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821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docx

《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docx

第七单元地球家庭

第七单元地球家庭

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地球家庭”为主题来编排,《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黑孩子罗伯特》《瑞恩的井》和《阳光皮肤》都是通过人物的举止、言行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渗透“和平”、“民族”、“种族”、“责任”、“给予”等内容,令人震撼不已。

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4、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渗透的“和平”“民族”“责任”“种族”“给予”等内容。

激发学生热爱和平,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5、体会课文通过人物的举止、言行、心理表现人物的美好的心灵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

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渗透的“和平”“民族”“责任”“种族”“给予”等内容。

激发学生热爱和平,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体会课文通过人物的举止、言行、心理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的方法。

课时安排

11课时左右

单元知识树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

回眸、殉难、继承、雷棣、泣不成声、了如指掌。

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介绍方法。

3.默读画批、情感朗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了解人物的所作所为,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

4.熟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学习雷棣自强不息、脚踏实地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雷棣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把握雷棣成长经历中的作为。

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讲授法

预习问题生成单1、查找联合国及维和的相关资料。

2、熟读课文,识字学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抓主线,分段,概括段意。

4、复述课文。

5、在感触深的地方作批注。

6、读文后提问质疑。

7、预习《阅读与表达》篇目——《》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字词攻关

引入:

齐读课题《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大家通过自学对这个孩子有了什么初步的了解?

强调重点:

他的父亲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殉难于别国他乡的。

他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先交流一下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二、梳理课文,整体感知。

1、需要提示大家读准字音的有:

棣眸殉盔

学生把正确的读音写在黑板上,示范拼读、带大家一起读。

有能力的学生制成课件,演示给大家。

2、交流自己查找的新词:

继承回眸殉难了如指掌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自己使用什么方法了解了词义。

如拆字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反复诵读猜测等。

3、全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

4、雷棣知道爸爸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牺牲后,他做了什么?

(概括、具体两种答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三、目标导航,合作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学习目标。

1、识字学词,写摘录笔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摘录笔记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读流利)(10分钟)

过渡语:

同学们本课生字都已顺利通关,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开始,5分钟后,我们比赛。

(1)、学生练读

出示自学要求:

读时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2)、指名读

(3)、学生评议

(指名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生帮忙,如还读得不好就让优等生进行范读)

(4)、若学生读不好,老师进行示范。

3、第二次“先学后教”

师:

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够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给大家5分钟,请大家带着自学指导的问题去认真朗读,一会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反馈,看哪一小组最棒?

(6分钟后反馈)

出示自学指导

(一):

(1)、课文写了雷棣的几件事?

(2)、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

(3)、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自学过程:

(1)、学生自学。

(2)、同桌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4)、学生汇报。

4、当堂训练。

(1)自由记生字,3分钟后提写生字

(2)师提写,指名上台写

(3)生对改、订正

第二课时

1、品词析句,精读感悟。

(概括回答)雷棣在得知父亲类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有了自强不息、发奋图强的动力,决心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做贡献。

(具体回答)1、父亲的死,让雷棣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小男子汉,应该帮助妈妈减轻生活的压力,因此生活上倍加关心妈妈;——肩负责任

2、关心国际政治,特别是关心那些在战乱中受伤害的妇女儿童;——关心政治

3、发奋读书学习(参加各种竞赛项目,并取得优异成绩,读古代史书名著,努力学习外语)——发奋读书

4、谢绝别人的帮助,决心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自强自立

5、写信给前任联合国秘书长,表达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以及自己顽强的意志。

——继承遗志

在进行以上讨论的过程中,出示课件,提示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6、配乐朗读:

第二自然段。

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通过我们一起深入学习课文,经过大家热烈的讨论,我们又结识了朱棣这样一个为了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而发奋努力、自强不息的好少年。

此时此刻,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吧。

二、积累语言,练习应用

1、为什么读了这篇文章,我们都能受到震撼?

感受本文的写作特点:

2、学习。

(1)自悟。

(2)四人小组交流。

(3)小组代表回答。

(4)师生补充。

(可以说自己最感动的一点,最大的收获,可以对雷棣说、可以对自己说、可以对大家说……参考丁丁、冬冬的话)教师应抓住朱棣是一个有志向并能从点滴做起自强不息这一点进行强调。

全班交流时,要注重读书。

以小组为单位,与全班同学交流时,组员甲要先读文本再谈理解,其他成员补充后也可以再读,读的情感要进一步加深,还可以请其他同学评读,或请大家齐读等。

全班交流时,要注重及时评价,以引导学生理解的步步深入。

学生读到“他会悄悄为妈妈掖被角”、“会再三叮嘱妈妈去医院”时,都能体会到他会关心妈妈了。

但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要重点体会“懂事了”,关心、照顾妈妈是自己的责任。

不仅关心亲人,还关心战乱中的妇女儿童,关心着爸爸未竟的事业。

全班交流时,要注重提倡好的学法。

前牵后挂理解重点句子、抓重点词句理解段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修辞方法理解、体会“比较”等写法理解等等。

三、学法迁移,以一带多

1、过渡导入。

2、出示学习提示。

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文中重要词语,说出近反义词,并联系上下文写出意思。

3、找出文中的成语。

4、找出文中的重点语句或中心句,谈体会。

5、写出学完这篇文章后所受到的启迪或感悟。

3、指名读提示。

4、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5、班级汇报交流,教师重点点拨引导。

6、教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更加董事关心政治发奋读书谢绝帮助写信明志

继承遗志自强不息发奋努力

课后反思:

 

别挤了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并模仿写一首。

3、通过朗读、理解诗歌,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感受“真善美”的重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塑造良好的人格。

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并模仿写一首。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诗歌,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感受“真善美”的重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塑造良好的人格。

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讲授法

预习问题生成单

1、查找诗人狄更斯的相关资料。

2、熟读课文,识字学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课文,概括两个小节的意思。

4、在感触深的地方作批注。

5、读文后提问质疑。

6、预习《阅读与表达》篇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找作者狄更斯先生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背景铺垫。

  1、根据课前所查找的资料来介绍狄更斯先生,充分了解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文学特点。

  2、老师概述:

狄更斯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他向往和追求人间美好的一切,追求真善美,倡导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去对待生活。

他一生著作颇丰,共有近二十部中长篇,著名的有《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双城记》、《雾都孤儿》等,他的语言质朴、生动,表现力惊人。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1、出示诗句:

“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

”(有条件的利用课件出示,无条件的可利用黑板出示。

  2、反复朗读,读出世界包罗万象之“大”,相机理解两个指代语“我”、“你”:

既指课堂上的师生,又指生活中的自己和他人,实指全世界各地区各种族的所有人。

  3、出示诗句:

“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天地。

  a)问题导读:

世界究竟有多大?

(通过问题提示,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自由”、“敞亮”的快乐。

  b)通过“留白”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这里没有(国界、种族、肤色、阶层……)之

分,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说话、高歌、玩耍……)。

4、出示诗句:

“你可以尽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间最好的一切。

  a)问题导读:

这世界究竟有多自由?

  b)通过“留白”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我要尽情地追求,我在中追求(成功、快乐、自由……)。

  c)导思过渡:

自由的天地里,我们都在尽情地追求,享受这份尽情的快乐,然而,如果别人的追求伤害了你,你还会快乐吗?

如果你的追求也伤害了别人,别人又还会快乐吗?

  5、出示诗句:

“只是你得保证,保证你自己不使别人受到压抑。

  a)导思拓展:

我们在追求自由的时候,应当如何保证不使别人受到压抑?

  b)通过“留白”练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对“规则”与“道德”的理解具体化形象化:

  “当我(尽情地高歌)时,我应当不影响别人休息。

  “当我(善意地对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时,我应当想到他的心情,尽量不伤害他的自尊)。

  6、小结学习,揭示课题:

自由的天地里,我们尽情地追求,追求善良、追求宽容、追求尊重,追求一切最美好的人格。

我们之间没有压抑,不道德行为已远离了我们。

这样的大世界,容纳了我,也容纳了你;这样的大世界,也正是作者狄更斯先生追求的王国。

所以,他写下了这首诗《别挤啦》(板书题目)。

他再三呼吁“不要挤!

”(出示诗句“你,不要挤!

”,使第一节诗歌完整起来。

  7、指导朗读第一节诗歌,读出自己所理解的情感。

  三、深化理解,感悟诗意。

  1、导思: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们挤伤了别人的脚,也挤走了自己的文明;长长的队伍中,我们挤出了自己的位置,也挤走了别人的尊重。

狄更斯先生高喊“不要挤”,究竟是不要挤走什么?

 2、自由朗读第二节诗歌。

  3、学生交流:

  a)做个有良知的人,不要挤掉道德,留住:

真诚、宽容、善良、和平、平等……

  b)做个勇敢且有毅力的人,不要让丑恶挤进心灵,抵制:

虚伪、贪婪、凶残、卑琐……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对这节诗歌的理解。

 5、分角色朗读这节诗歌:

 A角色:

不要把善良从心灵深处挤走,

     给道德以应有的地位,

     给每一件好事以恰当的鼓励;

 B角色:

更得严防丑恶偷偷潜入你心底。

     让每一天成为一项严峻的记录,

     面对着它,我应当问心无愧:

     给别人生的权利,活的余地。

  C角色(A+B):

不要挤,千万不要挤!

  6、朗读全诗,鼓励背诵。

  四、拓展思维,模仿写诗。

  在这首诗歌里,伟大的作家狄更斯先生大声高喊“别挤啦”,他请大家千万记住:

“不要把善良从心灵深处挤走,更得严防丑恶偷偷潜入你心底。

”他用形象有趣的语言和笔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让人们在阅读诗歌中受到生动的道德教育。

  做为一个敢于挑战、追求成功的孩子,你又是如何独树一帜地理解“挤”的,如何用“你笔”写出“你心”,让自己的、同学的、老师的心灵,让家长的心灵甚至陌生人的心灵也受到洗涤?

五、学法迁移,以一带多

1、过渡导入。

2、出示学习提示。

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文中重要词语,说出近反义词,并联系上下文写出意思。

3、找出文中的成语。

4、找出文中的重点语句或中心句,谈体会。

5、写出学完这篇文章后所受到的启迪或感悟。

3、指名读提示。

4、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5、班级汇报交流,教师重点点拨引导。

6、板书设计:

别挤了

留下:

尊重、宽容

挤走:

自私、冷酷

课后反思:

 

第八单元岁寒三友

单元分析

竹与松、梅一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们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受到人们的喜爱。

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吟颂松、竹、梅的诗篇很多。

作为小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对于传统文化应该起到传承的作用。

在“岁寒三友”这个单元当中,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年代等多个维度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体会“梅竹松”的品性。

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重点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

2、品味诗句个性化的语言,体会“竹、松、梅”的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4、充分发挥诗画结合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发挥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继续提高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单元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重点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

2、品味诗句个性化的语言,体会“竹、松、梅”的象征意义。

3、发挥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继续提高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

5课时左右

单元知识树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并模仿写一首。

3、通过朗读、理解诗歌,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感受“真善美”的重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塑造良好的人格。

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并模仿写一首。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诗歌,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感受“真善美”的重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塑造良好的人格。

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讲授法

预习问题生成单

1、查找诗人松、竹、梅的相关资料。

2、熟读成诵,识字学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文后提问质疑。

4、在感触深的地方作批注。

5、预习《阅读与表达》篇目——《》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岁寒三友”有特殊的情感,有很多文章赞颂它们,今天我们能够有幸一起欣赏三位名家的诗画。

下面请同学借助每首诗旁边的画,以及下面的文字和自己以往学习古诗的基础,初步理解一下三首古诗。

二、初步理解诗歌:

学生自学进行画批。

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交流[投影出示步骤、要求]

过渡:

刚才同学们各个小组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就通过交流在全班分享我们的学习成果。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岁寒三友的来历。

2、全班交流,指名学生介绍“岁寒三友”的来历,教师随机指导。

3、点明岁寒三友的寓意:

⑴仁人志士对它的理解,是借此体现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

⑵老百姓则看重其长青不老、终冬不凋,引申为生命力的旺盛,所以也成为吉祥的象征。

3、深入理解诗歌,有感情地诵读:

1、诗歌大意:

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

在州县里像我们这些地位卑下的小官吏,民间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总牵动着自己的感情。

2、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州县吏不是州县里地位卑下的小官,作者意指自己作为一个小小的州县官,能发挥的作用是很微弱的。

3、通过观察画面展开联想,你有什么体会?

4、可以看到画上竹叶基本向下。

从这里能够体会出什么?

5、郑板桥是用竹叶来表示俯视民间疾苦。

诗人躺在书斋听到风吹竹子的萧萧声,疑心是反映民间疾苦的呻吟,这足见诗人对民众的关心和理解。

6、用上面的方法学习其他两首。

四、三首诗都学完了,你有什么体会?

对于“岁寒三友”有什么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一下历代其他的关于“岁寒三友”的诗词。

五、拓展延伸

自古至今,“岁寒三友”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1、欣赏“岁寒三友”为题材的作品。

2、①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岁寒三友》这个故事。

②课外搜集与“岁寒三友”相关的作品或资料,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学法迁移,以一带多

1、过渡导入。

2、出示学习提示。

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文中重要词语,说出近反义词,并联系上下文写出意思。

3、找出文中的成语。

4、找出文中的重点语句或中心句,谈体会。

5、写出学完这篇文章后所受到的启迪或感悟。

3、指名读提示。

4、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5、班级汇报交流,教师重点点拨引导。

板书设计:

墨梅图题诗墨竹图题诗

梅:

超凡脱俗竹:

青翠欲滴高标挺立

人:

卓尔不群人:

淡泊名利爱民如子

苍松怪石图题诗

第一层:

青翠本色

第二层:

坚贞品格铮铮铁骨、耿直廉洁

第三层:

开来希望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