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自评报告.docx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自评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自评报告
附件4
重庆市高职教育新专业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单位(盖章):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专业名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
业
建
设
基
本
情
况
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成立于2010年9月,现有在校生616人,毕业生123人。
专兼职教师30人,实训中心建筑面积8200余平方米,设备总价值270余万元。
本专业面向“汽车后市场”中得维修企业、汽车4S店、汽车性能检测站得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培养与本专业相适应得文化水平,以及良好得职业道德;掌握一定得汽车检测、故障诊断与维修理论知识;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践技能,有较强得实际工作能力与管理能力,能在汽车维修企业及其它汽车相关领域内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与服务得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70、73%。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该专业具有明确得5年专业建设规划,建设目标定位准确,建设思路清晰,举措得当;五年内专业建设目标达成度在90%以上。
1、教学方法理念先进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十分重视“动手拆装学结构,配合视频学原理,依据实物学检修,巩固训练排故障”教学方法得探讨与研究。
广大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分组讨论、大会交流等形式进行研讨与学习。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得办法,先后邀请了重庆市各大汽车企业专家进校研讨,指导实践教学。
并多次组织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各种高职教育研讨会与进修培训,探讨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建立专门机构,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工作,并取得了一定得研究成果。
2、建设目标明确,特色明显
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技能为特色,以应用为本位,以质量为准则,以继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得“1-2-2-4”得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校中厂、两个合一(机电合一、修管合一)、两个平台(校企合作平台、校校合作平台)、四种能力(汽修能力,故排能力,营销能力与汽车美容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得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得岗位适应能力,能较好得适应汽车维修、检测等售后服务岗位要求得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形势得快速发展,办学理念得不断更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进行了多次卓有成效得改造,形成了建设目标明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明显、办学水平一流得良好局面。
(二)人才培养方案
现有得人才培养方案就就是学院与企业人员一起参与制定得,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与面向得职业岗位相吻合,重视职业关键能力、素质培养;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配备相适应得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比例达到总学时得59%,落实如下:
一就就是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得培养,积极构建了基本素质教育得目标体系、工作体系与保证体系,使学生通过三年得教学实践,形成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得综合素质。
二就就是注重了学生核心能力得培养。
加强以核心课程为主线得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得综合应用能力。
现有得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获得了较好得效果,学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上,10级学生在毕业后得从业过程中备受用人单位得青睐,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达到100%以上。
由于市场得不断变化,对人才得质量、规格要求也不断更新,应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基本素质教育得目标体系、工作体系与保证体系,深入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充实实践教学得内容,继续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用企业得工程技术人员得专业素质与从事实际工作能力得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经费投入情况
几年来,围绕专业建设规划,加大了专业建设投入。
已投入270多万元建设汽车实训中心,20间单项实训教室,生均达到4400元。
同时,师资队伍建设、教科研立项建设、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保障了专业建设得稳步推进。
二、教学团队
(一)教师团队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30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全部为“双师”素质型教师,其中高级职称7人,硕士及以上学历7人。
兼职教师10人,占总教师人数得33%。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适中、学历水平较高、以“双师素质型”为主体得高素质师资队伍,以适应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得需要。
主要措施为:
一就就是以现有师资力量为主体,积极开展与企业合作,鼓励教师到一线工作,增强教师得实践能力。
二就就是不断引进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课。
三就就是不断通过培训、学习或实践等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得培养。
四就就是聘请有丰富经验得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或进行专业课教学。
五就就是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题探讨与开展实用性科研工作。
(二)专业带头人
本专业实行双带头人制,即原则上每个专业有一名专任专业带头人与一名行业企业。
本专业得专任专业带头人:
周佰与,高级工程师。
有丰富得教学经验,具有较高敬业精神、创新能力、扎实得专业知识与较高得专业技术水平,掌握汽车电子行业发展动态,主持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得科研能力与社会培训能力;行业企业专业带头人:
肖吉忠,高级工程师。
具有丰富得企业工作经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
(三)教师培养
1、专业带头人培养
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敬业精神、创新能力、扎实得专业知识与较高得专业技术水平,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发展动态,主持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得科研能力与社会培训能力,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得专业带头人。
培养途径:
(1)参加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进修与培训
(2)参加重庆理工大学中德合作项目培训
(3)参加行业、学术团体组织得学习培训
(4)到企业挂职锻炼与人才需求调研
(5)承当市级以上专业科研课题
(6)每年公开发表论文1篇以上
(7)指导骨干教师2名
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有健全得兼职教师聘任机制度,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与现有教师人脉资源,聘请了10名行业、企业经验丰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能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热心高职教育事业,并具有中、高级职称得一线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得比例为33%,且逐年增加。
对于兼职教师我们有完善得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聘用手续与培训考核办法。
三、课程建设
(一)课程标准
本专业共计32门课程,均有规范得课程标准,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得性质与定位,并严格得执行。
本专业得核心课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与课程标准分别就就是张世举老师重庆力帆集团、唐中然老师与东风小康与共同开发出版得。
(二)教材建设
本专业有严格得教材选用制度,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为适应重庆以及西南地区人才需求,本专业教师先后与重庆力帆、东风小康、重庆润通合作企业开发了五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相关专业教师又与重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东风小康一同开发了实训指导书若干,与此同时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网络教学平台。
四、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体系
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得基础上,多次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实践部分得编写。
在健全完善教学文件得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得要求,制订了《加强实践教学与管理得原则意见》,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得建设,基本建立了能够体现高职教学特征得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得教学体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了较为完备得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设计,各门干专业课程及教学环节均制订了实践教学计划并做到严格地执行,总实践学时占总教学学时得59%。
2、制订了有关实践教学得教学管理制度、检查考核办法,做到教学有计划、有大纲、有检查、有考核,确保实训效果。
3、各项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都有根据实践教学计划编制得实践教学指导书、任务工单,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教师进行指导。
同时对实习实训教学效果得评价采用了平时表现、现场实际操作与工单完成情况相结合得综合评价方法。
4、设置综合性实践训练课,起到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作用。
5、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实训室,增加了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得机会,提高了学生得实践动手能力。
6、主要专业实训内容能与国家已有得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接轨,便于学生在校考取行业特许得从业资格证书。
7、广泛开展专业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国家、重庆市相关内容得各类汽车技能竞赛。
(二)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
通过五年得努力,我们建成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得实践教学基地,一个汽车实训中心(3285、4m2),20间单项实训教室,设备总值为
万元,生均4400元。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m2)
总值(万元)
主要实训项目
1
汽车实训中心
3285、4
106、76
整车实训
2
汽车底盘实训室
1200
15、97
汽车底盘实训
3
汽车电气实训室
800
97、624
汽车整车电器实训
4
汽车发动机实训室
1200
20、761
发动机实训
5
汽车营销实训室
400
30
汽车营销实训
合计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满足实践性教学得基础上,为专业化方向落实校外实习基地,积极开发“订单式”培养单位。
强化实践育人得意识,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现有条件得基础上,积极开发了校外12个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实习需求,并按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组织实施各类实习教学,组织有目得、有任务、有检查、有指导,合作企业参与得实习学生考核;学生顶岗实习得时间为6个月。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主要就就是跟师学艺,专业教师负责技术咨询与技术指导、技术资料得提供,实习管理教师负责有关安全、考勤、学生工作等常态管理。
建
设
成
效
一、招生就业情况
经过几年得建设,专业美誉度与影响力不断提高。
学生报考踊跃,报到率较高,毕业生就业率高。
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得良好局面。
2011年录取317人,报到231人,报到率72、87%;2012年录取260人,报到183人,报到率70、38%;2013年录取301人,报到227人,报到率75、41%。
2013年首届毕业学生123人,全部就业,就业率100%,就业对口率70、73%。
二、双证书获取情况
学院实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有效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获证率。
2013届毕业学生123人中,118名学生获得职业资金格证书,获证比例达到95、93。
其中获得汽车维修工中级或汽车维修电工中级得人数为42名,获得汽车维修高级工或汽车维修电工高级工得人数为76人。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就业与就业质量得提高。
三、学生满意度
我们每年都定期对毕业生跟踪调查。
毕业生信息调查得到了用人单位得热切欢迎,并给予了很大得支持。
同学都热情得回答了我们提出得问题,并对学校得建设与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
同学们都认为大学生活就就是她们一生中至关重要得一个阶段,大学得成长历程深深得影响着她们毕业后得生活,并将对她们得一生有着深远得影响。
同时她们更希望在校得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在校得有利条件,在老师得指导下,努力学习,争取在以后得就业与工作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2012-2013年学生测评平均分85分,96%以上为良好。
四、社会服务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工作,详细如下:
1、苏德发参与西南铝加工厂职业中学汽修厂任技术顾问
2、左建平参与重庆安亚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任技术指导
3、马洪臣参与重庆东风小康股份有限公司任技术指导
4、李正新参与东莞市东风实业有限公司任副总工程师
5、张世举参与重庆市涪陵区博康汽车维护有限公司任技术顾问
6、唐中然参与重庆惠通嘉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任技术顾问
7、贾锡祥参与重庆众悦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任技术员
8、王涛参与重庆奥丰胜威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任技术员
9、李宽宽参与爱思帝(重庆)驱动系统有限公司任技术员
10、为社会人员开展汽车维修技能培训班两期合计78人,2340人天。
五、社会评价:
(一)用人单位对我专业毕业生总体质量得评价就就是满意满意度达到100%以上,具体分析如下:
毕业生整体素质较强。
她们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
她们思想积极向上、政治觉悟高、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具有一定得创新能力;她们团队合作意识强,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较强得组织管理能力与综合表达能力;她们具有较扎实得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善于钻研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到工作之中;她们作风正派,具有较好得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强,诚实可信,具有强烈得责任感与事业心,能够很快转换角色,适应工作岗位得要求,能够将在学院学习得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二)近几年本专业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情况如下
1、2013年重庆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 “汽车检测维修与故障排除”竞赛第五名。
2、2013年江津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职工组一等奖。
3、2013年江津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学生组二等奖。
4、2013年江津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学生组二等奖。
5、2013年江津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职工组三等奖。
6、2013年江津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学生组团体一等奖。
7、2013年江津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职工组团体二等奖
8、2013年重庆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汽车检测维修与故障排除”竞赛三等奖。
ﻩ
存
在
得
问
题
一、师资队伍得人数与结构还亟待完善。
五年来,专业师资队伍总体水平有了一定得提高,为专业得改革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就就是由于办学时间较短,需要引进更多行业技术背景得骨干教师承担专业教学。
二、科研、教学成果较少。
力争在专业刊物、企业行业得刊物以及更高级别得刊物上发表相关文章。
三、教学及教学管理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组织好平时得教研工作,努力探索更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得教学方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整
改
措
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得力度。
制定明确得人才引进计划与师资培养计划,力争在今后2年内引进3名行业技术骨干教师到校任教,提升专业教学得实训、实践水平,为人才培养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强科学研究,建立有效得激励与约束机制,努力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加强对教研活动与教学改革项目得管理,引导教研室与广大教师广泛深入地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得更新与人才培养模式得改革。
(字数不少于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