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629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docx

《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docx

班主任培训第一期学习笔记

第一讲班主任的核心理念——做学生的关怀者

教育部班主任培训专家杨瑞清

班主任朋友们,大家好,三十集《农村中小班主任》系列讲座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依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参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的内容,整合国内外最先进的班主任理论和实践成果,特别重视结合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际,精心选择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方式,力争成为教育部,全国班主任培训的一部重头戏。

成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一个品牌项目。

我本人从1981年开始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对农村班主任工作有感情,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次受教育部资源中心委托,负责组织专家开设系列讲座,感到责任重大,也感到十分光荣三十讲内容分成六个专题板块,一是介绍农村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理念、基本依据、系统环境和基本规范;二是介绍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

三是介绍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职责。

四是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贫困儿童教育等新课题新对策;五是请优秀班主任现身说法介绍经验;六是讨论班主任自身的专业发展、心理保健和师德修养问题。

真诚希望这些话题的讨论,能对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交流第一个话题: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念,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我们大家每天都要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有的积极乐观热爱学习,成绩优异,让我们打心眼里喜欢,有的消极被动学业失败,品行不端,让我们着急上火。

说老实话,现在做班主任是挺辛苦的挺累人的。

可越是这样越说明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我们不能选择逃避放弃。

让我们来找长原因,想想办法。

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那么问题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呢?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

——雅斯贝尔斯”

人的生命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造成中小学生种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所得到的精神关怀的质量不一致。

那些学业失败的、迷恋网络的、行为散漫的孩子,往往是没有得到充分的精神关怀,精神生命缺少关怀如同物质生命缺少氧气,是教育最大的失职。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所有教师包括班主任教师和非班主任教师的天职,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任教师,必须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从外在的日常教育活动层次看,班主任的工作是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

从内在文化心理层次看,班主任教育劳动是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育人育德的精神劳动。

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班主任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发展,是其职责的核心部分。

精神关怀的本质是爱。

专家观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不行,仅有爱不够

要真爱,更要会爱

错误的爱,会变成害。

当好农村班主任,做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

班主任要经常检讨自己,关怀学生的心会不会出现偏差,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对那些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对那些逆反不听话的学生,对那些在家庭里缺少关爱的学生,是不是反而更少关怀?

有没有被分数、名次,被听话乖巧蒙蔽和眼睛,远离生命。

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好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呢?

专家观点:

精神关怀的五大层次

走近生命

发现潜能

唤起自信

善待差异

引导自选

信念之一:

走近生命。

走近生命这个“近”是靠近的近,不是走进的进。

我们认为孩子的生命是孩子自己的,班主任可以靠近,可以了解,不可以随便闯进去打搅,走近生命就是强调,要克服现在的教育满眼是分,目中无人的倾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

绝不能仅仅是分数意义上的成绩,也不能是功利意义上的成功。

而应当是幸福意义上的成长。

专家观点:

成绩、成功应当是快乐成长的副产品。

走近生命一定要让孩子品尝到快乐的滋味,一定要体验到幸福的感觉。

精神关怀就是要让孩子感觉一生幸福一生快乐,而且童年就要让他快乐,教育过程就让他快乐,过于强调吃苦,苦吃多了会变成痛苦,要刻苦而不要痛苦,要教育学生端正对学习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班主任首先要端正对学生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

教育学生首先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态度一变,方法无限。

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就会出现。

我们要学会算大帐,算总帐

专家观点:

既要开发生命潜能

又要保护生命资源

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

走近生命要求班主任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学生、家长在人格上是对等的。

陶行知先生率先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是对儿童人格的极大尊重。

陶先生还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专家观点: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心,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

蹲下身来平视孩子,倾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那种只说不听,而且规定孩子必须坐好听,不听还要罚站的做法,就违背了尊重的原则。

孩子身上有许多真善美的东西。

许多灵性的东西,虚心向孩子学习,请教,不仅是对孩子生命价值的承认与尊重,而且是教师成长的良好方法。

这个时代正是要强调成年人要向孩子学习的时代了。

成年人要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精神关怀当然也关注分数高不高,而更加关注的是心情好不好。

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往往不是态度问题,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情问题。

心情好,一好百好,就像庄稼长势好,绿油油的才能丰收。

学生心情好,乐悠悠的,才能健康成长。

真正以人为本,走近生命之时,班主任就能获得一双明亮的眼睛,就一定会惊喜地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

信念之二:

发现潜能

北京二十二中孙维刚老师,在2000年教育部全国报告团上的演讲。

使人们一次次受到震撼,孙老师从初一教到高三,将从重点中学筛下来的40多名学生全部送上了大学,其中有22人上了清华、北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潜力多么不可思议呀,教育有什么权利,有什么资格给学生早早地,草草地下不行、不好的结论?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不管理是国内的孩子还是国外的孩子,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

美国的教育家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

专家观点:

人的潜能不是表现在这方面,就是表现在那这方面;不是表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表现在那个时候;不是表现在这里,就是表现在那里。

-加德纳

人的潜能不仅表现在智能上面,其道德潜能也是不可限量的。

人的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可限量的。

-朱小蔓

无条件的坚信孩子行,应当成为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坚定信念。

儿童的生命是值得崇拜的,因为展示在人们面前的生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他的潜力是大。

精力是那么旺盛,心地是那么纯真,未来是那么美好,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既然要教育学生,就要为他们感到自豪,怀疑失望生气,只会让教育者失去相信的力量,失去教育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但是不可否认,和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潜能相比,我们的开发还显得微不足道,一些学生消极厌学,学业落后,一些学生行为散漫,品行不端,一些人一辈子平庸度过,浪费了极好的天赋。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认为,精神关怀的着力点应该是

信念之三唤起自信

安徽省马鞍山市实验小学崔学鸿校长调查认为,老师的恶语对学生自信心的杀伤力极强,这些恶语包括:

真笨、真蠢猪头脑子,明天开家长会明天叫你家长来,重写,罚写100遍,撕本子,你真是无药可救,不下课了,放学了留下来,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你给我站到门口去,我对你失去了信心,不知道你得了100分是不是抄的,你考了全班第一可在全年级不是第一。

案例:

自信是开发潜能的巨大金钥匙,精神关怀就是千方百计让孩子个个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人人尝到成功的甜头,拥有自信,舒展,快乐的童年。

班上考第一的只有一个人,老师如果只关注考前几名的学生,只关注拔尖的学生,那么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总是灰溜溜的,他们无数次地被宣判不行、粗心、不认真,久而久之,自信心就会受到损失,教育不能在为社会培养一大批精英的同时,也制造了更大一批的,带着失败的心态,走向社会的学生,否则社会将会为此付出越来越学生的代价,你让多数人带着阴暗的心理走向社会,成功的人也会觉得不那么安全,不那么美妙,

专家观点:

让每一个孩子自信、舒展,乃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唤起孩子的自信,要重视激励,不用食指指责,抱怨,挑毛病,多用大拇指鼓励欣赏找优点。

还是那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实验小学的崔学鸿校长,做了另外一个调查,老师的良言:

可以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良言是:

有进步,值得表扬,你真棒,真聪明,继续努力,知错就改你还是好孩子,没关系,下次再努力,掌声鼓励,还有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教你们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你能行,祝贺你获得了好成绩,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明天春游,或者宣布明天我们开运动会,当老师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时候,就能看清孩子的长处,短处,和与众不同之处,这个时候,老师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激励,热情的激励,激励一个人,是天性的需要,本性的需求,有一句话叫:

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这是传统的观念,我们观点是:

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不说慢慢少。

激励学生,我们强调学会发掘,学会分享,有人说孩子没有优点,其实只要学会发掘,就一定能发现孩子潜在的优点,或者干脆给孩子创造一个表现优点的机会,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明显的优点,有的时候不一定去激励他,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希望孩子在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寻找、发掘优点、闪光点加以热情地激励。

现在,一谈到激励就是表扬,就是竖大拇指,所谓考得好肯得基,考得不好皮带炒肉丝,其实最好的激励是学会分享,激励的诀窍不是要讲你怎么,而是要说我怎么。

要让孩子看到因为他的进步,因为他们的表现,教师快乐,这样孩子就会受到最大的激励。

要特别强调的是强调激励并不否认批评、惩罚,我们认为,只要摆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胆的批评、惩罚,精神关怀可以使批评惩罚,更有力量,更有效果,相对于批评惩罚我们更喜欢用提醒这个词。

提醒是中国文化里面。

一个很有韵味的词,人们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作生命的珍贵礼物加以接受,应该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批评,可以这样来表达我们的批评:

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太好了,还可以更好;用这样的心态我语气,去表达你的批评往往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批评的时候讲究一点幽默是个好办法,其实孩子不怕训斥惩罚,怕的是感动、幽默。

学会分担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况下孩子犯错误,考低分了,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很伤心,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真诚的安慰孩子,为他们分担痛苦,不能在伤口上抹盐、雪上加霜,这叫够朋友。

面对淘气的孩子,面对考低分的孩子,班主任的第一个反应应该不是生气,而是心疼。

提醒不能太多,相当于激励的十分之一就够了。

激励的比例要远远大于提醒,暖空气的势力要远远大环境冷空气,冷空气偶尔吹一下可以让人清醒,吹多了孩子柔弱的心灵就会收缩,成长的步伐就会受阻。

其实广大班主任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信心上,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唤起自信呢?

信念之四:

善待差异

人们来到花园,一定是既欣赏盛开的鲜花,又善待迟开的花苞,认为迟开的花也许会更美,会开得更大,没有人会凶巴巴地对花苞说:

别的花都开了,人为什么不?

你必须马上开,立即开,你要是再不开,我就要把你掰开,没有人会这么说的,睡莲的特点是白天开放,晚上合闭成花苞,就好比我们的学生,有优点有缺点,一会儿是优点,一会儿是缺点,我们都要善待,如果我们对待生命能够确立像对待花苞一样的心态,喜悦怜爱、耐心等待,教育就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我们学校旁边就有这么一个荷花园,荷花园的主人是一个叫丁跃生的农民,可以说丁跃生就好比是一朵迟开的荷花,高考落榜一度穷困潦倒,后来他潜心种荷花,20年拼搏,终于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他种出了700多种不同的荷花,其中有70多个品种是自己培育出的新品种,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将荷花品种销售到世界各地,每年有十几万美元的外汇收入,成为全国荷花新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成员之一,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丁跃生和他的荷花园给我们在教育上面有诸多的启示,精神关怀必须要解决:

怎么样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信的问题,取消了按分数排名次的做法,还取消了百分制,采用了等级制,可是总感觉,还是治标不治本,我们认为根本的问题是要善待差异,可以理解为差距,也可以理解为异同,有一次,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一个外国的小朋友,在一次体育活动比赛失利的时候,他说了这么一句感言,叫做他很棒,我不同。

我们更应该,把差异理解为不同,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不同要善待。

人的生命是千姿百态的,没有两个生命是完全一样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而这些不同正是他们值得自豪的东西,我们要启发学生能脱口而出10条自豪的理由。

专家观点:

年纪轻,我自豪;

身体棒,我自豪;

心肠好,我自豪;

跑步快,我自豪;

懂礼貌,我自豪;

写字漂亮我自豪;

唱歌好听我自豪;

不怕困难我自豪;

学校教育往往会格外重视高考那几门学科的分数。

那也不错,社会法则,适者生存,你不重视就行了吗?

问题就出在,如果只用高考这几门课程的分数,作为衡量标准,用这个单一的尺子来衡量每一个生命,那么大部分的孩子是要失败的,那种挫败感,坏心情,往往还会导致孩子最后在高考这几门功课也很难真正学好,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们要着力创设宽松的环境,准备更多的尺度,特别注重评价学生在自己起点上的进步程度。

甚至还可以专门为某些学生量身定做一些特定的尺度,让孩子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获得属于他们的成功。

我们应当重视每一种成功的价值,完全可以把语文考一百分和跳绳得第一名看得同样重要。

重视引导学生把这种胜利者的感觉,成功者的心态迁移到薄弱学科的学习上来,促进学生的进步。

班主任要多多陪伴学生,多与学生开心地说话,要想让孩子对你说心里话,你必须先把心里话说出来,陪伴孩子不在于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

用心陪伴可能就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张纸条而己,陪伴关键是珍惜每一次在一起的时间,并且使在一起的时间变得很愉快。

不能总是抱怨我们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多少,而是要常常感激学生使我们拥有了第二个童年,促进了自己生命意义的升华。

一个人一生有两次成长的黄金时光,一是自己的童年,二是陪伴孩子的童年。

陪伴儿童成长是儿童为我们创造的成长良机。

带着一份感激的心去面对儿童,往往更容易理解儿童,很容易善待差异,善待差异特别强调包容。

习惯上人们看待孩子往往不是优点就是缺点,不是表扬奖励就是批评惩罚,这是太绝对化了,其实孩子们表现大多数是中间状态的,需要老师关注的缺点优点不会超过10%,包容要占90%以上。

要接纳再接纳,要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里空间,使孩子的求知成长成为自发的内在的需要,而不是靠表扬或者批评带来的外在强化。

教师每时每刻都要关注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学生,而大多数时候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视而不见,不一定激励,更不轻易批评,更多的是包容,看到就行了,不要再干预了,不要用表扬、奖励、惩罚、批评干预他,更多的时候要让孩子处在一个自由的,自在的环境中,要学会反思,学会等待,对待孩子的行为首先不要抱怨,不要指责,不要问你怎么了,而要问我怎么了,是不是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什么差错。

或者是孩子的表现洽洽是与时俱进的,而教师落伍了,观念陈旧了,这样反思一下,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智慧。

要允许学生重复犯错误,要学会等待,教师最大的错往往是不许学生出错,导致学生的错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孩子有许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在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往往会自行消失,孩子小时候说话含混不清,长大以后个个都能说出清晰的口语,不用着急,孩子小时候走路歪歪倒倒的,也不要着急,将来会有矫健的身影。

善待差异更多的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思考的,为每一个孩子创设特殊的评价机制,也仍然是我们成长年人外加给孩子的。

真正的善待差异是

信念之五:

引导自选

听过许多次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人们可以发现,魏老师总是强调把民主、科学的精神落实在商量两个字上,在学什么,怎样学上多和学生商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奥秘所在,自主选择真正的用意在于,让学生成为生命的主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叶圣陶”

精神关怀的落脚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度、方式进行自主选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哪怕是苦的,也会乐此不疲,我们行知小学实行的是人人当组长,轮流做班委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的好形式,有人担心年级越低越无法自主选择,其实各个年级的孩子都愿意也都有能力自主选择。

各个年级的孩子也都需要班主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

引导和自选都很重要,不能非此即彼,引导自选,就是要把班主任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

引导自选就能最大限度地善待了差异,也就最大限度地唤起了自信,因而也就更充分的开发了潜能,更好地走近了生命。

班主任要成为中小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就应当坚持这五大信念,检验精神关怀有没有真正实施到位,要看三点:

专家观点:

达成被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聚焦;

引导施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源泉;

启发自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堡垒。

得到爱会产生安全感。

发出爱能激发光荣感。

自己爱自己能生出自豪感。

让学生在安全感,光荣感,自豪感中快乐成长。

是精神关怀的大目标,是班主任工作的新境界。

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做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关怀者这样一个话题,我们提出了一个实施的策略,就是要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

其实我们这些想法只是对班主任工作探讨的一个角度。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不变的是精神关怀的这样一个核心理念,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这样一个教育命题呢,南师大教授班华先生提出来的,概括出来的这样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对于我们多年来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非常感谢班老师。

班华:

1999年我当时有一个教育部的课题《中小学班主任和学生素质发展这个课题》在做这个课题过程当中,逐渐逐渐认识到班主任他的教育劳动,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觉得就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成长,因为班主任的工作很多,我们概括地说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任教师,就是他是很主要的一个教师,他要负责组织管理教育全班的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关怀他的精神生活,精神成长,这是一个内在地核心的东西,所以这个问题提出以后,有些老师比较重视,据我知道的但是可能对于相当多的情况下的,可能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所以今天杨校长做这样一个主题报告,我想是很有意义的很重要的,这也是他们提出的,怎么落实精神关怀这个问题,杨校长经过思考,提出几点,当然究竟怎么样子做,这里面它并不限于这几点,可能有很多,很多东西。

我们吴老师做了多年的班主任了,她肯定有体会了。

吴老师:

我已经做了七、八年的班主任了,我觉得我们更要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

案例:

班华:

刚才讲了差异,并不是说哪个更高一些,它就是不同而己,一个学生他可能功课学得不太好,特别是数学不好,但是他能够烧得一手好菜,这个从多元智能角度来看呢,他这方面的智能,就是比别人高,所以要善待差异。

我觉得这样做呢!

任课教师不会这样做,只有班主任来做,班务不是班级的那种日常的工作,它是出于精神关怀的角度,来做的这些,而且是很自发的做,也没有要刻意要设计一个什么教育过程,我觉得这个是班主任的一个智慧,所以用什么方式方法这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内心深处,要有一个很关键的很核心的一个东西,就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他是否自信、他是否自卑,这些是需要班主任有敏感,要特别关注。

班主任的教育劳动他的性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因为班主任跟学生他的交往,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一种,对很多事物都关心,我们或者就是培养他关怀精神。

比如说他关怀自己的家人,关怀自己的学习生活,关怀家人关怀集体,关怀整个的学校甚至于祖国的前途命运,这个我们可以概括成为这么一个关怀精神,那我们怎样培训他们呢?

他有这个精神,那就是要以精神关怀来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

所以你这个做法,我觉得实际上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性质。

真正把学生当人看。

杨瑞清:

精神关怀,你首先要以人为本,就是把孩子的生命、他未来是不是有前途,他现在是不是开心,这个你要看重,看重这个之后呢,我们就了解到孩子方方面面的需求,然后又分别地,有针对性地给他做一些引导,为他创设一些成长的条件,班主任这个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吴老师:

案例:

我们班上就曾经有这个一个孩子,他上了一夜的网,没打扰他睡觉,睡好后,与他面谈,周末来老师家上网,到老师家玩一玩,每周就玩一玩。

杨:

有温暖的关怀,这个孩子就会转变。

班华:

上网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在现代社会,孩子如果不会上网我认为是个缺陷,所以应该会上网,问题就是怎样引导他,而不是阻止他,我认为吴老师的做法非常好,她重在教育引导,那为什么说她也属于精神关怀呢?

因为孩子他要有精神生活,他平常学习很紧张,他也需要与人交流,但是大家都很紧张,跟谁来交流,利用网络只是一个交流的方式,这样满足他与人交流的一种精神上的需求或者心理上的一种需要,所以她这个办法很好,她不是堵,不是禁止,而是引导,我认为这个是非常好的,是吴老师教育智慧的一种表现,值得推广值得学习。

重要的是给足他精神关怀,满足他的需求,这时候班主任的引导关爱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然班主任还可以联系家长一起来赋予这个孩子,他已经缺失的这个爱,要更多的补给他,满足了他的需求之后他才能够逐步逐步脱离这个网络,沉迷于网络这样一种被动的局面。

班华:

这个事情我觉得为什么要提精神关怀,也可以找出一个理论依据,就是说精神是人的所具有的一个属性,所以人的生命可以讲有两个,一个是自然生命或者物质生命;一个就是精神生命,它既然是一个精神生命,是一种精神存在,它就有精神需求,你现在有很多孩子说实话,他的生存状况,物质上很好,物质上家长可以满足他,是吧?

但是精神上,他感觉到内容贫乏。

比如过去有很多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现在也很少了,他忙于学习。

杨:

就农村班主任的话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讨,我们会在后面的各个主题里面去逐一的展开,精神关怀个理念,它落实的途径方式也是可以千变万化的,我们这里提供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实际上还是可以创造很多很多好的经验。

每一个班主任都可以创造一套自己的好东西。

读到陶行知先生的话我告别感动:

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第二讲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依据——农村学生现状

江苏南通如东县教育局教科室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班主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陈震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

一、田野上走来的农村娃

开学的前两个星期要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对于班主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农村学生正视农村学生,意义:

第一,只有全面认识、把握农村学生,才能明确我们工作对象。

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失,更有针对性。

第二,只有全面认识、把握农村学生,才能根据实际制定工作计划,便于开展班级工作。

第三,只有全面认识、把握农村学生,才能全理开发教育资源,推进班集体建设。

第四,只有全面认识、把握农村学生,才能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完整的发展,包括学生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智力发展、阅历发展、思想认识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发展等等。

班主任要使他们发展,又要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

二、一方水土一方人

专家观点:

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乌申斯基(俄)

农村孩子一般性地域的特点

农村孩子的特优点:

第一他们为人朴质,第二他们举止朴实,第三他们生活朴素,第四他们心地朴厚,第五他们说话朴直,

农村孩子的不足:

视野狭窄,信息渠道不畅而孤陋寡闻,社交中不那么自然、大方。

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