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的着力点.docx
《校本研究的着力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究的着力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研究的着力点
校本研究的着力点
湖北省黄冈中学汪芳慧
校本研究和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其在教材、教法上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笔者通过案例教学探索校本研究和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取材、设计与实施策略,阐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研究既是作为教师的主要研究范式,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而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研究性学习在目前学科教学任务和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学科课程的教与学仍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应在“小课题”、“真问题”上做好文章,有效地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心的目标,从而达成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一、校本研究的定位——“问题即课题”。
这是针对我校校本研究作的科学定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研究应根植“校本”沃土,在教学和对教学行为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紧密结合起来。
作为一线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最熟悉的是什么?
研究的主阵地在哪里?
研究是为了什么?
我的研究能否有用?
于是,教师自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自己熟悉的课堂上。
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讲解还是训练,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总会有一些困惑,总会有一些影响教学效益的“瓶颈”和问题;进而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反思,问一问:
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这样设计有何价值?
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如何弥补?
如何完善?
等等。
若把这些问题研究透,无疑就是教师研究的“本”,无疑找准了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结合点”。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放在校本研究的首位。
要将学生心理问题、行为习惯、学科学习的兴趣与方法、学生作业的强度与形式和学生阶段性的典型问题当作研究课题;要将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当作课题研究;要将学生的意见和感受、愿望和追求当作研究课题,这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差距;要关注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养成,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乃至学生的一生。
借助校本研究中蕴含的丰富道德教育资源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历练进行科学的研究,这将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道德观念的熏陶,无疑找准了校本研究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最佳“结合点”。
校本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能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校本研究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的沃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是研究者,课堂是教师的实验室,教学中发现并凝练成的问题就是教师攻关的方向,借助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正是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的基本策略。
我们坚持“三个提倡”——提倡学生上讲台,提倡七嘴八舌,提倡标新立异;规定“三个不准”——不准满堂灌,不准照本宣科,不准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倡导“三敢”精神——敢向课本说“不”,敢向教师说“不”,敢向资源说“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追求和谐、创造、民主、求新的课堂情境,培养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无疑找准了校本研究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结合点”。
二、校本研究体系的构建。
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每个备课组在学期初,根据本年级、本学科的实际,经过集体讨论、确定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具体问题,作为本学期校本研究的重点。
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教学质量,锻炼教研队伍,形成务本、务实的教研风气。
实现两个提高。
校本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
学校鼓励教师在校本研究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努力实现由一般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狠抓“三课”落实。
“三课”指集体备课、公开课和课题研究,学校以此作为校本研究的实施平台。
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师在个人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讨论,形成对教材处理的整体意见,教师再将集体智慧与个人风格结合起来,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
教务处、科研处和教研组负责组织举办各级各类的公开课,抓好公开课的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堂公开课的探索和示范作用。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各种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实现资源共享,个个参与,人人受益。
实施四级管理。
建立校长室——科研处和教研处——教研组——备课组四级的校本研究管理体制,各司其职,责任分工到人,各级互相督促,全员参与,共同推进校本研究工作。
突出五个环节。
以学习——实践——引领——反思和交流——创新五个环节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流程。
在各个环节中,落实校本研究的各项任务,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在五个环节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充实和提升,以此推动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
三、校本研究的着力点——在“小”和“真”上做好文章。
校本研究不是正式的学术研究,也不是一件“高不可攀”、“须仰视才见”的事情,校本研究的动因都是来自于实践,都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在工作之外另外附加的东西。
有了这个前提,研究就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人人都可以做到。
如何找准校本研究的着力点,让人人都可以有收获呢?
实践表明:
课堂是教师最熟知的阵地,是教师展示才华的地方。
教师的激情在这里,教师的梦想在这里,教师的困惑在这里,教师的感悟在这里,教师的收获在这里。
教师从事校本研究理应植根于课堂,理应在“小课题”和“真问题”上做好文章。
从“小”处入手。
教师往往因熟悉日常工作,而对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行为变得习以为常。
事实上,恰恰是在这些日常的点滴小事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或课题。
关键要看是否关注了课堂上每一个细节,是否关注了每一个生成性的问题,是否关注着内隐经验与想法在课堂上的自觉融入。
只要细心留意“小”问题,就可以“以小见大”,做出大文章来。
下面以研究性学习案例“去了解一棵树去感受一棵树——从小处入手贴近学生生活环境的研究”为例:
据科学家预算,一棵生长50年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为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为62500美元,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的价值为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的价值为2500美元;扣除花果和木材的价值,各项经济效益的总和达到196000美元。
研究目的:
(1)我们提倡保护环境,但保护环境的前提是要认识环境、了解环境,这就需要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需从保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逐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2)我们设计的活动就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调动学生的5种感官:
眼、耳、鼻、舌、身,并且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便深入细致地了解一棵树,以培养学生“一草一木总关情”的情感和热爱校园的情感。
让学生贴近自然、深入自然、融入自然,真正体验到自然界的美好与深入自然的乐趣。
实施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时间:
植物生长旺盛的春夏季。
地点:
校园内。
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1)分组:
2人一组
(2)深入细致地观察这棵树:
树的高度的测量;用比例的方法。
注意:
在观察树木时不要破坏树的生长,一切不利于树的生长的行为都不能在观察中实施。
胸径:
可以借助皮尺进行测量。
叶形:
包括很多种,如卵形、心形、披针形、椭圆形、圆形、盾形……
叶序:
包括对生、互生、轮生三种。
树皮颜色、纹路:
可用拓印法。
仔细观察:
树上有些什么生物,树周围的生活环境如何,它与哪些生物生活在一起。
使用多个形容词来描述这棵树:
具体描述树的所在位置、生活环境,画出方位图或寻找路线。
两位同学互相交流观察结果,然后分头寻找对方那棵树,并重新观察这棵树的外形特征,看是否还有未观察到的新特点。
课题拓展:
课题:
空气污染与树叶生长关系的初步研究。
研究方法与步骤:
观察:
观察同种树叶的长度、宽度有明显不同。
假设:
推测这与环境污染相关。
验证:
研究并解释造成同种树叶的长度、宽度明显不同的原因。
讨论:
(1)除了树叶的长度、宽度与空气污染有关外,叶的含水量、重量、面积、颜色、生长速度、叶脉的形状、气孔数量、气孔大小、气孔在一天和不同季节的关闭状态是否也与空气污染相关?
(2)光照、水分供应、土壤环境的污染、温度变化等因素是否也会影响叶的形态、生理过程?
(3)生态因素对树叶的影响还有哪些是可以观察测量到的?
(4)试设计一个方案:
测定哪些污染物对叶的生长、发育、形态产生了影响,进而确定、测定哪种污染物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在撰写小论文、交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实例的解析和评价中,运用、体会理论的价值,锻炼思维的转换能力与知识的迁移能力,尤其要强化环保意识,提高觉悟,达到能力的全面发展。
笔者忘不了,当完成这个课题的学生把笔者拉到一棵树前,郑重地说“这是我的树”时,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他对那棵树的爱。
他因爱了一棵树也同样会爱其他的树木;因为爱其他的树木,他也会爱整座森林。
因为爱森林,他又怎能不爱养育了森林的大地、天空和河流呢?
他又怎会忍心让大地荒芜,让天空污浊,让河流干涸呢?
从“真”上着眼。
教师的校本研究显然不同于专业人员的学术研究,完全没必要追求课题名字是否亮丽,内容是否具有前瞻性,成果是否具有高深的理论含金量。
笔者认为,校本研究应该依托课堂,以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为对象,用科研的方式和思路,实实在在弄明白自己的困惑之所在,真真切切地解决课堂与实际生活中密切联系的一个个“真”问题。
“遗爱湖水质污染的调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正是践行了校本研究的这一原则。
位于黄冈市城区东郊的遗爱湖,素有古城黄州“母亲湖”之美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她几乎接纳了全部城区的各类污水(日排污量约2万吨),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正是由于2000年黄冈中学学生首次将调查报告呈送给市政府,市政府于2001年启动了对遗爱湖的水污染治理工程,工程完工后,湖水清澈,碧波荡漾。
学生在了解湖水水质,特别是了解不同月份湖水中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总氮和总磷含量等几项指标的现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了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了环保意识。
调查的时间和目的:
1999年9月中旬~2000年5月中旬和2003年9月中旬~2004年4月上旬两个阶段。
通过访谈、查资料、实地调查、实验等方法查询遗爱湖的历史变迁,了解湖水水质、水生生物情况,周围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的情况,人类活动与湖泊间的互相影响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湖水污染。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我们用金鱼做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湖水水质污染对生物造成的影响。
将未受污染的同种金鱼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养在清水中,另一部分养在污染的湖水中,隔3天换一次水,观察在不同水质中,鱼存活的时间。
结果,不到一天,用湖水养的鱼游得缓慢,两天后全部死亡。
小金鱼为什么会死亡,课题小组的学生作了各种猜测,最后认为水质污染,造成鱼类死亡。
并用水质化验结果进行验证。
近年来,随着向湖中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污染严重的造纸厂、药厂、化工厂等)和污染物种类(沿岸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排放、工厂污水排放)以及生活污水总量的增加,遗爱湖水中的氮和磷的浓度也逐年增高,导致了藻类种群的演替。
有的门类属数已大量减少,甚至难以发现,如金藻和黄藻。
有的反而增加,如绿藻和蓝藻等。
查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对黄冈遗爱湖生态调查研究结果以及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上世纪70年代初共发现浮游动物203种,其中原生动物84种,轮虫82种,枝角类23种,挠足类14种。
随着遗爱湖水质的不断下降,水质由清变浑,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浮游动物种群及数量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原生动物89种,轮虫57种,枝角类27种,挠足类10种,数量分别是70年代的2~6倍。
2000年以前,遗爱湖周边工业企业(包括宏亚化工厂、青砖湖化工厂)的纳污水体为遗爱湖,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东湖(遗爱湖分东湖、西湖和菱角湖三片水域)。
1999年9月~2000年5月,我们对遗爱湖东湖上菱出水口、下菱中段、东湖中部、东湖南面、东湖出水口5个部位和西湖湖面中心、湖体中心等4个部位取水化验(每月取样一次,取其平均值),对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知,遗爱湖东湖和西湖水质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的指标有总磷、氨氮、BOD5(生化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
从水质污染指标分析结果看,造成遗爱湖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到湖中,导致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水质恶化,造成湖中鱼类死亡。
二是东湖渔场每年向鱼塘投放饼肥、尾肥饵料约25万~30万公斤,客观上加重了遗爱湖水质的污染。
三是菜地中的农药、化肥在降水时随地表径流入湖,除此之外,沿湖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湖底淤泥抬高。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对遗爱湖周边化工厂的治理工作,禁止工业废水排入遗爱湖,要求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巿管网。
同时关闭了湖周边一批污染大的企业(黄冈造纸厂、黄冈药厂等),对污水排放不合格企业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通过几年的治理,2003年9月~2004年4月,我们又对上述9个取水口重新取水化验(每月取样一次,取其平均值),从水质监测结果看,遗爱湖湖水水质已有明显好转。
我们在呈报给政府部门的报告中建议,除要保证污染治理设施长期正常运转外,如果能在湖中栽培适量观赏性的水生植物,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数量,减少鱼饵和肥料的投放量,既可美化环境,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量,改善水质,同时在湖周围植树造林,防止泥沙大量进入湖中,污染水质。
两次调查从准备到完成每次历时6~8个月,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从不懂到熟悉,从被动到主动,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强化了环保意识。
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既是探求知识、学会合作的过程,也是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观察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过程。
此外,许多教师还在校本研究中提出诸如“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有用信息?
”、“课堂提问的技巧有哪些?
”、“如何提高课堂最后5分钟的学习效益?
”、“课堂前3分钟如何抓住学生的心?
”、“如何提高导入新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如何及时发现和解决课堂生成性的问题?
”、“高中生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新课、复习课多大的作业量才是合适的?
”等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是教师经常遇到的很有价值的“小”问题、“真”问题,也是制约课堂效益提高的瓶颈之一。
这些问题解决了,成果和成效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