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5452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docx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docx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新高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实验

实验一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斜槽安装:

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切线水平,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若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斜槽末端的切线就水平了。

2.方木板固定:

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固定时要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

3.小球释放

(1)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2)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

4.坐标原点:

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而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初速度的计算:

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O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

1.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导致小球离开斜槽后不做平抛运动产生误差。

2.建立坐标系时,坐标原点的位置确定不准确,导致轨迹上各点的坐标不准确产生误差。

3.小球每次自由滚下时的起始位置不完全相同,导致轨迹出现误差。

4.确定小球运动的位置时,出现误差。

5.量取轨迹上各点的坐标时,出现误差。

考点1 实验思路与实验操作

(2019·北京高考)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

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硬板上。

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

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

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

(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______。

A.斜槽轨道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水平

C.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

D.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

(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的坐标系。

①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Q点,钢球的________(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坐标原点;在确定y轴时___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确保y轴与铅垂线平行。

②若遗漏记录平抛运动轨迹的起始点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

如图乙所示,在轨迹上取A、B、C三点,AB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测得AB和BC的竖直间距分别是y1和y2,则

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3)伽利略曾研究过平抛运动,他推断:

从同一炮台水平发射的炮弹,如果不受空气阻力,不论它们能射多远,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都一样。

这实际上揭示了平抛物体______。

A.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C.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牛顿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同样是受地球引力,随着抛出速度的增大,物体会从做平抛运动逐渐变为做圆周运动,请分析原因。

【自主解答】

解析:

(1)斜槽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恒定的水平速度,水平速度要求斜槽轨道末端水平,B正确;速度大小恒定,则要求应将钢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对斜槽轨道是否光滑无要求,A错误,D正确;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时,对挡板高度变化无要求,C错误。

(2)①平抛运动的起点是球心对应的位置,确定y轴时,需要确保y轴平行于铅垂线。

②AB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由于钢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可推出AB和BC的时间间隔相等;竖直方向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y=v0t+

gt2,若竖直初速度为0,位移之比是1∶3;A点的竖直速度不为0,

>

,y2-y1=gT2,v0=

,求得v0=x

(3)炮台的竖直高度一定,炮弹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相同,A、C错误,B正确。

(4)物体的初速度较小时,运动范围很小,引力可以看成恒力——重力,做平抛运动;随着物体初速度的增大,运动范围变大,引力不能再看成恒力;当物体的初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物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而成为地球卫星。

答案:

(1)BD 

(2)①球心 需要 ②大于

x

 (3)B (4)见解析

考点2 数据分析及误差分析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小球运动途中A、B、C三点的位置,取A点为坐标原点,则各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g取10m/s2)。

(1)为了准确地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下列要求合理的是______。

A.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本实验必需的器材还有刻度尺和停表

(2)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

(4)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cm,______cm)。

【自主解答】

解析:

(1)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每次应将小球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斜槽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故A正确,B错误;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故C正确;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可以根据竖直位移求出,不需要停表,故D错误。

(2)根据Δy=gT2得

T=

s=0.1s

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v0=

m/s=1m/s。

(3)小球经过B点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

vy=

m/s=2m/s

则B点的速度为

vB=

m/s=

m/s。

(4)小球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

t=

s=0.2s

从抛出点到B点的水平位移为

x=v0t=0.2m=20cm

竖直位移为y=

gt2=0.2m=20cm

所以小球抛出点位置的横坐标为

(10-20)cm=-10cm

纵坐标为(15-20)cm=-5cm

所以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为(-10cm,-5cm)。

答案:

(1)AC 

(2)1 (3)

 (4)-10 -5

考点3 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如图所示,将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

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的高度h=0.420m不变。

改变小球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飞行时间t和水平位移d,记录在表中。

v0/(m·s-1)

0.741

1.034

1.318

1.584

t/ms

292.7

293.0

292.8

292.9

d/cm

21.7

30.3

38.6

46.4

(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h一定时,小球的水平位移d与其初速度v0成________关系,与________无关。

(2)一位同学计算出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t理=

s=289.8ms,发现理论值与测量值之差约为3ms。

经检查,实验及测量无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位同学分析并纠正了上述偏差后,另做了这个实验,竟发现测量值t′依然大于自己得到的理论值t′理,但二者之差在3~7ms之间,且初速度越大差值越小。

对实验装置的安装进行检查,确认斜槽槽口与底座均水平,则导致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自主解答】

解析:

(1)由题表数据可知,h一定时,小球的水平位移d与初速度v0成正比关系,与飞行时间t无关。

(2)该同学计算时,重力加速度取值为10m/s2,一般情况下应取9.8m/s2,故导致约3ms的偏差。

(3)小球直径过大、小球飞过光电门需要时间或光电门传感器置于槽口的内侧,均会使测量值大于理论值。

答案:

(1)正比 飞行时间t 

(2)计算时重力加速度取值(10m/s2)大于实际值 (3)见解析

【核心归纳】

1.实验思路及器材的创新(如图所示)

 

2.数据分析的创新

(1)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

(2)用频闪仪器胶片记录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代替铅笔描迹,使数据分析更方便。

(3)利用改变相同水平距离找落点,确定小球在不同水平位置的竖直位置描迹。

 

实验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重物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材料。

3.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再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4.纸带长度应选用60cm左右为宜,应选用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5.速度不能用vn=gtn或vn=

计算,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

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度h,也只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而不能用hn=

gt

或hn=

计算得出。

误差

产生原因

减小方法

偶然

误差

测量长度带来的误差

(1)测量距离时应从计数点0量起,且选取的计数点离0点远些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系统

误差

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存在阻力

(1)打点计时器安装稳固,并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选用质量大、体积小的物体作为重物,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考点1 实验思路与实验操作

如图甲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现有器材为:

带夹子的铁架台、打点计时器、纸带、带夹子的重物、天平。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

A.刻度尺 B.0~8V直流电源

C.秒表D.0~8V交流电源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根据纸带计算出打下D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采用重物下落的方法,根据公式

mv2=mgh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为验证和满足此要求,所选择的纸带第1、2两点间的距离应接近________。

(4)该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的v2h图像如图丙所示,则该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自主解答】

解析:

(1)实验中通过打点计时器计录时间,不需要秒表,打点计时器应该与交流电源连接,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故A、D正确,B、C错误。

(2)由题图乙可知CE间的距离为x=19.41cm-12.40cm=7.01cm=0.0701m,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得打下D点时重物的速度vD=

m/s=1.75m/s。

(3)用公式

mv2=mgh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是重物是从初速度为0开始下落。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打点周期为0.02s,重物开始下落后,在第一个打点周期内下落的高度h=

gT2=

×9.8×0.022m=2mm,所以所选的纸带最初两点间的距离应接近2mm。

(4)由机械能守恒mgh=

mv2,得v2=2gh,由此可知v2h图线的斜率k=2g。

答案:

(1)AD 

(2)1.75 (3)重物的初速度为0 2mm (4)当地重力加速度的2倍

考点2 数据分析与误差分析

(2020·武威模拟)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2)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

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

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k=______。

(3)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

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自主解答】

解析: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是看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是否相等,所以需要比较重

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故选A。

(2)根据功能关系,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等于重力做功的多少,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mghB,B点的速度为vB=

,所以动能变化量为ΔEk=

mv

(3)由于纸带在下落过程中,重物和空气之间存在阻力,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力,所以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还有一部分要克服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做功,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故C选项正确。

答案:

(1)A 

(2)-mghB 

 (3)C

考点3 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点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成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v,实验时滑块在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

(1)某次实验测得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点到达B点时,m和M组成的系统的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ΔEk=__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ΔEp=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k=Δ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按上述实验方法,某同学改变A、B两点间的距离,得到滑块到B点时对应的速度,作出的v2d图像如图乙所示,并测得M=m,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自主解答】

解析:

(1)滑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v=

,则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k=

(M+m)v2=

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gd-Mgdsin30°=

gd。

(2)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M+m)v2=

gd,则v2=

,则题图乙中图线的斜率k=

g,即

m/s2=

g,又M=m,解得g=9.6m/s2。

答案:

(1)

 

gd 

(2)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