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诗文十四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730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诗文十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课外诗文十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课外诗文十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课外诗文十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课外诗文十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外诗文十四篇.docx

《课外诗文十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诗文十四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外诗文十四篇.docx

课外诗文十四篇

课外诗文十四篇

      课外古诗文十四篇汇编      说明  1.《课外古诗文十四篇汇编》是课外古诗文,汇编的依据是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

  2.所选材料教研员分工整理。

《十五从军征》、《论语》12章、《富贵不能淫》榆社教研室杨海燕整理。

《登幽州台歌》、《虽有佳肴》祁县教研室高艳珺整理。

《卖炭翁》、《伯牙善鼓琴》、《送东阳马生序》介休教研室张蕊云整理。

《渔家傲》、《南乡子》、《与谢中书书》灵石教研室张艳整理。

《河中石兽》太谷教研室李慧整理。

《满江红》、《逍遥游》、《湖心亭看雪》平遥教研室张宏杰整理。

  3.《课外古诗文十四篇汇编》材料来源不一。

部分录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五、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2009修订版八年级上册。

部分来自网络和各版本教学参考用书、学生学习参考用书。

汇编选材料仅供教学参考,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进行再次审校。

  4.时间仓促,如有排版失误,请教研员和老师们校对并修正。

              张宏杰  2014年3月28日      目录  诗歌部分  《十五从军征》………………………………………《登幽州台歌》………………………………………《卖炭翁》………………………………………《渔家傲》…………………………  《南乡子》………………………………………《满江红》………………………………………  文言部分  《论语》………………………………………《孟子》一则………………………………………《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  《与谢中书书》………………………………………  《送东阳马生序》………………………………………  《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  1    诗歌部分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  始:

才。

  归:

回家。

  道逢:

在路上遇到  道:

路途。

  阿:

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  君:

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

远远的看  柏:

松树。

冢:

坟墓。

  累累:

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

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

野鸡  中庭:

屋前的院子  生:

长  旅:

野的  旅谷:

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

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

即野葵。

  舂: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

用。

  作:

当作  羹:

送,赠送  沾:

渗入【理解参考】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

“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研讨与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开篇便不同凡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

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主人公的思想脉络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

,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

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

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

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

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

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

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

那,就是我的家吗?

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

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

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

?

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

看到了什么呢?

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

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

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

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

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

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

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

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

不是的。

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

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

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

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

其返乡经历是:

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

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

”,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心茫然。

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①八十始得.归:

②采葵持作羹.:

③兔从狗窦.  入:

④不知贻.  阿谁:

2.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②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3.“十五”“八十”是____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_________”5.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

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

6.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

7.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8.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参考答案  1.①才②菜汤③洞④给  2.远远看去,那就是你的家,那边松树柏树很多,坟墓一大堆。

走出门外向东望去,,眼泪就流了下来。

  3.十五、八十4.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5.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6.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7.兔从?

?

葵。

  8.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在兵役严苛的封建社会,这首十五从军征里道不尽的心酸与批判。

  登幽州台歌  ①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②,  独怆然③而涕④下。

  【注释】  ①选自《陈子昂集》。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

唐代诗人。

幽州台:

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西南,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②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③怆然:

悲伤的样子。

④涕:

眼泪。

【理解参考】  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贤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研讨与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但是,像燕昭王那样的前    代贤君已经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啊!

登台远眺,只见天地茫茫,宇宙浩渺,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古代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这首诗句式长短参错,使得音节上具有抑扬变化、曼声长叹的美,读来极为上口。

全诗语言遒劲质朴,风格明朗刚健,意境雄浑开阔,对齐梁以来浮艳纤弱的诗风是一种有力的反驳。

  【资料链接】  陈子昂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

唐睿宗文明元年进士,官至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二十四岁中进士,二十九岁时曾向武则天上谏《答制问事八条》,主张减轻刑罚、任用贤才、延纳谏士、劝功赏勇、减轻徭役等,但因“言多直切”不讨武则天喜欢而被罢职。

几年后,又因“逆党”事被牵连下狱。

695年出狱后,在洛阳任右拾遗。

次年,东北的契丹族乘李尽忠叛变之机,起兵南下,攻陷幽州、冀州和营州。

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任参谋,然武攸宜不谙军事,屡战屡败。

陈子昂多次向武攸宜进言均不被纳,又主动请为前锋,武攸宜不但不听,反而将其降为军曹。

诗人报国无门,满腔悲愤,一天登上蓟丘,想到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故事,挥笔写下了《蓟丘览古七首》,接着又“泫然涕下”,吟唱了这首千古绝唱。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①薪②烧炭南山③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④,两鬓苍苍⑤十指黑。

卖炭得⑥钱何所营⑦?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⑧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⑨冰辙⑩。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1伐:

砍伐。

○2薪:

柴。

○3南山:

城南之山。

○4烟火色:

被烟熏的脸色。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5苍苍:

苍白。

○6得:

得到。

○7何所营:

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谋求。

○8愿:

希望。

○9辗:

同“碾”,碾压。

辙:

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

困倦,疲乏。

市:

集市。

翩翩:

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

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

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把:

拿。

敕(chì):

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回:

调转。

叱:

吆喝。

千余斤:

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驱将:

赶着走。

惜不得:

舍不得。

得,能够。

惜,舍。

半匹红绡一丈绫:

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系:

挂。

直:

通“值”,价格。

【理解参考】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

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天  热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

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

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有非常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可惜它,却没有办法。

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研讨与赏析】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

“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

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

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这一问一答,点明他仅仅希望有吃有穿,维持一种最低的生活,为后文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

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

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怎能不催人泪下。

  行文至此,作者笔锋一转,将画面切换,远及近,通过一问一答,勾勒出另一组人物形象。

“翩翩”,轻快的样子,笔调有些黑色幽默。

“黄衣”、“白衫儿”,都是太监的服装。

唐代宦官品级较低的穿黄衣,无品级的着白衫。

所谓“使者”,这里指皇宫中派出来的采办。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出色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

“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

按理,小太监手里是不会有这种公文的,更不用说是“敕”,也就是皇帝的文书了。

这里有讽刺之意,将宫使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烧成这一车千余斤的木炭,不知要砍多少木柴,翻越多少山头,忍受多少个日夜的烟熏火燎。

老翁全要靠它卖钱度日活命,却这样被宫使拦抢而去。

受压榨欺凌者难言的悲愤、辛酸,尽在点晴之笔的“惜不得”三字中。

“充”,抵偿。

“炭直”,炭价。

古代一匹有四丈或五丈长。

系上牛头的纱和绫,合在一起最多不过三丈余。

这样的价值反差,对满怀希望、赖以活命的卖炭翁来说,是最大的嘲弄、最残酷的伤害。

宫使强夺去的不仅仅是千余斤木炭,更是他生活的希望和权利。

  和《新乐府》的其他诗作不同,《卖炭翁》的结句没有“卒章显其志”,没有直接发表议论,而是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深思。

  这是一首讽谕诗。

作者以个别表现一般,目的是要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这也是一首叙事诗,作者仅用二十句一百三十五字,便完整地记述了一位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成、被宫使掠夺的全部经过,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资料链接】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这首选自《白氏长庆集》。

本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

“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练习】  1.卖炭翁在“市南门外泥中歇”时,会想些什么?

请具体描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

  2.本诗字里行间倾注着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选择文中能表现这一情感的诗句进行赏析,并用深情地朗读表现出这种感情。

参考答案  提示:

1.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符合人物心理。

  2.示例: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中“可怜”一词直接表达作者的同情和不平,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十分真切。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

欲转?

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

有惊人句?

九万里?

风鹏?

正举。

风休住,蓬舟?

吹取  三山去。

  【注释】  ⑴星河:

银河。

⑵转:

《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

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

天帝的话语。

  ⑸我报路长嗟日暮:

路长:

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⑹谩:

徒,空。

  ⑺“我报”二句:

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

报,回答。

王灼《碧鸡漫志》云:

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⑻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⑼鹏: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⑽蓬舟:

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

吹得。

三山:

《史记〃封禅书》记载:

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理解参考】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

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

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

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研讨与赏析】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

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

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本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词写梦游太空的情景。

开头两句就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云层接天,有如波涛汹涌的海洋;雾气弥漫,透露出黎明前的曙光。

平常称作银河的星河,正随着夜色将尽而回转它的河床,好似有无数小帆船在银河中随波荡漾。

作者用“涛”、“转”、“舞”几个字,写出了景色的动态。

银河联想到地面上的河流,进而设想有许多帆船在天上的河流中航行,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这使我们想起唐代诗人李贺《天上谣》中的诗句: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李贺想象云彩象水那样在天河中流动,发出响声,漂起群星。

两人的描绘真有异曲  同工之妙。

从第三句我们得知,前面写的原来是梦境,云涛、星河都是作者梦中在天宫所见。

“帝所”,传说中天帝的住所。

这句说,我的梦魂仿佛是飞上了天宫。

因为梦中的感觉是恍惚不清的,所以用“仿佛”。

写到这里,作者舍弃了其它一切不必要的描绘,只是说:

我听到了天帝关切地问我:

“要到哪里去?

”她的意图是突出天帝对她的询问,以便引出下片的回答,而这个回答,正是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下片一开始就是对天帝的回答。

“报”,即回答。

“嗟[jiē]”,叹息。

“谩”,是徒然的意思。

她回答天帝说,我感叹天色晚、道路长,前途渺茫;我白白具有写诗的出众才华,因为这毫无用处。

天晚路长,不是写实而是象征,并且化用了《离骚》的诗句。

战国时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著名长诗《离骚》中,曾用“日忽忽其将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象征当时楚国政治黑暗的现实,并表现自己追求光明理想的决心。

李清照写这首词时,北宋已经灭亡,南宋朝廷权奸误国,抗战不力,她自己也饱经离乱之苦,精神上十分苦闷。

在这两句词里,她用“天晚,路长”象征当时动乱而又看不到光明的社会现实;通过“学诗谩有惊人句”,表现了她感到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

然而她也并没有颓丧、消沉。

看,“九万里风鹏正举”,大鹏鸟正在乘着强劲的风势向着九万里的高空奋飞呢!

作者在这里借助于《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描绘了大鹏鸟冲天而起,搏击长空的雄伟形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她对大鹏的无限钦仰之情,借以表现她昂然向上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下文又通过向往神话中的“三山”,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吹取”,吹到的意思。

作者是多么希望,乘上有如蓬草那样随风飘荡的小船,借着这股强劲的风力,把她吹向那远在渤海中的三座仙山啊!

“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

传说那里住着神仙,有长生不老药,有珍禽异兽,还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在传说中,是一个极富有吸引力而又难以到达的神奇的世界。

李清照说她向往三山,当然,并不是真的要去求什么仙,她只不过是在现实社会中,看不到光明,借那虚无缥缈的仙山,作为一种理想境界的象征,来表示她不甘心消沉,仍然抱有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罢了。

而把理想寄托于仙境,这也就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一种否定。

  李清照的许多词给人们留下了她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印象。

这首风格豪放的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确实是一首浪漫主义的好作品。

出之于一位婉约派作家之手,那就更为突出了。

其所以有此成就,无疑是决定于作者的实际生活遭遇和她那种渴求冲决这种生活的思想感情;这绝不是没有真实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语的人所能写得出的。

  【资料链接】  李清照,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生于一个爱好文学  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