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1472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docx

《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docx

教育心理学笔记0000001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讲总论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45

*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的科学。

*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48

(本教材)

▪总论--阐述学科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研究方法等。

▪学习理论--介绍有关学习的理论,揭示学习的本质及规律。

▪学习心理--阐述学生的认知、动机、迁移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各类型的学习--阐述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等学习的心理过程及培养。

▪教学与管理--阐述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及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二、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㈠教育心理学的起源P3

◆19世纪政治、经济及教育的发展

◆19世纪心理科学的发展

(1)实验心理学的产生

(2)心理测量运动的兴起

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P10

▪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美国-桑代克(1903)的《教育心理学》

▪(包括三大卷)

▪第一卷《人类的本性》

▪第二卷《学习心理学》

▪第三卷《工作与疲劳以及个性的差异》

*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P10

▪1、单向道时期(20世纪初)

▪2、死胡同时期(20世纪中期)

▪3、双向道时期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和90年代)

▪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1)内容趋于集中。

(2)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3)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回顾

▪教育心理学经历引进、吸收、消化和初创的过程。

▪三个时期:

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以后的时期。

▪在中国作为独立学科的起源:

20世纪初,廖世承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

▪潘菽《教育心理学》:

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80年出版。

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㈠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58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P61

▪思辨研究:

与实验研究相对。

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

采用调查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

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学实验与教学设计的异同点:

▪相同:

▪都是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

▪都遵循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提出与分析问题、设计解题方案、

实施解题方案、评价结果。

教学实验与教学设计的异同点:

▪不同:

▪教学实验主要希望解决教育理论问题。

▪其研究强调实验控制,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强调横向比较,即实验班与平行控制班的比较。

▪教学设计主要希望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其研究侧重开发有效和高效的教学策略和工具,如可观察和测量教学目标、呈现材料的多媒体、测试题等。

▪其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不强调横向比较,而侧重实验班实施新的教学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即目标参照的测量和评价。

*㈢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程序(P71)

▪1、确定课题

▪2、查阅文献

▪3、提出假设--是对问题的结果、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推测。

(证实关系能增进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所以鼓励形成一种预测某种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

▪4、设计和实施方案

▪5、整理和分析结果

▪6、撰写报告

▪思考:

进行一个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如何选一个好课题并提出假设?

 

第二讲学习理论(四至八章)

⏹一、早期的学习观点(第四章)

⏹二、学习理论的初争(第五至七章)

联结论/认知论/联结-认知论

⏹三、新近学习理论的发展(第八章)

人本主义/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问题:

⏹1、学习的结果

⏹2、学习的过程

⏹3、学习的规律与条件

⏹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内部心理)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一、早期的学习观点P85

学习观点

理念回忆说

官能训练说

自然展开说

统觉说

学习的本质

理念的回忆

官能

的加强和训练

潜能的自然展开

统觉团的形成

人性的获得

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

心灵的官能是人生来就有的,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得到发展和加强

使儿童的身心得以自由的发展,使其自然本性逐渐得以展开

通过统觉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之扩大和完善

二、学习理论的初争

(一)联结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

⏹⊙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替代-联结”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强化-联结”说)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P94

⏹基本观点

⏹1、关于学习结果:

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关于学习过程:

通过试误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的。

⏹3、关于学习规律与条件: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P97

⏹效果律:

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若反应之后获得满意的结果则联结便加强(满意律);若反应之后得到了烦恼的结果则联结便减弱(烦恼律)。

⏹练习律:

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

练习律由应用律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

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经常练习和运用,则联结的力量就会增大(应用律);反之则减少(失用律)。

⏹准备律:

当学习者处于一种对学习有所期待的准备状态时,期待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

但如果无学习的准备状态而强制时,实现则感到烦恼,不实现则感到满意。

(动机/知识准备)

⊙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替代-=联结说

⏹基本观点

⏹1、关于学习结果:

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关于学习过程:

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结合产生替代作用,建立起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3、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巴甫洛夫P101

⏹①获得律与消退律

⏹条件作用是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获得条件:

近于同时呈现、条件刺激先呈现)

⏹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应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②泛化律与分化(辨别)律

⏹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③高级条件作用律

⏹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

 

⏹3、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华生P107

⏹①频因律[多次]

⏹华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

因此,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②近因律[近时]

⏹华生认为,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最有效、最接近成功)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应用?

⏹1、把学习任务与积极、快乐的事件相联系

⏹2、帮助学生成功地摆脱产生恐惧、焦虑的情境

⏹3、帮助学生认识情境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便适当地辨别和泛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强化-联结说

❑基本观点

⏹1、关于学习结果:

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关于学习过程:

对有机体在某种情境刺激自发作出的行为进行强化,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刺激发生的概率,最终建立起情境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3、关于学习的规律:

操作性条件作用律(强化律)

⏹强化—增强(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

操作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的区别?

4、关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强化原理P120

⏹①强化的类型

⏹正强化与负强化

⏹惩罚与消退

⏹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内部强化物和外部强化物

⏹②强化的程序

⏹连续强化程序

⏹间歇强化程序

 

⏹①强化的类型

⏹强化、惩罚、消退

正强化:

呈现满意刺激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负强化:

取消厌恶刺激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

惩罚:

呈现厌恶刺激或取消满意刺激以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惩罚。

消退:

强化的取消而导致的行为减弱和逐渐消失。

 

①强化的类型

⏹一级强化物与二级强化物

⏹一级强化物:

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快乐等。

⏹二级强化物:

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

包括社会强化(表扬、微笑等)、信物(钱、分数、彩星或积分等)和活动(自由地玩、做游戏等)。

⏹普雷马克原理(祖母效应)

⏹通过将低渴望的活动与高渴望的活动联系起来,以促进低渴望活动的出现。

⏹即--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

⏹例:

如果你先完成作业,就可以去玩。

⏹例:

如果能弹好练习曲,就可以自由弹流行曲。

 

①强化的类型

⏹内部强化物和外部强化物

⏹内部强化物:

即人们因受到内部动机的驱使而从事某种活动。

⏹外部强化物:

就是用于激励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表扬或奖赏。

 

②强化的程序

⏹连续强化程序:

每个正确反应后给予强化刺激。

间歇强化程序:

一些反应后给予强化刺激。

在连续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

Ø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

5、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的应用P121-123

(一)课堂管理?

⏹1、尽可能使用强化,而不使用惩罚;

⏹2、选择有效的强化物;

⏹3、适当使用强化程序;

⏹4、给学生提供及时反馈(联结加强);

⏹5、塑造所期望的行为。

(二)行为塑造

⏹通过强化与目标行为越来越相似的行为来塑造良好行为。

⏹-----连续接近法

-----大目标,小步子

⏹(三)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

⏹基本原则:

⏹1.明确说明学习目的

⏹2.小步子的逻辑系列

⏹3.学习者主动地作出反应

⏹4.信息的及时反馈

⏹5.低的错误率

⏹6.按学生自己的速度完成教学程序

⏹程序教学可以使用程序课本也可用教学机器进行。

程序教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产生了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6、主要评价

❑贡献:

⏹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

❑局限:

⏹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

小结

联结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结果:

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学习过程:

通过不同方式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3、学习条件:

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

练习:

⏹1.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确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3.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所提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A.效果律B.巩固律C.练习律D.准备律

⏹4.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

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

⏹7.一名学生早上到学校主动打扫教室,被老师看到后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这个学生经常早到校打扫卫生。

这种结果可以用______原理来解释。

⏹A.经典性条件作用B.操作性条件作用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

⏹8.小林总是上学迟到,为此老师取消小林一次春游特权,以后他很少迟到。

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

⏹A.正强化B.负强化C.呈现性惩罚D.取消性惩罚。

⏹9.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

⏹10.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