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0篇.docx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0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0篇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0篇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一
去之前只在包里捞了几张餐巾纸,结果开场前喝了一杯拿铁就被霍霍掉了。
整场电影只能用袖子擦眼泪,默默吸鼻涕。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场景:
火车开过长城,晨光照耀在火车上时;雷公开车那一幕;还有电影最后战士们被冻在雪地里的那个镜头。
我一直是个感性的人,看红海的时候流泪,看战狼的时候也流泪,甚至一度拒绝电影院里的战争片或者苦情电视剧。
这几个场景更是眼泪止都止不住。
《长津湖》比较突出的是群像戏,雷公那场算是为数不多的单人戏,也拍摄的很好。
很多小细节都被给到了镜头,值得第二遍观看挖掘。
大场景拍得很漂亮,尤其是埋伏那一块。
镜头转换自然,电影整体完成度很高。
当然也不是说这部电影没有缺点,因为群像又是电影因此在人物饱满度上有所欠缺,有些场面太晃眼看不清,有几位去世的战士没记住名字。
有好多镜头给到美方战士被枪打中死去,却很少单独给到我方被打中的战士,其实也应该多拍一点,毕竟我国军人也并不是铁打的,他们被子弹打中被炮火击中也是会死的…
电影还有一个特点是拍摄了美国下层军人的日常,比如海报歌曲食物…这大概表示大家都不想打仗,只想和平安稳地生活吧。
抛开这部电影,抗美援朝胜利真的真的很不容易,不是所有战士都是主角,有灵光一闪有突出的投掷技能可以大命不死。
他们都只是血肉之躯,抗美援朝的胜利,不,应该说中国所有为独立自主和平进行胜利战胜,都是人民英雄用筋骨鲜血铺就的。
所有的胜利都来之不易,他们打仗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生活在和平时代。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二
观看时,我的双眼在顷刻间不知不觉地湿润了——这许多鲜活的生命与灵魂,为什么会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奉献给异国的灾难?
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情怀,到底从何而来?
“是的,中国与朝鲜是朋友啊!
唇亡齿寒——朝鲜没了,新中国能长久吗?
”爸爸笑着答道,看着五岁的我的好奇的眼睛。
现在一想,一定是爱国的精神在支撑着烈士们奋勇杀敌。
他们是真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啊!
1950年,中国第九兵团初入朝鲜。
当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正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时,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他们的耳边。
这些为我们挡风遮雨的烈士们,在当时,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步入异国他乡的呢?
我想不明白。
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如此奋勇、如此拼命地战斗,是为了什么。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的。
这种极其伟大和乐观的精神,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来自于烈士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于大家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爱国。
是的,就是这两个伟大却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这些战士们的心中扎了根。
当那许多无名的烈士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那许多无名的英雄们在雪地里冻僵时,正是这两个简单的字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发扬壮大的时刻。
爱国情怀支撑着他们已近奄奄一息的躯体,一次又一次地击败美国的王牌军团,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无人可及的胜利。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样应当好好学习,奋勇拼搏,才能够对得起_年前逝去的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
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任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是的,我们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吃苦耐劳地做,才会使自己强大,才会使我们祖国的未来强大。
身为学生的我们,其实也可以做到“精忠报国”。
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算是在为祖国分担。
未来的中国,就一定会强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
你,准备好为它而奋斗了吗?
仗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生活在和平时代。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三
我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过长津湖战役,当时颇受震撼,心里萌生了更全面的去了解这段历史的想法。
10月1日正值祖国72周年华诞,电影《长津湖》上线,爱国气氛的烘托加之心底想法的促使,我和同学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
随着电影进度的不断向前,坐在影院椅子上的我,越发深刻的感到——原来那段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一段冰冷的文字,试卷上的一道简答题。
文字的背后是鲜活的生命,是中国军人跨过寒冰冷水的无畏与在烈火蔓延里仍保持静默的钢铁精神。
影片开始美军跨过我国边境轰炸无辜平民,美军摧毁力极强的武器被用来攻击我国,伤害我国百姓,让我愤怒的同时也让我感到战争的残酷。
美军所展现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当时我国军队所不具备的,两军装备差异悬殊,一股无力感,为我军担忧的情绪油然而生。
印象最深的镜头是感恩节当天,美军利用战争间隙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吃着烤火鸡也不忘畅想凯旋而归的喜悦场景。
另一边,我们的战士每人只能分配到一个的发霉土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战士把这仅有的食物让给伤员。
双方军队作战装备与物资补给的强烈对比,让我感到很揪心很痛心。
电影结尾时,美军司令向雪地里保持战斗姿势的我军将士尸体敬礼,那一刻我的眼泪决堤,感慨我军将士作风的同时,在心里为他们敬礼。
影片的战争镜头十分惨烈,我军伤亡惨重,甚至有战士将自己当诱饵引诱敌军深入。
“如果我们不打这场仗,那就会是我们的下一代打”,“希望后代们永远不要经历战争了”,影片中我军战士的对话让我觉得我们没有权力也没有资格忘记那些为祖国,为人民战斗过的英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够到的。
拂去历史的屈辱,咽下血腥的过往,新中国在一条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的道路上坎坷又坚定的走了72年,终于无比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无比接近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无比接近中国梦的实现。
行百里者半九十,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要忘记前辈们流过的鲜血,要不断进取,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力量,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只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人民才能不受到外敌压迫。
我很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
我们理应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四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1年11月27日,是朝鲜战争中的一场战役,为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的东线部分。
10月_日下午大修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志们观看《长津湖》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是讲抗美援朝时候,我军如何在长津湖一带阻击美军。
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电影场面宏伟壮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几个场景:
火车开过长城,晨光照耀在火车上时;美国的飞机射杀;轰炸信号塔那场;雷公开车那一幕;还有电影最后战士们被冻在雪地里的那个镜头。
看着美国空中武装对朝鲜的降维打击、看着美国吃着肉、蔬菜喝着咖啡,而我们最可爱的人吃着冻得硌牙的土豆、看着美国陆军的重型装备,我哭了,因为我们都理解了这场战争又是难打的战争、是代价巨大牺牲巨大的战争,是建立在无数先辈的血肉之上的战争!
看着美国的飞机射杀我们最可爱的人,我哭了。
看着我们最可爱的人在轰炸信号塔那场战斗里奇袭美军,我也哭了。
看到最后的总攻我还是哭了。
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每一名战士都是有爸妈有家有血肉的个人。
本来,我们的战士该回老家建房孝养父母和看娃辅导功课,回归普通的茶米油盐。
本来,美国的战士该在老家准备圣诞准备团聚。
然而,发动战争的美国决策者把美国战士送到朝鲜战场,而我们不得不卷入这场战争,保家卫国、粉碎美国的野心、粉碎美国接下来长驱直入的幻想。
美国决策者的野心是建立在众多普通士兵的生命之上的,无论是美国士兵还是中国士兵。
《长津湖》里的战争场景格外真实,但我知道,创作者们其实还是弱化了战场的残酷,他们隐去了许多更残忍的血腥场面,只以讲述的方式呈现。
我们最可爱的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全凭的是保家卫国的决心,以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毅力,不但已经全然不顾自我的饥寒,竟然还付出了巨大的战斗力,对敌人发起了反攻。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坚韧!
正如火车上那场路过长城的场景。
绵延的万里长城,宏伟壮丽且庄严,而我们的战士过了长城过了国界,他们便要化身血肉长城,阻击敌人于国境外。
以生命为我们后辈筑起长久的和平!
今日之安逸,全是先辈们甘于奉献、无所畏惧的勇气,抛头颅、洒热血以血肉铸成。
这段非凡的历史,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精神财富。
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五
战争是残酷的,《长津湖》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用电影手法,艺术地讲述了志愿军7连官兵为了争取胜利,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的感人故事。
在此期间,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用奋勇慷慨,义愤填膺,不惧牺牲之态,打败了美军强大的装备,击败了美军要战无不胜的神话,在迫使侵略者退却最长的距离之后,在世纪50年代的那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天,志愿军却牺牲了两万多人,有的被寒冷所掩埋,有的被饥饿所害,他们是人子人女,是青年志士,他们是血肉之躯,却要用精神筑起城墙,拼杀这一场最为惨烈的战役。
“要将中国军人击败,除非上帝披着盔甲上阵。
”
激战、鏖战,在看不到光明的日子里,没有亲身体会很难以知道志愿军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不难想象到,当时他们在与22个国家一个台湾地区联军抗击的过程中,那种惨痛的代价,那种尸横遍野的场地如何令人心痛,那时美国五星上将曾经表示“谁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
为此,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这是一部历史创作,《长津湖》电影真实的还原了当时敌我两方的物质情况,在零下20℃的天气里,我方志愿军官兵身上穿的,是薄的不能再薄的棉衣,我方志愿军他们吃的,是硬的不能再硬的土豆和深冬冰雪。
他们冰冻的耳朵一碰就掉,他们在水门桥旁,在温度低至零下54摄氏度时,甚至产生了震天撼地的“冰雕连”。
可对于食物富足,粮草充裕的美军来说,他们还在用过去的眼光看待我们,他们还在等着轻松回去,过一个更加温暖的圣诞节,他们想用军大衣、热火炉、营养丰富的食物去溃败我方军人的意志,用看似的优势,将中华人民的傲骨踩在脚底下。
然而,岂止中华民族的血性要融化坚冰,要冷冻烈焰,当美国王牌陆军第十军的败退后,那一次迫使美军经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在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在告诉全世界——“此中国非彼中国,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若任何侵略者想要打败中华民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着灼热的烈焰所伤。
”
长津湖之战,是历史的悠悠回响,《长津湖》是如今在历史缅怀下,一部艺术化的剧作的展现。
可无论是哪一个,都在这泱泱华夏的每一次成长中告诉我们,中国不败!
外敌必退。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六
去之前只在包里捞了几张餐巾纸,结果开场前喝了一杯拿铁就被霍霍掉了。
整场电影只能用袖子擦眼泪,默默吸鼻涕。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场景:
火车开过长城,晨光照耀在火车上时;雷公开车那一幕;还有电影最后战士们被冻在雪地里的那个镜头。
我一直是个感性的人,看红海的时候流泪,看战狼的时候也流泪,甚至一度拒绝电影院里的战争片或者苦情电视剧。
这几个场景更是眼泪止都止不住。
《长津湖》比较突出的是群像戏,雷公那场算是为数不多的单人戏,也拍摄的很好。
很多小细节都被给到了镜头,值得第二遍观看挖掘。
大场景拍得很漂亮,尤其是埋伏那一块。
镜头转换自然,电影整体完成度很高。
当然也不是说这部电影没有缺点,因为群像又是电影因此在人物饱满度上有所欠缺,有些场面太晃眼看不清,有几位去世的战士没记住名字。
有好多镜头给到美方战士被枪打中死去,却很少单独给到我方被打中的战士,其实也应该多拍一点,毕竟我国军人也并不是铁打的,他们被子弹打中被炮火击中也是会死的……
电影还有一个特点是拍摄了美国下层军人的日常,比如海报歌曲食物…这大概实在表示大家都不想打仗,只想和平安稳的生活吧。
抛开这部电影,抗美援朝胜利真的真的很不容易,不是所有战士都是主角,有灵光一闪有突出的投掷技能可以大命不死。
他们都只是血肉之躯,抗美援朝的胜利,不,应该说中国所有为独立自主和平进行胜利战胜,都是人民英雄用筋骨献血铺就的。
所有的胜利都来之不易,他们打仗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生活在和平时代。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七
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整部影片长达176分钟,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何等艰苦的条件下,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
观看电影时,我的双眼顷刻间湿润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我们的志愿军决然开赴朝鲜。
电影中很多个镜头都让我印象深刻。
比如毛泽东说的: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比如五千里带着百名士兵徒步前进到达战场时,为了躲避敌人的巡查飞机,在前无草后无树遮挡的情况下,假装”尸体”躺在一堆石头上面一动不动,敌人的两架飞机为了一己之乐,在他们以为是“尸体”的地方投放炸弹。
但,为安全抵达战场,战士们只能遵守纪律,默默忍受。
比如,梅生拿着女儿的照片对战友说: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
还有,一个个被冻成冰雕的战士,一个个被冻僵的战士端着步枪趴在雪地上,在忍受着零下40度的严寒天气下,他们毫不退缩。
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志愿军们奋勇杀敌?
到底是为什么让志愿军们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的生命呢?
我想一定是因为爱国。
深深的热爱自己的祖国。
因为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志愿军们打败了王牌部队,取得了不可能胜利的胜利。
少年强,则国强。
勿忘过去,珍惜现在。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用知识保卫我们的祖国,振兴我们的祖国。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八
看之前由于铺天盖地的宣传和赞美,因此抱走很大期待。
看后总体感觉还行,在国产电影中属于质量较好的.。
电影院里几乎座无虚席,大家都是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电影。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电影到底应该表达什么?
作为第七艺术,它的表达应该是通过声光电等综合技术手段而进行故事的表述并通过故事来传递价值观。
从技术角度而言,总体可以打八十分,在国产片里算是不错的,尤其是对现场气氛的渲染,空袭的震撼,近距格斗的残酷表现的大有进步。
虽然在故事的讲述上由于线索较多背景复杂,但这与这次战役本身的宏大背景和复杂程度是有关的。
而且电影中的主角九兵团第七连总体上还是比较突出的。
人物刻画也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毛岸英和杨根思、冰雕连等个人和群体英雄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其次是电影对白。
这是很多国产电影电视剧的硬伤,但在这部电影中总体还行。
美方的对白相对精炼直接,看上去逼真度还原度较高;中方对白作了一定的创新尝试,在进行对话设计时也穿插了一些轻松幽默的对白,观众给与了正面回应,达到了效果。
尤其是雷公牺牲那段很令人感动。
再次就是背景音乐。
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是美军强大的军事科技和火力与志愿军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正面对抗,在战场上,于我而言气氛绝对应该是紧张压抑到令人窒息的。
但是电影中却高强度反复出现大音量的激越的背景音乐,使得志愿军的精神展示得到了较好的表现,使得整部电影主题得到恰到好处的升华。
电影散场时,耳边响起了一个女孩的歌声: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九
当年,是他们坚定地走上了战场;当年,是他们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当年,是他们创造了中国的奇迹。
他们,就是了不起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他们是当之不愧的民族英雄。
今天是国庆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天气格外晴朗,走在灿烂阳光下的我们,一起手拉着手去看电影的心情也格外灿烂。
我和姐姐在妈妈的带领下,经过检票、测体温、刷健康码并登记,就来到了6号巨幕影视厅。
电影马上开始了,我们赶紧找到位置,并坐了下来,影视厅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上的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长津湖战役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并在零下40度的严寒里,他们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如此奋勇、如此拼命地战斗着,这场两年九个月的硝烟弥漫的战争,志愿军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
我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此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用他们的鲜血筑建的。
毛泽东说:
“这仗真不想打,但为了百年的发展,这仗不得不打。
打的一拳来,免的百拳来。
”这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还有我无法想象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战士们居然可以在雪地里坚持潜伏六天六夜,这种神奇的力量让人震憾!
我被“冰雕连”的场景深深地感动了,我的眼睛湿润了……
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自强!
我们勿忘过去铭记历史。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应当好好学习,努力拼搏,才能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土们的生命和献血。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十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真实写照。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的硝烟战场。
在战斗装备上,美国空中有飞机、海里有航母、陆地有坦克,而中国军队只有两条腿和步枪;在后勤补给上,两国差距亦是甚大。
感恩节,美国军人吃着火鸡、面包,喝着热咖啡,而中国军人每人每天只有一个坚硬的土豆,有的战士甚至因为啃土豆,把牙齿都硌掉了。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军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舍生忘死的“钢铁”精神,这种精神如一种强大的武器,在中国军人的身体内汩汩流淌,使他们毫不畏惧地冲向战场!
敌机丢下红色标识弹,让好不容易取得的阵地变成了活靶子,死伤无数。
“雷公”同志用双手将滚烫的炮弹抱上车,开向美军的坦克营地,让敌人自己轰炸自己,路上遭受轰炸机的猛烈轰炸,身体被弹片打得千疮百孔,下半身更是被吉普车压断了……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心里仿佛一座宝塔崩塌了!
最后,美国招架不住,落荒而逃,路上发现一群如冰雕般保持战斗姿态的战士遗体。
中国战士宁可冻死,也不会后退半步!
美国最高长官对他们行了一个军礼,叹了口气说:
“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
”此时,我心里激动无比,耳边回荡着“我们胜利啦”的声音!
正如指导员梅生所说: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
”现在,我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在父母的陪伴下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
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将永远铭记英雄,向最可爱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