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8491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整理

第二章 之杨若古兰创作

1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2绝对误差(Relative error):

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 

3零碎误差( Systematic error)(Determinate error可定误差):

由某种确定的缘由形成的误差.普通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反复测量反复出现. 4偶然误差( Accidental error,Random error随机误差):

由偶然身分惹起的误差. 

5精确度(Accuracy):

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6精密度(Precision):

平等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  

7偏差(Deviation ):

单个测量值与测量平均值之差,可正可负.  

8平均偏差(Average deviation):

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9绝对平均偏差(Relative average deviation):

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变异系数) 

10绝对尺度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尺度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 

 11无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

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12反复性(Repeatability):

在同样操纵条件下,在较短时间间隔内,由同一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测定所得结果的接近程度.  

13两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

在同一实验室内,因为某些试验条件改变,对同一试样测定结果的接近程度.  

14重现性(Reproducibility):

在分歧实验室之间,由分歧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测定结果的接近程度.   

15相信限(confidence limit):

先选定一个相信水平P,并在整体平均值的估计值x的两端各定出一个界限.  

16相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两个相信限之间的区间. 

17相信水平与明显性水平:

 指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相信水平(也称相信度或相信概率),用P暗示;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以外的概率(1-P),称为明显性水平,用α暗示. 

18 F检验:

又称精密度明显性检验,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2,以确定它们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明显性差别 

19 t检验:

也叫精确度明显性检验.次要用于检验两个分析结果是否存在明显的零碎误差,即判断少量实验数据的平均值与尺度试样尺度值之间是否存在明显性差别

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论  

1滴定分析法(Titrimetric analysis):

将一种已知精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尺度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资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资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所加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资的量.  

2滴定(Titration):

进行滴定分析时,将被测物资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然后将尺度溶液 (滴定剂)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到被测物资溶液中进行测定.  

3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当加入的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资的量之间,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暗示的计量关系时,称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4唆使剂(Indicator):

滴定分析中通过其色彩的变更来唆使化学计量点到达的试剂.普通有两种分歧色彩的存在型体. 

5滴定起点(起点) (Titration end point(end point)):

滴定时,滴定至唆使剂改变色彩即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滴定起点.  

6滴定起点误差(Titration end point error)(titration error滴定误差TE):

因为滴定起点和化学计量点不符合惹起的绝对误差,属于方法误差,用TE%暗示.  

7滴定曲线(Titration curve):

以溶液中组分(被滴定组分或滴定剂)的浓度对加入的滴定剂体积作图.  

8滴定突跃(Abrupt change in titration curve):

滴定过程中,溶液浓度及其相干参数如Ph的突变. 

 9突跃范围(Range of abrupt change in titration curve):

突跃所在的范围.唆使剂由一种型体色彩改变成另一型体色彩的溶液参数变更的范围.  

11理论变色点(Color transition point):

当两种型体浓度相等时,溶液呈现唆使剂的两头过渡色彩,这一点称为唆使剂的理论变色点.  

12滴定常数(Titration constant):

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它反映滴定反应进行的完整程度.以Kt暗示.  

13直接滴定(Direct titration):

用尺度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资. 

14返滴定(Back titration)(residue titration剩余滴定):

先精确地加入过量尺度溶液,使与的待测物资或固体试样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整后,再用另一种尺度溶液滴定剩余的尺度溶液.

 15置换滴定(WordStrment titration):

用适当试剂与待测组分反应,使其定量地转换为另一种物资,而这类物资可用适当的尺度溶液滴定.

 16间接滴定(indirect titration):

不克不及与滴定剂直接反应的物资,有时可以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以滴定法间接滴定.

17基准物资(Primary standard):

是用以直接配制尺度溶液或标定尺度溶液浓度的物资. 

 18尺度溶液(Standard solution):

具有精确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在滴定分析中经常使用作滴定剂. 

19标定法(Standardization):

先配制成测验考试近似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资或曾经用基准物资标定过的尺度溶液来确定它的精确浓度.  

20物资的量浓度(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尺度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资的量. 

21滴定度(Titer):

每毫升尺度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资的质量.  

22分析浓度(Analytical concentration):

溶液中该溶质各种平衡浓度的总和. 

23平衡浓度( Equilibrium molarity)(species molarity型体浓度):

平衡形态时溶液中溶质各型体的浓度.  

24分布系数(Distribution fraction):

溶液中某型体的平衡浓度在溶质总浓度中所占的分数.  

25质量平衡(Mass balance)(material balance物料平衡):

在平衡形态下某一组分的分析浓度等于该组分各种型体的平衡浓度之和,这类关系称为质量平衡.  

26质量平衡方程(Mass balance equation):

质量平衡的数学表达式.  

27电荷平衡(Charge balance):

处于平衡形态的水溶液是电中性的,也就是溶液中荷正电质点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荷负电质点所带负电荷的总数,这类关系称为电荷平衡.  

28质子平衡(Proton balance):

当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与碱得到的质子数相等,这类关系称为质子平衡. 

 29朗伯比尔定律:

光被透明介质接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接收不异比例值的光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

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2两性物资(Amphoteric substance):

在溶液中有两种离解方式,既可得到质子又可失去质子. 

3缓冲溶液( Buffer solution):

一种能对溶液的酸度起感化的溶液.  

4酸碱唆使剂(Acid-base indicator):

是一类无机弱碱或弱酸,它们的共轭酸碱对具有分歧结构,因此呈现分歧的色彩.   

5非水滴定法(Nonaqueous titration):

是在非水溶剂中进行的滴定分析方法.  

6质子溶剂(Protonic solvent):

能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溶剂.  

7酸性溶剂(Acid solvent):

是给出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  

8碱性溶剂(Basic solvent):

是接受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  

9两性溶剂(Amphoteric solvent):

是既易接受质子又易给出质子的溶剂,又称为中性溶剂,其酸碱性与水类似.  

10无质子溶剂(Aprotic solvent):

是分子中无转移性质子的溶剂.  

11均化效应(Leveling effect):

能将各种分歧强度的酸(或碱)均化到溶剂化质子 (或溶剂阴离子)水平的效应.  

12区分效应(Differentiating effect):

能区分酸(或碱)强弱的效应.  

13区分性溶剂(Differentiating solvent):

具有区分效应的溶剂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1配位滴定法(Complex-formation titration):

以构成配位化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2螯合物(Chelate compound):

EDTA与金属离子构成多基配位体的配合物.  

3副反应系数(Side reaction coefficient):

定量地暗示副反应进行的程度.  

4酸效应(Acid effect):

因为H+的存在,在H+与Y之间发生副反应,使Y介入主反应能力降低的景象.  

5配位效应(Complex effect):

其他配位剂L与M发生副反应,使金属离子M与配位剂Y进行反应能力降低的景象. 

6条件波动常数(Condition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暗示在必定条件下,有副反应发生时主反应进行的程度.  

7金属唆使剂(Metal ion indicator):

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无机染料显色剂,来唆使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更. 

8逐级波动常数和累积波动常数:

逐级波动常数是指金属离子与其它配位剂L逐级构成MLn型配位化合物的各级构成常数.将逐级波动常数相乘,得到累积波动常数. 

9最高酸度:

在配位滴定的条件下,溶液酸度的最高限制. 

10最低酸度:

金属离子发生水解的酸度. 

11封闭景象:

某些金属离子与唆使剂生成极波动的配合物,过量的EDTA不克不及将其从MIn中夺取出来,乃至于在计量点附近唆使剂也不变色或变色不敏锐的景象.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  

1氧化还原滴定法(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类滴定分析方法.  

2碘量法(Iodimetry):

利用I2的氧化性或I-的还原性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  

3亚硝酸钠法(Sodium nitrite method)以亚硝酸钠为尺度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4重氮化滴定法(Diazotization titration):

用亚硝酸钠液滴定芳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5亚硝基化滴定法(Nitrosation titration):

用亚硝酸钠滴定芳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6高锰酸钾法(Potassium permanganate method):

以高锰酸钾为尺度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7重铬酸钾法( Potassium dichromate method):

以重铬酸钾为尺度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8条件电位(Conditional potential):

在必定条件下,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分析浓度均为1摩尔每升或它们的浓度比为1时的实际电位.

 9盐效应:

溶液中盐类电解质对条件电位的影响. 

10酸效应:

溶液酸度对条件电位的影响 

11本身唆使剂(Self indicator):

有些尺度溶液或被滴定物资本人具有很深的色彩,而滴定产品无色或色彩很浅,滴定时勿需另加唆使剂,它们本人色彩的变更就起着唆使剂的感化.  

12特殊唆使剂(Specific indicator):

本人无氧化还原性质,但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感化的生特殊的色彩变更以唆使滴定起点.  

13外唆使剂(Outside indicator):

本人具有氧化还原性,能与尺度溶液或被测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克不及加入被测溶液中,只能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用玻棒蘸取被滴定的溶液在里面与其感化,根据色彩变更来判断滴定起点.  

14氧化还原唆使剂(Oxidation-reduction indicator):

本人是弱氧化剂或弱还原剂,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分歧的色彩,在滴定过程中被氧化或还原后发生结构改变,惹起色彩变更来唆使起点.  

15不成逆唆使剂(Irreversible indicator):

在微过量尺度溶液存鄙人,可发生不成逆的色彩变更,从而唆使滴定起点的一类物资.

第七章 沉淀法和分量法  

1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ation):

基于沉淀反应的滴定分析方法.  

2银量法(Argentimetry):

以银盐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方法.  

3分量分析法(Gravimetric analysis method):

通过称量物资的某种称量方式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4沉淀法(Precipitation method):

利用沉淀反应将待测组分以难溶化合物方式沉淀上去,经过滤、洗濯、烘干或灼烧后,转化成具有确定构成的称量方式,称量并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5挥发法(Volatilization method):

利用物资的挥发性质,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使被测组分从试样中挥发逸出.  

6萃取(Extraction method):

利用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互不混溶的两种溶剂平分配系数分歧,使被测组分从试样中定量转移至提取剂中而与其他组分分离.  

7沉淀方式(Precipitation form):

沉淀分量法中析出沉淀的化学构成.  

8称量方式(Weighing form:

沉淀处理后具有固定构成、供最初称量的化学构成.  

9晶形沉淀Crystalline precipitate:

颗粒较大,沉淀致密,易于滤过、洗濯.  

10无定形沉淀Amorphous precipitate:

颗粒较小,沉淀疏松,不容易滤过、洗濯.  

11溶解度(Solubility):

平衡形态下所溶解的MA的总浓度.  

12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

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添加适量构晶离子的浓度使难溶盐溶解度降低的景象.  

13酸效应(Acid effect):

溶液的酸度改变使难溶盐溶解度改变的景象.  

14配位效应(Complex effect):

当溶液中丰在能与

金属离子生成可溶性配合物的配位剂时,使难溶盐溶解度增大的景象.  

15盐效应(Salt effect):

难溶盐溶解度随溶液中离子强度增大而添加的景象.  

16共沉淀(Coprecipitation):

当某种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 溶液中共存的可溶性杂质也夹杂在该沉淀中一路析出的景象.  

17吸附共沉淀Adsorption coprecipitation:

因为经常概况吸附惹起的共沉淀.  

18混晶共沉淀(Mixed crystal coprecipitation):

如果被吸附的杂质与沉淀具有不异的晶格、不异的电荷或离子半径,杂质离子可进入晶格排列惹起的共沉淀.  

19包埋共沉淀(Occlusion coprecipitation):

因为沉淀构成速度快,吸附在沉淀概况的杂质或母液来不及离开,被随后长大的沉淀所覆盖,包藏在沉淀内部惹起的共沉淀.  

20后沉淀(Postprecipitation):

在沉淀析出后,溶液中本来不克不及析出沉淀的组分,也在沉淀概况逐步沉积出来的景象. Aging陈化:

将沉淀与母液一路放置的过程.  

21分量因数(Gravimetric factor)(换算因数):

是被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方式的摩尔质量之比,用F暗示. 

22均匀沉淀:

利用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缓慢而均匀的发生沉淀剂,达到必定浓度时,发生颗粒大结构紧密易滤过洗濯的沉淀

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1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是根据电化学道理和物资的电化学性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2电解分析法(electrolytic analysis):

是根据电解道理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包含电分量法,库仑法,及库仑滴定法. 

3电位分析法(potentiometry):

是以测定电池电动势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包含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4原电池(galvanic cell):

是一种将化学能改变成电能的安装.电极反应可自觉进行. 

5电解池(electrolytic cell):

是一种将电能改变成化学能的安装,外加电压才干电极反应. 6液接界:

两溶液间的界面,亦称为液接界面(liquid junction boundary). 

7相界电位(phase boundary potential):

在金属与溶液两相界面上,因为带电质点的迁移构成了双电层,双电层间的电位差称为相界电位. 

8液接电位(liquid junction potential):

两个构成分歧或构成不异而浓度分歧的电解质溶液互相接触的界面所发生的电位差,称为液体接界电位,简称液接电位. 

9盐桥(salt bridge):

是沟通两个半电池、清除液接电位、坚持其电荷平衡、使反应顺利进行的一种安装. 

10唆使电极(indicator electrode):

是电极电位值随被测离子的活(浓)度变更而改变的一类电极. 

11参比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

在必定条件下,电位值已知且基本恒定的电极. 

12电位滴定法(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是根据在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变更来确定滴定起点的一类滴定分析方法. 

13永停滴定法(dead-stop titration):

又称双电流或双安培滴定法,它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流的变更确定滴定起点的方法,属于电流滴定法. 

14分歧错误称电位(asymmetry potential):

因为玻璃内外两概况的结果和功能不完整不异,使膜电位不等于0,这一电位差称为分歧错误称电位. 

15碱差:

也称钠差,是指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9的溶液时,测得的Ph小于真实值而发生的负误差. 

16酸差:

是指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1的溶液时,测得的Ph大于真实值而发生的正误差

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1光学分析法(optical analysis):

是基于物资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物资与辐射彼此感化后发生的辐射旌旗灯号或发生的旌旗灯号变更来测定物资的性质,含量和结构的一类仪器分析方法. 

2接收:

是原子,分子或离子接收光子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过程 

3发射:

是物资从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并以光的方式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原子光谱法(atomic spectroscopy):

是以测定气态原子或离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跃迁所发生的原子光谱为基础的成分分析方法. 

5分子光谱(molecular spectroscopy):

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动弹能级的变更发生,表示方式为带光谱.次要分析方法有红外接收光谱法,紫外可见接收光谱法,分子荧光和磷光光谱法. 

6接收光谱:

是物资接收呼应的辐射能而发生的光谱. 

7发射光谱:

是指构成物资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受到辐射能等能量刺激跃迁到激发态后,又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以辐射的方式释放能量,而发生的光谱.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接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

又称接收曲线,是以波长 为横坐标,以接收度A(或透光率T)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 

2接收峰:

曲线上接收度最大的地方,所对应的波长称为对打接收波长. 

3谷:

峰与峰之间吸光度最小的部位,该处的波长称最小波长. 

4肩峰(shoulder peak):

在一个接收峰旁边发生的一个曲折. 

5末端接收(end absorption):

只在图谱短波端呈现强接收而不成峰形的部分. 

6生色团(chromophore)(发色团):

是无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   或   跃迁的基团.即能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发生接收的原子团. 

7助色团(auxochrome):

是指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当它们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能使该生色团或饱和烃的接收峰向长波方向挪动,并使接收强度添加. 

 8红移(red shift)(长移bathochromic shift):

是因为无机化合物结构改变,如发生共轭感化、引入助色团,和改变溶剂等,使接收峰向长波方向挪动的景象. 

9蓝(紫)移(blue shift):

亦称短移(hypsochromic shift)是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受溶剂影响使接收峰向短波方向挪动的景象. 

10减色效应:

因为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缘由,使接收强度添加称减色效应或浓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11减色效应:

因为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缘由,使接收强度减弱称减色效应或淡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 

12强带和弱带(strong band and weak band):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接收光谱中,凡摩尔吸光系数大于104的接收峰称为强带,小与102的称弱带. 

13接收带(absorption band):

是说明接收峰在紫外可见光谱中的地位. 

14谱带宽度(band width):

光源为连续光谱时,采取单色器分离出来的光同时包含了所需波长的光和附近波长的光具有必定波长范围的光,这一宽度称谱带宽度. 

15透光率(transmittance ,T):

透射光强比入射光强. 

16吸光度(absorbance):

17摩尔吸光系数 

18百分吸光系数(比吸光系数) 

第十一章 

1荧光(fluorescence):

是物资分子接受光子能量被激发后,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基态时发射出的光. 

2荧光分析法(fluoromety):

是根据物资的荧光谱线地位及其强度进行物资鉴定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3三重态或三线态(triplet state):

当两个电子自旋方向不异时,自旋量子数都为1/2,其总自旋量子数s=1.电子能级的多重性用M=2s+1=3,即自旋方向不异的电子能级多重性为3,此时分子所处的电子能态称为三重态或三线态,用T暗示. 

4单重态或单线态(single state):

在给定轨道中的两个电子,肯定以相反方向自旋,自旋量子数分别为1/2和-1/2,其总自旋量子数s=0.电子能级的多重性用M=2s+1=1,即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能级多重性为1.此时分子所处的电子能态称为单重态或单线态,用S暗示. 

5振动弛豫(vibrational relaxation):

处于激发态各振动能级的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的碰撞而将部分振动能量传递给溶剂分子,其电子则返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过程

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过程. 

6内部能量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

简称内转换.是当两个电子激发态之间的能量相差较小乃至其振动能级有堆叠时,受激分子常由高电子能级以无辐射方式转移至低振动能级的过程. 

7内部能量转换(external conversion):

简称外转换.是溶液中的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或与其他溶质之间彼此碰撞而失去能量,并以热能的方式释放能量的过程. 

8体系间跨越(intersystem crossing):

处于激发态分子的电子发生自旋反转而使分子的多重性发生变更的过程. 

9磷光:

经过体系间跨越的分子再通过振动弛豫降至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