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
《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10-2010
3
钢筋焊接验收规程
JGJ18-2012
4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10
6
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7
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
GB1499.1-2008
14
谈固造纸厂6#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2.1基本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建筑面积
6#:
15826.98㎡
5
建筑层数
地下3层,地上34层;
6
主体结构
剪力墙结构
2.2地下结构
基础筏板钢筋保护层为40mm;
外墙迎水面为40mm,内墙为25mm;梁、柱为30mm,楼板为20mm。
2.3主体结构
梁为25mm,柱为25mm,板和墙为15mm。
2.4锚固长度
地下车库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
钢筋种类
砼强度等级C30
d≤25
d>25
HPB235普通钢筋
24d
24d
HRB335普通钢筋
30d
33d
RRB400普通钢筋
36d
39d
主楼二级抗震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
钢筋种类
C40
C35
C30
d≤25
d>25
d≤25
d>25
d≤25
d>25
HPB235普通钢筋
23d
23d
25d
25d
27d
24d
HRB335普通钢筋
29d
32d
31d
34d
34d
38d
RRB400普通钢筋
34d
38d
37d
41d
41d
45d
2.5焊条
HPB235级钢采用E43型焊条,HRB335、HRB400钢筋采用E50型焊条,
3.施工安排
3.1钢筋加工场地安排
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布置,本工程场地较小,基坑大开挖后,加工场地均设置于基坑内,基坑四周做好排水设施,因工期跨越两个雨季和冬季施工,因此对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应充分重视。
3.2钢筋连接
3.2.1筏板、梁和地下车库顶板、梁等;≥20以上的水平钢筋采用直螺纹接头。
3.2.2竖向钢筋;20≤规格≥14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3.2.3规格≤12的均采用绑扎搭接。
3.3钢筋保护层垫块
3.3.1基础底板钢筋,采用水泥垫块,间距1000mm。
3.3.2墙体钢筋,采用塑料垫块,间距600mm。
3.3.3顶板钢筋,采用水泥垫块,间距600~800mm。
3.4施工组织
3.4.1地下、地上部分,分栋号组织流水施工。
3.5劳动力组织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备注
1
钢筋制作
20
技术四级以上
2
钢筋绑扎
40
现场配备15个焊工(6个电渣压力焊工、6个电弧焊工、3个闪光对焊工),每个焊工配备2个辅助工人。
焊工必须持有效操作证上岗,辅助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后方可上岗。
现场配钢筋直螺纹技工6人,技术工种进场后,必须对其进行考核分级,对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继续进行场内深化学习,学习后方可上岗。
4.施工准备
4.1机具准备
序号
机具种类
数量(台)
1
割断机
4
2
弯曲机
4
3
钢筋调直机
2
4
钢筋滚压直螺纹成型机
2
5
普通扳手
12
6
电焊机
5
7
量规(套)
6
8
直螺纹设备配套
8套
4.2技术准备
4.2.1熟悉图纸;
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包括与建筑图对应的情况)、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遇到图纸上的问题提前与设计联系解决,配筋在施工中重点突出。
4.2.2配筋(翻样)
由专业人员进行配筋翻样。
配筋单要经过项目技术部审核、技术人员审批后方能允许加工。
钢筋配料时,要计入钢筋弯曲及弯钩对其长度的影响,了解各部位的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表4-2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表4-2
30°
45°
60°
90°
135°
0.35d
0.5d
0.85d
2d
2.5d
4.2.3交底
班组在进行作业之前必须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交底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交底次数每月至少一次,交底时应注意季节性特点及可操作性。
根据计对照配料单分清钢筋的规格、成型简图、尺寸、配料及组合;对加工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做出合格的标准样品示范,按样品下料制作。
特别是局部不规则形状的制作,必须交底清楚。
交底由技术员负责向施工组管理人员、钢筋工班组长进行书面交底并签字存档。
施工员及班组长向作业人员书面交底并签字存档。
做到层层交底、层层落实。
施工员的交底要有针对性,根据每层的施工情况结合规范要求,分析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克服质量通病,确保质量稳步提升。
交底可以形式多样化,将现场施工时出现的问题拍摄后进行视频交底等。
4.3材料准备
4.3.1一般规定
钢筋选用:
(1)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检测报告,进场后在监理见证下取样并复试。
(2)进场钢筋须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应堆放在高于地面不小于200mm的支撑架上。
支撑架地梁采用10米长20#工字钢,上部分隔桩采用16#槽钢焊制,地梁间距不大于1500mm,分隔桩间距为800~1000mm,地梁埋设于600宽、500高的混凝土中。
(如照片所示)并根据规格、长度及检验状态,挂好标识牌,未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本工程。
4.3.2原材料试验
(1)原材料进场后按批进行检查、验收。
(2)进场钢筋每种规格不大于60t取试件一组,不足60t取试件一组。
(3)钢筋物理试验必试项目:
弯曲试验、拉伸试验。
(4)每一组试件数量。
钢筋种类
试件数量(个)
拉伸试验
弯曲试验
热轧带肋钢筋
2
2
热轧光圆钢筋
2
2
低碳钢热轧盘条
2
2
4.3.3材料要求
(1)钢筋采用火烧丝进行绑扎。
(2)保护层垫块:
基础底板、楼板同级配水泥垫块,墙、柱采用塑料垫块。
5.施工方法
5.1钢筋加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5.1.1钢筋的调直
钢筋调直时,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钢筋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5.1.2钢筋下料
(1)下料原则:
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配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2)钢筋切断时应核对配料单,并进行钢筋试弯,检查料表尺寸与实际成型的尺寸是否相符,无误后方可大量切断成型。
(3)在工作台设置控制下料长度的限位挡板,精确控制钢筋的下料长度。
(4)钢筋切断时,钢筋和切断机刀口要成垂线,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
5.1.3钢筋弯曲成型
(1)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如弯起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在钢筋上标示出各弯曲点位置,同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
2)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应增加0.5d。
3)弯曲点标注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以从钢筋的一端开始划线,但要注意校核各弯曲段的定型尺寸。
(2)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是钢筋直径的2.5倍,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
同时,为使弯弧一侧的钢筋持平直,挡铁轴宜做成可变挡架或固定挡架(加角钢调整)。
(3)箍筋成型时,应先做样品。
弯钩要求:
135°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为10d,且两端弯钩成等号平行,长度误差不得超过5mm。
5.1.4钢筋加工质量要求
(1)钢筋拉直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2)钢筋切断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
(3)钢筋弯曲成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4)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测量法
1
梁主筋三级;钢筋下料长度
±10
尺检
2
成型长度
±5
尺检
3
180弯钩平直段长度
±5
尺检
4
箍筋135平直段长度
±5
尺检
5
90弯折
±20
直角尺检
6
墙板钢筋
±10
尺检
7
柱主筋
±10
尺检
8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净尺寸
±10
尺检
9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尺检
(5)成型好的钢筋按平面布置图的指定地点堆放,防止锈蚀和污染。
挂上标牌,并标注尺寸、型号、规格、形状、使用部位、数量、制作人等。
5.2钢筋连接
5.2.1直螺纹
5.2.1.1施工准备
(1)材料、机具:
1)氧气、乙炔气必须符合施工现场安全标准管理规程。
2)主要机具:
供气装置(包括氧气瓶,乙炔瓶,干式回火防止器,减压器和胶管等)、直螺纹配套(8套)。
(2)作业条件:
1)焊工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
2)设备及供气必须符合要求。
3)作业场地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2.1.2操作工艺
(1)直螺纹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切割→(剥肋)滚压螺纹→套筒机加工→丝头检验→保护帽→现场保护丝接。
5.2.2电渣压力焊工艺
5.2.2.1施工准备
(1)材料、机具:
1)焊剂:
焊剂的性能应符合GB5239的规定,焊剂的型号为HJ401,焊剂存放应干燥,防止受潮。
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
2)机具:
自动电渣压力焊设备。
(2)作业条件:
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合格证。
2)设备必须经过安全部门的验收,焊接夹具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3)电源应符合要求,电压下降不得大于5%。
4)操作场地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具备安全措施。
5.2.2.2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制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具→质量检查。
(2)焊前准备:
1)钢筋端头制备:
钢筋安装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150范围)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理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切除。
2)安装焊接夹具,夹具的下钳口应夹紧下钢筋的适当位置,同时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掩埋深度。
(3)施焊要点:
1)闭合回路、引弧:
通过操作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2)电弧过程:
引燃电弧后,控制电压,借助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的钢筋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电弧过程的延时,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3)电渣过程:
随后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部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的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4)挤压断电:
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属。
同时切断电源。
5)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
5.2.3.4保证项目: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注:
进口钢筋需先经过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2)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截面内接头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或尺量检查。
(3)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
若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
若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则应按一批计算。
检验方法:
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单。
(4)基本项目: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头部位不得有横向裂纹。
2)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Ⅳ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允许偏差项目:
1)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4°。
2)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大于0.l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
检验方法:
目测或量测。
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6)在钢筋对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确保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及时消除。
1)钢筋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防止措施,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爆炸声。
降低变压器级数
减慢烧化速度
2)闪光不稳定;
清除电级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提高变压器级数
加快烧化速度
3)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
增加预热程度
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确保带电顶锻过程
加快顶锻速度
增大顶锻压力
4)接头中有缩孔
降低变压器级数
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5)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
减小预热程度
加快烧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7)防止措施
1)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时,应更换钢筋;
2)采用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3)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4)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5)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6)夹紧钢筋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在钢筋对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确保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表4-22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5.2.3.5钢筋连接质量记录:
(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2)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3)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弯曲试验报告。
5.3绑扎安装及质量要求
(1)本工程钢筋绑扎及节点做法必须满足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
(2)钢筋工程绑扎前应先熟悉施工图及规范,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
(3)绑扎底板基础钢筋时,应先进行集水坑、电梯井等深坑的钢筋安装,研究逐根钢筋的穿插就位顺序,确保基坑位置的正确,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加快进度。
(4)绑扎框架梁时必须注意与柱及墙的交叉就位顺序。
(5)面筋绑扎后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不允许直接踩踏钢筋。
5.3.1材料准备
(1)成品钢筋: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
(2)保护层垫块:
钢筋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垫块及塑料垫块。
(3)±0.00及以下外墙利用止水螺杆支撑墙体钢筋,±0.00以下内墙及以上的内外墙用梯子筋支撑,直径为Ф12。
墙体定位筋:
根据墙体的厚度,算出墙体定位钢筋的尺寸,定位筋直径Ф12。
在止水螺杆两头焊钢筋垫木块进行控制,间距起步位置为暗柱边300mm,水平间距500mm左右。
1)要求按竖向方向,设置上、中、下三道同墙厚的支撑螺杆,待模板拆除后将木块凿除,螺杆割除后再用1:
2水泥防水砂浆封堵,这样既能控制墙体钢筋的位置,又能保证墙体截面尺寸。
2)在墙体上方设置一道水平“梯型架”定位筋,该“梯型架”位于顶板上皮50~70cm。
在绑扎下一层墙体钢筋时就绑扎到位,不再拆除,作为上一层的墙体水平筋。
5.3.2基本方法
(1)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定:
每根钢筋摆放位置线用至少两个粉笔点(直筋在两端,箍筋在对角)来标识,但插筋在插入部分的底和顶用红漆标点标识。
板筋、梁主筋摆放线分别在每层顶板模板四周和梁底模端部标出。
柱、梁箍筋摆放线在对角主筋上标出。
墙体水平筋摆放线在竖向钢筋上标出。
(2)钢筋的绑扎:
钢筋采用18-20号钢丝绑扎。
所有钢筋交错点均绑扎,且必须牢固。
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扣呈“八”字形,朝向混凝土体内部(局部无法朝向内部的,只有朝向外部,但绑扣露头部分应与水平筋相贴,且同一直线上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应正反交错),露头部分与水平筋成45°,且同一直线上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正反交错。
(3)抗震构造要求:
1)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E详见施工规范(“结施”和“11G101”)。
2)钢筋的接头及搭接长度详见施工规范。
3)搭接接头任一接头中心至1.3laE范围内或焊接接头任一接头中心至35d且≥500mm范围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不能超过规范规定。
4)墙体竖向钢筋搭接范围内,至少必须保证三根水平筋通过,并与其绑牢。
(4)其他要求:
1)外边轴墙体、框架柱插筋弯钩,外侧弯钩向内,内墙柱弯钩应向两边。
2)标准层施工,墙体竖向钢筋应距柱边5cm、水平钢筋距地面5cm为第一根起步筋。
5.3.3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5.3.3.1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放线(标明各轴线上的柱、墙位置并用红漆做好标记)→摆放垫块→铺电梯井、集水井坑、承台短向钢筋→铺电梯井、集水井坑长向钢筋→铺电梯井、集水井坑构造钢筋→铺底板底层一层横向筋→铺底板底层一层纵向筋→铺抗剪区附加筋→安装马镫筋→底板上层一层纵向筋→铺底板上层二层横向筋→调整钢筋位置→绑扎拉结筋、加强筋、墙体插筋、柱子插筋→清理→自检→验收。
5.3.3.2布筋原则
(1)底板下层钢筋沿底板短向布置,上层钢筋沿底板长向布置;上层钢筋布置原则是下层钢筋沿底板长向布置,上层钢筋沿底板短向布置。
(2)底板下层筋的接头位置在房间跨中1/3范围内,上层筋在墙体或房间跨边1/3范围内。
5.3.3.3施工要点
(1)由于上层钢筋直径20,为了施工安全必须采用支架来支承上层钢筋的重量,控制钢筋的标高和混凝土浇筑的全部施工荷载,经计算钢筋支架采用20钢筋焊制,能满足施工需要。
(钢筋支架计算书附后)。
(2)根据设计钢筋间距布筋,在横向钢筋上画出纵向钢筋的间距位置,然后进行绑扎,第一排纵筋绑扎完成后,拉线校正,确保纵向钢筋在同一直线上,并经常用尺量检测钢筋的间距。
(3)底板钢筋保护层控制水泥垫块,厚度40mm,按1000×1000网格分布。
(4)根据底板墙体、暗柱位置线,进行墙体、暗柱插筋施工。
为了防止插筋位移,采取以下措施:
1)将所有插筋与承台底板钢筋绑扎牢固,并与底板钢筋焊接以固定钢筋。
2)暗柱钢筋在两层底板钢筋间设置三道箍筋定位。
3)墙体上口用水平梯形定位筋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及水平间距,墙体钢筋网片间按1400mm间距设置钢筋撑铁。
4)内墙插筋:
底板钢筋扳闸完成后将轴线位置引测至上层钢筋面,然后根据设计的墙柱位置及钢筋规格布置定位箍筋或定位筋进行插筋。
打底板混凝土时,在暗柱主筋间拉通长白线,派专人监控插筋的定位情况,及时调整插筋位置,确保插筋不发生位置偏移。
5.3.4梁、柱钢筋绑扎
(1)框架柱、暗柱工艺流程:
校正钢筋位置→套箍筋→竖向钢筋连接(电渣压力焊)→划分挡线→绑箍筋→绑保护层→验收
(2)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排间距→固定主筋→穿纵梁主筋并套箍筋→放横、纵梁架立筋→按间距绑梁上层→主筋与箍筋→绑架立筋→绑下层主筋
(3)框架梁主筋接头通长上铁在跨中接头,梁的下铁在支座处。
同时,还应满足抗震锚固要求。
(4)纵横梁同时配合进行,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或梁边缘50mm处,在梁底模板上按图纸划好箍筋的间距,梁端部箍筋加密区,其间距和加密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梁主筋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间净距:
不小于25mm或钢筋直径。
(6)地梁箍筋开口向下并必须错开,框架梁开口向上并必须错开。
错开位置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5.3.5墙钢筋绑扎
5.3.5.1墙筋构造
地下结构外墙为竖筋在外,水平筋在内,内墙为竖筋在内,水平筋在外;地上结构墙体均为竖筋在内,水平筋在外。
墙体水平筋放置在墙体暗柱主筋外,墙体连梁放置在墙筋内。
墙体保护层为净保护层。
5.3.5.2墙筋定位
(1)里撑:
采用上图所示的竖向梯形定位钢筋,将其竖向固定在剪力墙双层网片之间,水平间距500mm。
水平梯子筋放置在每道墙的上口,以保证钢筋的排距及保护层厚度。
同时,无定位梯处,按@500设置内撑筋。
(2)外拉:
采用“S”形拉钩,型号和间距详见上述的“钢筋概况”,呈梅花形布置。
拉钩做135°弯钩。
拉钩长度均为10D。
(3)垫块:
墙体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塑料垫块,垫块间距600×600,垫块布置起点为距楼板第二步水平筋,呈梅花形布置。
(4)模板上口钢筋的定位:
采用绑扎定位水平筋、拉钩、梯子筋保证墙体钢筋不向内拢,从而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
5.3.5.3墙筋绑扎
钢筋的弯钩朝向混凝土内。
(1)工艺流程:
插筋调整→水平定位钢筋→竖向定位钢筋绑扎→墙体钢筋网片绑扎→保护层垫块→验收
(2)施工要点:
1)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适时养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可进行楼层轴线引测,弹出轴线控制线、墙体位置线,根据墙体位置线调整墙体插筋位置。
如有偏位,应按1:
6的比例进行弯折。
2)墙筋绑扎时,竖向筋在内,水平筋在外,搭接长度及位置按上述有关规定执行。
顶层剪力墙端柱、暗柱插入梁或墙内长度及剪力墙节点均按结施大样施工。
3)墙体水平起步筋距楼板的距离、墙体纵向钢筋起步筋距暗柱边的距离,按照图集要求以设计钢筋间距为准;梁箍筋起步筋距暗柱边的距离为50mm;如图:
4)钢筋绑扎好后,在暗柱和窗下等没有墙体定位筋的部位,按800×800间距梅花形布置卡好保护层垫块。
(3)质量控制措施:
1)为有效控制钢筋绑扎间距,在绑扎板、墙筋时均要求操作工人先画线后绑扎。
2)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详细检查墙体筋和暗柱钢筋的位置是否准确,固定措施是否牢固,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派专人看护,随时检查钢筋偏位情况,发现问题应随时处理,避免钢筋偏位现象的产生。
3)通过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卡具控制钢筋排距和纵、横间距。
4)钢筋绑扎后,只有土建和安装质量检查员均确定合格,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前应做班前焊试件,以确保所调整的焊接工艺参数满足焊接规范的规定。
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必须逐一进行外观检查。
6)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有合格证或检验报告,需送检的原材料按标准程序的规定严格执行,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的产品。
7)空调预留穿墙套管必须与板墙上的附加钢筋焊牢,保证其位置准确无误。
8)所有预埋件、电管等的固定不得与主筋焊接,如需焊接固定,必须附加钢筋。
5.3.6过梁与板钢筋绑扎
5.3.6.1过梁、板钢筋构造
楼板保护层为净保护层,下排钢筋中受力筋在下,分布筋在上;上排钢筋只有在有负弯矩筋的地方才有分布筋。
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筋在上,次梁筋在中层,主梁筋在下。
相同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在两根纵向架立筋上。
纵向受力筋为多层时,层间垫以短钢筋保证其间距。
挑板的上部负筋及构造筋不能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