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子的言谈摘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03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docx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头子的言谈摘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docx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前半部分)

使用M档+灰板的意义是培养曝光理解,判断色彩对曝光的影响。

-----

摄影的基础为什么从M档+灰板开始,就是因为这可以高效理解白加黑减。

-----

可以这么理解白加黑减,遇到比中度灰反射高的颜色,如黄,浅绿,浅蓝就是加曝光。

遇到比中度灰暗的色调,如紫,深蓝,深绿,那么就是减曝光。

看过某人拍的片子,他的白加黑减的理解是中午加曝光,早上,傍晚,晚上,因为天黑所以减曝光。

这不是从色彩反射率上理解。

-----

理解白加黑减就是要明白,光源强度相同的一个场景只存在一个准确曝光数据(一个准确的曝光数据存在光圈与快门的各种组合)。

-----

M档的优势就是明白这个道理后,只要有了正确曝光数据,剩下的就是构图,摁快门。

因为相机的测光数据时时的变化,对于明白曝光原理的M档使用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前提是不变的光源场景)。

-----

理解曝光才能理解M档的使用。

-----

相机的曝光数据只是自己的判断依据,你不能被相机控制。

-----

浅蓝(天)的点测

浅蓝是高于中度灰的色彩,所以真实曝光数据是在相机测光的基础上+1级曝光。

-----

点测天与点测水是看曝光是否相同(这里需要换算真实曝光数据)。

因为水也是浅黄所以是相同换算。

-----

路透记者与国内记者在体育场馆拍摄的区别---M档与自动曝光模式(A,S),这是摄影从基础理解的区别。

比如是排球赛场,2边队员的队服是白色与黑色,M档记者知道恒定的曝光是质量的保证,而使用A,S档,是不理解白加黑减,片子质量参差不齐。

-----

M档使用者,这是理解摄影的捷径。

因为摄影今后的提高,是体会的提高,这倚仗的是M档的使用。

-----

很多高手的瓶颈一直没有突破,原因在基础阶段就走歪了,发展的方向就是PS。

------

对单反的使用不能陷入一个误区,好机身+好头并能满足摄影需要,因为机身和镜头的组合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受到限制的,如光比,速度。

一般的滤镜的价格低于镜头,但作用不亚于镜头。

基本的滤镜包括:

偏振镜,中灰镜,渐变镜,红外滤镜,UV镜。

这里只讨论中灰与渐变镜,因为这更容易理解曝光。

-----

我告诉你我第一次使用灰板的感受,震惊,感觉过去十几年的片子基本是废片。

-----

实际我们中国人的黄皮肤是32%的反射率,用手掌测光也好,用脸测光也好都是相机测光+1曝光。

-----

我所见到的获奖作品无一不是M档,纪实摄影奖是否算摄影奖在摄影领域一直是争论,因为这是社会问题。

-----

灰板没有白加黑减

------

纪实摄影,是摄影课程的中高级阶段,至少要明白如何处理环境光,对曝光的要求更严格。

拿着顶极机,穿着摄影马甲,用着A档到处扫街,这是我国特色的纪实片。

-----

人脸的曝光是点测脸,加1级曝光,这和灰板的测光是接近的。

-----

客观世界,大部分色彩是比中度灰亮的色彩,所以相机测光向右曝光反而正确。

-----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中)

-----

2009版纽摄数码教材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Whenusedinconjunctionwithacomputer,itisalsoimportanttounderstandthatanimagewithproperexposurecanbeenhancedinpostpoduction.Youshouldnotgetintothehabitofthinkingyoucancorrecttheexposureinthecomputer.

当你使用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的时候,要牢记准确的曝光可以更好的润色图片。

你千万不要养成这个习惯,计算机可以修正曝光。

关于曝光章节,开篇是这么写的:

Youshouldalwaystakethetimeforaproperreadinginthetimeconditionofyoursubjectwithagreycardorhandheldmeter. 

你应该尽量从灰板或者测光表中获取曝光数据。

-----

这个论坛里有半年前接受我的建议使用灰板的朋友。

他的原话是

“你好!

首先,要谢谢你让我感受到正确曝光和正确使用白平衡的拍摄乐趣。

这一组花对我来讲是我拍的最好的一组,全组照片均没有PS”

-----

业余和专业之分在于人的追求。

-----

“光影有5个阶段,阴影,阴影与漫反射高光过渡区,漫反射高光(测光基准),漫反射高光与反射光过渡区,反射光。

实际拍摄中要避免的是反射光,就是45度规避法。

我们很少关注反射光,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

我说话直,请见谅。

您这个看法是自欺欺人。

有些话我以前不讲,是考虑一些人的面子。

-----

红木烟斗;“因为初学者用手动,用灰卡得到第一张色彩亮丽的照片时,他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曝光,久而久之,正确曝光的概念固定,他就能随心所欲地用自动加补偿得到曝光正确的照片和他所创作的作品。

PS老头子:

“是的,这是我的初衷,这样也就明白论坛里的“大师”们的善意建议。

-----

我不是很清楚您的这个过曝是在灰板还是在相机测光的基础上的过曝,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

-----

曝光准确并不一定是要的效果,所以并不是曝光准确就是好片子。

-----

光源照射拍摄目标与相机拍摄目标不是同一方向,那么获取正确曝光,就需要技巧。

-----

如果没有灰板或者测光表,相机本身测光是有重大缺陷的,这是相机内置测光系统的位置限制造成的。

-----

的确很多情况下是无法使用灰板的。

对于日落这种高反差的拍摄场景,摄影里有一种技术来处理(如果拍人像夕阳不是这种技术)。

但这有一个时间限制,就是日落前的20分钟以内。

用相机的广域(多重)测光模式,用手挡住太阳测光,在这个基础上减曝光1-2级。

或者相机对太阳上部测光(取景框内看不见太阳),减1-2级曝光。

如果不是这种纯粹的夕阳光(上面提到的时间限制),用手挡住太阳减2级曝光与不挡住太阳直接测光,曝光数据是一样的,太阳越靠近地平线,这种曝光的不同越明显。

所以好的日出或者日落作品对时间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

客气了,不需要分。

知道得就告诉您。

-----

对于摄影,要有相机思维,相机不知道您眼前看到得是什么,在它得感应器上只有色彩,所以用灰板测光是在告诉相机我需要这个曝光数据。

即使是最好得相机,它也不知道你眼中看到得是什么,所以它只能根据色彩给出相应得曝光数据。

所以论坛里门派之争关于那个相机品牌曝光更准确问题是很无聊的。

很多情况下,是无法使用灰板的,您不可能让其他人拿着灰板跑到山顶,您再用长焦对着灰板测光,获取数据后再换镜头进行拍摄。

白加黑减就是应付没有灰板情况下的测光办法之一。

您要明确拍摄的主题是什么,如果是有阳光的山顶,那么就以天测光,因为天是浅蓝色的,它给了您足够的信息,因为浅蓝+1级曝光,就是灰板。

您需要的是换算相机的测光数据为灰板数据,这样您就可以得到准确的主题曝光。

但是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山谷是否是阴影,因为这时就是光的强度造成的光比问题,如果光差大于2级,以天作为曝光标准,相机成象就有明显的阴阳问题,这就需要您使用渐变滤镜来处理。

-----

拍风光片,蓝天和白云都是好的色标,它们在给你足够的测光信息。

但是,天与地是有光差的,这需要对地面色标也测光,看光差是多少,然后使用渐变镜。

但最重要的是,使用渐变镜是要以低光数据曝光的,因为高光被渐变镜均衡为低光。

这就是为什么也要使用M档的原因,一切都是在人为设计曝光。

-----

在这个帖子里,使用点测是为了知道色标所代表的那个光源强度近似的区域的曝光数据。

广域测光是对所有色彩进行曝光分析,给出的不一定是那个区域的准确曝光。

-----

过奖了,其实最后使用M档的体会就是效率。

-----

理论上自动白平衡是最准确的,因外它是客观反映了光的真实颜色。

人眼是可以自己调节的,你脑子里反映的颜色不一定是真实色彩。

-----

胶片时代有处理色温的方法,但是没有数码便捷。

所以在数码时代,色温的处理就是一个衡量图片质量的重要指标。

-----

相机自动白平衡的调节是有限的,相机根本不知道你在什么光下拍摄,就像相机不知道你看见了什么,要求相机准确色温和曝光准确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灰板校正。

-----

前期可以定义白平衡,而达到直出片色温准确的要求。

实际RAW后期可以调整白平衡,但在基础阶段最好前期校正色温,这样知道什么是标准色彩。

论坛里很多朋友上的片子是错误的色温,这个原因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色温。

-----

需要注意的第二点就是混合色温。

混合色温在白天还是夜晚都是广泛存在的。

-----

但是当混合色温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色温处理,那么这张图片的质量就可以认为是低质量。

-----

不要认为纪实抓拍的时候没有办法处理色温冲突。

前期处理色温冲突是有办法的

-----

前期处理混合色温的优点就是真实。

后期处理混合色温在复杂画面下是容易留下痕迹的。

从摄影角度任何前期能做到的,如渐变镜,最好不要后期完成。

-----

色温同曝光对于色彩还原是最重要的2个要素。

但色彩还原并不一定是拍片要求。

很多情况下可以利用色温来绚丽色彩。

-----

色温问题就是要求拍摄主题符合人眼的视觉要求。

-----

wwdcgy:

“关于灰板使用我也很苦恼

1,取景框里只能有灰板,不过一般买到的灰板,或者说方便带出去的灰板都比较小,比如8×6",要满眶不是很容易。

如果做不到满框怎么办?

2,对灰板测光时用什么测光模式?

如果是点测,对灰板有阴阳面怎么处理?

PS老头子:

1,可以近距离测光,只要不干扰灰板的测光,远近都是一样的。

也可以用长焦。

2,如果取景框里看到的都是灰板,多重测光。

灰板测光大多数情况下是很容易的,很少有角度原因造成不准情况,所以不用担心。

-----

日出:

柔光,弱光源。

日出后30分钟后:

暖光,光的反差较大。

中午:

冷光,平光,短影,强影,强光。

(不是摄影的好时间)

下午较晚:

柔光(类似阴天)但为暖光。

(特别是在冬季)

日落:

暖光,较强对比。

(对于拍摄侧面轮廓,山,树,都是最佳时间)

自然光的质量。

光的质量指的是强光与柔光的光谱表现形式。

简单说就是光的亮处与阴影处的反差,反差越小,光的质量越好。

强光:

刺眼,与阴影处有强烈对比。

亮与暗处边缘小,棱角分明。

柔光:

阴影与亮处边缘均匀过渡,亮与暗强弱对比柔和。

一般而言,光源越大,光越柔和,光的质量越好。

所以,无云的天气,光源就是太阳,光源小,就是强光,光质量不佳。

下午较晚,太阳斜角大,光源变大,光的质量变好。

多云的天气,光的质量也好于正午太阳光。

日出后阳光反差大,从质量讲,不是摄影的最佳时间。

万里无云的日光(尤其是中午),是摄影拍摄的最糟糕时间。

色调冷,平光,短影,强影。

下午较晚,接近夕阳时间。

从风光片细节角度,这个时间是黄金时段。

拍摄者应该把握的是这个时间。

柔光,光影过渡自然,色彩丰富。

日落,轮廓剪影的最佳时段。

雨,雾,潮湿天气,软光的作用,色彩较柔和,对比相对小。

晴朗天气直射光

色彩对比强,饱和度高。

逆光

边缘光比自然光强。

画面充满光线,虽然明暗对比存在,但这种对比是柔光。

-----

老头子的言谈摘录(下半部分)

左边是你的片子,环境光就是因为你对曝光的无知而造成的,很多不明白M档的老手都是你这水平。

-----

灰板是针对区域(灰板所在位置)的准确曝光,不是全局的准确曝光。

-----

M档的优势是中心测光移开后数据不变。

-----

正确使用灰板的方法,是让灰板充满取景框,最好使用多重测光模式。

对于灰板测光,可以近距离对灰板测光获取数据(前提是不干扰灰板的受光),也可以拉长焦,使得取景框里看到的是灰板。

-----

我很认真的回答您:

首先M档用光原理和其它档不一样,如果您把M档与其他档只是不同的光圈,快门,ISO的不同组合,那您是认识问题,我没有办法说服您和有您这种观点的朋友,这是摄影技术能力问题。

第二,大部分好照片都是M档拍出来的,因为要解决分区曝光问题。

这是其他档根本不可能解决的。

第三,体育摄影,包括固定场所的纪实摄影,好的拍摄者,都是事先判断环境,这是职业习惯,他们知道如何拍出环境和人的协调性,这才是纪实。

这也需要M档。

第四,M档是最方便的,能认识这点,关键还是看水平。

第五,摄影和照相不一样,我一直在解释如何用单反去摄影,不是在解释如何照相。

-----

前面解释过,转换灰板的方法就是利用色标的白加黑减,在摄影术语里,白加黑减就是不能使用灰板的一种替代办法。

包括光比,减变镜,环境光处理都是灰板的延伸。

-----

说现在的CMOSiscalibratedtoANSIstandard(12%luminance),而灰板还是沿用KODAKstandard(18%reflectance),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而产生的产别。

**************

测光都是按18%灰来确定曝光。

用了上千次灰板了,出现曝光问题很少见。

-----

内闪是应付近距离的补光问题,拍摄距离过了2米,实际很难有好效果。

-----

只要是摄影标准测光灰板就可以用。

-----

色温是在相机的白平衡菜单中的自定义白平衡功能里实现。

-----

家里我用笔记本电脑修图,很老的设备,IMBT60。

学习PHOTOSHOP的阶段是在学校的MAC(苹果)机,色彩在苹果机上的确好很多,苹果的操作系统的确更适合修图。

关于色彩问题,更多关注的是后期,是个大话题,您可能的话就搜寻一下色彩管理的信息。

-----

“请问PS老头子,能耐心地解释一下,你说的M档与P档和A档的用光原理为什么不一样吗?

PS老头子:

“没办法解释,因为这需要的是实践。

如果您使用了灰板,准确使用白加黑减,拍片时能考虑色彩问题,光比问题,那么您就可以理解。

-----

光比是亮处与暗处曝光值的对比。

光比可以理解为光的数量比。

(光比)(曝光级的不同)(亮与暗处对比效果)

(1:

1)(0)平光,没有阴影

(2:

1)

(1)有些不同

(4:

1)

(2)明显的区别 

(8:

1)(3)反差较大

(16:

1)(4)强烈对比,暗处细节很少

(32:

1)(5)暗处即使是白色,也体现为黑

光比的曝光值对比不是相机对拍摄目标测光的对比,而是相机对灰板(拍摄目标所在位置),或者是测光表提供的曝光数据的对比。

原因:

相机测光是由色彩反射率决定的,同一光源下,同一位置目标色彩不同,相机的测光数据也不同,只有通过灰板才能体现真实曝光数据。

-----

实际摄影是用光的技术。

很多情况下光的方向对拍摄物体产生明暗对比,这时就产生了光比。

对于明暗的光比计算,可以通过灰板来准确得到数据。

如果侧光拍摄物体,那么需要对明与暗(佛像的两侧)分别测光。

-----

光比是需要对测光严格要求的,因为光比是摄影效果,和人眼看到的是有区别的。

这也是很多不明白M档和灰板使用的者的误区。

没有严格测光,近而调整布光(光源强度,或者是方向),拍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同一区域的大光比使用,必须是以明处曝光数据为基准,取明与暗的平均曝光数据是错误的。

因为这将失去光比效果。

对于小光比可以根据效果使用不同基准。

所以一些观点(如曝光可以模糊处理,差不多就行)是不会有光比效果的。

因为这种对比不同曝光,对比效果是不一样的,后期修图可以做到,但需要极高技巧。

-----

这是基础贴,我尽量少引用棚拍效果图,但为说明效果,引用几张。

光比(16:

1),曝光阴阳差(4)级,强烈对比,暗处细节很少

光比(8:

1)阴阳差(3)级,反差较大

对于使用自然光拍人像,光比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图片质量。

时间也很重要,下面2图都是黄金时间拍摄。

自然光拍摄人像,要考虑脸部光的对比度。

阴和阳面的光源比1:

1为平面光。

(基本上论坛里的人像都是这种拍法)光比2:

1适合彩色拍摄(阴阳1级)。

光比8:

1(阴阳3级)黑白拍摄效果适用。

后2种都很容易做到,但如果不精确处理,很难有好的效果。

-----

对于那种一张好片没有,还否认曝光基础重要性的无知之徒,这种方式是适合的。

-----

在风光片的拍摄中,是要处理光比问题。

-----

如果不使用滤镜,相机是无法处理高低光的问题。

后期如果用多张曝光不同的图PS,也可以修复一定区域,但还存在其他部分难于解决的问题。

-----

靠这吃饭?

这才是基础。

写这帖子,就是告诉某些人,别在坛子里胡扯了,告诉新手单反是干吗的。

-----

在风光片中,光差的判断是使用白加黑减的法则。

也决不能直接测光判断。

-----

使用渐变镜处理光比问题,是以低光为曝光基准,和同一位置的光比问题是不一样的,这点需要注意。

-----

摄影水平高低的直观判断就是看滤镜和灯与M档的配合。

-----

如果大海能够:

“最近在读一本关于曝光的书,是咔啪的系列小读物,日本人编的。

里面一些日本摄影师进行讲解,书中没有介绍到使用灰卡。

但通过我初步使用灰卡,认为ps老师讲求入门的基础要使用灰卡,增加自己的感性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否则根本不会达到ps老师讲的---不会透彻了解什么叫“白加黑减”

使用灰卡,正确地认识环境光,和主体的关系,到最后达到象ps老师讲的---从使用“使用灰卡”到“摆脱灰卡”,有很大帮助。

那本摄影书,恰恰对初学者或者说“某些老鸟”(象我这样的)忽略了这点,使得我们在摄影当中的走的路比较弯曲。

以前一直依赖相机的自动曝光加上自己的理解补偿,其实和灰卡或者说准确曝光有很大误差。

现在是数码时代,学习的成本比较低,更应该好好从基础做起。

”(呵呵,正好,我的这段话,PS老师有一段评语和一番鼓励的话,可能对大家都有用,我也抄进来)

PS老头子:

“正确理解,你会很快受益的。

我用了15年的光圈优先模式,我专业学习1个月就明白了水平不能提高是曝光认识,你比我幸运,至少很快知道什么是摄影。

-----

我不能容的是虚伪之人,这论坛很多。

-----

看看CCTV转播的奥运会开幕式和国庆阅兵,不都是浮躁的人员干的吗。

水平不高,还认为自己认识的很深刻。

-----

摄影我的认识就是初级,因为我知道这是需要大量实践去慢慢提高的,这需要的是实践,我只是把我的认识写出来,很多都是摄影教师的原话,比如“你要用相机思维考虑问题,相机不知道你眼里看到的是山川,河流,它只感觉到了色彩,所以相机不知道什么是正确曝光。

理解决定认识。

-----

这帖子里早有人说过,对付烂人,要比他更烂。

-----

A,S,P档如过从光圈,快门组合来讲,和M档没区别。

如果用A档测灰板,曝光锁定后的效果和M档是一样的。

但不能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摄影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之后,自动测光是一种潮流,但恰恰在那个年代,摄影技术出现了革新,就是有效光与环境光的利用,就是从80年代开始M档的用途被广泛用于各种有效环境光的置换。

摄影是由技术,内容,光影构成

技术:

运用相机原理,正确使用曝光技术,包括,光圈,快门,ISO,滤镜,灯具。

内容/构图:

通过2维图像,影响观者的思维

光影:

利用光的属性。

实现摄影这3个要素,只能通过M档,所以正规的摄影院校,第一节课就是讲灰板和M档。

使用其他档,根本不考虑你的成绩。

您可以再看看光比内容,这部分内容已经开始介绍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曝光,您去看看人像论坛,几张片子有光比,这不是摄影,这是照相,这谁都会。

-----

网友:

“还要一个,就是分区曝光的问题。

分区曝光,我的理解是根据强光区、弱光区和阴影区的测光值,以及它们分别在画面中所占的权重,最终得出的一个经验值,根据这个值,你用M档很容易调节到你所需要的曝光组合,而A和S档,而要费劲一些,但并不是说不能实现。

PS老头子:

“这种想法就是没有曝光的概念,曝光里没有权重之说,只有光比效果,所以分区曝光只可能通过灯具,滤镜,和其他附件完成,只通过相机的光圈,快门,ISO是做不到的。

实际如果您理解了曝光,用不了太长时间,您大部分作品是分区曝光,您才可能体会摄影的乐趣,因为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任意拍,这时您只会用M档,其他档您不会考虑了。

-----

总有人在说,除了技术,思维,内容,文化更重要。

他们认识的局限在于认为相机可以拍到自己眼睛看到的场景,其实不对。

了解了曝光,就明白,相机自身根本做不到。

所以什么是好片子,什么是摄影,摄影和照相区别在那里,就是对曝光的控制。

生活中大量的精彩并不是在良好光线下发生的,所以摄影技术的提高才能真正拍到有内容,有文化的片子。

-----

光的强度不用解释,真正要理解的是其对曝光的作用。

有朋友问过我怎么知道那个片子曝光有问题,实际这里有2点可以判断。

没有EXIF数据的片子,因为PS,好像很不容易判断曝光。

实际如果长期使用灰板的片子,然后在做后期PS,色彩是很舒服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明亮”。

曝光有问题的片子,后期调整,色彩是通过曲线或者色阶来处理,高手可以采用图层模式来调整。

但曝光有问题的片子,即使调整了,色彩的饱和还是不舒服,缺乏通透感。

很多人的片子后期已经习惯了重饱和的色彩,这就是曝光问题。

有EXIF数据的日光片子最好判断,因为全世界看到的太阳都是一个,换句话说都是在同一个大灯下拍摄,所以同等天气条件下,正确曝光下,数据应该是差不多的。

所以才有了阳光16法则(限制条件就是不是冲着太阳方向拍摄),如晴朗是F161/100,阴天F81/100,这已经是曝光的低线了(实际这个数据对数码来说是有些曝光不足的)。

和这个低限数据都有差距(不使用滤镜条件下),那可以判断曝光有问题。

所以光的强度对曝光来说的就是强度一样,曝光值相同。

使用M档应该有通过强度来判断曝光的习惯。

-----

对于持续光,曝光的决定是由光圈和快门决定的(不考虑ISO)。

对于瞬间光,曝光的决定是由光圈决定。

经常提到的58灯,42灯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光的强度。

因为功率造成的强度不一样,所以在摄影中的作用有明显区别。

使用闪光灯,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曝光指数来判断曝光。

曝光指数就是闪光指数/距离

58灯5米目标F11

42灯5米目标F8

58灯10米目标F5.6

42灯10米目标F4

可以看出58灯与42灯实际是功率差了一倍,因为光圈区别是1级。

在摄影中如果配合环境光的拍摄,58灯的优势是很大的。

-----

环境光就是拍摄主题的背景光。

因为光的强度不同,拍摄主题与环境光存在不同的曝光值。

背景光一般都是持续光,所以没有色标的情况下,可以由灰板确定曝光值。

而拍摄目标则需要由闪光灯确定曝光。

如下图,因为距离拍摄目标为7-8米,42灯可以确定光圈为5.6(ISO100)。

而背景环境光可以通过对距离更远的大屏幕确定(大概15米),通过拉长焦可以判断曝光,为F8,1/3,Iso200(在相机测光的基础上加1级曝光)。

闪光灯ISO100,F5.6对于ISO200,可以换算为为F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