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目录学2.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523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目录学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第二章目录学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二章目录学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二章目录学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二章目录学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目录学2.ppt

《第二章目录学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目录学2.ppt(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目录学2.ppt

中国古代文献学,文理学院魏小利187-0368-2334,读书入门“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

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同上,卷七。

),本节内容第二章古典文献的目录,上节内容回顾,第二章古典文献的目录一、目、录之含义二、古代目录的体制三、古代目录的分类沿革重点、难点:

古代文学的分类、演变,讨论,1、汉志为何分六类?

分类的排列顺序有无讲究?

2、从汉志到隋志,分类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本节内容,四、古代目录书的类别(了解)五、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认识),四、古代目录书的类型一、官簿,官府组织编订的目录西汉刘向别录,是官府藏书目录之始。

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当属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官簿。

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或简称四库提要。

清代永瑢、纪昀等编纂。

全书200卷。

包括书名、类序和提要经、史、子、集四大类,大类下又分小类,小类下又分子目。

每大类与小类前面均有序,子目后面有按语,简要说明此类著作的源流以及划分类、目的理由。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提要的压缩改写本20卷删去存目部分,又使每部书下都有一个比原来更简明扼要的提要。

鲁迅开给大一新生许世瑛的书单,一、计有功(宋人):

唐诗纪事(四部丛刊本、又有单行本)。

二、辛文房(元人):

唐才子传(今有木活字单行本)。

三、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今有石印本,其中零碎不全之文甚多,可不看)。

四、丁福保: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排印本)。

五、吴荣光:

历代名人年谱(可知名人一生中之社会大事,因其书为表格之式也。

可惜的是作者所认为历史上的大事者,未必真是“大事”,最好是参考日本三省堂出版之“模范最新世界年表”)。

六、胡应麟(明人):

少室山房笔丛(广雅书局本,亦有石印本)。

七、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其实是现有的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定”的)。

八、世说新语刘义庆(晋人清谈之状)。

九、抱朴子外篇葛洪(内论及晋末社会状态),有单行本。

十、唐摭言五代王定保(唐文人取科名之状态)十一、论衡王充(内可见汉末之风俗迷信等)。

十二、今世说王晫(明末清初之名士习气)。

民国以来重要的国家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由北京图书馆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1997年陆续出版。

收录了1911年至1949年9月间中国出版的中文图书124000余种,基本反映了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全貌。

全国总书目自1949年以来逐年编纂,收录全国当年出版的各类图书。

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编,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新书目月刊,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主办。

创刊于1951年8月,郭沫若先生题写刊名。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19751985编成并陆续出版。

所录包括全国各地图书馆、研究所等文化机构所藏善本古籍。

分经、史、子、集、丛五类。

各书之著录,先书名、次卷数、次编著注释者、次版本、次批校题跋者。

官簿的价值,著录图书丰富全面,代表国家藏书水平。

分类系统,但古典官簿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二、私录,私人藏书家根据自己搜集或见到的书籍而编订的目录。

1、起源:

战国庄子天下五:

“惠施多方,其书车。

”汉代私人藏书风气渐盛。

河间献王刘德,“与汉朝等”其后历代均有藏书大家。

2、发展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南宋晁公武共著录图书24500卷,分经史子集四部,共45小类,有总序、大序和小序。

解题很有价值,或考证篇章次序,叙述作者经历;或议论一书要旨,探讨学术源流,简明扼要;著录的有些书籍亡佚,解题可让人知道该书的大概内容。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南宋陈振孙全书分53类,没有总序,只有少部分有小序,每部书都有解题。

原书56卷,后亡佚,清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22卷。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3、兴盛:

明清两代

(1)明代:

朱勤美万卷堂书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祁承爜澹生堂书目、周弘祖古今书刻、晁瑮宝文堂分类书目、高儒百川书志钱谦益绛云楼书目赵琦美脉望馆书目“脉望”:

古书中的蛀虫;据仙经记载:

“蠹虫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名为脉望。

”把藏书之室取名“脉望馆”,赵用贤、赵琦美父子对书的奢爱可见一斑。

江苏常熟重建绛云楼规划图,脉望馆,明代藏书楼,天一阁中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明嘉靖年间,范钦主持建造,

(2)清代:

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徐乾学传是楼书目、潘祖荫滂喜斋宋元书志;孙星衍平津馆鉴藏书籍记、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莫友芝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钱曾读书敏求记、也是园藏书目、述古堂书目;毛扆(y)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吴寿旸拜经楼藏书题跋记,清代四大藏书楼,皕(b)宋楼:

陆心源(18341894)铁琴铜剑楼:

瞿绍基(17721836)海源阁:

杨以增(17871856)八千卷楼:

丁申、丁丙(18321899),皕宋楼,铁剑铜琴楼,铁剑铜琴楼,海源阁,私录的价值,形式丰富多样,著录详细,多有提要。

著录书籍多不受正统观点限制,可补官簿和史志目录之不足。

三、史志目录,历代史书中所登记的藏书情况。

七种史家著录,史志目录的作用,考查古代书籍源流存佚情况。

四、专科目录,学者对成系统的专门学科的书籍进行目录登记。

作用:

就某一门类进行深入研究,并轻易找到同一领域的图书资料。

经学目录(朱彝尊的经义考)小学目录(谢启昆小学考)史部目录(章学诚史籍考)集部目录(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五、特种目录,依据特定目的和用途而编成的目录方志目录、年谱目录、丛书目录、女性著作目录、禁书目录、善本书目录、推荐书目、鬻贩书目。

1、地方文献目录以某一地区有关的图书为对象而编制成的目录书。

如明祁承煠两浙著作考,清孙诒让温州经籍志,今人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等。

中国地方志综录朱士嘉编,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版。

2、推荐书目录它是针对一定的读者对象,带有指导性质的读书目录。

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则是张之洞的书目问答。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3、禁毁书目四库撤毁书目提要清代禁毁书目清代禁书知见录,4、贩鬻书目。

陈殿起贩书偶记基本上是一部清代的图书总目,收集了清代著作单行本以及宋、元、明代的罕见本共1.7万多种,是对四库全书总目一个重要的补充。

五、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1、读书治学的门径龙启瑞经籍举要张之洞书目答问。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廖序东汉语语言学书目答问,经部总叙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

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

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

其初专门授受,递禀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

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2、考辨学术源流,3、了解某一时期的著述或某一人的藏书情况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屈原、荀况以来至西汉的诗歌辞赋作品106家,1318篇,其中有1254篇是西汉的作品。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记录战国时期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九流十家”的著作,凡189家,4324篇。

4、了解古代图书的分类书目是研究古代目录学最重要的原始依据。

5、考证图书的书名、作者、卷帙、类别、版本、流传等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卷一目录学之意义及其功用中提出目录对于古籍考辨的六项功用。

一曰以著录之有无断古书之真伪;二曰用目录书考古书篇目之分合;三曰以目录书著录之部次定古书之性质;四曰因目录访求阙佚;五曰以目录考亡佚之书;六曰以目录书所载姓名、卷数考古书之真伪。

一、以著录之有无断古书之真伪如明人所编重校说郛、五朝小说、合刻三志、绿窗女史、清人所编唐人说荟等书中有许多唐人小说,如任蕃梦游录、严选再生记等,不下五六十种。

这些书不见于明以前书目,实际上都是明清人根据太平广记等伪造的。

利用书目辨伪应谨慎从事,不得作为唯一根据,必须还得有其他内证外证才可。

因为任何书目都不可能没有遗漏,而且有的书以孤本传世,世人难以见到,一般书目不可能载之。

初唐人张鷟(zhu)所作著名传奇游仙窟从唐代起就在国内绝而不传,而流传于日本,便是一例。

日本元祿三年刻本,二、用目录书考古书篇目之分合隋书经籍志小说类著录:

世说八卷宋临川王刘义庆撰世说十卷刘孝标注旧唐书经籍志小说家类著录:

世说八卷刘义庆撰续世说十卷刘孝标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与旧志同。

据隋志等,世说原为八卷,梁人刘孝标注本乃十卷本。

南宋绍兴八年(1138)董棻刻本为上中下三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著录作三卷,知为宋人合并卷帙。

今本作三卷。

二、用目录书考古书篇名流传隋书经籍志小说类著录:

世说八卷宋临川王刘义庆撰世说十卷刘孝标注旧唐书经籍志小说家类著录:

世说八卷刘义庆撰续世说十卷刘孝标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与旧志同。

唐代北堂书钞、艺文类聚也引作世说,南史刘义庆本传亦作世说,由此可以断定本名绝不作世说新语,“新语”二字乃后人所加。

刘知几史通杂说中称为世说新语1,可见此名唐代已有。

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引作世说新书,敦煌写本残卷也作世说新书。

1此据清浦起龙史通通释本,四库全书本作世说新书。

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云:

“世说名肇刘向,六十七篇已有此目。

其书今亡,宋临川孝王因录汉末至江左名士佳语,亦谓之世说。

”按: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类著录:

刘向所序六十七篇,下注:

“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

”可见西汉刘向已作有世说,刘义庆袭其书名,唐人为区别於刘向旧作,遂加“新书”或“新语”二字,而世说新语之名独传至今。

五、以目录考亡佚之书如考察“三家诗”流传亡佚情况:

据汉志,有“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三家皆列于学官”。

隋志仅著录韩诗与韩诗外传,其诗类小序曰:

“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

韩诗虽存,无传之者。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仍著录韩诗及其外传宋史艺文志则仅录韩诗外传而未见韩诗,可见韩诗于宋代已然亡佚。

六、以目录书所载姓名、卷数考古书之真伪。

如旧题伶玄赵飞燕外传,伶玄自称与扬雄相识,则为西汉末人。

但汉书艺文志无此书,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九传记类始著赵飞燕外传一卷。

参酌他证(如传文云“祸水灭火”,不可能出自西汉人之口),其为后人伪造无疑1,即连作者姓名、官职(河东都尉)、经历也极可能是伪造的,伪造者大约是东汉魏晋间人。

1宋人已疑其伪。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七传记类:

“飞燕外传一卷,称汉河东都尉伶玄撰。

自言与扬雄同时,而史无所见。

或云伪书也。

然通德拥髻等事,文士多用之;而祸水灭火一语,司马公载之通鉴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