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讲稿岩石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8519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讲稿岩石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二章讲稿岩石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二章讲稿岩石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二章讲稿岩石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二章讲稿岩石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讲稿岩石圈.docx

《第二章讲稿岩石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讲稿岩石圈.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讲稿岩石圈.docx

第二章讲稿岩石圈

第三章岩石圈

固体地球的最外层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即为岩石圈。

岩石圈是由上地幔上部软流圈之上的固体部分和地壳组成的。

大陆上岩石圈厚,结构层次多,成分复杂。

海洋上岩石圈薄,结构层次少,成分相对简单。

岩石圈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地球表层的结构与轮廓,并与地球的外部圈层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表层系统。

岩石圈表层是人类生活的场所。

人类的食物主要依赖于岩石表层的土壤的生产力。

没有岩石,也就没有土壤,人类的食物来源将会成问题。

没有固体岩石圈的支撑,水圈的形态将会明显不同于现在,对生物、人类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岩石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是人类修筑房屋,建造公路、桥梁、水库、大坝等不可缺少的材料。

岩石圈的矿物是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几乎所有生活用品,都离不开矿物的利用。

人类的进化以及人类改造世界的程度,是与人类利用矿物资源的程度密切相关的。

随着人类对金属矿床的利用和冶炼技术的发展,人类也从石器时代、陶器时代,演进到铜器时代,煤、铁时代,石油、有色金属时代,核能与电子(硅)产品时代。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的重要来源。

尽管太阳能、核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波浪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但到目前为止天然矿质燃料仍然是世界主要的能源。

这些矿质燃料来自岩石圈。

地热能也是来自岩石圈或通过岩石圈到达地表的。

核能的原料,相当一部分也来自岩石圈。

岩石圈在为人类提供立地条件和丰富的矿物资源的同时,还因岩石圈的运动而产生各种地质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崩塌、滑坡等。

它们毁坏建筑,堵塞交通,危及生物与人类生命安全,应加以警惕和防范。

第一节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地壳是指固体地球表面的刚性外壳,属于岩石圈的上部。

分析地壳的组成物质一般从化学成分、矿物和岩石三方面来说明。

元素是组成地壳的物质基础,大多数情况下各种元素化合物形成各种矿物,各种不同矿物又组成各种岩石。

一、化学成分与矿物

(一)化学成分

在地球和其他星体上天然存在92种元素。

其他的一些元素是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的。

在地壳中,O、Si、Al、Fe、Ca、Na、K、Mg等8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其他元素共占1%~2%。

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

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相差极为悬殊。

氧几乎占有一半,硅约占1/4,铝约占1/13(表3.1-1)。

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方案较多,从地壳化学组成的角度出发,结合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将地壳中元素的丰度分为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硫(硒、碲)和卤族元素、金属成矿元素、亲生物元素和亲气元素、放射性元素。

表3.1-1地壳中主要元素的克拉克值

元素

O

Si

Al

Fe

Ca

Na

K

Mg

Ti

H

P

C

Mn

S

Ba

重量

%

1

46.71

27.69

8.07

5.05

3.65

2.75

2.58

2.08

0.62

0.14

0.13

0.094

0.09

0.052

0.05

2

46.60

27.72

8.13

5.00

3.63

2.83

2.59

2.09

0.44

0.14

0.12

0.03

0.10

0.05

3

46.30

28.15

8.23

5.63

4.15

2.36

2.09

2.33

0.57

0.15

注:

1.克拉克与华盛顿;2.据B.马逊;3.据刘英俊

主量元素有时也称为常量元素,是指那些在岩石中(≠地壳中)含量大于l%(或0.1%)的元素,在地壳中大于l%的8种元素都是主量元素,除氧以外的7种元素在地壳中都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它们与氧结合形成的氧化物(或氧的化合物),是构成三大类岩石的主体,因此又常被称为造岩元素。

地壳中重量百分比最大的10个元素的顺序是:

O>Si>Al>Fe>Ca>Na>K>Mg>Ti>H,若按元素的原子克拉克值(原子个数),则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是:

O>Si>H>Al>Na>Mg>Ca>Fe>K>Ti。

Ti、H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虽不足l%,但在各大类岩石中频繁出现,也常被称为造岩元素。

上述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十种元素,在各类岩石化学组成中都占重要地位。

虽然不同类型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差异,但主要矿物都是氧化物和含氧盐,尤其是各种类型的硅酸盐,因此可将整个地壳看成一个硅酸盐矿物集合体。

(二)矿物

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不断进行化合,形成各种矿物。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地壳是由大约3000种矿物组成的,矿物在形成岩石和塑造地表形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些矿物在构建人类文明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史前时期,人类用铁矿石来制造工具,这是一个伟大的飞跃。

建成大金字塔的200万块石灰石的主要矿物就是方解石,这也是建造希腊帕台神庙的大理石的主要矿物。

历史上,为了争夺矿物,引发了无数战事纷争。

关于矿物的具体名称,有一部分沿用我国传统名称,如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古籍中,记载有许多矿物。

如石英、雄黄、雌黄、辰砂、石膏等都属于这一类。

有大部分是根据外文名称直译或意译而来,其中具有金属光泽或可提炼金属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矿,如方铅矿、闪锌矿;具有非金属光泽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石,如长石、方解石、萤石;一些宝石矿物多称为某某玉,如黄玉、刚玉、碧玉。

1.鉴别矿物的常用方法

矿物的物理性质是固定的,矿物的物理性质有些必须用仪器才能测定,如折光率、导热性等;有些性质是可以凭各种感官即能识别,如颜色、光泽。

后者是肉眼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下面扼要介绍鉴别矿物的常用方法。

(1)颜色颜色是矿物最显而易见的特性之一。

有时候,矿物中的微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化合物都会导致矿物具有不同的颜色,因为有些矿物的颜色是由矿物中的微量元素或微量化合物产生的。

例如,石英有多种多样的颜色,这些不同的颜色都是由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引起的:

红碧玉含有微量化合物氧化铁,紫水晶含有三价铁元素,黄水晶含有氢氧化铁,蔷薇石英含有锰和钛元素。

另外,乳水晶是由于圈闭在晶体中的大量气泡和液泡而形成的。

通常情况下,颜色是鉴别矿物的基本方法。

有许多矿物就是以颜色命名的,如硫磺、赤铁矿、蓝铜矿等。

矿物颜色一般常利用标准色谱(红、橙、黄、绿、青、蓝、紫)来描述;有时为了区别同种颜色,加上深浅、浓淡,如深红、浅绿、淡黄等。

观察矿物的颜色必须观察其新鲜面的颜色。

如雄黄为桔红色,雌黄为柠檬黄色,磁铁矿为铁黑色,赤铁矿为樱红色等。

(2)条痕当矿物划过无釉陶瓷时,通常会在其表面留下一道有颜色的粉末痕迹。

条痕是矿物破碎或成粉末状时呈现出来的颜色。

有时,条痕与矿物外表的颜色并不一致。

例如,黄铁矿外表看上去像黄金,却具具墨绿色的条痕,而黄金则有黄色的条痕。

因此,条痕是区分黄铁矿和黄金的主要方法。

矿物若裸露在外,经长期风吹雨淋之后,外表颜色可能会发生各种变化,但是每种矿物的条痕却几乎是不会改变的。

例如,萤石可以是紫色的、黄色的、绿色的或蓝色的,但其条痕总是白色的。

赤铁矿的颜色可以是铁黑色,也可以是红褐色,但其条痕总是樱红色。

不过,条痕实验只能用来鉴别比陶瓷片软的矿物,它不能用于鉴别所有的矿物。

(3)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称为光泽。

地质学家也常用光泽来描述金属或非金属。

银、金、铜和方解矿都具有光亮的表面,能反射出类似铬合金的光泽,故说它们具有金属光泽。

非金属矿物,如方解石、石膏、硫磺和石英,没有金属般光泽。

它们的表面显得比较暗淡,常呈珍珠色、蜡色或丝滑状。

此外还有半金属光泽,如黑钨矿、赤铁矿等;金刚光泽,如金刚石、闪锌矿。

表3.1-2摩氏硬度计

矿物名称

硬度

矿物名称

硬度

滑石

1

正长石

6

石膏

2

石英

7

方解石

3

黄玉

8

萤石

4

刚玉

9

磷灰石

5

金刚石

10

(4)质地质地是指矿物被触摸时的手感。

和颜色、光泽一样,质地也常被用来鉴别矿物。

矿物的质地可用“光滑的”、“粗糙的”、“油滑的”、“油腻的”和“玻璃质的”等字样来描述。

比如,萤石具有光滑的质地,而云母则具有油滑的质地。

(5)硬度鉴别矿物最有用的方法是硬度检验。

硬度是指矿物被刻划的难易程度。

德国地质学家弗里德里克.莫斯提出了摩氏硬度,如表3.1-2所示。

鉴别时,将一种未知矿物和另外10种已知矿物的硬度作比较。

摩氏硬度之所以会选择这几种矿物,主要是因为它们很容易鉴别(除了钻石),且在自然界中容易被发现。

云母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它能被指甲刻划,因此,云母在摩氏硬度中的刻度值为1。

相反,钻石十分坚硬,可以用作磨具和切削工具。

钻石在摩氏硬度中的刻度值为10。

鉴别方法是,能够在另一种矿石上划痕的矿石硬度大。

例如,黄玉可以刻划石英,但不能刻划刚玉,因此刚玉的硬度大于黄玉。

矿物的硬度取决于其内部的原子排列方式,因而硬度检测是鉴别矿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在野外工作,还可以利用指甲(2~2.5)、铜钥匙(3)、小钢刀(5~5.5)等来代替硬度计。

(6)解理和断口原子的排列决定了矿物破裂的方式。

矿物总是沿着原子键不牢固的面发生破裂的。

矿物很容易沿着一个或多个平面裂开,这叫做解理。

为了通过解理来鉴别矿物,地质学家总要计算出解理的面数,研究解理面之间的角度或有几个角度。

例如,云母在一个方向上有完美的裂纹。

它会因为不牢固的原子健而破裂成薄片。

岩盐具有立方体的解理形式,这说明它是沿着原子健引力较弱的三个面破裂的。

石英沿着参差不齐的边缘不均匀地破裂,这是因为它有牢固的原子健。

矿物破裂面呈粗糙或凹凸不平状的叫做断口。

玉髓、黑曜石具有独特的蛤贝状弧形断口,这种断口叫做贝壳状断口。

(7)密度和比重密度反映了原子的重量和矿物的结构。

因为密度与矿物的形状与大小无关,所以它成为非常有用的矿物鉴别方法。

然而,有时不同矿物之间的密度相差很小,因而无法靠手掂分量的办法来鉴别矿物。

因此,为了精确地鉴别矿物,必须测量密度。

地质学家通常采用比重来测量密度。

比重是物质的重量和40C时同体积水的重量的比值。

比重轻级矿物,如石墨(2.09~2.23)、石盐(2.1~2.6)等;中级矿物,如石英(2.5~2.8)、长石(2.56~2.76)、莹石(3.01~3.25)、金刚石(3.47~3.56);重级矿物,如重晶石(4.3~4.6)、方铅矿(7.4~7.6)、黑钨矿(6.7~7.5)。

2.常见的造岩矿物

自然界的矿物很多,最常见的只有五六十种,至于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不过二三十种。

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造岩矿物,它们共占地壳重量的99%。

最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下列几种:

(1)长石长石是构成地壳的最主要的一类矿物,常见于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包括钾长石K[AlSiO3O8]、钠长石Na[AlSiO3O8]和钙长石Ca[AlSiO3O8]三个基本类型及总称斜长石的、由钠长石与钙长石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多种过渡性产物,如更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等。

其共同特征是单晶体呈板状,白色或灰白色,玻璃光泽,硬度6.0~6.5,比重2.61~2.65,有两组近似正交的完全解理。

钾长石单晶多呈柱状肉红色,玻璃光泽,硬度6,比重2.54~2.57,有两组完全解理相互垂直。

各类岩石中均常见。

(2)石英在大陆地壳中的数量仅次于长石,亦常见于各类岩石中。

成分简单(SiO2),无解理,具典型的油脂光泽,硬度7,性硬;比重2.65。

质纯者称为水晶,无色透明。

含杂质者分别呈不同颜色。

石英在自由生长时结晶是六方双锥、三方双锥等形状,但在结晶岩中因晶体发育受空间限制,皆呈不规则粒状。

石英性质稳定,难于风化。

各类岩石中都较常见。

(3)云母白云母KAl2[AlSi3O10](OH,F)2单晶体为短柱状或板状,集合体为鳞片状,具平行状极完全解理、薄片无色透明、珍珠光泽,硬度2。

5~3.0。

黑云母K(Mg,Fe)3[AlSi3O10](OH,F)2特点与白云母相近,惟颜色含铁量增加而变暗,多呈棕褐色或黑色。

为酸性岩浆岩、砂岩和变质岩组成者。

(4)角闪石成分复杂多变(Ca,Na)2-3(Mg,Fe,Al)5(Si,Al)2O22(OH,F)2,单晶体为长柱状或针状,暗绿至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0~6,比重3.1~3.3,具两组平行状中等至完全解理,性脆,常见于中酸性岩浆岩和某些变质岩中。

(5)辉石成分为(Ca,Na)(Mg,Fe,Al)2[Si,Al)2O6],但多Fe,Mg,而不含OH。

单晶体为短柱状,集合体为粒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5~6.0,比重3.2~3.6;常与角闪石、橄榄石、某些斜长石等共生,在基性和超基性岩浆岩中常见。

(6)橄榄石成分为(Mg,Fe)2[SiO4]粒状集合体,浅黄绿至橄榄绿色,颜色随铁含量而加深,玻璃光泽,硬度6.0~7,性脆;不完全解理,为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的主要组成矿物。

上述造岩矿物又可归纳为两种类型:

一为长英质矿物,又叫硅铝矿物或浅色矿物,包括石英、长石和白云母,某色浅,比重较轻,含铁镁少;一为铁镁质矿物,又称暗色矿物,包括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其色深,比重较大,富含铁镁而得名。

两者共占地壳重量的80%多。

此外,其他常见的造岩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和各种粘土矿物,它们是某些沉积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不同的矿物,其结晶形态、颜色、光泽、硬度等也不相同。

如纯净的石英晶体是无色透明的六棱柱状,两端为六棱锥状(图3.1-1),硬度为7;食盐(氯化钠)的晶体为无色透明的正方体;黄铁矿的晶体则常呈现为有黄铜色光泽不透明的正方体等,方解石常常结晶为无色透明的斜方六面体,硬度较低。

相同的化学成分,成矿的条件不同,也能够形成不同的矿物。

例如金刚石和石墨,两者的化学成分都是碳元素,物理属性却有天壤之别。

金刚石在高温高压下结晶,形成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等形态,是自然界已知最硬的矿物。

石墨在温度和压力都小得多的条件下结晶的矿物,它成小鳞片状,完全不透明,黑色,非常软,在日常使用最多的是用它作铅笔芯。

3.矿床

地壳中存在着人类需要的各种元素。

但是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除了少数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的岩石之外,大多数岩石并不能用于提炼人类所需要的各种元素。

这是因为我们所需要的元素,在多数的岩石中含量太低了,以至于将它们开采出来并进行提炼,所付出的远远超过所得,在经济上是极不合算的。

因此地质学家们要寻找出一种岩石,某种有经济价值的元素能够浓集到这样的程度,即将它开采和提炼出来所得到的价值比开采和提炼它们所付出的费用要高得多,只有这种岩石,才具有经济价值。

我们就把这种比地壳中元素丰度要大得多的岩石称为矿床。

不同的元素要成为矿床其浓集程度差别很大,在不同的国家也有所差别。

有的只需浓集比地壳中该元素丰度的几倍就足于成为矿床,有的则需要浓集几百至十万倍才成为矿床,表3.1-3是几种可供开采的主要的金属元素的浓集系数。

表3.1-3成矿金属元素的浓集系数

元素

地壳丰度

富集系数

元素

地壳丰度

富集系数

元素

地壳丰度

富集系数

8.0

3~4

0.0072

150

0.00010

2000

5.8

5~10

0.0082

300

0.0000002

4000

0.0058

80~100

0.00016

1200

0.000002

100000

注:

元素富集系数=矿床中的元素丰度/地壳中元素丰度

这样一来,矿床在地壳中不仅是十分特殊的岩石,而且是罕见的,为数不多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就存在着地球资源被人类消耗尽的问题。

矿床的分布受地质成矿条件的制约。

地质构造特点控制了矿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形成及其分布特点。

我国矿床的地理分布有以下特点。

(1)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矿床

铁矿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区,但又相对集中于河北、辽宁、四川,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2.4%;山西、安徽、湖北、内蒙古、山东和云南的储量占全国的26.4%。

铜矿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川滇、山西中条山、甘肃白银厂和昌都地区等五大片,储量占全国总储量76.8%。

煤矿广布于全国各省区,但主要集中在秦岭—大别山一线的北方和西南地区。

北方占全国煤矿总储量的87.64%,而其中又集中于山西和内蒙古,其储量又占全国总储量的63.7%。

磷矿全国除青海、西藏、上海、北京、天津以外,其余省区均有一定的分布,但多集中在西南和中南地区,占全国总储量的77.53%。

其他地区分布零星,且多属低品位磷矿。

(2)分布广泛,相当集中的矿床

钨矿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和桂东、桂中地区,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86.3%,是驰名中外的南岭钨矿成矿区,同时也是我国钨矿最有远景的地区。

铝矿主要集中分布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四省(区)。

山西省储量占全国总量的29.88%;河南占17.55%;广西占14.33%,以上四省(区)共占全国总量的81.91%。

锑矿主要分布于湖南锡矿山,广西大厂,甘肃崖湾,云南木利和贵州晴隆五处,占全国总量的80%。

石棉主要集中分于青海芒崖及四川石棉,储量占全国总量的66%;陕西宁强黑木林,青海祁连小八宝,云南墨江——元江,这三处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1%。

云母主要集中在新疆、四川、内蒙古,其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65.2%、16.4%和6.9%。

(3)分布局限,选择性强的矿床

铂矿主要集中分布于甘肃,占全国总量的57.9%;其次分布于云南、四川,占总量的33.8%。

金刚石已探明储量的矿区仅分布于山东、辽宁和湖南,其储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1.4%,45..6%和3%。

钾盐分布于青海、云市和四川三省,其中青海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6.3%。

硅藻土分布于吉林、浙江和山东,其中吉林的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3.7%。

由于我国矿床分布的不均匀性所构成的区域性特点,这就要求工业布局尽可能根据矿产资源的分布、规模以及交通等条件来建立。

人来自自然,因而一般说来,地球表面或环境中的各种元素,除少数特殊地区之外(如地方病流行区),并不会富集到有害于人类的程度。

埋藏于地下的资源是不会污染环境的,但是,一旦它们被采掘并运输到地面,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矿物,在表生条件下,在氧和水的作用下组成它们的元素活化了,并随水流四处迁移,就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样,祸害四处飘散。

这样从开采、洗选、冶炼、加工和利用的全过程无不对地球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它除了可供人类利用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之外,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

从勘探和开采开始,即对土地构成破坏,农田和森林中钻井溢出的泥浆横流,坑道及采掘的碎石堆积,洗选厂尾矿堆积都占用土地。

这些废石、尾矿的堆积在暴雨季节常常造成矿石流,推毁农田、道路、桥梁。

废石堆还可造成塌方、滑坡等事故。

露天开采或坑采采空区的塌陷更可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毁。

在环境保护方面特别要重视矿山完成采掘之后的农田的复耕工作。

废石、尾矿的堆放长时间的风化使矿物中一些有害元素活化,雨水将其带入地表径流或水中,导致水质的严重污染。

选矿厂的废水污染江河及地下水、坑道排出的酸性水汇入生活区的饮用水等等。

从开采、洗选、冶炼、加工排放的废水都会对土壤及农作物造成污染,最后使有害元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各种金属冶炼过程中都会造成大气的污染。

由水、大气、土壤的污染可以引起生物污染,并沿食物链传递方向成百倍、万倍地浓缩,最后进入人体形成公害疾病,危及人类生存。

1968年和1999年日本、比利时先后出现的一级致癌物质二恶英(多氯二苯二氧)污染米油、畜禽产品事件,是典型实例。

二、岩石组成

岩石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矿物或岩屑组成的有规律的集合体,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岩石是组成岩石圈的基本单位。

岩石类型复杂多样,按岩石形成的自然作用类型,可将它们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

(一)火成岩

火成岩由两类岩石组成。

一类是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浆岩;另一类是非岩浆作用形成的。

火成岩以岩浆岩为主。

岩浆岩是由炽热的岩浆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因此我们主要分析岩浆岩矿物组成、分类、产状、结构与构造。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上部是,称为岩浆侵入活动,由此冷凝结晶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当岩浆喷出地面时,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又称火山岩)。

由此可见,岩浆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1.岩浆岩的矿物组成及分类

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可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四类;根据其结构与构造和产状的特征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包括脉岩)和喷出岩等三种。

将这两者组合起来便可得出岩浆岩的分类简表(表3.1-3)。

(1)超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多铁、镁而少钾、钠,主要矿物为橄榄石和辉石,代表岩石为橄榄岩。

(2)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为45%~52%,主要矿物为辉石、钙斜长石,亦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代表性岩石为辉长岩、玄武岩。

(3)中性岩二氧化硅含量52%~65%,主要矿物为角闪石与长石,兼有少量石英、辉石、黑云母等,代表性岩石为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与粗面岩。

(4)酸性岩二氧化硅含量65%以上,多钾、钠而少铁、镁,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和云母,代表性岩石为花岗岩与流纹岩。

从表3.1-4中可以看出,岩浆岩的各个类别皆具有一定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等特征,并具有各自的岩石名称。

例如,花岗岩是属于深成的酸性岩类,由显晶等粒的长石、石英和少量云母组成的块状构造的岩石。

而组分与花岗岩相同,但结构、构造不同的喷出岩,则为流纹岩。

又如,玄武岩属于喷出的基性岩类,由隐晶质的铁镁质矿物和少量钙长石组成,具有气孔状或杏仁状构造的岩石。

酸性岩颜色较浅,比重较轻,分布于大陆地壳之中,其中花岗岩被剥蚀后的露头分布广泛。

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和南岭均为由花岗岩组成的山地。

基性岩颜色较深,比重较大,主要分布于大洋地壳之中。

玄武岩在大陆地壳中亦是常见的一种喷出岩,常呈熔岩流、熔岩被等产出。

我国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山西大同、广东和海南的琼雷地区等均有分布。

2.岩浆岩的产状、结构与构造

(1)岩浆岩的产状

地壳中的岩浆岩体有不同形状和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的深度与构造都有差别,

因而产状各异。

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在地壳深处冷凝形成深成侵入岩,在浅层冷凝则形成浅成侵入岩。

依据岩体形状及与上覆岩层的关系,可分为整合侵入体(如岩盆、岩盖、岩床、岩鞍)与不整合侵入体(如岩株、岩榴、岩脉)两类(图3.1-2)。

表3.1-4岩浆岩分类简表

岩类与SiO2

含量

主要

典型矿物

结构成分产状

构造

酸性岩

SiO2>65%

中性岩

SiO265%~52%

基性岩

SiO252%~45%

超基性岩

SiO265%~52%

含石英

很少或不含石英

无石英

正长石为主

斜长石为主

无或很少长石

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约占10%

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约占20%~45%

以辉石为主,约占50%

橄榄石、辉石含量达95%

块状

气孔状

杏仁状

流纹状

玻璃

火山玻璃:

黑曜岩、浮石

隐晶斑状

流纹岩

粗面岩

安山岩

玄武岩

金伯利岩

斑杂状

块状

伟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