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7842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docx

《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docx

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

  这是小班语言教案20篇好朋友,是优秀的小班语言教案,供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享受有朋友的快乐,愿意过集体生活。

  2、在游戏中,能用简单的动作与朋友交流。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玩具数筐

  活动重难点:

  能够以行动将玩具与好朋友分享

  活动过程:

  1、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提问:

你的好朋友是谁?

是男孩还是女孩?

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

你有几个好朋友?

  2、幼儿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

  如幼儿可以互相说:

你是我的好朋友。

然后手拉手或者拥抱等。

  3、和好朋友一起唱和做游戏《找朋友》。

  4、请幼儿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一种玩具,同游戏。

  活动反思:

  《纲要》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同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小班幼儿年龄在3岁左右,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语句不够完整,有时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

因此,我想通过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离开朝夕相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到陌生的环境——幼儿园,不免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家长也反映孩子回家常说小朋友不跟他玩。

要稳定幼儿的情绪,最好的途径之一是让幼儿拥有自己的朋友。

因此,我设计“小鸭找朋友”的活动,期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体验到有朋友的喜悦心情。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

  2、初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知道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小鸭找朋友》一盘电视机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画面

(一):

有一只在哭泣的小黄鸭。

  老师:

小鸭为什么哭了?

  幼儿:

小鸭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幼儿:

小鸭没有妈妈。

  幼儿:

没人跟小鸭玩。

  幼儿:

小鸭找不到朋友。

  幼儿:

小鸭没有朋友。

  幼儿:

小鸭心里难受要打针。

  2、画面

(二):

小黄鸭一路在找朋友,一直找不到朋友。

  老师:

小鸭为什么找不到朋友?

  幼儿:

因为小鸭不乖。

  幼儿:

小鸭爱哭,不勇敢,我没有哭。

  幼儿:

小鸭打人就没有朋友,不是好宝宝。

  幼儿:

小鸭玩具不让小朋友玩就没有好朋友。

  幼儿:

叫小鸭要乖,才有好朋友。

我和茜彬是好朋友。

  3、画面(三):

有一群小鸭在河边、河里嬉戏、玩耍,小黄鸭看见了,高兴得跳起来,它走向小鸭们,和小鸭一起游戏,小黄鸭的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脸。

  老师:

小鸭高兴的笑了,小鸭为什么笑了?

  幼儿:

小鸭找到了朋友。

  幼儿:

小鸭有朋友了。

  幼儿:

小鸭心里不难受。

  自由交流:

  老师:

你和谁是好朋友?

  幼儿:

我和慧英是好朋友。

  幼儿:

我和宋北航、陈鹭是好朋友。

  幼儿:

我和小鸭是好朋友。

  幼儿对幼儿:

我们俩个是好朋友。

  老师:

家里的朋友多还是幼儿园的朋友多?

  幼儿:

幼儿园的朋友多。

  幼儿:

周毓熙、黄筱丹、郑秉政……是我的好朋友,我有许多好朋友。

……

  小结

  1)老师:

幼儿园的朋友多,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这个大朋友,只有到幼儿园,才有许多朋友玩,玩起来可快乐了。

  2)请小朋友找自己喜欢的朋友拉拉手,相互拥抱,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老师:

与好朋友抱一抱,心里怎么样?

  幼儿:

高兴。

  幼儿:

舒服。

  老师:

让我们天天上幼儿园,天天跟好朋友玩,好吗。

  幼儿:

好!

  活动反思

  小鸭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

通过小黄鸭从找不到朋友伤心的哭了,到后来找到朋友高兴的翻跟斗的剧情,让幼儿感受到有朋友的快乐。

虽然托班的孩子年龄小,自身的自控力差,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

但色彩鲜艳、可爱动人的小黄鸭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他们边看边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的回答是简单的,但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是需要、喜欢同伴的。

当让他们与自己的好朋友拉手、拥抱时,孩子的情绪达到高潮,他们友好得抱在一起,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脸。

整个活动孩子想说的气氛十分活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生活中配合使用的两样东西,初步关注、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懂得好朋友要友好、合作。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茶壶和水杯实物。

  2.挂图,故事磁带。

  3.一段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两个好朋友。

  ――教师出示茶壶和水杯实物。

茶壶和水杯说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说得对吗?

为什么?

  ――教师当场使用茶壶倒水,并以角色的口吻对话,表现亲密的朋友关系。

如,水杯说:

“茶壶兄弟,来客人了,你得忙一阵子了。

”茶壶说:

“水杯兄弟,请站好了,我来了!

  ――雨伞和雨鞋说他们也是一对好朋友,对吗?

为什么?

  二、谁和谁是好朋友。

  ――教师出示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在故事里,谁和谁是好朋友?

谁和谁不是好朋友?

为什么?

  ――你们还知道谁和谁是好朋友?

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或“不对”来评判。

(如小朋友和幼儿园是好朋友等)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一遍,并把幼儿说的“好朋友”自然地融合进去,使幼儿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三、寻找好朋友。

  ――请幼儿说说:

在我们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

  ――在音乐声中,幼儿边念“金钩钩,银钩钩,两个好朋友”,边找到好朋友拉拉钩。

  活动建议

  1.幼儿常常把周围事物拟人化,他们喜欢把相关的两件物品看成是一对好朋友。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尽快熟悉小伙伴。

  2.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幼儿园看成是自己的好朋友,以帮助幼儿与幼儿园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3.因仿编难度不大,可启发幼儿大胆表述,并帮助他们记录。

对集体活动中没有机会表述的幼儿,可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交谈,并把讲述结果记录下来。

  附:

一对好朋友

  茶壶对水杯说:

“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水杯说:

“对!

  桌子对椅子说:

“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椅子说:

“对!

  钥匙对锁说:

“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锁说:

“对!

  雨伞对雨鞋说:

“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雨鞋说:

“对!

  鸟笼对小鸟说:

“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小鸟说:

“不对!

不对!

  小鸟说:

“我的朋友是蓝天、白云、大森林和绿草地。

  小鸟还说:

“爱鸟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情感,使之爱来幼儿园。

  2、理解并初步记住儿歌内容,能有节奏地念这首儿歌。

  3、能发准“树”()“蝴”()这两个音。

  4、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进行创编活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课件《小朋友爱上幼儿园》。

  2、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背景图若干。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你们最爱做什么事情呢?

(幼儿自由讲述后个别回答。

  二、学习儿歌。

  1、师: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爱***,有的说爱***。

那今天老师请来了很多的小动物还有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爱做什么呢?

  2、播放课件

  3、刚才你们看到了谁呀?

他们爱做什么呀?

  4、幼儿讲述,教师单个播放课件。

  5、你们看儿歌里的小朋友爱上幼儿园,那你们呢?

你们在幼儿园除了唱歌跳舞还做些什么事情呀?

(画画、做游戏、学儿歌、认数字……)

  6、老师帮这首好听的儿歌取了一个名字叫:

“小朋友爱上幼儿园”。

我们一起把儿歌念给叔叔阿姨听好吗?

  三、创编儿歌。

  1、刚才儿歌里说小鱼爱在水里游,那你们知道还有谁也喜欢在水里的呢?

  2、那还有谁喜欢在树上、花间、地上的呢?

请你们和好朋友说一说。

  3、老师还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图和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请给他们找一个他们喜欢的地方,再用好听的话说出来。

  4、幼儿自由讲述

  5、请个别幼儿将贴好的图放到投影仪上讲述。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课,幼儿初步知道幼儿园有很多得乐趣,并愿意与同伴交流,大部分幼儿能够用汉语表达出故事的情节,在互动的过程中,幼儿愿意参加,积极性很高。

有个别幼儿不愿参与,但经过老师的鼓励,能够用语言表述,只是没有动作。

本节课教学目标完成良好。

  小乌龟没有朋友,想找一个好朋友,它看到小鸟在天上飞,就问:

"小鸟,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小鸟说:

"不行,我在天上飞,你在水里游,我们没有时间在一起玩。

"小乌龟很失望,它走到了森林里,看到一直猴子在树上爬,就问:

"猴子,请问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

"猴子说:

"不行不行,我在树上爬,你在地上走,我要摘果,没有时间和你一起玩。

" 小乌龟走累了,就靠着大树休息。

这时,一只蜗牛走过来,乌龟就问它:

"小蜗牛,我们的壳就是我们家,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

"小蜗牛高兴地说:

"可以啊。

"小乌龟终于找到朋友了。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能体会小乌龟找不到朋友到找到朋友这一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3、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体验其中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自制图片一张:

悲伤的乌龟

  2、相关视频

  3、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设置情境,运用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你的好朋友是谁?

  

(2)和好朋友在一起时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展示自制图片,引出主题。

  

(1)下朋友们,看看图片里面是谁?

  

(2)图中的小乌龟怎么了?

它为什么不高兴了?

  3、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进入故事屋环节,请幼儿整体欣赏故事。

  4、引导幼儿回忆所听故事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1)故事中的小乌龟为什么不高兴?

  (下一页:

活动延伸和活动总结)

  

(2)小乌龟都遇到了谁?

  (3)小鸟和小乌龟做朋友了吗?

  (4)小猴子和小乌龟做朋友了吗?

  (5)最后小乌龟找到朋友了吗?

他的好朋友是谁?

  5、幼儿结合幼儿用书,阴道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请幼儿再次听故事。

  

(2)小乌龟遇到了谁?

小鸟为什么不和他做朋友?

  (3)小乌龟又遇到了谁?

小猴子为什么不和他做朋友?

  6、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小乌龟的情绪变化,没有朋友的时候乌龟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找到朋友后,小朋友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四、活动延伸

  教师角色扮演,表演故事。

引导幼儿体会小乌龟的情绪变化,并且用夸张的'表情表演这两种心情!

  五、活动总结

  小乌龟找朋友其实说的就是现在幼儿们正在面对的困难,交友是幼儿在幼儿园第一接触的,教师在适当加以引导之后幼儿会发现交朋友也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通过感受小乌龟交朋友时的阻碍感受朋友的重要性。

  家长也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的生活,模仿最亲近的人的各种动作,从而提高幼儿的形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活动时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由于是语言活动,所以在对孩子的语言要求上从头贯穿,这样孩子的语言才能得到发展,有意识的让幼儿发散语言。

  活动目标

  1.乐于学儿歌,能愉快地和大家一起说儿歌。

  2.乐于参加“找朋友”的游戏,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提前把花儿、蝴蝶、蜜蜂的图样(见材料制作)做成头饰。

  2.《花儿的世界》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8-19页。

  活动过程

  1.向幼儿提问:

花儿喜欢跟谁做朋友?

  2.出示电子书或幼儿用书,与幼儿一起读儿歌《和昆虫做朋友》,教师边指汉字边带领幼儿读:

  和昆虫做朋友

  花儿和蝴蝶是好朋友,

  花儿和蜜蜂是好朋友,

  好朋友,招招手,

  来玩游戏不要走。

  3.向幼儿提问:

  谁跟蝴蝶和蜜蜂是好朋友?

(花儿。

  为什么花儿是蝴蝶和蜜蜂的好朋友?

(花儿给蝴蝶和蜜蜂提供食物。

  4.请幼儿戴上花儿、蝴蝶或蜜蜂的头饰玩“找朋友”游戏,“蝴蝶”和“蜜蜂”需分别找“花儿”,二人一组,手拉手说儿歌。

当说完儿歌后,他们可以找另一朵“花儿”做朋友。

  活动评价

  1.能说儿歌《和昆虫做朋友》。

  2.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建议

  准备头饰时,“花”的头饰要多一些,基本上是“蜜蜂”和“蝴蝶”头饰的总和。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会说故事中重复的句子。

  2.学习常用动词:

擦来擦去,爬来爬去,摆来摆去等。

  2.懂得要爱护树,知道怎样保护树。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春天来了,大树的身上都长出了绿绿的叶子,大树很开心,可是的身旁他没有朋友,他觉得很孤单,于是大树就想找几个好朋友。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来了,大树愿意和他们做好朋友吗?

  二、播放课件,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并学习动词。

  1.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谁想和大树做朋友?

听一听他们都说了什么?

(老师讲得慢些)

  2.播放课件:

小羊来了片段,学习词语"擦来擦去"。

  

(1)是谁来了呀?

大树为什么不愿和小羊做朋友?

  

(2)小羊在大树的身上干什么呀?

(擦来擦去)学习词语擦来擦去。

你们看到小羊是怎么擦来擦去的呢?

(老师做大树,请一幼儿做一做擦来擦去的动作、幼儿集体学习擦来擦去的动作)

  (3)师:

大树说:

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会把我的皮擦破的。

  3.播放课件:

小牛来了片段,学习词语"撞来撞去"。

  

(1)小牛来了,它对大树做了什么?

(教师用动作提醒幼儿)

  

(2)(撞来撞去)大树喜欢小牛吗?

为什么?

(小牛跟大树斗架,这样会把大树推到的)

  (3)大树怎么说的?

(引导幼儿学说大树的话)

  4.播放课件:

小猴来了片段,学习词语"摆来摆去"。

  

(1)小猴来了,小猴在大树身上怎么样呀?

(荡来荡去、摆来摆去)

  

(2)谁来用动作做做,小猴子是怎样摆来摆去的?

(用手臂表示摆的动作)

  (3)大树喜欢小猴吗?

它是怎么说的?

(小猴抓着树枝荡秋千,这样会把树枝折断的)

  5.播放课件:

小虫子来了片段。

  

(1)小虫子它想干什么?

(吃树皮)它在大树身上怎么样?

(爬来爬去)(学习动词爬来爬去:

幼儿模仿动作)

  

(2)大树怎么说的?

(虫子在大树身上,大树很难受,大树也不愿意和它做朋友)总结:

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可是大树都不喜欢它们,没有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二、播放课件,理解故事后半部分,知道故事中的朋友怎样保护小树。

  1.出示动物帮忙的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这时候又来了很多朋友,它们都是来帮助大树的。

看一看,到底是谁?

(啄木鸟、小鸟、太阳公公、大象)看一看它们是怎么帮助大树的?

大树愿不愿意和它们做朋友呢?

  师:

现在请小朋友去后面的桌子上每人拿一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是谁,在为大树做什么事情。

  2.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并讲述,引导幼儿讲述句子"大象说:

大树来给大树浇水。

大树说:

谢谢你,我愿意和你做朋友"等。

  3.完整欣赏故事后半段。

  

(1)为什么大树愿意和小动物做朋友?

  

(2)教师总结:

大树终于找到了它的朋友,心里可高兴了。

  三、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1.要求:

再仔细听一听故事,仔细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

如果你会说,可以跟着故事轻轻的说一说。

  2.教师总结:

大树不仅是小动物的朋友,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现在很开心,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很多小动物都帮助了大树、保护了大树。

  四、经验迁移。

  1.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知道它有什么本领吗?

  2.那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大树呢?

  请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介绍有关环保知识)3.教师总结:

  附故事《小树的朋友》:

  春天来了,有一棵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长出了绿绿的叶子,它很高兴。

可是它的身旁没有一个好朋友,它觉得自己好孤单,它想要找朋友。

  小羊来了,小羊看到小树说:

"我的身上好痒好痒,你来帮我挠痒痒吧"。

小羊在小树的身上擦来擦去。

让小树给他挠痒痒,小树说:

"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会把我的皮擦破的"。

  小牛来了,看到小树说:

"我最喜欢和别人斗架了,你来和我斗一斗吧",小牛对着小树撞来撞去。

小树说:

"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会把我推倒的"。

  小猴来了,小猴看到小树说:

"我最喜欢荡秋千了,你来给我荡秋千吧",它抓着树枝摆来摆去,翻杠杠。

小树说:

"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会把我的树枝折断的"。

  害虫来了,害虫看到小树说:

"我最喜欢你身上嫩嫩的树皮了,你来做我的食物吧"害虫在小树的身上啃来啃去。

小树说:

"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

你们瞧,小树哭了,害虫在它的身上,它好难受。

  (幼儿看图片讲述,要求幼儿说出图片内容,以及小树说"我愿意和你做朋友")这时候又来了一群好朋友,啄木鸟来了:

"我来给你捉虫",小树说:

"谢谢,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

大象来了:

"小树我来帮你浇水",小树说:

"谢谢,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

小鸟飞来了:

"小树,我来和你做伴,给你唱歌",小树说:

"谢谢,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

小树终于有了许多的好朋友。

  教学反思:

  在试教的时候很多孩子对图片中的树都叫不出名字,于是我想让孩子事先了解各种树的名称,所以导致活动中我还没有点开图片,有的孩子就能说出树的名称。

还有就是认识常绿树与落叶树,这些内容可以放在生活活动中,如午后散步的时候教师带领孩子们出去散步,边散步边认识一些树的名称与种类。

在进行游戏“种树”这一环节中由于我讲的比较快,孩子们有的还没有听清楚要求,就开始操作,效果不甚理想。

我想是否可以提供些小标记,帮助幼儿记忆,并商量采用颜色、高矮、落叶树常绿树的标记进行多维的排序。

而类似的排序活动也可以放在区域中进行。

  [设计意图]

  小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离开朝夕相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到陌生的环境——幼儿园,不免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家长也反映孩子回家常说小朋友不跟他玩。

要稳定幼儿的情绪,最好的途径之一是让幼儿拥有自己的朋友。

因此,我设计“小鸭找朋友”的活动,期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体验到有朋友的喜悦心情。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

  2、初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知道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

  [活动准备]:

  《小鸭找朋友》一盘电视机机

  [活动指导]:

  一、谈话:

  1、画面

(一):

有一只在哭泣的小黄鸭。

  老师:

小鸭为什么哭了?

  幼儿:

小鸭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幼儿:

小鸭没有妈妈。

  幼儿:

没人跟小鸭玩。

  幼儿:

小鸭找不到朋友。

  幼儿:

小鸭没有朋友。

:

  幼儿:

小鸭心里难受要打针。

  2、画面

(二):

小黄鸭一路在找朋友,一直找不到朋友。

  老师:

小鸭为什么找不到朋友?

  幼儿:

因为小鸭不乖。

  幼儿:

小鸭爱哭,不勇敢,我没有哭。

  幼儿:

小鸭打人就没有朋友,不是好宝宝。

  幼儿:

小鸭玩具不让小朋友玩就没有好朋友。

  幼儿:

叫小鸭要乖,才有好朋友。

我和茜彬是好朋友。

  3、画面(三):

有一群小鸭在河边、河里嬉戏、玩耍,小黄鸭看见了,高兴得跳起来,它走向小鸭们,和小鸭一起游戏,小黄鸭的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脸。

  老师:

小鸭高兴的笑了,小鸭为什么笑了?

  幼儿:

小鸭找到了朋友。

  幼儿:

小鸭有朋友了。

  幼儿:

小鸭心里不难受。

  自由交流:

  老师:

你和谁是好朋友?

  幼儿:

我和慧英是好朋友。

  幼儿:

我和宋北航、陈鹭是好朋友。

  幼儿:

我和小鸭是好朋友。

  幼儿对幼儿:

我们俩个是好朋友。

  老师:

家里的朋友多还是幼儿园的朋友多?

  幼儿:

幼儿园的朋友多。

  幼儿:

周毓熙、黄筱丹、郑秉政……是我的好朋友,我有许多好朋友。

  ……

  小结:

  1)老师:

幼儿园的朋友多,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这个大朋友,只有到幼儿园,才有许多朋友玩,玩起来可快乐了。

  2)请小朋友找自己喜欢的朋友拉拉手,相互拥抱,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老师:

与好朋友抱一抱,心里怎么样?

  幼儿:

高兴。

  幼儿:

舒服。

  老师:

让我们天天上幼儿园,天天跟好朋友玩,好吗。

  幼儿:

好!

  [活动反思]:

  小鸭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

通过小黄鸭从找不到朋友伤心的哭了,到后来找到朋友高兴的翻跟斗的剧情,让幼儿感受到有朋友的快乐。

虽然托班的孩子年龄小,自身的自控力差,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

但色彩鲜艳、可爱动人的小黄鸭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他们边看边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的回答是简单的,但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是需要、喜欢同伴的。

当让他们与自己的好朋友拉手、拥抱时,孩子的情绪达到高潮,他们友好得抱在一起,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脸。

整个活动孩子想说的气氛十分活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活动目标:

  1、在过生日的情境中,看看、猜猜、说说长长的动物和食物,感知常见动物的局部特征。

  2、萌发对身边动物的喜爱情感。

  3、借助已有经验、电教课件,游戏表达对所熟悉动物特点的认识。

  活动重点:

让幼儿更加的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征。

  活动难点:

让幼儿能感受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生日快乐歌,小白兔、大象、长颈鹿、小花猫、小熊猫玩具各一只,各种物品和食物(有长长的围巾、长长的毛巾、长长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长长的朋友(在说说、猜猜、学学的过程中,感知四位动物朋友身上的秘密。

  1、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的好朋友都来为它庆祝生日了,看一看谁来了?

  

(1)这是谁?

你怎么知道的?

  

(2)第二位朋友说:

"我来啦,我来啦,快点请我出来吧。

"

  (3)蒋老师听到了一位走路声音很响的朋友来了,咚咚咚咚,是谁呀?

把它请出来。

  (4)看一看这个黑嘿的影子是谁?

  2、小熊一请了几位好朋友参加自己的生日宴会?

  3、这四位朋友因为要为小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