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填空选择题.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填空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填空选择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填空选择题
第一部分教育学填空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0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10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03人们都认为,教育是(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以(教育影响)为中介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104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学的产生)。
学校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105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106、各国教育制度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不同的学制类型。
(双轨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单轨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类型。
107、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正式的学制(癸卯学制)[即《秦定学堂章程》]。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一直使用到建国,是中国近代史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108、19世纪末,欧美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至(九年或九年以上)。
109、(科举制度)形成于(隋唐以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10、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
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
(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11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特征。
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12、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
113、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教育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114、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
确立终身教育体系,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
115、在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是我国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
116、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要溯源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117、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为(产婆术),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是第一个有大量着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国》)中,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
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观点,他提倡的(和谐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溯源。
118、古代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着。
119、教育在(17世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英国的(培根)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
120、(规范教育学)的形式,以1935年(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
(赫尔巴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121、(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
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122、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
他对我国建国初的教育影响最大。
他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四部分。
其主要特点是(重视德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123、20世纪50年代以来,着名的教育理论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体系)、(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124、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其代表作《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展学习)的理论。
125、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其代表作(《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126、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对(班级)进行了论证。
19世纪初,美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中国清政府于1862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个采用(班级组织)的。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201、(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内在因素,因而也是教育发展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的决定因素。
202、(人力资本论)是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的,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203、《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年满6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为(适龄义务教育学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儿童的入学年龄可推迟到(7周岁);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9年)。
204、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人)。
(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05、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相比,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有一定得特殊性:
一方面,(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206、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早在1932年,他就在其(《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使用了“学校文化”一词。
207、(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几点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和结晶。
208、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
(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思维方式、校风、行为习惯)等。
(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主要有(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三种表达方式。
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两种表达方式。
209、学校文化的功能有三个:
(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210、(1982年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正式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2003年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11、约翰.奈斯比特在其着作(《大趋势》)中指出,国家对教育认识不足、支持减少是一种潜在的灾难,全局性的错误。
邓小平则高瞻远瞩的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向。
212、进入20世纪90年代,每隔(4年),就有(75%)的知识更新;现在,我国确保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实现生均教育经费和公用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301、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共性)使人根本有别于动物的特性;(个性)是人与人之间区分的特性。
30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现实运算水平)顺序发展。
303、美国心理学家(可儿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水平。
304、我国学者认为,儿童的发展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乳儿期(从出生到满1岁);婴儿期(1至3岁);幼儿期(也称学龄前期,3至6、7岁);儿童期(也称学龄初期,6、7至11、12岁);少年期(也称学龄中期,11、12至14、15岁);青年初期(也称学龄晚期,14、15至17、18岁)。
305、(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华生),(二因素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大伦)。
30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307、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了(“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308、12、13岁至15、16岁,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有些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第四章教育目的
401、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402、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
40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区别是(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
404、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其包括(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405、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40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的两种对立观点:
一是(个体本位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西方的卢梭和裴斯泰洛奇),二是(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是(中国的荀子、西方的柏拉图和康德)。
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40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408、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的教育方针,人们经常把这一表述简称为(“四有、两爱、两精神”)。
409、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善、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410、1987年,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文中指出了(“素质教育”)一词。
411、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
412、(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指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501、(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50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
503、(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
(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504、教师的一般角色有(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包括(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505、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复杂性和创造性)、(示范性)、(系统性)。
506、1993年的《教师法》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12月的《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任职标准和条件)作了要求;2000年9月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50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明确要求,2005年第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出了要求。
508、(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
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509、我国的(《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对学生的法律权利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510、中小学生的身份在我国颁布的(《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体现出来。
511、我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在履行《公约》的同时,也通过(《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出了规定。
512、中学生的合法权利有:
⑴(受教育权)。
学生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⑵(人身权)。
(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身心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
国家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
513、师生关系的两种对立观点为:
(教师中心论),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赫尔巴特);(儿童中心论),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杜威)。
这两种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教师中心论(仅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儿童中心论(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结果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六章课程
601、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602、简洁的说,(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603、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的《朱子全书.论学》。
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着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之中。
604、美国学者(博比特)对(系统课程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1918年,他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着)。
提出了研究课程的(“活动分析法”)。
605、(拉尔夫.泰勒)对课程理论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他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
606、编织课程的四个基本步骤:
(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其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步骤,所以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607、现代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布鲁纳、施瓦布);(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卢梭《自然主义》、杜威《儿童经验主义》、罗杰斯《人本主义》;(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的不莱梅尔德、巴西的弗莱雷)。
608、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和(具体课程的编制)。
在我国,课程设计主要涉及(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面。
609、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
610、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周学时安排)构成。
611、义务教育阶段颁布了(17个学科18种)课程计划;高中阶段颁布了(15个)课程标准。
这些标准的结构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组成)。
612、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613、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特别应关注(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三种课程资源。
614、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和谐性、想对优越性〉)、(交流与合作)、(课程实施的组织与领导)、(教师的培养)、(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61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四种。
616、教育部于2001年6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
同期,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了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和管理等内容。
617、2003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从2004年秋季开始,启动(高中新课程)。
(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地进入新课程实施,2007年全国实施。
618、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619、高中课程改革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
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课提供制度保障)。
620、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621、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12%的课时量用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622、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性内容和非指定性内容)两部分。
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
623、普通高中课程有(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学制三年,课程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并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624、国家规定高中三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选修课程至少获得(6学分);学生总计达到(122学分)方可毕业。
625、(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高中课程的八大领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
共23个必修学分。
626、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第七章教学
701、(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人得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702、早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703、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704、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中,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理论。
705、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
他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个阶段,他的学生(席勒)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个阶段),构成了历史上着名的(五段教学法)。
706、19世纪末,美国使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他被简明的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因此,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学法)。
707、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育史上曾有过不少的争论,其中最典型的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
708、形势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由(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实质教育史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
709、我国《学记》中边总结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
夸美纽斯提出了影响后世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五大教学原则。
我国目前中学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10、直观教具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摸象直观)两类。
711、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着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
苏格拉底形成着名的(产婆术)。
孔子不仅强调(“学思结合”),而且还强调(“学以致用”)。
712、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
在国外,夸美纽斯提出了(“系统性教育原则”)。
713、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⑴讲授法。
⑵谈话法。
⑶讨论法。
⑷读书指导法。
⑸演示法。
⑹参观法。
⑺练习法。
⑻实验法。
⑼实习法)。
714、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特朗普制)。
715、班级授课制根据教学任务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教学方法可划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自学课、讨论课、作业课)等。
716、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
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主要有(现场教)和(个别教学)。
71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几个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
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718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719、学生作业成绩评定的方法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
其中(测验法)是基本方法。
测验有(口试、笔试、操作测验)多种方法,其中(笔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720、根据测验题目的性质,可以将测验分为(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景测验和标准化测验)等类型。
测验的效果都取决于(测验题目的质量)。
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有(信度、效果、难度与区分度)。
72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考查与考试)。
常用的计分制有(百分制与等级制)。
第八章德育
801、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
802、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成。
803、德育的特点:
(⑴社会性。
⑵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