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716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4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docx

《《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docx

《中药学士考试分级解析》军医

第1部分中医基础理论

第1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A型题

1.中医学认为人体构成一个统一整体是通过下列何者联系的()。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经络

E.以上均不是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学的()。

A.治病求本原则

B.辨证论治原则

C.因人制宜原则

D.因时制宜原则

E.整体观念

3.“同病异治”的“同病”是指()。

A.病因相同

B.病种相同

C.病证相同

D.病机相同

E.症状相同

4.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人体是以()为中心。

A.五脏

B.经络系统

C.精、气、血、津液

D.六腑

E.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

参考答案、考点与解析

A型题

1.【答案】D

【考点】整体观念的内容★★

【解析】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功能活动。

2.【答案】B

【考点】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解析】辨证论治原则分为症、证、病的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3.【答案】B

【考点】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解析】所谓“同病异治”,即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不同的病机,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所以“同病异治”的“同病”是指同一种疾病,即病种相同。

4.【答案】A

【考点】整体观念的内容★★

【解析】参见A型题第1题解析。

第2单元阴阳学说

一、A型题

1.阴阳的确切含义是()。

A.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B.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C.矛盾的双方

D.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E.古代的两点论

2.“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下列何种关系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用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平衡

3.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正常状态是()。

A.动态平衡

B.阴平阳秘

C.阳平阴秘

D.绝对平衡

E.相对平衡

4.阴胜则阳病的病理表现是()。

A.实寒

B.虚寒

C.实热

D.虚热

E.寒热错杂

5.阴偏衰,其病证的性质是()。

A.实热证

B.虚热证

C.下寒上热证

D.真寒假热证

E.实热证

6.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自和与平衡

C.阴阳相互转化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根互用

7.“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最终会导致()。

A.实寒证

B.阴阳亡失

C.虚寒证

D.实热证

E.阴阳两虚

8.根据阴阳理论,下列不属于阴的表现有()。

A.少言倦卧

B.面色无华

C.面色鲜明

D.口唇色淡

E.语声低微无力

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下列何种治法()。

A.阴病治阳

B.热者寒之

C.阴中求阳

D.阳病治阴

E.虚者实之

1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阴阳两虚

E.阳偏衰

11.在用补阳药治疗阳虚时,兼用补阴药,其根据的原理是()。

A.阴阳的对立制约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消长平衡

D.阴阳的相互转化

E.以上都不是

1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适应于()。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虚寒证

E.寒热夹杂证

二、B型题

13~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阴阳的对立制约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消长平衡

D.阴阳的相互转化

E.以上都包括

13.“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基础()。

14.阴阳对立双方发生的质变过程()。

15~16题共用备选答案:

A.阳偏衰

B.阴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寒偏盛

E.热盛伤阴

15.面色白,畏寒肢冷,喜静,小便清长,下利清谷,属于()。

16.形寒,肢冷,舌淡,属于()。

17~20题共用备选答案:

A.实热

B.虚热

C.湿热

D.实寒

E.虚寒

17.阳偏盛的主要病机特点是()。

18.阴偏盛的主要病机特点是()。

19.阳偏衰的主要病机特点是()。

20.阴偏衰的主要病机特点是()。

21~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治热以寒

B.治寒以热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中求阳

21.实热证的治则是()。

22.实寒证的治则是()。

23.虚寒证的治则是()。

24~26题共用备选答案: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寒者热之

D.扶阳益火

E.滋阴壮水

24.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称()。

2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

2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

27~28题共用备选答案:

A.阴偏胜

B.阳偏胜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阴阳两虚

27.虚热证的病机为()。

28.虚寒证的病机为()。

参考答案、考点与解析

一、A型题

1.【答案】D

【考点】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解析】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答案】B

【考点】阴阳的互根互用★★

【解析】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还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资生、相互助长的关系。

故说: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答案】A

【考点】阴阳的消长平衡★

【解析】阴阳的动态平衡协调状态,又称为“阴阳自和”。

而阴阳双方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则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以及生物的生生不息。

在人体则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而协调。

4.【答案】B

【考点】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解析】阴胜则阳病多表现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阴寒太盛,损伤阳气,则会引起阳气相对不足,功能虚弱的病证。

5.【答案】B

【考点】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解析】阴偏衰临床上常表现出虚性的热证,即“阴虚则热”。

6.【答案】E

【考点】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解析】阴阳互损是以阴阳互根互用为前提的。

7.【答案】E

【考点】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解析】阴阳互损是在阴偏衰或阳偏衰的病理状态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病理过程,此病理过程所产生的结局是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8.【答案】C

【考点】指导疾病的诊断★

【解析】色泽鲜明者属阳,色泽晦暗者属阴。

9.【答案】A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阴病治阳”,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0.【答案】C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虚热证,应用滋阴之品,资助不足之阴,以达到抑制相对偏盛之阳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又叫“阳病治阴”。

11.【答案】B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对阴阳偏衰病证,也可根据阴阳互根及阴阳消长的此长彼亦长理论来确立治疗方法。

12.【答案】B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参见A型题第10题解析。

二、B型题

13.【答案】B

【考点】阴阳的互根互用★★

【解析】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有三方面:

①阴阳互藏;②阴阳互根;③阴阳互用。

14.【答案】D

【考点】阴阳的相互转化★★★

【解析】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彼此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15.【答案】A

【考点】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解析】阳偏衰是指体内的阳气虚损,推动和温煦等功能减退,以及阳对阴的制约能力不足,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盛的病理状态。

16.【答案】D

【考点】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解析】阴盛则寒是指感受阴邪,体内功能阻滞或障碍,呈现出阴偏盛的病机,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

而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

如“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17.【答案】A

【考点】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解析】阳盛则热,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热征象的病证。

而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

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

如“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18.【答案】D

【考点】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解析】阴盛则寒,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

而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

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

如“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19.【答案】E

【考点】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解析】阳偏衰,临床上常表现出虚性的寒证,即“阳虚则寒”。

而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

如“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20.【答案】B

【考点】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解析】阴偏衰,临床上常表现出虚性的热证,即“阴虚则热”。

而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

如“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21.【答案】A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针对阴或阳偏盛所致的病证,主要运用损其有余的原则进行治疗。

如阳偏盛所致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物抑制亢盛之阳,清除其热。

22.【答案】B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可用温热药物消除偏盛之阴,祛除其寒。

23.【答案】D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阳虚不能制约阴而致的虚寒证,应当用补阳的药物,扶助不足之阳而达到制约相对偏盛之阴的目的。

这种方法,又叫“阴病治阳”。

24.【答案】C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可用温热药物消除偏胜之阴,祛除其寒,即“寒者热之”的方法。

25.【答案】D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虚寒证,应当用补阳的药物,扶助不足之阳而达到制约相对偏盛之阴的目的。

这种方法,又叫‘‘阴病治阳”,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6.【答栗】E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虚热证,应用滋阴之品,资助不足之阴,以达到抑制相对偏盛之阳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又叫“阳病治阴”。

亦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27.【答案】C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阴虚不能制约阳而致的虚热证,应用滋阴之品,资助不足之阴,以达到抑制相对偏盛之阳的目的。

28.【答案】D

【考点】指导疾病的防治★★★★★

【解析】参见B型题第23题解析。

第3单元五行学说

一、A型题

1.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E.稼墙

2.五行学说中“火”的特性是()。

A.从革

B.炎上

C.稼穑

D.曲直

E.润下

3.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特性的事物应归属于()。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为()。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不属于五行中“土”的是()。

A.五色中的黄

B.五方中的中

C.五官中的口

D.五脏中的脾

E.五体中的骨

7.脾与下列何官窍相对应()。

A.目

B.鼻

C.舌

D.口

E.耳

8.下列不符合五行生克规律的是()。

A.木为水之子

B.火为土之母

C.金为土之子

D.水为火之所不胜

E.金为木之所胜

9.下列五行生克关系中哪项是正确的()。

A.金克水

B.火克水

C.木生火

D.水生火

E.木生水

10.与心相表里的脏腑为()。

A.胆

B.大肠

C.膀胱

D.小肠

E.胃

11.与肺相表里的脏腑为()。

A.胆

B.大肠

C.膀胱

D.小肠

E.胃

12.与脾相表里的是()。

A.胆

B.大肠

C.膀胱

D.小肠

E.胃

13.在五行学说中,五季中的“长夏”归属于()。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14.五行中说明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滋生作用的为()。

A.相生关系

B.相克关系

C.相乘关系

D.相侮关系

E.不正常的相克关系

15.五行相生的规律是()。

A.木→火→土→金→水→木

B.木→土→水→火→金→木

C.金→木→水→火→土→金

D.水→火→土→金→木→水

E.木→土→金→水→火→木

16.五行相克的规律是()。

A.木→火→土→金→水→木

B.木→土→水→火→金→木

C.金→木→水→火→土→金

D.水→火→土→金→木→水

E.木→土→金→水→火→木

17.就五体与五脏的主要关系而言,下面不属于“五脏所主”的是()。

A.肺主皮毛

B.心主脉

C.肝主目

D.肾主骨

E.脾主肌肉

二、B型题

18~20题共用备选答案:

A.木性

B.水性

C.火性

D.金性

E.土性

18.炎上为()。

19.润下为()。

20.从革为()。

21~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木

B.水

C.土

D.金

E.火

21.五行中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为()。

22.五行中具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作用的是()。

23.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归属于()。

24~26题共用备选答案: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24.五味的五行属性,咸属()。

25.五味的五行属性,甘属()。

26.五味的五行属性,酸属()。

27~29题共用备选答案:

A.相生关系

B.相克关系

C.相侮关系

D.相乘关系

E.以上均不是

27.“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疗原则是根据五行中()。

28.五行中反向克制为()。

29.“抑强扶弱”法是根据五行中()。

30~32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0.面见黄色,口味甘,脉象缓,病多在()。

31.面见黑色,口味咸,脉象沉,病多在()。

32.面见青色,口味酸,脉象弦,病多在()。

33~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母

B.子

C.所胜

D.所不胜

E.以上都不是

33.火为木之()。

34.金为木之()。

35.土为木之()。

36~38题共用备选答案:

A.脉

B.筋

C.肌肉

D.骨

E.皮肤

36.心在体合()。

37.肾在体合()。

38.肝在体合()。

39~41题共用备选答案:

A.舌

B.目

C.口

D.鼻

E.二阴

39.肝开窍于()。

40.心开窍于()。

41.脾开窍于()。

42~44题共用备选答案:

A.爪

B.发

C.毛

D.唇

E.面

42.肺其华在()。

43.肾其华在()。

44.脾其华在()。

45~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相生

B.相克

C.过克

D.反克

E.制化

45.相乘可称为()。

46.相侮可称为()。

47~48题共用备选答案:

A.相生关系

B.相克关系

C.相侮关系

D.相乘关系

E.以上均不是

47.五行中某“一行”过于强盛,造成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此现象属于()。

48.五行中某“一行”亢盛,侵犯“所不胜”这种关系属于()。

49~50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9.面青嗜酸脉弦,病多在()。

50.面赤口苦脉数,病多在()。

参考答案、考点与解析

一、A型题

1.【答案】A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木的特性是“木日曲直”,指植物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2.【答案】B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火的特性是“火日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3.【答案】D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金的特性是“金日从革”,“从革”,用以说明金属是通过对矿石的冶炼、变革,去除杂质,进而纯净的变化过程。

4.【答案】D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凡是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用“金”进行归纳。

5.【答案】E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水的特性:

“水日润下”,“润”,滋润,指水可使物体保持湿润而不干燥;“下”,即向下,下行。

6.【答案】E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属于五行中“土”的,如下表所示:

自然界

人体

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

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脉五华

角酸青生风东春

徵苦赤长暑南夏

宫甘黄化湿中长夏

商辛白收燥西秋

羽咸黑藏寒北冬

肝胆目筋怒泪弦爪

心小肠舌脉喜汗洪面

脾胃口肉思涎缓唇

肺大肠鼻皮悲涕浮毛

肾膀胱耳骨恐唾沉发

7.【答案】D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8.【答案】E

【考点】五行相生与相克★★★★★

【解析】相生:

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促进、资助、协同作用。

五行之间递相资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两方面关系,《难经》将此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母子”关系。

凡属“生我’’的一方,被称为“母”;“我生”的一方,被称为“子”,即所谓“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相克:

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抑制、约束、拮抗作用。

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的两方面关系。

《内经》中把这种关系称之为“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

凡属“克我’’的一方,即为“我”的“所不胜”;凡属“我克”的一方,即为“我”的“所胜”,即所谓“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9.【答案】C

【考点】五行相生与相克★★★★★

【解析】参见A型题第8题解析。

10.【答案】D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11.【答案】B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12.【答案】E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13.【答案】C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14.【答案】A

【考点】五行相生与相克★★★★★

【解析】参见A型题第8题解析。

15.【答案】A

【考点】五行相生与相克★★★★★

【解析】五行之间递相资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6.【答案】B

【考点】五行相生与相克★★★★★

【解析】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7.【答案】C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二、B型题

18.【答案】C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参见A型题第2题解析。

19.【答案】B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参见A型题第5题解析。

20.【答案】D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参见A型题第3题解析。

21.【答案】E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用“火”进行归纳。

22.【答案】C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土的特性是“土爰稼穑”,是指土地可供人类从事种植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23.【答案】E

【考点】五行特性★★★★★

【解析】凡是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用“水”进行归纳。

24.【答案】E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25.【答案】C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26.【答案】A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27.【答案】A

【考点】五行相生与相克★★★★★

【解析】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两方面关系,《难经》将此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母子”关系。

凡属“生我”的一方,被称为“母”;“我生”的一方,被称为“子”,即所谓“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8.【答案】C

【考点】五行相乘与相侮★★★

【解析】相侮是指反向的相克,又叫“反克”,或者“反悔”,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29.【答案】B

【考点】五行相生与相克★★★★★

【解析】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的两方面关系。

《内经》中把这种关系称之为“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

凡属“克我”的一方,即为“我”的“所不胜”;凡属“我克”的一方,即为“我”的“所胜”,即所谓“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0.【答案】C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31.【答案】E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32.【答案】A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33.【答案】B

【考点】五行相生与相克★★★★★

【解析】五行之间递相资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两方面关系,《难经》将此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母子”关系。

凡属“生我”的一方,被称为“母”;“我生”的一方,被称为“子”。

34.【答案】D

【考点】五行相生与相克★★★★★

【解析】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的两方面关系。

《内经》中把这种关系称之为“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

凡属“克我”的一方,即为“我”的“所不胜”;凡属“我克”的一方,即为“所胜”。

35.【答案】C

【考点】五行相生与相克★★★★★

【解析】参见B型题第34题解析。

36.【答案】A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37.【答案】D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38.【答案】B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39.【答案】B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解析】通过五行归类,即将自然界以及人体许多复杂的事物和现象有机地联系在

一起,形成了木、火、土、金、水五大系统。

参见A型题第6题解析。

40.【答案】A

【考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