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4183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docx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docx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

第一章货币

一、名词讲明:

1.价值形式:

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商品的价值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

2.实物货币:

也称商品货币。

任何货币,如果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则统称为实物货币。

3.代用货币:

是金属货币的替代物,一样形状是纸制的凭证。

4.信用货币:

是以信用作为保证,由银行发行和制造的信用流通工具。

5.存款货币:

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要紧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6.准货币:

是指不能随时转账、但能以较低成本转为现金和活期存款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7.金融资产流淌性:

是指金融资产在不受任何缺失的前提下能够迅速变现的能力,也确实是变为现实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8.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10.流通手段:

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时,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11.贮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12.支付手段:

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状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13.世界货币:

货币超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样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二、摸索题:

(答题要点)

1、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货币起源的?

答:

参见教材5-8页

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进展的产物。

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进展的结果。

价值形式在历史上经历了以下演化过程:

(1)简单价值形式。

(2)扩大价值形式。

(3)一样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2、什么缘故货币的形式会发生变化?

货币形式经历了如何样的演进过程?

答:

参见教材9-14页

1、货币是表现、衡量和实现商品价值的工具。

从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来讲,商品有专门多种,货币仅有一种,而且商品的数量和种类总在持续增加。

导致货币的价值总是赶不上商品总价值的需要。

从而导致作为一样等价物的货币发生变化,以适应这种实际的需求。

2、货币形式经历的演进过程大体是: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

3、信用货币有哪些特点?

它与代用货币有何异同?

答:

参见教材14页

1、信用货币的特点:

(1)信用货币完全割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

(2)信用货币的差不多保证是国家的信誉和银行的信誉。

(3)信用货币制度属于治理货币制度。

2、它与代用货币的区不在于:

它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也不能兑换等量的贵金属或金属铸币,它不是作为货币符号流通,而是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价值符号进行流通。

因此,它的发行不是要紧以黄金等贵金属作预备,国家也不承诺兑换黄金等贵金属。

因此,二者也有相同之处:

信用货币中的不兑换纸币与代用货币差不多上纸制货币。

4、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答:

参见教材22页、25页

1、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淌性,

2、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

5、货币有哪些职能?

如何明白得货币的各项职能?

答:

参见教材31-3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6、什么是价值尺度?

它与价格标准的关系是什么?

答:

参见教材31页

1、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价格标准是指为发挥货币价值尺度职能,人们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2、二者区不:

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地势成的,而价格标准则是由国家法律确定的。

二者联系:

价格标准是为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而做的技术性规定,是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服务的。

7、货币在现代经济中有哪些作用?

答:

参见教材35-37页

1、货币在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居于最中心的环节。

2、货币是社会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连续推动力。

3、货币流通状况不正常必定导致经济运行不正常。

 

第二章货币制度

一、名词讲明:

1.货币制度: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2.本位币:

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差不多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3.无限法偿:

法律给予本位币在一切交易、支付活动中,不得拒绝同意。

4.辅币:

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零星交易之用。

5.有限法偿:

国家法律规定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

8.格雷欣法则:

也叫“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在双本位制下,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熔化、贮藏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9.信用货币制度:

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信用货币为一国惟一合法通货的货币制度。

10.国际货币制度:

是指规范国与国之间金融关系的有关法律、规定及协议的总称。

11.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几十个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摸索题:

(答题要点)

1、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答:

参见教材43-47页

1、确定货币币材。

2、规定货币单位。

3、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4、建立预备制度。

2、什么缘故讲金银复本位制是不稳固的货币制度?

答:

参见教材48-49页最后一段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要紧内容。

答:

1、信用货币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一样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的。

2、信用货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也不能兑换黄金等贵金属。

3、信用货币一样差不多上通过银行放款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4、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5、国家对通货的治理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4、金币本位制有哪些特点?

它在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的进展起了什么作用?

什么缘故?

答:

参见教材53页

1、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1)金币参加流通,能够自由铸造,自由融解,无限法偿。

其他金属铸币则限制铸造,有限法偿。

(2)辅币和银行券能够自由兑换金币。

辅币和银行券按各自的面额价值自由兑换金币,以保证其稳固地按面额进行流通。

(3)黄金能够自由输出入国境。

黄金自由输出入国境可保持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固,使世界市场得到统一。

(4)货币储备全部是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

2、金币本位制的特点,使它成为货币制度史上比较稳固的货币制度。

在实行金币本位制的100年里,由于币值稳固,汇率稳固,黄金自由输出输入,便于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专门大的进展。

5、什么缘故讲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答: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是不稳固的货币制度。

其一,二者都没有金币流通,金币本位制所具备的自发地调剂货币流通量、保持币值相对稳固的机制不复存在。

其二,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削弱了货币制度的基础。

其三,发行基金和外汇基金存放他国,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一旦他国币制不稳固,必定连带本国金融随之坚决。

 

第三章货币流通

一、名词讲明:

1.货币流通:

所谓货币流通是指货币在媒介商品交换时产生的一种连续的运动。

2.货币存量:

所谓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一国流通中实际存在着的货币数量。

3.货币流量:

所谓货币流量,指某一时期(通常指一年内)某一货币存量反复被作为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发挥交易作用所得到的累积量。

4.货币流通速度:

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被作为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反复使用的次数。

5.货币需要量:

所谓货币需要量是指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由商品交易和投资活动在客观上对货币提出的数量要求。

6.货币流通规律:

指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关于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需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货币需要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7.现金流通:

是指在纸币制度下,社会成员在经济交往中使用纸币和小额金属硬币完成的货币收付活动。

8.现金投放:

某时期通过各种渠道从商业银行投放到市场中的现金数量。

9.现金回笼:

某时期通过各种渠道从市场流回商业银行的现金数量。

10.非现金货币流通:

指社会成员不使用现金,通过银行转账结算完成的货币收付活动。

二、摸索题(答题要点)

1、简述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答:

1、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正确明白得流通的货币,实际上是对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关系的明白得。

(1)商品流通是因,货币流通是果。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持续地由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货币的这种持续的运动是完全依靠于商品流通的。

如果没有可供交换的商品,也就不需要作为媒介的货币,更可不能产生货币流通,因此商品流通是因,货币流通是结果。

(2)商品流通的数量决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

商品流通的规模越大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越多,反之亦越少。

(3)商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流通的速度。

商品流通的速度越快,货币流通的速度自然也越快,反之也就越慢。

(4)商品流通的方向决定货币流通的方向。

商品由农村流向都市,货币则由都市流向农村。

2、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具有重要的阻碍。

(1)货币流通量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阻碍。

货币流通量过多,超过了商品流通需要,便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反之,若货币流通量过少,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又会造成商品价格的下跌。

(2)货币流通正常与否对商品流通的阻碍。

正常的货币流通可为商品流通提供稳固的价值尺度和适度的流通手段,有利于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

反之则相反。

2、试述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与渠道(详见教材79页-80页及81页-82页)

答:

1、现金的流通及其渠道

(1)现金流通的含义

(2)现金流通的渠道

2、非现金的流通及其渠道

(1)非现金流通的含义

(2)非现金流通的渠道

3、试述货币流通两种形式的关系(详见教材85-86页)

答:

两种货币流通的本质相同。

因为:

(1)两种形式的货币差不多上信用货币

(2)两中形式的货币在发挥货币职能方面并无区不

(3)两种形式的货币在流通中经常发生相互转化

两种货币流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不。

因为:

(1)尽管两种货币均是银行贷款的产物,但现金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而存款货币则是由商业银行体系制造的。

(2)两种货币流通的渠道也存在差不。

(3)两种货币流通服务的对象也存在一定的差不。

4、阻碍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因素有哪些?

(详见教材86-89页)

答:

1、经济因素对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阻碍。

2、货币及货币制度对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阻碍。

5、经济开放条件下货币流通的特点有哪些?

答:

货币流通范畴持续扩展。

在一国的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货币流通的范畴会持续扩展。

因为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国内只有本国货币的流通。

而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就可能形成三种相互关联的货币流通。

本币在国内的流通。

(2)外币在国内的流通。

(3)本币在国外的流通。

货币流通的内容发生深刻变化。

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本外币的自由流出和流入会使本国货币流通内容发生如下变化:

(1)本外币的流出流入会对本币在国内的存量、流量及对汇价、物价、利率等构成阻碍,从而对本国宏观经济带来直截了当或间接的阻碍。

(2)本外币的流出流入使一国货币政策目标显现多元化的倾向,因为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已不能仅通过本币的调控来实现,还应对国际收支状况及外汇储备量进行直截了当或间接的调控。

 

第四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一、名词讲明:

1.货币供给:

P99货币供给即货币供给主体——银行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2.货币需求:

P130所谓货币需求,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差不多要素:

一是人们期望得到或持有;二是有能力得到或持有。

3.名义货币需求:

所谓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形下的货币需求量。

4.真实(实际)货币需求:

真实货币需求是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求。

5.原始存款:

指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而形成的存款。

6.派生存款;是指银行用转帐方式发放贷款时所制造的存款。

7.货币乘数:

P105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额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8.基础货币:

P104流通中现金与银行预备金之和即为基础货币,也称为高能货币。

10.交易性货币需求:

P142是指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这是由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而导致的一种需求。

11.预防性货币需求:

P142指企业和个人为了应对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所需要的货币,称为预防性货币需求。

12.投机性货币需求:

P143指人们对闲置货币余额的需求,而不是对交易媒介的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强调了利率在需求中的阻碍。

13.流淌性陷阱:

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变得无限大,即不管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贮存起来。

14.货币均衡:

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

15.货币非均衡:

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偏离了货币需求,即货币供给大于或小于货币需求,则称之为货币供求失衡或货币非均衡。

16.社会总需求:

P163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表现为货币购买力总额。

17.社会总供给:

P163指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可供商品总量,是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之和。

二、摸索题:

(答题要点)

1、阻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

(P108第三自然段)

答:

1、活期存款的法定预备金率;

2、非交易存款法定预备金率;

3、银行超额预备金率;

4、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

5、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

2、试述存款货币的制造过程?

答:

在广泛采纳非现金结算的情形下,银行将吸取的原始存款中的超额预备金用于发放贷款,客户取得借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另一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中。

同意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在存款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预备金。

它在保留一部分法定存款预备金后,又可将超额预备金部分用于发放贷款,如此又会显现另一笔存款。

如此持续连续下去,即可制造出大量存款。

3、试述货币供给的一样模型。

答:

由于存款货币的变动与存款预备金的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乘数或倍数关系,我们设M为货币供给量,B是基础货币,K为货币乘数,则货币供给的差不多模型为:

M=B·K

从该模型看出,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差不多上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

4、如何明白得银行是货币供给的主体?

答: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货币差不多上是由银行制造的,如现金、存款、银行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专门是作为能够直截了当用于购买与支付的M1,绝大部分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产生的。

银行供给货币的活动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个主体部门进行,二者在货币制造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银行是货币供应的主体。

5、简述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 (P130)

答:

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要紧有:

1、收入水平

2、消费倾向

3、利息率水平

4、信用的发达程度

5、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

6、公众的预期和偏好

6、费雪的现金交易讲与剑桥的现金余额讲的区不何在 (P141)

答: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是两个意义大体相同的模型,但实际上两个方程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要紧有: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看中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那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因此人们称费雪方程式为现金交易方程式,而剑桥方程式为现金余额方程式。

3、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讲明价格,同时,若商品交易量和价格既定,也可在固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的结论。

而剑桥方程式强调的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对货币需求的阻碍。

7、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要紧内容 (P141-145)

答:

凯恩斯从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了货币需求,并对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进行了详细分析。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要紧有三个:

1、交易性货币需求。

交易性需求指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这是由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而导致的一种需求。

这一货币需求的数量要紧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2、预防性货币需求。

预防性货币需求指企业和个人为了应对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也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3、投机性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对闲置货币余额的需求,凯恩斯强调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阻碍,该项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8.简述如何调整货币失衡

答:

调整货币失衡有四步工作要做。

第一步是分清失衡的类型,即货币供给量怎么讲是大于依旧小于货币需求量;第二步是分析失衡的缘故所在;第三步是要有不同的策略;第四步是采取行动。

那个地点要紧谈第三步工作即计策咨询题。

1、供应型调剂。

所谓“供应型调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

 

2、需求型调剂。

所谓“需求型调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

3、混合型调剂。

所谓“混合型调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的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的增大货币需求量,而是同时从两个方面入手,既搞“供应型调剂”,也搞“需求型调剂”,二者双管齐下,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可不能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

4、逆向型调剂。

所谓“逆向型调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中央银行不是采取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采取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均衡。

9.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如何?

(P165)

答:

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货币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有着内在联系。

在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的情形下,按照公式:

货币需要量=待销售商品数量×商品平均价格/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可得下式:

货币供给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待销售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

上方左式即表示社会总需求,右方正好表示社会可供商品总量,两方处于真正的平稳状态。

这确实是讲,货币供求如果处于平稳状态,社会总供求也可取得真正的平稳。

即:

消费资料需求+生产资料需求=消费资料供给+生产资料供给

如果是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可得下式:

货币供给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

这讲明,当货币供给总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会发生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冲击市场和经济的稳固。

因此也可能显现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咨询题,将会形成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由于货币供给不足,社会可供商品的价值难以实现,物价下降,生产收缩,从而阻碍生产的增长。

 

第五章通货膨胀

一、名词讲明:

1、通货膨胀:

教材185页11行。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普遍地、连续地上涨的经济现象。

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教材197页7行。

需求拉上性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社

会潜在产出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连续上涨产生的通货膨胀。

3、菲利普斯曲线:

教材207页7行。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于描述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

间存在的一种稳固的、此增彼减的替代关系的曲线。

即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较高;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就较低。

4、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工资增长和垄断价格导致成本提升产生的通货膨

胀。

5、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教材200页17行。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总需求和总

供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物价水平的连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

6、结构型通货膨胀:

教材202页4行。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

素变动引起的物价水平的连续上涨从而产生的通货膨胀。

7、通货紧缩:

教材214页13行。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持续升值、社会价格总水平连续

下降的经济现象。

8、紧缩性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通货提升利率和紧缩信贷规模等手段。

减少流通中

货币供给量的政策。

9、紧缩性财政政策:

要紧指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方法治理通货膨胀的政

策。

10、主动的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投资需求、通过增加职工

工资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

二、摸索题:

(答题要点)

1、何谓通货膨胀?

它产生的缘故有哪些?

详见教材185页、190页-194页

答: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普遍、连续地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产生的要紧缘故有:

1、赤字财政政策的实行

2、信用膨胀

3、国民经济进展速度过快

4、国际收支大量顺差或外资大量流入

5、国际传递

2、试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答:

通货膨胀的类型有以下四种:

(按照缘故划分)(详见教材196-202页)

需求上拉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

(2)垄断企业持续提升垄断价格。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

(1)经济中总需求并只是多,然而各部门进展不平稳引起。

(2)经济中存在开放部

门和非开放部门引起。

(3)一国经济中各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平稳引起。

3、如何度量通货膨胀

答:

度量通货膨胀的标准确实是各种价格指数,要紧有:

(详见教材187-189页)

消费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4、试述通货膨胀的效应

答:

通货膨胀能够产生的效应要紧有以下六个方面:

(详见教材203-209页)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1)通货膨胀降低借款成本,诱发过度资金需求,会迫使金融机构加大信贷配额,

会削弱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

(2)通货膨胀会降低预期利润率,不利于调动生产和投资主动性。

(3)通货膨胀表现出来的价格紊乱,加大了经济核算的难度。

(4)政府采取全面管制的措施,使经济运行更加缺乏竞争性和活力。

通货膨胀与资源分配

(1)通货膨胀引起相对价格改变和资源不合理分配。

(2)通货膨胀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白费。

(3)通货膨胀打击了储备意愿并降低了资本积存速度。

(4)通货膨胀阻碍了资本市场的进展。

通货膨胀与收入和财宝分配

(1)通货膨胀使收入重新分配。

(2)通货膨胀使财宝重新分配。

通货膨胀与失业

通货膨胀与经济秩序

(1)通货膨胀加剧了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2)通货膨胀加剧经济结构失衡(3)

通货膨胀导致不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

通货膨胀与社会秩序

(1)通货膨胀败坏社会风气。

(2)通货膨胀导致不公平的所得和财宝分配。

(3)

通货膨胀有可能导致国家公务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造成政府官员腐败。

5、试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计策

答:

关于通货膨胀要紧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治理:

(详见教材209-213页)

宏观紧缩政策。

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性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方法,提升货币购买力减

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要紧措施包括:

(1)提升存款预备率。

(2)提升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3)通过公布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4)中央银行规定基础货币指标。

(5)道义劝讲。

紧缩性财政政策。

要紧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方法治理通货膨胀。

要紧手

段有:

(1)削减政府预算。

(2)降低政府转移支出。

(3)增加税收。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要紧是按照成本推进性通货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