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雷雨节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882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雷雨节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学设计雷雨节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学设计雷雨节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学设计雷雨节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学设计雷雨节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雷雨节选.docx

《教学设计雷雨节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雷雨节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雷雨节选.docx

教学设计雷雨节选

雷雨(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戏剧单元学习的要求。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简介。

  能力目标

  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3.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

  4.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族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5.给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艺,即学生分角色表演话剧《雷雨》。

  6.研读重要“舞台说明”,认识其在剧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族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情。

  2.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教学难点

  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

  ●教学方法

  1.分角色朗读、表演法。

通过分角色朗读并表演剧情,让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行为,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剧本的矛盾冲突。

  2.分析点拨法。

对重、难点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帮助学生理解。

  3.论辩法。

设论辩题,通过开展辩论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雷雨》电影VCD光盘。

  ●课时安排

  3课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品在当时社会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雷雨》就曾引起轰动,因为它是上个世纪30年代时作家曹禺为我们勾勒出的一幅图卷,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

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

按结构规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按题材和年代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现代剧、历史剧等。

  2.作者介绍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

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

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其后,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他们应召回国。

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3.有关《雷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

作者把三十多年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

封建资本家周朴园之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

繁漪出于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而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侍女,她正是周萍的生身母亲。

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却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的工人代表,正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

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趋向高潮。

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了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也送了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而这一切都是在雷雨之夜进行的,这就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VCD播放《雷雨》剧情片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节选部分的剧情。

(有条件的可在课前观看电影《雷雨》)

  朗读指导:

(1)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前:

此时的周朴园自以为是一个德高望重的绅士。

所以朗读他这部分台词,要用一种缥缈、梦幻般的语调,声音要低沉、缓慢、柔和、娓娓动人,以显示他的“绅士风度”和“重义多情”。

侍萍此时站在昔日对她始乱终弃的主人面前百感交集,既不愿暴露真实身份,又忍不住抖落出过去的伤心事。

因此,朗读她这部分台词,要用一种深沉、压抑的语调;在叙述旧事时,声音要低沉、短促,平稳中略带颤抖,以表现她强忍悲痛、强作镇静的心情;在驳斥周朴园的鬼话时,则要语带讥讽,以表现她的正直、不屈。

(2)周、鲁相认部分,要注意把握其语调。

如:

周朴园刚知道侍萍身份时,语调是慌乱的;他怕侍萍敲诈钱财、抢走儿子,想吓住对方,是冷酷、粗暴、声色俱厉的;见吓不倒侍萍,他耍赖时,语调是敷衍的;当他想用谎话稳住侍萍时,语调是低三下四的。

当鲁侍萍被迫表明身份时,语气是嘲讽的;当周朴园哄骗她时,她的回答是时而嘲讽时而愤怒的,最后的答语则是斩钉截铁的。

  3.提问:

《雷雨》第二幕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哪几位?

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

这一幕出场人物主要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

这四个人原本是一家,分别为夫妻、父(母)子、兄弟的关系。

但30年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已超出了家庭、血缘的意义,表现为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尖锐的阶级冲突。

  人物关系图:

  4.提问:

本课一共节选了两场戏,试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

  学生思考后明确:

第一场戏:

写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再次相见。

意外相见,二人之间展开了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

  第二场戏:

写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的相见。

父子相见,却是仇人,血的控诉,让人不忍卒听;母子相见,却无法相认,还不能不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

本场主要是由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展开的矛盾冲突。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对“戏剧语言”解释最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个性化的戏剧语言是戏剧的重要特点之一。

  B.戏剧语言指剧中人物对话,起交待情节、展开矛盾、刻画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C.戏剧语言指剧本的语言,不同作家创作的剧本有不同的语言风格。

  D.戏剧语言是指借以表现人物性格的人物语言,它必须符合人物身份,有个性,有表现力。

  2.(1998年全国高考题)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B.《北京人》——曹禺——现代——话剧

  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

  D.《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

  答案:

1.A

  2.B(A项“杜牧”应改为“李白”,C项“小说”应改为“话剧”,D项“歌德”和“德国”应分别改为“普希金”和“俄国”)

 

  五、课堂小结

  欣赏戏剧作品,首先应了解戏剧的发展等有关知识。

在对剧本这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应着重阅读剧本,了解作品的戏剧冲突,看哪些冲突是主要的,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进而明确这样的冲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六、布置作业

  1.课下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2.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1.自开头至“周朴园:

……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为第一场。

指定一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第一场的情节。

要求叙述时尽量详细点。

  2.提问:

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如何?

侍萍因何遭遗弃并于大年三十的晚上投河?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然后讨论、分析,教师巡回点拨。

  明确:

30年前的周朴园是一个风流倜傥的阔少爷,凭他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人品、才学,以及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世俗理念等方面来看,他和侍萍都是极不般配的。

但他却偏偏看重了“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贴”的侍萍,“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侍萍也以善良的心态来看待一切,因此两个年轻人不顾一切地相爱并生子。

但恩格斯说过:

“婚姻都是由双方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

”他们的不顾一切,尤其在周朴园一方是不理智的,一旦激情消失(尽管他的爱还存在),世俗理念占了上风,门第观念、阶级地位等因素就会使他又一次不顾一切地抛弃侍萍。

因此,当作为阔少爷的周朴园看中作为下层人民的侍萍时,侍萍的悲剧命运已经注定了。

  3.提问:

周朴园对“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有怎样的变化?

这反映了怎样的阶级矛盾?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体会前后的变化,感受其间存在的阶级矛盾。

  明确:

在自认为侍萍已“死去”的三十年里,周朴园到处打听无锡“梅小姐”的情况,准备为她修坟。

当年侍萍住过的房间依然保持原样,记着她的习惯,记着她的生日等等。

他经常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甜美”生活,对那个美丽温柔的“小姐”继续倾注着思念与感情。

一旦得知了侍萍还活着,周朴园的惊愕异常明显。

他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复杂的。

因为几十年来他刻意修饰的角色并不是生活中那个真实的人,也因为他将可能被人掀起盖头,露出庐山的真面目,所以当侍萍问到“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时,他(连忙)“不,不,不用”。

而当他清楚三十年来“朝思暮想”的侍萍就站在自己面前时,便一连串地发问道:

“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好!

痛痛快快的!

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等,他前后的表现判若两人,因为鲁侍萍是他的罪恶历史的见证人,是受他凌辱、压迫的当事人。

她的意外出现,事实上成为周朴园的严重威胁,可能致使他的声誉和地位遭受重大的损失,所以他立即采取种种手段来消除隐患。

这一切都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本性,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私生活和卑污的灵魂。

  4.品读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的段落,思考侍萍因何欲言又止?

  明确:

在周萍打了鲁大海两个嘴巴后,鲁侍萍对周萍说: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这断断续续的一句话,道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鲁侍萍迫切想见到自己阔别三十年的儿子,却没想到竟看到了如此令人痛心的场面。

她的感情由“想念”一下变成了“愤慨”。

因为一道森严的阶级壁垒已经横在她面前。

阶级的对立,使她再也不能叫出“萍儿”这个长久在心底呼唤的名字了。

  5.学生默读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的场面,思考父子因何反目成仇?

  明确:

鲁大海是作为工人代表来同资本家周朴园谈判的。

尽管周朴园已知道他是自己的儿子,但在亲情与阶级利益面前,他选择了阶级利益。

于是他摆出了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傲慢而冷酷的面孔。

见到大海后,他不愠不躁,故意用挑逗的口吻戏弄大海:

“你叫什么名字?

”“你有什么事吧?

”接着,又亮出电报、合同,证明矿工已复工,谈判代表已签字,并狠狠地宣布开除大海。

由此可看出,周朴园对待鲁大海的态度完全是一个阴险的资本家欺压工人的态度。

这说明,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他们的矛盾自然就是两个阶级的矛盾。

 

  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精读有关周朴园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并把对周朴园性格特点概括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梳理。

  明确:

①第一场中,我们看到,周朴园向鲁侍萍打听“梅小姐”的“坟墓”等,让人感到他依然怀念已死的侍萍,但在对话中他却谎称侍萍是“贤慧、规矩”的“小姐”,而且只跟他“有点亲戚”关系。

从这前后矛盾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实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高贵门第”和“老爷”的“尊严”,为了美化自己,并掩盖其对侍萍始乱终弃的卑鄙行径。

因为在他看来,同女仆有点什么“关系”是可耻的,有损自己高贵的门第。

  ②当周朴园认出面前站着的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侍萍后,就立即扯下虚假的面具,由对侍萍一片“深情”转而凶相毕露。

“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等一连串的对话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卑鄙的伪君子,一个浑身散发着铜臭的冷酷的资本家。

当然周朴园的性格也有其复杂性,他对鲁侍萍的感情不全是虚假的。

他不忘旧情,保留旧家具,旧习惯,穿旧雨衣、旧衬衫,一听到侍萍的无锡口音,便急于打听“梅小姐”的事情等,在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他感情的真实流露。

因为他后来的家庭生活很不如意,妻、儿都对他敬而远之,使他备感孤单寂寞,他只能用回忆跟侍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来填补心灵的空虚。

  2.精读有关鲁侍萍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明确: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善良、正直、刚毅、倔强,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饱尝了人间的辛酸。

是痛苦的经历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同时使她对现实的残酷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虽然她对周朴园的真正了解有一个发展过程,她的善良的天性曾使她一度对其产生过某种程度的轻信和谅解。

但是,她从周朴园的前后行为的变化中,终于看清了周朴园的险恶本性,清醒地意识到周、鲁两家人之间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阶级的鸿沟。

于是她毅然撕碎支票,表示了她对周朴园这个卑鄙的伪君子以及对不公平的阶级社会的蔑视和抗议,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表现了无产阶级的觉醒。

  3.细读有关鲁大海的语句,体会鲁大海的性格特征。

  明确:

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真正代表。

他忠心耿耿地为工人弟兄争取权利,同资本家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他是觉醒的工人阶级,通过周朴园的行为看清了其为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资产阶级的本性。

面对虚伪冷酷的周朴园,他彻底地、义正辞严地揭露了其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

他顽强地同周公馆的一群打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

尽管在这场斗争中他是失败者,被工厂开除,但他却表现出了工人阶级的骨气和英勇、刚强的反抗性格。

当然,他也有斗争经验不足,勇敢却又鲁莽等弱点。

 

  三、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说:

“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雷雨》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

应该是在命运的困顿中苦苦挣扎而又难逃摧残和拷打的人性,因此,《雷雨》也是一出人性悲剧。

对周朴园这个人物,我们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应看到其悲剧的一面,应看到其性格的复杂性。

不能一味地因循前人对他的看法,要从人性悲剧的角度挖掘其性格的另一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准备戏剧表演。

由课代表组织同学准备道具。

  2.自行组织小组,准备“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的辩论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

  2.认识“舞台说明”在剧中的作用。

  3.分角色表演戏剧。

  4.开展小型辩论会。

  [教学过程]

 

  一、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学生找出文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学生甲:

周朴园对侍萍的身份有四次发问:

  1.“你——你贵姓?

  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3.(忽然立起)“你是谁?

  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周朴园的第一问,用词文雅。

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和教养而特意用“贵姓”来问,以突出自己的身份。

当他怀疑对方的真实身份时,便一改文雅问法而为直接询问,“你姓什么?

”表现出对下人一副不屑的样子。

当他相当怀疑此人就是当年的梅侍萍时,便像疯狗一样跳了起来,怀着一丝侥幸心理问,“你是谁?

”这充分显现了他的怀疑和紧张。

当他断定眼前这人就是梅侍萍时,他完全被吓呆了,甚至连跳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慢慢站起语不成句地问:

“哦,你,你,你是——”这更表现了周朴园的恐惧、焦虑和失态。

这四问,语言高度个性化,从开始极力显示自己的贵族风度,到最后的失态表演,步步深入,一层一层地揭去了周朴园的伪装,深刻揭露了他的虚伪性。

  学生乙:

我认为下列对话很好:

  周朴园 哦,侍萍!

(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这几句话富有变化,整个冲突有明有暗,有张有弛,既紧张又有戏剧性,充分反映了周朴园剧烈的内心活动。

因为周朴园由原来的怀疑进而证实眼前的人就是当年被自己抛弃的侍萍,而自己三十年来精心伪装的一切将可能被毁坏,于是他一下子撕下了“仁慈”“真诚”的面具。

一连串的逼问,声色俱厉,以及他的惊恐万分、慌乱失措等,都暴露出他残忍冷酷的本性。

他在地位、财富、利益的驱使下,便大声逼问,以图先发制人:

“你来干什么?

”言外之意即“你想来敲诈我吗?

”当知道不是侍萍想来时,又马上想到她身后可能是狡猾而又难以对付的鲁贵,因此进一步逼问:

“谁指使你来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自私、冷酷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语言。

  学生丙:

我认为“(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

(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几句台词含意很丰富。

  

(1)侍萍目睹了一场父亲对亲生儿子的陷害,哥哥对弟弟施淫威的人间悲剧,肝胆俱裂,于是她悲愤地指出“这真是一群强盗!

”只有侍萍这个多重身份、曾多次受到周家伤害的人才能有此体会,也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周家是一群强盗。

(2)侍萍想认分离多年的儿子周萍,但要信守不相认的承诺而使她欲言又止,加上周萍打了亲弟弟大海,面对如此令人痛心的场面,使得侍萍的感情由“想念”一下子变成了“愤慨”。

一道森严的阶级壁垒已横在她面前,她的“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也只有这个特殊身份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决定了人物的语言。

  (解说:

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中,周朴园开始的盛气凌人、漫不经心到怀疑犹豫、猜度游移,直至惊恐万分、惊慌失措;而鲁侍萍从开始的平和恬淡到闪烁其词,直到悲愤控诉,这些都完全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这种语言特点的确是值得深入体察,反复玩味的)

 

  二、剧本的“舞台说明”

  思考:

“舞台说明”在剧本中有怎样的作用?

本剧舞台说明的具体用途是什么?

  学生找出有关“舞台说明”的内容,进行分析,教师点拨。

  明确:

为了有利于演出,并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在剧本中,剧作家要写一些必要的“舞台说明”(舞台提示)以便导演、演员、舞台工作者(如布景师、化妆师等)更完美地塑造人物(角色)和总的舞台形象,更深刻地表达主题思想。

  课文节选部分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使人异常烦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这种舞台气氛同悲剧剧情的发展紧密配合,并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和痛苦的思想情绪,预示着将有一场“雷雨”到来。

关于服装的说明,能使演员的衣着更好地反映人物的年龄、身份,映衬人物的性格。

比如鲁侍萍的装束,头上白毛巾,朴素洁净的衣服,就具有劳动妇女的特点。

 

  三、《雷雨》片断表演

  表演内容:

课本节选部分。

  舞台设置:

半个教室。

(学生按剧本要求迅速布置)

  表演演员:

班内喜欢表演的同学(课前课代表已做好安排工作)

  表演要求:

感情投入,声情并茂,可配以适当的服饰。

  (解说:

本活动的设计,是希望学生在课堂对《雷雨》各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加深认识理解。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剧本,对剧本这种文学样式产生兴趣。

也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四、主题辩论会

  辩题:

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

  (说明:

刚才的表演场地可不动,学生自行分为两组,每组参加辩论人员不限,即兴辩论即可)

  辩论小结:

  正方:

周朴园爱鲁侍萍

  周朴园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

一般人认为他冷酷、自私、虚伪,是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资本家。

可我方认为就感情方面来讲周朴园也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

他年轻时与侍萍相爱,是感情的真实流露,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爱情。

他本是一个善良、热情、追求个性解放的阔少爷,但环境的影响逐渐改变了他,为了追逐本阶级的利益,他只能忍痛割爱。

这点可从他后来一直保留旧家具、旧衬衣、旧照片、旧习惯等方面看出来。

所以说,他是封建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下的可悲的牺牲品,三十年来,他一直生活在痛苦中。

因为他内心深处一直还爱着侍萍。

  反方:

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正如正方所说,周朴园的确是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形象。

他保留旧家具、旧衬衣、旧习惯等仅仅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是时间久了有时连他自己也以为是真的。

一旦侍萍亮明身份后,他的自私、冷酷的本性马上显现出来了。

所以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他可以不择手段。

逼迫侍萍投河自尽,想用金钱买断感情等事实足以证明他并不爱侍萍。

 

  五、课文总结

  悲剧是一个民族在某一时期历史的苦难,它不应该是某一个人制造的,而应该是民族悲哀的时代显现。

《雷雨》悲剧,其实就是一个封建民族的悲剧。

剧作者借周朴园的一家将一个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展示给读者,让他们去感受这个充满罪恶的制度,跟作者一起去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抨击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六、布置作业

  1.阅读剧本《雷雨》。

  2.就《雷雨》的某一方面写一篇赏析文,300~500字。

 

  ●板书设计

  

(一)

  

(二)

 

  ●延伸阅读

  阅读《雷雨》中的一段对话,回答1~2小题。

  周朴园 (在门口)你叫什么?

还不上楼去睡?

  繁 漪 (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 (见侍萍、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繁 漪 (拉四凤向周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

(指着周朴园,向四凤)叫爸爸!

(指着侍萍,向周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 太太!

  繁 漪 萍,过来!

当着你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 萍 (难堪)爸爸,我,我——

  周朴园 (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繁 漪 (惊)什么?

  鲁侍萍 (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 (冷冷地)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 不,不(低头)啊!

天!

  ……

  周朴园 (沉痛地)萍儿,你过来。

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 萍 (半狂地)不是她!

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 (严厉地)混帐!

萍儿,不许胡说!

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 萍 (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 (郑重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

  (向侍萍)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既然你又来了……

  鲁侍萍 不,不!

四凤,我们走!

  周朴园 (暴怒地,对周萍)跪下,认她!

这是你的生母。

  鲁四凤 (错乱地)妈!

这不会是真的。

(侍萍不语。

  1.下面句子重音指示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