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 第13单元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367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 第13单元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 第13单元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 第13单元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 第13单元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 第13单元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 第13单元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 第13单元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 第13单元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 第13单元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第13单元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节 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世界的主要地区

[识记—基础梳理]

1.东南亚

读东南亚简图,回答问题。

(1)地理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

②范围

(2)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复杂

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多山岭,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气候湿热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河流众多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平原

河流短促,水能丰富

矿产丰富

锡矿

锡矿、石油

(3)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①人口特征:

以黄种人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多信奉佛教;华侨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农业

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

工业

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城市

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岛屿的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2.西亚—北非

读西亚—北非简图,回答问题。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①“两洋”:

E印度洋、F大西洋。

②“三洲”:

A亚洲、B欧洲、C非洲。

③“五海”:

a.阿拉伯海、b.红海、c.地中海、d.黑海、e.里海(湖泊)。

④重要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2)石油资源

①主要分布区: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②石油输出路线:

③水资源:

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

④农业发展:

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3.欧洲西部

读欧洲西部简图,回答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②冰川地貌广布:

海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2)气候

(3)水文:

河湖众多,主要河流:

e莱茵河,f多瑙河;湖泊多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4)人文地理特征:

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简图,回答问题。

(1)自然地理特征

①主要地形区:

a东非高原,b刚果盆地。

②主要河流:

c尼罗河,d尼日尔河,e赞比西河。

③气候类型:

f热带草原气候,g热带沙漠气候,h地中海气候。

(2)经济特征:

单一商品为主

(3)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

5.极地地区

(1)南极地区

读南极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①海陆位置

a.大洲:

图中的A是南美洲,B是非洲,C是大洋洲。

b.大洋:

图中的D是大西洋,E是印度洋,F是太平洋。

②自然环境

a.地形:

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

b.气候:

酷寒、烈风、干燥。

③科学考察

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G是长城站,H是中山站,I是昆仑站,J是泰山站。

(2)北极地区

读北极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A是白令海峡,B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是波罗的海,D是大西洋。

②国家:

a俄罗斯,b美国,c加拿大。

③E处建有我国的黄河科考站。

④特征: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丰富。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世界主要地区的区域特征

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

据此完成1~3题。

1.据上图信息判断,该湖泊(  )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2.在该湖泊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D.出湖河水量增大

1.B 2.D 3.C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出该湖泊为里海,位于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湖面多风浪。

图中湖泊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较小,湖床海拔较高,湖水较浅;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湖床海拔低,湖水较深。

该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地区,湖泊冬季结冰。

湖泊周围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淡水注入少而蒸发大,湖水盐度较高,不能用于灌溉。

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该湖盐度相对较高,图中④位于湖泊北部河流入湖口附近,淡水注入较多。

湖水盐度较低,最适宜淡水鱼生长。

第3题,20世纪30~50年代,里海沿岸地区大规模开垦,河流用水量增大,入湖径流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加剧。

]

下面两图分别是世界某区域某季节等温线分布图和该区域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

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区域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B.北部山地走向与等温线延伸方向大致相同

C.此季节图示海域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

D.此季节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高

5.图示区域的某城市(  )

A.最可能位于东北沿海地区

B.影响气温季节变化的因素是地形

C.影响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D.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

4.B 5.C [第4题,图示大陆南部等温线沿海岸线分布;北部山地大致呈东西走向,与等温线延伸方向大致相同;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可判断此季节为冬季,所以图示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低。

第5题,读气候资料可知,该城市降水相对较少,所以不可能位于东北沿海地区;由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城市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不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影响气温季节变化的因素是太阳辐射;降水多的月份日平均光照时数小,故影响该城市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

◎考向2 世界不同地区的特征比较

(2018·十堰模拟)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

读图完成6~7题。

6.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山地地形 ④沿岸暖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B.土壤

C.地形D.热量

6.B 7.D [第6题,甲地位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乙地位于冬季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盛行风从海上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两地冬季均降水较多。

第7题,受纬度位置影响,两地热量条件不同,耕作制度不同。

甲地种植单季稻,熟制为两年三熟。

乙地种植双季稻,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受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的影响,两地均可种植水稻。

]

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两条河流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半年都有凌汛现象

B.夏半年水量均丰富

C.均为春季积雪融水补给

D.均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

9.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

B.甲区域太阳辐射大于乙区域

C.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荒漠、草原为主

D.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平原、高原为主

8.B 9.A [第8题,甲河位于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河流有结冰期,河流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D错;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流以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水量丰富。

尼罗河位于中低纬度,河流无结冰期,没有凌汛现象,A错;河流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大西洋,大部分经过热带草原气候,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C错;汛期在夏季,结合选项B正确。

第9题,因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故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大于乙区域,A正确;甲区域纬度高,年太阳辐射量小,B错;甲区域有亚寒带针叶林分布,C错;甲区域地形为平原,乙区域地形以高原为主,D错。

]

考点二|世界的主要国家

[识记—基础梳理]

1.日本

读日本简图,回答问题。

(1)范围:

由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和周围的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

(3)气候

(4)资源:

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5)农业:

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规模、产量最大。

(6)工业

主要分布地区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五大工

业区

a京滨工业区

b名古屋工业区

c阪神工业区

d北九州工业区

濑户内工业区

2.印度

读印度简图,回答问题。

(1)主要地形区:

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

(2)主要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10月~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3)主要农作物

种类

分布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山坡

黄麻

恒河三角洲

(4)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①优势: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

②涉及领域:

信息技术、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

③产业特点:

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

(5)四大城市

3.俄罗斯

读俄罗斯简图,回答问题。

(1)四大地形区:

图中a东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

(2)四大河流:

伏尔加河,e鄂毕河,叶尼塞河,f勒拿河。

发源于我国的是鄂毕河。

(3)气候

①总体特点:

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②主要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

(4)农业

①生产条件

优势:

耕地面积广大。

劣势:

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主要农业地带:

东欧平原、南部顿河流域。

③主要农产品:

小麦、甜菜、向日葵、亚麻。

(5)资源与工业

①自然资源:

森林、水能、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②四大工业区的区位比较:

工业区

主要工业部门

优势区位条件

圣彼得堡工业区

造船、电子、化工、宇航

临波罗的海,有优良的港口

莫斯科工业区

汽车、钢铁、电子

周围铁、石油丰富,铁路运输便利

乌拉尔工业区

钢铁、机械、石油

矿产资源丰富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

矿产资源丰富

4.澳大利亚

读澳大利亚简图,回答问题。

(1)范围:

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岛屿。

(2)气候:

图中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e地中海气候,f温带海洋性气候。

(3)出口产品:

澳大利亚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羊毛、小麦、牛肉,出口的矿产主要有煤、铁矿石,目前其主导产业是服务业。

(4)城市:

人口和城市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如图中的g悉尼。

5.美国

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主要地形区:

图1中a阿巴拉契亚山脉,b中央大平原,c落基山脉。

(2)气候:

图1中d温带大陆性气候,e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f温带海洋性气候,g地中海气候。

(3)农业生产专业化

图2中农业带:

a玉米带,b小麦区,c棉花带,d乳畜带。

(4)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5)城市:

图2中e纽约,f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g休斯敦。

6.巴西

读巴西简图,回答问题。

名称

特征

地形区

a亚马孙平原、b巴西高原、c安第斯山脉

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e热带草原气候、f热带雨林气候

农业

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工业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发展迅速

人口

当地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是欧洲人,特别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

城市

g巴西利亚,h圣保罗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世界主要国家地理特征的描述

下图中左图是某国示意图,右图是甲地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该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东北部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

2.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黄麻D.甜菜

3.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A.东南信风北移B.东北信风南移

C.赤道低气压带北移D.副热带高压带南移

1.D 2.B 3.A [第1题,该国为印度,地形北部为山地、中间为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西部降水量较少,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第2题,印度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水稻,该农作物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应为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和半岛沿海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恒河三角洲;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印度没有分布。

故B项正确。

第3题,印度主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甲地位于印度西海岸,受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故A项正确。

]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光照D.土壤

5.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

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A 5.D 6.A [第4题,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可以改善热量条件,因此热量是限制当地发展蔬菜种植的限制性因素。

第5题,从材料信息可以得出:

①该地区的温室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低;②温室种植起步晚时间短。

当地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

由图例可知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以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

第6题,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

]

(2018·日照模拟)下图为哥斯达黎加地形与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哥斯达黎加四分之三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领土面积十分之一的中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  )

A.离海远,台风灾害少

B.地势较高,气候相对凉爽、干燥,热带疾病较少

C.离海远且地势高,受海啸的影响和破坏少

D.多地形雨,植被丰富,干旱灾害少

8.利蒙是哥斯达黎加也是中美洲最大的热带水果(主要是香蕉)出口港,相对于图中其他三大港口,利蒙的优势是(  )

A.位于盛行风向的背风坡,避风条件最好

B.海岸线曲折,港湾条件好

C.离欧洲和北美市场更近,利于热带水果出口

D.沿岸有深海沟,水体深度大,利于航行

7.B 8.C [第7题,哥斯达黎加地处热带,沿海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台风、海啸、干旱都属于偶发事件,不会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而该国中部地区地势高,气候凉爽,成为人口分布的集中地区。

第8题,哥斯达黎加是热带水果出口国,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欧洲和北美,利蒙位于大西洋沿岸,离出口市场更近,出口更方便。

]

◎考向2 不同国家地理特征的比较

下图为美国、澳大利亚两国的局部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在两国分布面积均很狭窄,其原因是(  )

A.两地均受地形影响

B.两地均受大洋寒流影响

C.甲地受海陆分布影响,乙地受地形分布影响

D.甲地受寒流影响,乙地受纬度影响

10.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B.两国的人口分布都集中在国土南部

C.两国均有大量的矿产品出口

D.两国均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9.C 10.D [第9题,甲、乙两地都属于地中海气候,甲地所在国因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的面积较小,所以该气候类型分布面积小;乙地所在国因东部受山地阻挡,所以该气候类型分布面积小。

第10题,甲所在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而乙所在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甲所在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而乙所在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乙所在国因经济发达,有大量矿产品需进口;两国在东南部都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

]

(2018·太原模拟)下图分别示意1700~2000年中国、美国、巴西和印度四国人口和耕地的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11~13题。

11.1700~2000年,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呈“先增后减”变化态势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巴西   D.印度

12.印度和巴西两国发展农业技术的目标分别是提高(  )

A.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

B.劳动生产率、土地承载力

C.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D.土地生产率、环境承载力

13.1950~2000年,美国土地开发力度趋于平缓,稳中有降。

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发展B.人口增速减缓

C.资源不足D.环境保护

11.B 12.C 13.D [第11题,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结合图中数据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第12题,图中信息显示印度耕地面积大、人口多,属于人均耕地较少类型,应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即提高土地生产率角度入手;巴西耕地面积也较多,但人口相对较少,属于地广人稀型,应从提高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角度入手。

第13题,注意“稳中有降”,说明是有意识地减少,则可判断是出于生态保护的目的。

后备资源不足会影响开发力度,不至于降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