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635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docx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docx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用费1次阶段测试09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命题:

施晓兰校对:

徐凤琴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8分)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真正值得欣赏和锻造的是自我的气质。

气质的形成与文学作品的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云:

“凡有所学,皆成气质”,多读书是可以chuíliàn出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气质的。

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xùyǔ,欣赏落叶的轻舞;摩挲书本,体悟浓郁的亲情,享受真挚的友谊A品味书香,追寻先哲的思想,触摸生命的zhēndì——阅读改变气质,气质改变人生。

让我们手不释卷,走进文学殿堂;▲,▲。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2.请给A处横线上添加合适的标点:

▲。

(1分)

3.根据上下文意思,围绕主题,仿写句子。

(2分)

让我们手不释卷,走进文学殿堂;▲,▲。

4.综合性学习(8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我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

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

(2分)

听成长故事看新旧照片▲▲

(2)【国】强盛的国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3分)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

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

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

(3)【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

厉害了,我的国!

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不得借用名人名言)(3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

(9分)

(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2)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5)(5)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7)《沁园春·雪》中点明全词主题,抒发作者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6分)

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

雪:

指梨花。

6.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

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分)

▲▲▲

7.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

(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16分)

何岳轶事

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

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

”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

“俟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封识(zhì):

封存的标记。

②利:

贪图。

③暂犹可勉:

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分)

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其人感谢而去(▲)

(2)俟他日来取(▲)

(3)其人欲分数金为谢(▲)(4)略不动心(▲)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分)

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

▲▲▲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

11.请各用四字词语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

▲▲(2分) 

12.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

(4分)

▲▲▲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7题。

(19分)

生命永恒的香味

马德

①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

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

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②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

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晴到朝暾甫上。

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世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即便从青春读到暮年,从黑发读到白首,也自痛快淋漓,无怨无悔。

③读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

一个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一本本的书,为他的心灵,暗开了一扇扇门,默指了一条路,所以才活得豁然开朗,意境层生。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书的智慧,对人的提升与引领所致。

愚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暗夜之中,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活过;而智慧的人,书是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自己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完美的人生。

④读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

A。

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

这些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完美人的灵魂。

常读书的人,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锦心绣口,才华横溢。

B,其实就是指书的灵秀,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过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然后,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翩然的风度,一种迷离的气质,超凡脱俗,卓然于众人之上。

⑤被命运的大书影响过的人,不会轻易被生活打败。

在这个世界上,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大荣大辱,九死一生而百折不挠的人,有遭遇过多舛的命运,遭受过灭顶的打击而顽强拼争过来的人,读这些人物的著作或传记,常常让人热血喷涌,灵魂震撼。

这样的书,连缀在字里行间的,都是精神之钙。

读它,可以厚重人的内涵,使人变得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从而淡定地面对生活呈现给自己的一切。

⑥读书的人不会孤独。

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心灵的朋友,在独酌的时候,它会与你同饮;在孤寂的时候,它会与你静坐。

它是平淡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以自身的智慧丰富着你的智慧,以自身的儒雅引领着你的儒雅,以自身的内涵厚重着你的内涵。

它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

它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以自己的开放与接纳,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

⑦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一天天在书香的濡染中,会变得愈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会生发出来,飘逸四散。

那如兰的一缕芬芳,就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痕迹。

(有删改)

1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读书能让生命散发永恒香味”这一观

点的。

(6分)

▲▲▲

14.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4分)

▲▲▲

15.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第⑤段“这样的书,连缀在字里行间的,都是精神之钙”一句中,“精神之钙”

在文中具体指:

▲▲▲。

(2)将“有诗云:

是真名士自风流”和“常言道:

腹有诗书气自华”两句分别放在第④段A、B处,最恰当的是:

A处为▲,B处为▲。

16.请根据自己阅读名著的经验,仿照示例,围绕第⑤段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5分)

示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又盲又聋,但她在老师的指导下拼命地摸读,不分昼夜地书写,手指头摸出了血也决不放弃,就这样凭着顽强的毅力一生写下了14部著作,成了20世纪美国有名的作家。

一个生活在无声无色世界里的弱女子,却诞生了生命的奇迹。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21分)

石碾磨痕

①长相略显蠢笨的石碾,堪称祖先最杰出的一大创造。

两块石头,以如此巧妙的方式组合,解决了粮食加工的问题。

不知道先人的奇思妙想是灵光一现偶然得之,还是苦心孤诣匠心独具。

石碾作为重要的历史遗产,仍在焕发着生机。

②利用石头,先人们蓄谋已久,他们天生就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本领。

遥远的石器时代,从一块石头开始,人类开始书写改天换地的英雄史诗。

作为人类技术探索的最早实验品,石头曾被孜孜以求的祖先雕琢成器:

石铲、石刀、石斧、石镰、石锄……在一块块石头的青灰底色上,灿然地浮起了人类文明最初的曙光。

③有趣的是,石碾仍然是中国乡村最常见的景物,就如同乡村永远无法割舍的胎记:

圆圆厚厚的碾盘上放着一个憨憨的碾砣子,碾砣子上用铁轴套连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石碾框,碾框外头的圆孔里斜插着一根圆圆的碾棍子。

石碾的构造尽管如此简单,却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它一圈圈碾着乡村简单而又朴实的生活,即便已老态龙钟,也不肯稍作停歇。

④通常,石碾在一棵冠盖如云的大树下栖身,辛劳的村民就免去了雨淋日晒之苦。

这些石碾大都有一把年纪,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斑驳的印记,它们也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没有谁知道这一盘盘石碾碾出了多少米面,但在波澜不惊、细水长流的日常生活中,它把人与乡村的感情碾得越来越细,越来越纯。

⑤石碾的一生,充实而又忙碌,它紧紧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土灶和饭碗。

青石板铺砌的碾道,人走驴踩,已深深凹陷。

那一个个模糊不清的脚印,回响着强壮男人铿锵有力的足音,见证着风风火火的女人利索的身姿,记录着老人沉稳而踏实的步履,留下了孩子们轻盈矫健的身手。

碾稻谷、碾玉米、碾小麦、碾高粱、碾地瓜干……五谷杂粮,哪一种都少不了和石碾的相亲相爱。

那些胼手胝足、耕播岁月的农人,又有谁不曾和石碾相依为命?

常常被这样一幕感动得热泪盈眶:

石碾在反复地碾着,直到谷皮完全脱离,小心地捧一把碾好的谷子,轻轻地将谷糠吹去,眼前即刻呈现出金灿灿的小米。

⑥想起粥,想起煎饼,想起窝头,想起乡村的任何一种食物,就不能不怀想石碾的恩情。

石碾不停地碾着,碾出乡村一天天的温饱。

只要石碾转动,就会有乡村的殷实和富足。

我的父老乡亲,也像这古朴的石碾,心平气和、任劳任怨地过着普通、平静,而又悠然自得的生活。

石碾就是我们感情至深的亲人,它心甘情愿地陪伴着父老乡亲一生耕耘,不离不弃,贫贱不移。

⑦时光流转,日月轮回,石碾默然挺立于风雨之中,认真扮靓村庄素淡而悠闲的光阴,独自回味那些老去的农人和乡村远去的生活。

这有血有肉的石碾,默默地奉献着,以其质朴而博大的情怀,成为乡村淳朴民风最值得珍惜的一部分。

17.文中①~⑤毁,写出了石碾的哪些特征?

(6分)

▲▲▲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3分)

那些胼手胝足、耕播岁月的农人,又有谁不曾和石碾相依为命?

▲▲▲

19.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3分)

利用石头,先人们蓄谋已久,他们天生就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本领。

▲▲▲

20.为什么说“石碾是乡村淳朴民风最值得珍惜的一部分”?

(6分)

▲▲▲

▲▲▲

▲▲▲

21.近几年,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非常迅速,许多的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