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907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docx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docx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十五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和现代中国的科

考纲原文

考情分析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5)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7)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专题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中国古代的主要的文学成就、京剧及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双百”方针和新中国的教育等知识点,复习时要加强训练

考点1 古代中国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

造纸术:

发明:

西汉;改进:

东汉蔡伦(蔡侯纸)。

印刷术:

发明:

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改进: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火药:

发明:

唐代;发展:

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宋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火器。

指南针:

发明:

战国——司南;改进:

北宋发明人工磁铁——指南针;指南针对新航路开辟起重要作用。

2.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实用性强,领先于世界,缺乏理论。

1.(2013.06.广东学考)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  )

A.夏商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2.(2014.06.广东学考)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中发明于宋代的是(  )

A.火药B.指南针

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

3.(2016.06.广东学考)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蔡伦B.祖冲之

C.毕昇D.李时珍

4.(2019.06.广东学考)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

“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可能是(  )

A.《农政全书》B.《授时历》

C.《九章算术》D.《齐民要求》

考点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汉字:

甲骨文(商朝)→金文→篆书(秦朝)→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书法:

中国书法魏晋以后发展为自觉阶段。

东晋的王羲之所书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书法注重规范法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怀素、张旭的草书别具艺术魅力;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四大家,都以行书名世。

3.文人画:

重写意;民俗画、宫廷画:

重写实。

1.(2011.06.广东学考)据目前所知,商朝出现的成熟文字有(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D.原始刻划符号

2.(2013.06.广东学考)下图所示唐代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

A.楷书B.隶书

C.小篆D.草书

3.(2014.06.广东学考)主要以草书成就流芳后世的书法家是(  )

A.张旭B.颜真卿

C.欧阳询D.苏轼

4.(2015.06.广东学考)唐朝怀素的主要书法成就是(  )

A.楷书B.隶书

C.行书D.草书

5.(2017.06.广东学考)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

A.甲骨文B.楷书

C.小篆D.隶书

6.(2018.06.广东学考)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维强,如龙跳天门,虎卧风阁”。

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这种书体是(  )

A.篆书B.隶书

C.行书D.楷书

7.(2012.06.广东学考)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民间艺人创作B.注重写实

C.属于宫廷画D.注重写意

考点3 文学成就

1.春秋《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战国:

屈原-楚辞-《离骚》。

3.汉赋:

西汉司马相如。

4.唐诗:

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有“诗圣”的美誉。

5.宋词: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

6.元曲:

关汉卿的《窦娥冤》。

7.明清小说: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的对象加以描写,带有批判现实的色彩;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2015.06.广东学考)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  )

A.赋          B.小说

C.散曲D.词

2.(2016.06.广东学考)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B.杜甫

C.白居易D.苏轼

3.(2017.06.广东学考)唐代诗歌繁荣,被誉为“诗圣”的是(  )

A.白居易B.杜甫

C.李白D.王维

4.(2018.06.广东学考)有一部中国古典小说,以一对贵族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

这部古典小说是(  )

A.《水浒传》B.《红楼梦》

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

考点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戏曲历程:

起源:

傩戏;形成:

宋—南戏;成熟标志:

元—杂剧;顶峰:

清—京剧。

2.国粹京剧: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汉剧徽剧融合形成京剧;第一个繁荣期:

同治、光绪年间。

1.(2011.06.广东学考)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D.民国时期

2.(2012.06.广东学考)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对中国某一剧种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一剧种是(  )

A.京剧         B.元杂剧

C.粤剧D.昆曲

3.(2018.06.广东学考)清代融合多种剧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的艺术是(  )

A.昆曲B.越剧

C.京剧D.杂剧

4.(2019.06.广东学考)戏曲是中国艺术的瑰宝,著名的“同光十三绝”主要是(  )

A.京剧演员B.越剧演员

C.粤剧演员D.黄梅戏演员

考点5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进入核国家行列,打破美苏等少数国家的核垄断、核威胁;1966年,中国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3年,杂交水稻育成,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诞生。

2003年,“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1.(2019.06.广东学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2.(2013.06.广东学考)2001年中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  )

A.主持“两弹一星”试验研究

B.研制载人飞船

C.研制“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3.(2014.06.广东学考)2001年,袁隆平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的科技贡献有(  )

A.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B.参与研制“两弹一星”

C.发明巨型计算机

D.主持“嫦娥”登月航天计划

4.(2015.06.广东学考)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

此卫星被命名为(  )

A.“东方红”B.“神舟”

C.“嫦娥”D.“银河”

考点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内容: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2.发展历程:

1956年提出:

1957-1978年遭遇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

3.意义:

“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1.(2013.06.广东学考)“我们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大跃进”      B.“八字”方针

C.“文化大革命”D.“双百”方针

2.(2015.06.广东学考)当有人报告一位在华讲学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些观点时,毛泽东说:

“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

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

”毛泽东的这番话符合(  )

A.“一边倒”政策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

C.“双百”方针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2012.06.广东学考)1956年,为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的繁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是(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另起炉灶”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2014.06.广东学考)为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繁荣,1956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  )

A.“八字”方针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D.“教育革命”路线

考点7 教育事业的发展

1.扫盲教育:

50年代提出宗旨—1982年写入宪法—20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义务教育:

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世纪末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3.高等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

学苏联—1958年教育大革命—1961年根据八字方针调整,稳步发展—1966年“文革”遭破坏—1977年恢复高考—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

高等教育曲折的原因:

“左”倾错误;20世纪80年代后快速发展的原因: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4.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教育是科技、经济发展基础;尤其是知识时代,经济建设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所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1.(2011.06.广东学考)《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根据此方针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

A.普及义务教育     B.恢复高考

C.开展工农教育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016.06.广东学考)在某个历史时期,中国对旧有教育事业进行改革,主要是:

在学校中,开始建立共产党和青

年团组织,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进行专业调整,等等,把旧学校改造为面向工农、培养各种建设人才的阵地。

该历史时期是(  )

A.“大跃进”运动时期B.建国初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3.(2012.06.广东学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决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据此可知这个决定是(  )

A.实行改革开放B.推行“双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推行扫盲教育

4.(2013.06.广东学考)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  )

A.“教育革命”B.整风

C.“科教兴国”战略D.工农教育

5.(2017.06.广东学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的标志之一是(  )

A.恢复高考制度     B.开展扫盲教育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发展工农教育

6.(2018.06.广东学考)1977年,国家开始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

其中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是(  )

A.恢复高考制度

B.扫除文盲教育

C.通过《义务教育法》

D.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一、选择题

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

“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大

2.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中国雪”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D.火药

3.中国古代数学发达,以实用性为主,在田亩丈量等方面应用广泛。

标志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是(  )

A.《几何原本》B.《九章算术》

C.《石氏星表》D.《授时历》

4.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写,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D.《齐民要术》

5.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

C.书法艺术D.篆刻艺术

6.

泰山荣膺我国首座“中国书法名山”称号,泰山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右图“五岳独尊”石刻所示的书法为(  )

A.楷书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7.《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B.它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C.它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它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9.从唐诗到宋词再到明清小说,变化的趋势是(  )

A.越来越神秘B.越来越华丽

C.越来越平民化D.越来越复杂

10.2008年10月20日,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济南开幕,它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京剧艺术盛会。

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11.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

D.“南优2号”杂交水稻

12.标志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前列水平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3.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

A.研制氢弹成功

B.“东方魔稻”

C.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14.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世界性的植树造林运动

B.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

C.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共识

D.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

15.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含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16.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被当成错误受到批判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于一些政治运动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B.一些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来对待

C.不同的学术观点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学术观点代表不同的学术派别

1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

B.“文化大革命”后出现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C.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

D.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8.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9.“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需要超前性

20.有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

对此,中国主要的应对措施是(  )

A.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照搬西方国家经历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道路

C.将信息化作为我们目前经济发展的战略全部重点

D.先发展后治理

二、非选择题

21.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唐之际。

唐代印刷活动主要是印刷佛经、教材等书籍。

《金刚经》由7张麻纸连成,印有楷体经文,图文精美。

造纸中心成都、江浙一带成为印刷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唐代后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也开始普及。

据日本九世纪末史书记载,当时日本所存汉文图书多达一万六千余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773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编修《四库全书》,历时17年,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

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数目相当。

——摘编自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等

1751-1772年狄德罗主持出版了《百科全书》二十八卷,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

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罗芃等著《法国文化史》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唐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概述唐代图书传播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特点

情况

1950—1958年

指数增

长期

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59—1962年

非常时期

呈困难的饱和增长

1963—1965年

指数增

长期

每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66—1975年

非常时期

几乎零增长

1975年以后

指数增

长期

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相近

——《中西500年比较》

材料二 新中国科技人员占人口的比例

年份

全民所有制

单位中科技

人员的总数

全国每百万

人中科技人

员数

每百万人职工

科技人员数

1952

42.5万人

少于7.5人

269人

1987

889.4万人

83.1人

889.43人

1989

996.1万人

88.1人

967.6人

——《奋进的四十年》

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达到3.1万项。

——《中国现代史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各个阶段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综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

 

专题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__基础梳理·真题过关__

考点1

1.【解析】B。

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

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故选B项。

2.【解析】D。

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

结合教材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在宋代。

3.【解析】C。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昇。

4.A

考点2

1.【解析】A。

商朝时期就已经有了成熟文字甲骨文,故选A项。

2.【解析】A。

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根据图片可知字体与现在的汉字构造一致且工整,故排除C项。

结合所学可知楷书形体完整,草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隶书圆润,故选A项。

3.【解析】A。

张旭是草书大家,颜真卿擅写楷书、行书,欧阳询擅写楷书,苏轼是行书大家,故选A。

4.【解析】D。

怀素是唐代草书大家。

5.A

6.【解析】C。

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且“字势维强,如龙跳天门,虎卧风阁”是行书风格。

7.【解析】D。

文人画注重写意,不是写实,故选D。

考点3

1.【解析】C。

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故代表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散曲。

2.【解析】A。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唐代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3.B

4.【解析】B。

《红楼梦》以贾氏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问题和衰亡历程。

考点4

1.【解析】C。

清朝乾隆末年,徽班进京演出,故选C项。

2.【解析】A。

乾隆时期,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后来形成京剧。

故选A项。

3.【解析】C。

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并与其他地方戏曲融合,形成了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

4.A

考点5

1.B

2.【解析】D。

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

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选D项。

3.【解析】A。

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

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选A项。

本题与本考点2013年6月广东学考题相似。

4.【解析】A。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

考点6

1.【解析】D。

考查基础知识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

材料指出:

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应该给予自由的空间,这与“双百”方针的内涵一致,故选D项。

2.【解析】C。

毛泽东的话体现了允许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符合“双百”方针的要求。

3.【解析】D。

“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具有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促进科技文化繁荣的作用,故选D。

4.【解析】B。

“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具有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促进科技文化繁荣的作用。

考点7

1.【解析】C。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工农教育,故选C。

2.【解析】B。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由材料信息“对旧有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和改革的具体内容,可直接判断出这是建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教育的奠基时期,故选B项。

3.【解析】C。

改革开放新时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故选C。

4.【解析】C。

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根据时间信息“改革开放”可知应选C项。

其余三项都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前。

5.A

6.【解析】A。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大力推动教育层面的拨乱反正,恢复终止了十年的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__学业达标·实战演练__

1.C 2.D 3.B 4.C 5.C 6.A 7.A 8.C 9.C 10.D 11.D 12.D 13.B 14.B 15.D 16.A 17.A

18.B 19.A 20.A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