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情况汇报.docx
《社会救助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救助情况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救助情况汇报
社会救助情况汇报
社会救助情况的工作汇报材料
(一)
我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法规政策,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并逐年加以健全和完善。
第一、城乡低保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一)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县城乡低保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的意见》(国发〔20xx〕45号),20xx年x月我县出台了《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政发[20xx]36号),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推进公开公示、加强动态管理,建立起“个人申请、村居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三榜公示、动态管理、社会发放”的管理运行体制,积极推行“阳光政务”,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县xx年初步建立起城市低保制度,20xx年农村低保制度开始全面实施。
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把低保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城乡低保提标列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有效保障了城乡低保政策的落实。
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873户、xx人,发放低保金xx万元,人均补差水平达到270。
2元;农村低保对象xx人,发放低保金xx万元,人均补差水平达到145元。
(三)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我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科学制定低保标准,逐年提高社会助标准。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20xx年我县再次提高救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2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3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120元,实现了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二是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我县成立了县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对能力。
第二、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得到缓解
近年来,我县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覆盖面逐步扩大,医疗救助水平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0xx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通知》(县民字[20xx]36号),按照“严格救助原则、严格对象界定、严格审批程序、严格救助办法、灵活救助比例”的办法和“注重大病救助、降低小病救助门槛,倾斜低保边缘群体”的总体思路,着力完善各项救助制度,将解决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的医疗难作为重点,提高救助比例及封顶线,分层次实施救助。
截止目前,农村医疗累计救助4759人次,发放救助金额xx万元,并资助26324名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资助金额43。
8万元;城市医疗累计救助xx人次,发放救助资金xx万元,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看病难问题。
第三、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切实实现救急难
为进一步落实好《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民发[20xx]9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府厅发[20xx]31号)的文件精神,妥善解决城乡贫困居民的突发性、临时性困难,我局20xx年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政办发[20xx]34号),坚持“救急救难、及时有效”的原则,对生活出现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的家庭实行临时救助。
截止目前,共救助xx人,发放救助金xx万元。
第四、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资金保障机制和筹措机制不够健全,不能满足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2、民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能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同步协调发展创新,工作地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队伍素质、经费投入、工作手段等,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影响了民政职能作用的发挥,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
第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高思想认识。
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必须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力求宣传政策要详尽,执行政策不走样。
2、强化工作措施。
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加强村级财务监督,切实增强群众意识。
3、加大督促检查。
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的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坚持督促检查不流于形式,坚持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督查形式和内容,确保监督取得实效。
社会救助情况的工作汇报材料
(二)
为建设更加规范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功能,xx区采取多项措施提高社会救助实效性,推动社会救助事业新发展,使得困难群众得到更大的帮扶。
一是解决“看病难”
探索、完善了包括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在内的错层次、立体化的城乡贫困群众救助体系,截止x月底,已为xx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xx万元,其中为xx人代缴医疗保险金xx万元;一站式医疗救助金xx万元。
二是解决“就学难”
对于城乡低保家庭中子女考入高中的在校学生每人每年救助xx元直到高中毕业;
对于城乡低保家庭中就读大学的新生,该区每年定于x月左右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教育救助”,对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家庭子女本科生给予xx元的助学救助,专科及中专生救助xx元。
三是解决“生活难”
20xx年民生实事为特困家庭发放卫生服务费,为辖区xx户特困群众发放“六个一”(一瓶洗发水、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块香皂、一袋洗衣粉、一瓶洗洁精),已发放xx万元的洗涤用品,以此解决辖区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提高个人生活素质。
四是解决“临时难”
建立起基层边缘群众困难家庭对象救助制度,及时跟进了解边缘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以便根据相应的社会救助政策为其解决问题,帮助其脱离困境。
截止目前,已为xx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xx万元。
社会救助情况的工作汇报材料(三)
党的十七大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xx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积极探索从体系建设、机制创新入手,不断推出和完善济民惠民政策举措,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在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较高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赞许。
据xx省民政厅与国家统计局xx调查总队联合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xx省困难群众的生存权益已经得到保障,社会救助水平已接近国际公认标准。
同时,在制度设计和实务操作层面打造了不少具有xx特色的新亮点。
一、政策举措性救助逐步转向体制机制性救助
以全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为标志,xx社会救助工作由以往的政策举措性传统方式转向以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的新路子。
改变了以往主要由部门协商、领导裁定的传统决策形式,实行了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直接挂钩、同步增长的新途径。
全省统一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20-25%,确定各地城乡低保标准,同比例增长。
这一制度设计与创新,从本质上把决策权由决策层面转向了机制层面,更具科学性,更利于促进低保标准增长。
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纳入城市低保的对象43。
95万人,占非农人口1。
5%,累计发放保障金4。
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全省平均保障标准241元/月,人均月补助119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和21%;纳入农村低保的对象112。
15万人,占农业人口2。
4%,累计发放保障金4。
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全省平均保障标准126元/月,人均月补助49。
9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和22%。
全省合计纳入城乡低保的人口达155。
74万人,加上已保障的五保供养对象22万多人、重点优抚对象24万多人,以及救灾、助残、助学、助医和助老的人数,剔除重复计算因素,全省年度得到各类救助、援助的人数约在350万人,占总人口的4。
7%,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已经全面解决。
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近日xx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决定,力争用3到5年时间,将全省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1美元的国际公认标准,这是我省继建立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之后的又一个政策亮点。
目前全省城市低保月平均标准为241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已超出每人每天1美元的国际公认贫困保障标准线;全省农村低保月平均标准为126元(苏南184元、苏中107元、苏北80元),离国际公认标准还有一段差距。
苏南地区争取2008年与国际公认标准全面接轨,苏中地区争取于2010年全面接轨,苏北地区争取于2012年基本接轨。
二、补缺型救助制度逐步转向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
近年来,xx省按照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思路,逐步将“补缺型”救助引向“适度普惠型”福利社会。
目前已使350万困难群体共享到“发展红利”。
一是建立了低保标准与居民收入直接挂钩的增长机制。
城乡低保标准与当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及增长幅度直接挂钩不仅创新了决策理念和方式,而且建立了财政预算按机制生成的实际需求提供保障的科学机制,还实现了受助对象由向政府求助转为为自己维权,救助机构由给困难群众送温暖转为履行政府职责的心态转变。
同时,低保补助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资金直接由财政打卡入户,委托金融机构发放。
全省城乡低保制度步入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是不断完善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增长机制。
xx在全国首先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近5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平均增长80%,省财政用于优抚的经费增长246%。
三是启动了临时救助制度。
今年,省政府出台了《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办法》,将救助体系覆盖范围从绝对贫困群体拓展到相对贫困群体,有效缓解了低保政策的“炕边冷”现象。
办法规定,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2倍范围内的生活困难群体,因重、大病或遭遇突发灾害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因不可抗因素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以及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应予救助的对象,采取困难群众申请一次救助一次的形式,帮助他们渡过临时难关。
所需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统筹福彩公益金、社会捐赠款。
四是建立了重残人员生活帮扶制度。
从20xx年1月1日起,将在全省范围内,对低保对象以外的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参照当地低保标准全额给予生活救助;对低保对象以内的重残人员按照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110%-120%足额发放低保金。
五是健全了社会救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社会救助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容易政出多门、重复救助或救助疏漏。
省政府决定,各级政府建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民政、财政、劳动、卫生、教育、司法、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民政部门。
明确了联席会议的主要使命是及时研究制定和协调救助政策,确保救助政策的统一性,保证救助公平、公正。
三、政府单头救助逐步转向政府社会组合救助
近5年是xx民生事业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5年,也是困难群众得实惠最多的5年。
首先体现在各级政府坚持将新增财力向公共事业和保障民生重点倾斜、向困难群众重点倾斜,不断加大了公共财政支撑力度。
近5年,全省在低保专项补助上已累计安排资金10。
7亿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各级财政投入城乡社区建设资金达25亿元;省政府连续3年拨款4。
38亿元实施“关爱工程”,三级政府自筹5。
22亿元,帮助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8万多张。
到今年底,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可望达到60%。
目前全省五保集中供养年人均标准已达2876元,分散供养年人均标准达2310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体现在社会的广泛响应和参与上。
以推动慈善和福利彩票发行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主抓手,社会互助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辅助和补充功能日益彰显。
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成立了慈善机构,106个县(市、区)中已有87个成立慈善机构,不少地方的慈善机构已延伸到乡镇。
全省慈善基金总量年底可望达到70亿元(含合同认捐),位居全国前列。
加上每年“慈善一日捐”活动所募集资金,今年全省慈善救助支出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