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053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中图版

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1.口诀法记忆工业化衡量的标准

工业化,三指标;农产值,十五下;农业人,二十下;城镇人,六十上。

2.概括法记忆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探索过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的成就:

工业化进程快、水平高,工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今天”的问题:

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全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城市化质量低,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不明,城镇体系结构不完善。

“明天”的前景:

调整行政区划,“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以工业化促小城镇建设,保证进城农民利益。

 

1.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

①概念:

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②本质: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③衡量指标:

a.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

b.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2)城市化:

①概念:

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

②本质: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③内涵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城市化。

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1)江苏省概况:

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现状:

①工业化进程较快、工业化水平较高,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2004年底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图表解读

江苏省建制市分布图

[信息获取]

(1)江苏省位于长江、淮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纵贯而过,淮河穿过江苏省,说明江苏一部分属于南方地区,一部分属于北方地区。

(2)江苏省南部和北部在城市数目和密度方面有何不同?

为什么?

提示:

江苏省南部城市数目多于北部、城市密度大于北部。

因为江苏省南部处于和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受上海市的影响,工业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高。

问题探究

截止到2017年年底,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68%,其中苏南地区达76%,已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思考探究:

促进江苏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提示:

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

知识升华

一、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优势

因素

区位优势

位置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

自然资源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

交通条件

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

科技条件

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市场条件

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毗邻沪宁杭工业区,市场广阔

二、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分析

方法技巧

图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典题印证

[典例]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读图完成

(1)~(3)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思维流程]

[答案]

(1)B 

(2)D (3)A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

(3)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2.前景

预计到2030年,城市化进程将进入量质并重、稳步提高的阶段。

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

3.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1)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2)“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3)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5)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图表解读

太湖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图

[信息获取]

(1)太湖湖水中氮、磷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2)太湖湖水中氮、磷含量为什么会出现此种变化?

提示:

随着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和城市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放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大量含氮、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水未经处理大量排入太湖,使太湖水中氮、磷含量呈上升趋势。

(3)湖水中大量增加的氮、磷会产生何种危害?

提示: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体恶化,危害水生生物生长,影响工农业用水安全和人体健康。

问题探究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可如今的太湖景区,湖面上漂浮的蓝藻气味难闻,不少游客纷纷掩鼻离开。

无锡,这个太湖岸边的城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市民们只好大量采购纯净水以满足生活用水的需要。

思考探究:

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水污染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哪些污染问题?

提示:

主要有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知识升华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主要措施

问题

原因

措施

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

①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单一指标——城市化率,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扩大城镇规模和项目建设上;②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忽视了“以人为本”,没能发挥“城市应最大限度地为人的生活和工作服务”的根本功能

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环境污染的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②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增多、面积扩大;③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④工业发展和人口急增,水污染严重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城市绿地,优化人居环境,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工程,改造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标准建设工业园区

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①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很高;②浪费土地,增加道路、给水等基础设施投资;③规模小,经济力量有限,难以治理污染,不利于解决城乡矛盾;④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不利于辐射和带动作用;⑤缺少特大型城市,难以带动全省快速发展

①“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②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③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典题印证

[典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苏中地区_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查城镇化的差异和发展特点、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区域发展方向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题,读图即可看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差异,城镇化水平主要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

(2)题,城镇化进程特点可以从起步早晚、速度快慢、水平高低等角度分析。

第(3)题,优势条件主要从受上海市的影响角度分析。

规划淮安增长极可以带动苏北地区的发展。

第(4)题,城镇化不能只追求数量和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区域的协调发展。

第(5)题,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要立足本区域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结合三个选项所述的发展策略,即可进行匹配。

[答案] 

(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

(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 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4)质量(内涵发展)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5)② ③ ①

 

[对点训练]

对点练

(一)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据此回答1~2题。

1.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B.④②C.③①D.③④

2.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D.③④②①

解析:

1.C 2.D 第1题,工业化水平最低时,第二产业比重最小,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应是第③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时,第二、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比重最小,应是①阶段。

第2题,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第一产业比重应越来越小。

3.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

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

解析:

选D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对点练

(二)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江苏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在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上曾有过辉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采取了许多措施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据此回答4~5题。

4.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  )

①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

②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

③忽视了“以人为本”

④基础设施成本高,效益差

⑤城市优势显著,城乡差别扩大

⑥特大城市多,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⑥

5.下列不属于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的是(  )

A.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

B.“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

C.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D.行政区划调整

解析:

4.A 5.A 第4题,江苏省已初步形成与时代相适应、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与产业布局相呼应的城镇体系结构,城乡差别缩小。

第5题,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有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6.读江苏省三个都市圈和五条城镇聚合轴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是推动这一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该地区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的发展,吸收当地__________________,使得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近些年来,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接纳大量外来人口,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2)这一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促进该地区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解析:

读图可知,工业化推动了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近年来,外资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当地环境污染严重,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答案:

(1)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 乡镇企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 外资企业

(2)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到位,导致城市化片面表现为城镇规模的扩大;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化质量不高

(3)调整行政区划,合并乡镇;“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等。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课下能力提升(九)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

据此完成1~2题。

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面对工业化不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 ②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③大量施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 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甲图中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带动作用表现在(  )

①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化 ②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带来周边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贸易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影响不大 ④交通线路向周边延伸,阻碍了城乡交流,拉大城乡差距 ⑤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⑤D.①④⑤

解析:

1.D 2.C 第1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②对。

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①错。

大量施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③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④对。

D对,A、B、C错。

第2题,甲图中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带动作用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化,①对。

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带来周边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②对。

贸易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影响大,③错。

交通线路向周边延伸,加快了城乡交流,缩小了城乡差距,④错。

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⑤对。

C对,A、B、D错。

下图为我国沪宁杭城市群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该城市群竞争优势大的原因是(  )

A.水资源丰富B.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最早

C.劳动力成本低D.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

4.近些年来该区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 ②第一产业生产效率提高 ③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3.D 4.A 第3题,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地区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D对。

从水资源看,珠江流域雨季长,水资源更加丰富,A错。

改革开放最早开始于珠三角,B错。

长三角地区,科技教育发达,劳动力成本更高,C错。

故选D。

第4题,近些年来,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原因是,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一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范围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不是原因。

故选A。

读下图,回答5~6题。

5.下列影响济南都市圈发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河网密集

C.气候温和湿润

D.交通便利

6.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较,济南都市圈在产业结构升级中面临的主要困境表现在(  )

A.产业基础东部地区最差

B.科技实力薄弱

C.政策优势不明显

D.没有面临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

5.D 6.B 第5题,因为济南市有通往四周各地的发达交通线,所以其都市圈不断发育。

第6题,济南都市圈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较,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技术力量薄弱。

根据佛山市政府印发的《佛山市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2017年,广州、佛山两市要已基本实现同城化。

据此完成7~8题。

7.广佛同城产生的影响有(  )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发生变化

②降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缩小

④加强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8.广佛同城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同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  )

①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

②人才资源不够雄厚,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

③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

④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过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

7.C 8.A 第7题,广佛同城会加强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会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第8题,广佛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均落后于上海,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经济腹地小,这些都是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近年来该地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

二、综合题

9.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受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

读2000年与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水平及变化幅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图中珠三角地区和辽中南地区的城市化推进动力有何不同?

试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城市化的差异。

(3)简要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先天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原因。

解析:

(1)题,据图可以判断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具有水平高、差异大、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特点。

(2)题,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是由外资企业推进的,而辽中南地区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进的;辽中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多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珠三角以轻工业为主,工业多分布在小城镇。

第(3)题,长三角地区具有位置、交通、市场、人口等优势。

答案:

(1)城市化水平较高;各省(区、市)城市化水平差异大;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均衡。

(2)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由外资企业的发展推进的;辽中南地区主要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推进的。

辽宁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产业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慢;广东省的轻工业比重大,小城镇发展迅速,工业化发展速度快。

(3)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间位置,地处长江入海口,水运便利;平原面积广,经济腹地广阔;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