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及其防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410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docx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及其防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docx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考纲要求]

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知识讲解]

(1)主要地质灾害

          概念:

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地面的震动现象,大部分地震和地质构造有关,称为构造地震,地震是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要素:

震源(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相对应有地面上的点)

          大小:

用里氏震级表示。

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多倍

          分类:

3级以下微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地震   我国:

大部分省区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唐山地震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主要地震区有:

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源和四川、云南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我国死火山:

山西大同;休眠火山:

长白山的白头山、黑龙江五大连池;

活火山:

台湾大屯火山群、昆仑山

定义:

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

            构造:

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

                   活火山:

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

史前喷发过,后来未喷发过

                   休眠火山:

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

我国火山分布:

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白头山、五大连池)、台湾、海南岛等地,最近年代(1951年)喷发的火山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

定义: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定义:

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及巨大的砾石

形成条件:

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当夏季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时

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我国分布:

山区面积占2/3,地表起伏大,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破坏,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主要分布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

   

(2)地质灾害的特点

相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②主要是重力作用形成;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

①运动物质体积大小不同;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3)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多发,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4)地质灾害的防御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

[能力训练]

1.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    )

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D.洋流分布

3.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

A.新生代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

4.下列地质灾害主要由外力导致的有(    )

A.日本神户地震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C.新疆地震D.长江巴东段滑坡

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注:

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5.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6.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地震是对人类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根据7—9题所示的材料判断。

7.1999年8月17日凌时晨3点左右,土耳其西北部的一些省份发生了里氏6.8级强烈地

    震,震中在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28°E附近),造成13000多人死亡。

    1999年8月21日凌晨4时26分,在哥斯达黎加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震中位于米尔斯镇(9.1°N,84.2°W)。

有关两地地震的对比叙述,正确的是(    )

A.土耳其和哥斯达黎加处于同一地震带上

B.土耳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能大于哥斯达黎加

C.哥斯达黎加的地震释放能量较土耳其大15倍左右

D.震中距相同的情况下,哥斯达黎加的地震烈度一定大于土耳其

8.2002年3月26日,地震袭击了阿富汗的北部地区,伤亡惨重,此次地震的震源距离地表

   仅为80KM。

同学甲绘制了一幅地震中心地区等震线示意图,同学乙认为图中等震线的的

   绘制不切合实际,其理由最可能是(    )

A.等震线绘制的范围太小

B.因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故等震线只有一条

C.在同一次地震中,与震中距离相等的地主烈度不一定相同

D.等震线应以巴格兰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9.1999年土耳其、我国台湾、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地区发生了7级以上的大地震,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三地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三地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C.三地均位于消亡地带上

D.三地均位于板块张裂地带上

10.读右图“地震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A表示              B              

A至B表示                              ;B至D表示                             

图中的圆弧虚线是                    

   

(2)在同一次地震中,如果其他条件相仿,B、D相比,地震烈度较大的是              。

   (3)世界上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              有关,其分布规律是                   

                              。

[能力训练答案]

1、A  2、C  3、A  4、D  5、A  6、C  7、B  8、C  9、C

10.

(1)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震中距  等震线  

(2)B  B距离震源比D近  (3)地质构造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教师归纳小结

4.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成因上的关联性如:

川、滇、黔边地区

读图4.60,完成活动1

(2)成灾上的关联性

如陕西华县大地震伤亡83万人,原因在于疫病蔓延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3)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1998年长江大水由于降水集中且很大,也与长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有关,这也是该地区近年来泥石流、滑坡多发的原因。

5.地质灾害的防御

(1)加强地质灾害的防御,建立灾情预测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海水的运动

[考纲要求]

  洋流。

洋流的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讲解]

1.海水运动形式

波浪:

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潮汐: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小潮                                     大潮

洋流: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2.洋流的形成

  

(1)洋流分类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①按成因  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

              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②按性质:

寒流、暖流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

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低。

我国大陆沿岸的沿岸流:

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沿海海水向南流动形成沿岸流(寒流)。

重要海域的洋流分析:

   

①直布罗陀海峡:

表层大西洋      地中海,底层地中海      大西洋。

原因:

受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地中海蒸发旺盛,周围河流淡水注入少,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而大西洋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海平面低些。

②卡特加特海峡:

波罗的海      北海

③曼德海峡:

表层印度洋      红海;底层红海      印度洋      

④马六甲海峡:

夏季印度洋      南海,冬季南海      印度洋。

原因:

夏季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马六甲海峡北部海平面高于南海海平面,海水由北向南流;冬季反之。

3.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

                         冬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夏季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

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

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

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

西风漂流(寒流)

⑤墨西哥湾暖流强劲的原因:

受南美洲轮廓的影响,南赤道暖流加入北赤道暖流。

⑥秘鲁寒流与厄尔尼诺现象:

每隔几年,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秘鲁附近海域升温2—3°C,渔业严重受损,天气发生剧烈变化,降水剧增,而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出现干旱。

拉尼那现象相反。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全球影响:

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

    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有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

③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

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等

 与上升流有关:

秘鲁渔场等

海洋污染:

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

[能力训练]

1.当海轮从波斯湾驶往孟买顺风顺流时(  )

A.堪培拉正处于高温多雨期B.华北平原正播种小麦

C.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亚平宁半岛进入多雨期

2.在下列海洋资源中,目前发现只分布于深海海底的是(  )

A.锰结核 B.天然气 C.煤炭D.石油

3.直布罗陀地区处于雨季时,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海流P和斯里兰卡以南海洋表面海流Q

   的流向是(    )

  A.P从西向东,Q从东向西   B.P、Q都从西向东

C.P从东向西,Q从西向东         D.P、Q都从东向西

4.读等值线图(a1>a2>a3),判断(    )

A.若是等高线,虚线处表示山脊

B.若是表层海水等水温线,虚线处表示寒流

C.若是海平面大气等压线,空气是逆时针方

向运动

D.若是海平面大气等温线,此图表示的是北

半球

5.在大洋东北部能延伸到北极圈内的洋流是(    )

A.阿拉斯加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千岛寒流

6.下列洋流分布示意图中,在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三个洋都有分布的是(    )

A                 B                   C                 D

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

    A.西欧大面积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B.我国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

    C.秘鲁大西洋沿岸呈现荒漠景观    D.非洲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

8.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波浪、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

    B.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海水下落称为汐

    C.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D.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9.下列关于寒流经过海区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向北凸出          B.都是向南凸出

C.都是向赤道方向凸出    D.都是向极地方向凸出

    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是目前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

10.右图中a、b、c、d分别表示南、北半球相应纬度海域或陆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其中表示北半球陆地的曲线应是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D.曲线d

11.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支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        ,

补偿流的是        。

   

(2)A、B、C、D四个海区中盐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3)如A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

                ,不利的影响是:

                 。

(4)海洋污染除石油污染外,其主要的污染来自                             。

(5)E海区的渔场名称是        ,形成原因是:

                                 ;

E海区在圣诞节前后常发生            现象,对            产生重大的影响。

12.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

   

(1)给各洋流添加箭头,表示其正确流向。

   

(2)作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半球以         海

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及      半球以      为中

心的大洋环流。

   (3)洋流④⑤⑦⑩,按成因分,属风海流的有      ,按

性质分,属寒流的有         。

   (4)图中海域A、B、C、D处,能够形成渔场的是      处,原因是                       。

   (5)若此图表示太平洋,则图中洋流的名称:

②           ,⑨             。

若此

图表示大西洋,则图中洋流的名称:

    

①         ,③          ,④            

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布下了水雷阵测听仪,同时派出强大的舰队,日夜巡逻防守,真可谓固若金汤。

哪知道德国潜水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以突然袭击。

原来,德军早已掌握了该地区一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军将领忽略了。

   

(1)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         、        三类。

   

(2)材料一中,德军能顺利抵达地中海,是利用了直布罗陀海峡存在        的自然现

象,简述这种现象的成因                                       。

   (3)在材料二图中标注海峡两侧海洋的名称,并在图上画出德军潜艇往返的行进路线

(实线箭头表示进人地中海的路线和方向,虚线箭头表示返回时的路线和方向)。

   (4)若航行深度不变,由大西洋进入地中海后潜水艇水箱中的水量要      。

14.读图,abc为一组等温线,且数值a

   

(1)该图表示      半球       月等温线分布图

   

(2)造成图中海、陆等温线弯曲方向不同的原因

是                            。

   (3)图中P洋流属于        (寒或暖)流,若与千岛

寒流交汇,形成的著名渔场是日本的          渔

场,洋流P按成因分类应属于           流。

   (4)若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随着这里洋流的流动将会产生的结果是①         

                  ②                              

   (5)若图中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反,那就是(    )

A.南极洲正值科学考察最佳时期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C.地中海沿岸暖湿多雨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能力训练答案]

    1.C  2、A  3、A  4、B  5、B  26、B  27、A  28、B  29、C  30、A 

31.

(1)ac、b

(2)B>A>D>C(2分) (3)加快被石油污染海面的净化、扩大了泄漏石油的污染范围 (4)陆地上的工业生产 (5)秘鲁渔场、这里的上升流促使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使藻类大量繁殖,吸引鱼群 、厄尔尼诺、全球气候

32.

(1)略  

(2)南  副热带  北  副极地  (3)④⑤⑦  ⑦⑩  (4)A  这里有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5)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  巴西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33.

(1)密度流  补偿流  

(2)密度流  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地中海蒸发旺盛,周围又无大河流汇入,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与地中海相邻的大西洋海水,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比地中海高。

于是,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人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人大西洋。

  (3)略  (4)增加

34.

(1)北  一  

(2)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冬季大陆温度小于海洋温度  (3)暖  北海道  补偿  (4)加快石油污染的净化速度  扩大石油污染的范围  (5)B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2013-05-2811:

11:

19)

转载▼

标签:

杂谈

[考纲要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

 [知识讲解]

一、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地球上的海洋

(1)地球的水库:

平均深度3800千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淡水中冰川水、地下淡水最多。

人类生活用水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循环——大气中的水源和陆地水的来源

海上内循环:

占水循环水量的90%;

     海陆间循环: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以径流注入大海。

     内陆循环:

水汽主要为蒸发与蒸腾,注入内流河与内陆湖。

海陆间水循环,有三个要点需要注意:

一是水循环的场所,即天空和地面、地上和地下、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是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包括蒸发→气流→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通过这些把三种形态的水体连接成为一个相互交换和转化的动态系统,其中蒸发与降水、水汽输送与径流输送作用更加明显;

三是水循环的能源,即蒸发、水汽输送、凝结等环节是太阳辐射的结果;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是地球重力作用的结果。

水循环的作用与意义:

是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通过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循环系统,水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一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换。

二是在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三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雕塑地表形态。

如:

海洋→陆地的水汽输送量=陆地→海洋的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海洋水数量不变:

海洋上降水量=海洋上的蒸发量+来自陆地的径流量;陆地水数量不变:

陆地上的降不量=陆地上的蒸发量+陆地上的径流量。

可以看出: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其循环更新的速度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运用水资源时要做到:

合理运用,不能超过水的更新数量;保护水质,免受污染。

(3)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地球表面的71%是海洋

            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海水运动塑造海岸地形、引起海岸变迁,影响沿海沉积物的搬运和泥沙沉积,入海河流的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

港口、养殖、捕捞、排污。

 2.海水温度

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

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

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水温高) 冬季(水温低)

  水平分布规律   同一季节,不同海区      高纬(水温低) 低纬(水温高)

                 同一纬度     暖流流经(水温高)      寒流流过(水温低)

  垂直分布规律:

从表层到深层,水温渐低,1000米以下几乎无变化。

(2)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

海水热容>陆地>空气

3.海水盐度:

单位质量(1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

世界大

   洋的平均盐度为3.5%

(1)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

各个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