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895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

《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

电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年最新岭南文化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

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

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

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

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

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

A耍花灯B耍歌堂C迎新娘D满月酒

三、论述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

其各有什么特点?

答:

形成的原因是:

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原移民入粤较大规模的有四次,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

广府民系由于珠三角一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系纷繁,作物丰茂,为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构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贸易大港广州作依托,所以在两宋时代,珠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宋时已成为岭南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基地,明代后期已开始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客家民系,开始他们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上不与土著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多次迁徙和重建家园的劳动,培养了他们刻苦耐劳的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后与当地土著畲族部分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

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

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

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客家民系的特点是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

喜爱唱山歌。

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

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

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

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福老民系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富于冒险开拓的精神,博采众长。

但有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的弱点。

潮州人喜爱喝工夫茶,听典雅富丽的潮剧。

潮绣绣工精美传神,工艺品、潮州小食等表现潮州人精巧的手工。

2.岭南民俗既有中原传统的东西,也有百越古族的遗风,还充满洋味,形成这种奇异特色的原因是什么?

答: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长期以来,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

所以这个区域相对独立地发展了百越独特的文化。

唐代开元年间,张九龄主持扩建大庾岭新道,使其成为连同岭南岭北的主要通道。

“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进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

”历史上历次汉人的大举南迁,不仅加快了岭南的开发,并以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影响了越族人。

同时,历代流人贬官的流放,对提高岭南各地文化素质与文化水平,或多或少出过力,唐代流贬广东有史可考者,流人将近300,降官近200。

其中名人士大夫更起到促进的作用,如刘禹锡、寇准、秦观、汤显祖、柳宗元、韩愈等。

因此,中原文化对岭南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早开放的港口,海上对外贸易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商品经济和商品意识。

明代至清中期,是古代岭南最繁荣的时期,广州长时间成为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

清代时珠江商贸航运更加繁忙。

康熙帝二十四年,在广州建立粤海关和在十三行建立洋行制度,乾隆帝年间开始,准许外国人在十三行一带开设“夷馆”,方便经商和生活居住。

所以,岭南是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

综上,岭南民俗中既有中原传统的东西,也有百越古族的遗风,而且某些开放较早的地区洋味较重。

四、理解题

1.你对岭南发展史上的哪位“名人”最有兴趣?

请简述其生平及贡献;

答:

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

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

(1)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

(2)在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对号称“带甲百万有余”的军队实行有效指挥和控制。

(3)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4)在文化上,首先是汉文字的使用,《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出土文物发现不少汉字。

百越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越舞和汉式舞。

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

(5)在民族政策上,赵佗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

从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说明,南越国是岭南文明的奠基时期,赵佗创建南越国使岭南社会经济实现飞跃式的跨越发展,使岭南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的分散的部落统治,一跃跨入封建社会的有序发展,为今后的历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根据自己所属的民系,讲讲本民系的方言特点,其语言特点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要求:

举5个例子说明。

答:

(1)广州话保留了很大古汉语成分,多用单音节词,而普通话则多用双音节词,如:

耳朵—耳。

(2)同是双音节词,广州话与普通话的词序相反,如:

公鸡—鸡公(3)广东话吸收了不少外来语作为新词,如:

客车—巴士;小汽车—的士(4)广州人喜欢吉祥、如意,所以广州话不喜欢用不雅的词语,如:

干杯—饮胜;苦瓜—凉瓜;鸡脚—凤爪(5)保留一些怀旧的生活用语:

喝茶—饮茶;发工资—出粮(6)保留大量古词语和特殊的方言词语:

什么—乜嘢;他—柜;对—啱

 

《岭南文化》作业2

一、填空题

1、五羊神话中“五仙”、“五羊”都是(谷精)的化身。

2、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故事有关。

3、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

4、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充满了佛法的(色空)观念。

5、在六祖学佛的故事中,六祖的舅父让他拜开村头的巨石才准许他出家,舅父的威严反映了广东地方(尊重舅舅)的风俗。

6、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一是他的家乡(新兴县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

7、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

8、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9、传说中的广东刘三妹是唐中宗年间人,最早记载刘三妹的文字是宋人王象之的《舆地胜记》。

10、潮汕灯谜的体裁种类繁多,其中最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是(诗谜峒溪题)。

二、选择题

1、五羊神话中五羊的排位与(C)有关。

A岭南风俗B中原人C赵佗D南方图腾

2、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B)

A羊小便于携带B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C羊有灵性D羊是先民的图腾

3、五位仙人中居中的是指(D),也是最重要的祖宗神。

A第一位神仙B第二位神仙C第三位神仙D第五位神仙

4、涉外传说故事中,以(A)型最多。

A“洋人盗宝”B“洋人找宝”C“洋人骗宝”D“洋人抢宝”

5、六祖生前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编成(B),流传于世。

A《六祖经》B《六祖论经》C《六祖谈经》D《六祖坛经》

6、六祖慧能是在(A)削发受戒的。

A广州的光孝寺B新兴集成镇C曹溪宝林寺D湖北东林寺

7、根据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歌仙刘三妹是(C)。

A兴梅人B广西腾县人C阳春县人D新兴县人

8、在广东,真正把刘三妹当作歌仙崇拜的是在(D)。

A兴梅B新兴C连县D阳春

9、广东谜风最盛的地方是(C)。

A梅县B广州C潮汕D肇庆

10、潮汕人猜谜,一般是(A)。

A自己创作B抄录现成的C在现场即兴表达D专门有人提供

三、简答题

1、在潮汕地区,猜谜有一种独特的规程,请简述这一规程。

答:

潮汕猜谜的独特规程是击鼓报猜,猜谜开始时,主事者擂鼓一通,鼓声过后,即可开猜。

猜射者先报谜笺编号,作者主鼓一声,再报谜面与谜底,又重鼓一声,再加解释,完全正确,主鼓三声。

2、在广东,对刘三姐的称呼各地不一样,从对他的称呼的变化中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风物圈?

答:

民间对他的称谓都是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

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它的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乃至云南东部(云南河口、屏边一带有刘三妹传说)的部分地区,它明显区别于珠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的风俗文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3、广东的涉外故事与传统的涉外故事有什么不同?

答:

涉外传说故事中,以“洋人盗宝”型最多、其传统的基本模式是:

我国某地有一宝物,外观平平,国人不识,后被某一外国商人或传教士发现,重金购去,或以各种手段骗取,甚至武力抢夺,但由于宝物依恋故土,不愿出洋;或到了洋人手中失去灵性,不听使唤;或在争夺中损坏,变为废物。

从此这个地方就衰败了,老百姓过着穷苦日子,似乎这一切都是可恶的洋人盗窃了我们的宝物所造成的。

这些故事多出现在近代,表现出很强的锁国心理。

而广东的涉外传说则表现出另外一种情调:

与外国人友善相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平等竞争。

4、客家山歌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其有什么艺术特点?

答:

内容

(1)“女劳”之风

(2)初恋情怀(3)爱在天涯(4)乡土情结

特点:

(1)民俗性。

从民俗出发,离不开“山“味和”情“调,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情歌、劳动歌等。

(2)包容性。

吸收各民族的优点,受南方少数民族对歌、斗歌形式的影响。

四、论述题

1、“五羊神话”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在这一神话的记述中反映了岭南文化的哪些特质?

P16

答:

公元前9世纪,周朝的楚国在如今的广州建造了一个城邑,名叫楚庭。

有一年,楚庭因连年灾害,田地荒芜,农业失收,百姓饥荒。

有一天,南海的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仙羊,仙羊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这座城市。

仙人把稻穗赠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

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也开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称。

岭南文化特质:

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三、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

2、在广东流传着许多关于六祖学佛之艰苦的故事,请你讲出2-3个你喜欢或熟悉的有关故事(P22-25)

答:

唐朝慧能大师,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既经黄梅山五祖弘忍禅师,传受心印,承受衣钵后,因有恶人寻找追逐,因此仍.旧穿着俗服,隐避在猎人队中打猎,因六祖打猎无心,就命他看守猎网,六祖每见猎人不在时,就将网内獐兔等类走兽,尽量放它逃生,如此经过十六年,所放物命,难以计数。

后来时节因缘成熟,六祖便到广东省曲江县东南,建立曹溪道场,大兴佛法,如灯传照,广度群生,所传法脉,分成五派,启迪英灵,入圣超凡者,不计其数,德泽普被,永垂万世。

简述广州菜的特点:

广州菜(又称广府菜)是粤菜的代表,发祥地广州,大凡用粤方言的地区都属广州菜文化圈。

广州菜集南海菜、番禺菜、东莞菜、顺德菜、中山菜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它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

五、发挥题

以文字的形式介绍自己家乡最有特色的一种习俗。

要求:

所介绍的习俗要具体,字数不少于400字。

《岭南文化》作业3

一、填空题

1、广州人的饮茶风俗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的,广州茶楼文化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特点。

2、十九世纪中叶,在广州的(十三行)街诞生了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为(三元楼)。

3、潮州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功夫茶之功夫,不是在茶叶,而是全在茶的(烹法)。

5、潮州功夫茶“八步法”是指治器、(纳茶)、候茶、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

6、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中原包饺子的习惯)。

7、建于地面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8、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

他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进深视地形长短而定。

9、广州的(骑楼)建筑商业城市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10、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四点金)和(下山虎)其他民居大多以四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

11、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菉)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

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12、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工,开始是为庆丰酬神,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二、选择题

1、粤菜的代理是:

(A)

A广州菜B客家菜C潮汕菜DA、B、C都是

2、潮汕菜以(A)见长,制作精巧,格局讲究。

A海鲜B牛类C蔬菜D鸡肉

3、冲功夫茶前要先烧开水,冲烫茶具,这一步骤叫做:

(C)

A候茶B纳茶C治器D冲点

4、功夫茶的茶具,往往是(D)。

A“一式一具”B“一式二件”C“一式三件”D“一式多件”

5、围龙屋是(B)

A广州民居B客家民居C潮汕民居D佛山民居

6、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镇现存量最大的传统民居是(B)

A西关大屋B竹筒屋C骑楼D围龙屋

7、“四点金”是(C)

A广州民居B客家民居C潮汕民居D佛山民居

8、“塞大标”是(A)的一种春色活动。

A潮汕地区B广州地区C客家地区D佛山地区

9、飘色以(B)飘色最有名。

A吴川B紫坭C沙湾D小榄

10、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是(D)

A新丰,龙门;B吴川梅箓镇、中山小榄镇;

C佛山市、番禺市桥镇;D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榄镇。

三、简答题

1、简述广州菜或潮州菜或客家菜的特点。

(参考导学P38)

答:

潮州菜的特点:

潮州菜(又名潮汕菜)发祥地潮州地区,古属闽地,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入南海郡,而当地人却保留闽风俗,操闽语.故粤属的闽南方言区皆为潮州菜肴文化区。

潮州菜源于闽某,又兼有广州菜的特点,融会二者之所长。

清代,有新兴城巾汕头出现,原潮州地区又称潮汕地区,相应的潮州菜也称潮汕菜。

潮州菜的主要特点有:

(1)以海鲜见长,制作精巧,格局讲究。

(2)多素菜,富于田园风味(3)多甜菜,寓意生活甜美(4)多咸菜,雅俗共赏

2、简述骑楼建筑的特点和作用。

(参考导学P48)

答:

特点:

1.骑楼建筑的平面特点和立面造型特征:

传统骑楼建筑平面的基本特点是面宽小、进深大。

平面首层前部为人行道,一般深3-4米,后部为商店,二层以上为住宅,住宅前部突出于商店,跨越人行道上部。

2.广州骑楼建筑的分类:

骑楼建筑总的立面造型特征为“中西合璧”,主要有中国传统式,以南华路、同福路、万福路、德政路、起义路还有零星保存;古罗马券廊式,以新亚大酒店为代表;仿哥特式,以爱群大厦为代表;仿巴洛克式,龙津西路有存;南洋式,万福路有存;现代式,以越华路的广州大厦为代表等六种形式。

作用:

1.骑楼是指楼房与楼房之间,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就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骑楼一般分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

2.它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其商业实用性更为突出。

在两广、福建、海南有很多这样的建筑。

如广州的上下九、厦门的中山路、北海珠海街以及上海金陵路(早期广东人聚居区)。

这种建筑适应南方天气潮湿多雨,商业楼宇密集等情况而建造的。

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

3.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可防雨遮晒,方便顾客自由选购商品。

是东南沿海城镇一种极有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3、简述潮汕的“四点金”和“下山虎”。

(参考导学P54、55)

答:

“四点金”是潮俗独特的村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

“四点金”建筑格局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

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边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

“四点金”的构筑还有多种:

只有前后四个正房,没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厅齐向天井的,称“四厅会”;前后房都带八尺房和厝手房的,则变八房为十室的称为“四喷水”。

如果在“四点金”外围建一圈房屋,则谓之“四点金加厝包”。

下山虎是农村建得最多的一种住房,有厅有大房小房有天井,自成体系。

喜庆、祭祀、饲养牲禽、贮存作物、晒晾衣服都很便当,最受农民喜爱。

4、客家民居与潮汕民居有什么不同?

答:

客家围龙屋的整体平面基本上是一个大的椭圆形,接近现代的田径体育场。

中间主体部分为房屋建筑,屋前为长方形禾坪,再往前是半月形池塘。

屋后是半圆形的山坡或林地,种有翠竹树木,称“花台”、“茔背”;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

下山虎俗称“厝尘”,平面布局为三合院形式。

四点金平面布局为四合院形式。

四、论述题

1、从文化的层面看,潮州功夫茶体现了怎样的民俗、民风和人文精神?

(参考导学p38具体内容中的开头与尾段)

答:

潮州茶文化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为著称。

潮州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

《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

“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

潮州功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

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

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

功夫茶乃文人骚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言及功夫茶,如近代诗人丘逢甲从日本回国后,在潮州生活时作《潮州春思》诗六首,其中一首记述春日烹品功夫茶的情景,曰: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

小砂壶瀹新鹪觜,来试潮山处女泉。

潮州功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

据翁辉东《潮州茶经》称:

“功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

”功夫茶一般不用红茶和绿茶,而用半发酵的乌龙、奇种与铁观音,不必要上等茶,茶叶远没有茶具讲究。

功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壶。

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一般以12件为常见,如12件皆为精品,则称“十二宝”,如其中有8件为精品,或4件为精品,则称“八宝”或“四宝”。

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俨然一套工艺品,体现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

功夫茶的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求“小浅齐老”,茶壶“宜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浅,犹如半只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

功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的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

潮州功夫茶的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

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

“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或称“八步法”。

潮州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啜而尽。

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2、试述客家围龙屋的文化意蕴。

(参考导学P51)

答: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

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

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

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

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

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

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

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

“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

客家民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