

上海爱铝美克斯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3

镀锌自动线

/

2

杭州万龙设备有限公司

4

滚镀镍自动线

龙门栽柱

3

北京绿柱石电镀设备有限公司

5

工业吸尘器

HF-GX300D

1

张家港海峰机械公司

6

减振器涂装生产线

/

1

自制

7

包装流水线

PDX-450

1

温冷南方电控机械设备厂

8

动力柜

XL-21

5

兴乐集团温州浙高电器有限公司

1.1.4公用工程

(1)供水

该公司日常用水由城市管网提供,接入管径50cm,年用水量10000t。

供水系统能够满足企业日常运行用水需要。

(2)供配电

该公司电力由蚌埠市大禹变电所专线直供,年用电量10000kwh。

变配电设施能满足要求。

(3)通讯报警

该公司在氰化物库设置了防盗报警器一个,氰化物库、电镀车间、综合楼及道路边等设置了16处摄像头,设备完好,监控台设置在值班室及总控室内。

(4)防雷和消防

该公司在各办公楼、专家楼等设置了防雷放静电装置,经蚌埠市防雷中心2010年8月18日检测合格。

厂内二车间等10栋厂房建筑工程在2006年10月24日经蚌埠市公安局消防处验收合格。

1.2评价范围

根据《安全评价通则》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次评价对象为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氰化钠、氰化亚铜)的储存以及1#、2#两条镀铜自动生产线安全现状条件。

3#镀铜自动线、两条镀铜手动线、其他镀锌、镀镍生产线及企业其他设施设备等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本次评价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总平面布局、氰化物库、镀铜生产线、辅助工程五个部分。

1.3评价依据

1.3.1法律法规

表1.3-1法律法规

序号

名称

文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主席令第60号

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5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5号

6

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87号

7

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九十二号

8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

9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10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

11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原国家安监局公告2003年第1号

12

剧毒化学品目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铁道部、交通部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告2003年第2号

1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交通部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危化〔2006〕119号

1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15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原[劳部发(1996)423号]

16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5〕40号

17

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皖经产业(2007)240号

1.3.2技术标准

表1.3-2技术标准

序号

名称

标准号

1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

2

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AQ5202-2008

3

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AQ5203-2008

4

电镀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安全规程

AQ3019-2008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

GB50057-1994

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

9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10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11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3690-2009

1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86

13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15630-1995

14

用电安全导则

GB/T13869-2008

15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6-1999

16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85

17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

1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1651-2008

1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20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21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1987

2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志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GB20592-2006

23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20571-1995

24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

25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12801-2008

26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4383-2008

1.3.3其他依据

(1)安全评价委托书

(2)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第二章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2.1评价程序

图2.1安全评价工作流程图

2.2评价方法

2.2.1评价方法的采用

按照《安全评价通则》的要求,根据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次安全评价以“安全检查表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为主进行定性评价,并采用“事故树法”进行定量评价,评价单元的划分与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如表2.2-1所示。

表2.2-1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序号

评价单元

采用的评价方法

备注

1

总平面布局

安全检查表

详见第四章第4.1节

2

安全管理

安全检查表

详见第四章第4.2节

3

氰化物库

安全检查表

详见第四章第4.3节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详见第四章第4.3节

事故树法

详见第五章第5.1节

4

镀铜生产线

安全检查表

详见第四章第4.4节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详见第四章第4.4节

事故树法

详见第五章第5.1节

5

辅助工程

安全检查表

详见第四章第4.5节

2.2.2评价方法简介

2.2.2.1安全检查表(SCL)

安全检查表(SafetyCheckList,缩写SCL)法是系统安全工程中基础、简便、广泛应用的危险性评价方法。

SCL主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充分分析评价对象,列出需要检查的单元、项目、要求等,编制而成,然后据表逐项审查。

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

由于这种检查表可以事先编制并组织实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安全检查表的优缺点:

(1)能够事先编制,故可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可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2)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3)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

(4)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5)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

安全检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在安全中应完成的有关项目,如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工厂选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工艺与设备、紧急安全装置、压力容器、操作安全性、火源控制、土建与电气安全等项目,通过检查表所列内容帮助检查人员识别项目工程的主要危险,避免工作遗漏。

2.2.2.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大小D=LEC,其中:

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将所得作业条件危险性数值与规定的作业条件危险性等级相比较,从而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

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取值标准和危险性大小的范围划分可参照下表。

表2.2-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表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

L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C值

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10

完全可以预料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6

相当可能

40

灾难,数人死亡

3

可能,但不经常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7

严重,躯干致残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6

重大,手足伤残

0.2

极不可能

3

较大,受伤较重

0.1

实际上不可能

1

较小,轻伤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危险等级划分(D)

E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D值

危险程度

等级

10

连续暴露

>320

极其危险,停产整改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60~320

高度危险,立即整改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70~160

显著危险,及时整改

2

每月一次暴露

20~70

一般危险,需要观察

1

每年几次暴露

<20

稍有危险,注意防止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对于任何有人作业的具体系统,都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选取3种因素的分数值,然后计算D值,根据D值大小,可以判定系统的危险程度高低。

这种评价方法的特点是简便,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掌握企业内部危险点的危险情况,有利于促进整改措施的实施。

2.2.2.3事故树(FTA)评价

事故树分析(FTA,FaultTreeAnalysis)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

其危险性分析的特点是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以做定性分析,也可以做定量分析。

事故树以图形化方式表现了在一个系统内故障或其它事件之间的交互关系。

在事故树中,基本事件(BasicEvent)通过一些逻辑符号(与门和或门)连接到顶上事件(TopEvent),从而确定系统失效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及其发生概率,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安全性。

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进行评价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事故树分析步骤如下:

(1)确定所分析的系统:

确定系统所包括的内容及其边界范围。

(2)熟悉所分析的系统:

熟悉系统的整个情况,包括系统性能、运行情况、操作情况及各种重要参数等,必要时要画出工艺流程图及布置图。

(3)调查系统发生的事故:

调查分析本单位及外单位同类系统曾发生的事故情况。

(4)确定事故树的顶上事件:

确定分析对象的事件,将易于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

(5)分析与顶上事件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

(6)作事故树图:

按建树原则,从顶上事件开始,一层一层向下分析各自的直接原因事件,根据彼此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门连接上下层事件,直到所要求的分析深度,形成一株倒置的逻辑树形图,即事故树图。

(7)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事故树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目的是分析该类事故的发生规律及特点,通过求取最小割集或最小经集,找出控制事故的可行方案;根据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区分发生事故概率的可能程度,以便按轻重缓急分别采取对策。

(8)定量分析:

通过基本事件的故障率或失误率,求取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将计算结果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事故发生概率进行比较。

(9)安全性评价:

根据损失的大小评价事故的危险性,从定性定量分析的结果中找出能够降低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最佳方案。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根据伟业重工(安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本评价机构依据《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等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对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3.1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分析

本次评价项目涉及的工艺为含氰镀铜,其中电镀液的配制需要使用氰化钠、氰化亚铜,酸洗液及钝化液的配制需要使用盐酸及重铬酸钾,依据各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主要性质及危险、危害性能分别介绍如下:

表3.1-1氰化钠物质性质分析表

标识

中文名

氰化钠

英文名

sodiumcyanide

分子式

NaCN

分子量

49.02

危规号

61001

UN编号

1689

主要用途

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并用于塑料、农药、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工业。

理化

性质

外观、性状

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微弱的氰化氢气味。

熔点(℃)

563.7

沸点(℃)

1496

饱和蒸气压(kPa)

0.13(817℃)

相对密度

1.60

避免接触的条件

潮湿空气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液氨、乙醇、乙醚、苯

废弃处置方法:

加入强碱性次氯酸盐,反应24小时后,再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禁忌物:

酸类、强氧化剂、水

危险特性:

本品不燃,剧毒,具刺激性不燃。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本品不燃。

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

干粉、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

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健康

危害

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

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

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

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

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

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

可引起皮疹。

卫生

标准

中国MAC(mg/m3):

0.3[HCN][皮];LD50:

6.4mg/kg(大鼠经口)

急救

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

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操作

注意

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防护

措施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彻底清洗。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

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泄漏

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

条件

储存: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运输: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表3.1-2氰化亚铜物质性质分析表

标识

中文名

氰化亚铜

英文名

cuprouscyanide

分子式

Cu(CN)

分子量

89.56

危规号

61001

UN编号

主要用途

电镀铜及其他合金,合成抗结核药及防污涂料

理化

性质

 

理化

性质

外观、性状

白色单斜结晶粉末或淡绿色粉末

熔点(℃)

473

溶解性

不溶于水、稀酸,易溶于浓盐酸

沸点(℃)

相对密度

2.9(氮气中)

禁忌物:

强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