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117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9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承办单位、承办单位负责人、项目建设地址

1.项目名称: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

2.承办单位: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某生物制品研究所

3.承办单位负责人:

4.项目建设地址: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院内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成立于1934年,原为国民政府中央西北防疫处,1949年解放以后,隶属于国家卫生部,先后称为西北军区某生物制品研究所(1951年)、中央卫生部某生物制品所(1953年)、卫生部某生物制品研究所(1980年)。

到目前已有70多年的历史,现隶属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

该所1958年迁址至现址某市盐场路888号。

1985年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1985年后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1999年在政企分开的改革大潮中,与原主管部委卫生部脱钩,隶属于中央企业工委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

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原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隶属国资委),某生物制品研究所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

历经70余年的发展,某生物制品研究所成长为科、工、贸一体化的国有医药生产大型高科技企业,也是国家医用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学和实验动物学的重要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生物安全相关产品的储备任务。

同时具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国家人事部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产业化基地、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批准为国内生物制品领域唯一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006年获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

2009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内设有11个职能管理部门,15个生产及辅助生产部门,1个质量保证部,1个质量检定室,1个工程技术管理部和一个企业技术中心——由6个专业研究室(第一研究室:

肠道细菌及其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研究;第二研究室:

病毒及病毒疫苗研发;第三研究室:

呼吸道细菌及其疫苗研究;第四研究室:

基因工程病毒疫苗和生化制剂研究;第五研究室:

细菌毒素制剂研究;第六研究室:

联合疫苗的开发和生产工艺研究),2个国家专业菌种保藏实验室(梭菌专业实验室、杆菌专业实验室)和1个生物效力实验室以及分布在生产科室的12个研究小组组成。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占地43万平方米,总资产13.73多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7.97亿元,实现利润3.12亿元。

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均列我省生物医药行业前列。

2002年以来,连续六年入选“甘肃工业百强”的前50位。

2005年列“甘肃工业实现利润30佳”第12名,2006年、2007年列“甘肃纳税百强”前40位;2008年列第27位。

2008年实现利润列全国医药行业工业企业第17位。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现有在岗职工1439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410人。

具有国家全日制教育学历的职工人数占在岗职工总数的81%。

截止2005年底,全所所有的生产车间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主要有血液制剂车间、流感疫苗车间、轮状病毒疫苗车间、乙型肝炎疫苗车间、狂犬病毒疫苗车间、麻疹疫苗车间、风疹疫苗车间、乙脑疫苗车间、抗毒素和免疫车间、多糖类疫苗车间、DTaP疫苗车间、分包装车间、诊断试剂车间。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以生产疫苗类产品、血液制品和诊断试剂为主的生物技术企业,疫苗类产品所占份额在75%左右,目前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预防类制品:

病毒性疫苗有麻疹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CHO)乙肝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疫苗、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冻干纯化狂犬病疫苗。

细菌性疫苗有Hib结合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A+C群流行性脑膜炎多糖菌苗、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DPT、DTaP、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

治疗性制品:

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肉毒抗毒素(A、B、E、F型和四价混合)、抗狂犬病毒血清等。

诊断试剂:

有正式文号的产品计38种。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拥有国内独家产品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A+C群流行性脑膜炎多糖菌苗、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Hib结合疫苗、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肉毒抗毒素和肉毒分型诊断试剂等。

国内占较大的市场份额产品有麻疹减毒活疫苗(75%),破伤风抗毒素(40%)。

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是我国第一个以成品形式出口的生物制品,已在26个国家和地区注册销售(韩国、印度、香港地区、科威特、巴西、墨西哥、中美洲四国、乌克兰、印尼、土耳其等)。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科研成果有:

国家Ⅰ类新药4个品种、Ⅱ类新药8个品种、Ⅲ类新药2个品种、Ⅳ类新药及仿制药13个品种,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杜邦科技创新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

1998年以来主要科研成果和产品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国际上唯一被批准注册的《口服福氏2a和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苗》,国际上第二个被批准注册的《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国际上第三个被批准注册的《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国内第一个被批准注册的《A+C群流脑多糖疫苗》,《治疗用神经生长因子》,《Hib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上述产品的销售额已达到全所总销售额的80%,已经成为某所的经济支柱。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发展规划为:

紧跟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的步伐,成长为以疫苗类生物制品为主导,科研特色鲜明,人才结构合理,基础设施优良,具有稳定的国内市场和逐步增长的国际市场,具有竞争能力和抵御能力的一流生物技术企业。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2006年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原国家计委2001年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原国家计委(第9号)令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

4.原国家计委(第3号)令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5.甘肃省实施《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办法;

6.甘肃省建设厅、甘肃省抗震办公室《关于加强“5.12”汶川地震后我省城乡规划编制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工作的意见》甘建设[2008]249号;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及其他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

1.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生物制品研究所院内,办公大楼的北侧,生产大楼的东侧。

北临研究所内的配电室,其东侧为污水处理站和锅炉房。

2.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综合测试大楼1座,其总建筑面积26246㎡(其中地下部分1422㎡,地上部分24824㎡),主体地上十五层,地下一层,建筑主体高度74.80米。

新购买实验及检测设备615台(套),其中进口设备451台(套)。

3.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14267.61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

资金构成为:

设备购置费4082.4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28.61%;安装工程费2105.08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4.75%;建筑工程费6458.71万元,占建设投资的45.27%;其他费用1621.42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1.36%。

资金来源:

全部投资由某生物制品研究所自筹解决。

4.结论

从项目的选址,建设方案的分析评价,建设的必要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当地社会文化互适性以及项目实施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

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改善某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药品测试环境,有力的提高某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建议

项目承建单位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并成立项目办公室,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编制好工程进度计划,每周、月、季核查工程进度,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项目承建单位应选择有相应资质、信誉良好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把工程建设成优质获奖工程。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占地面积

2657

2

总建筑面积

26246

3

建筑基底面积

2657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4267.61

其中:

设备购置费

万元

4082.40

安装工程费

万元

2105.08

建筑工程费

万元

6458.71

其它费用

万元

1621.42

5

资金筹措(全部由企业自筹)

万元

14267.6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一、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条件

某市处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即北纬36°,东经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

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

黄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东西狭长,呈一带状,市区有黄河和及其支流形成的不少盆地与峡谷,盆地与峡谷相间是市区地貌的主要特点。

某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620.3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327.7毫米,并集中分布在6~9月。

年平均气温9.3℃。

二、社会经济条件

1.行政区划与人口

某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

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总人口329.43万,有汉、回、满、东乡、藏、蒙、土家等36个民族。

2.文教卫生

某科技实力较强,现拥有近1000多家各类科研开发机构,9个国家重点研究实验室,17所高等院校,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600多项,人才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有些研究机构如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某冰川冻土研究所、某化学物理所等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声誉。

3.社会经济

某经济运行呈现出增势稳健、后劲提升、活力增强、协调发展、整体效益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幅较上年提高0.4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9亿元,增长3.69%;第二产业增加值336.08亿元,增长15.78%;第三产业增加值370.59亿元,增长10.22%。

三次产业比例为3.56:

45.87:

50.57。

非公经济增加值236.4亿元,增长21.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2.26%。

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09.4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86.08万亩,比上年增长2.57%,粮经比例为60.1:

39.9。

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作物品质结构调整加快,“两高一优”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增加。

全市优质作物播种面积90.27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17%,其中优质粮食播种面积66.36万亩。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生产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5.5万千瓦;机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6.39%;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化肥消耗总量12.82万吨。

工业经济克服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态势。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6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7.92亿元,增长17.98%;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9.96亿元,增长7%。

全部市属工业实现增加值85.13亿元,增长15.56%。

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和甘肃省规定的指标范围之内。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5.19%;实现利润总额9.01亿元。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8.8%,市属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0.3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6%,其中: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6.52亿元,增长19.2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9亿元,增长58.98%。

全社会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9.95亿元,增长30.57%。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2.95亿元,占0.8%,第二产业完成139.24亿元,占38.82%,第三产业完成216.43亿元,占60.38%。

全社会完成新增固定资产222.17亿元,下降4.47%。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整体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日益强化。

北滨河路银沙段等道路拓建工程全面竣工,城区“三大出口”改造建成通车,南河道二期工程、银滩湿地公园一期、某客运中心等工程基本完工,邓家花园改造、西关十字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年度计划,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洪门子公交枢纽站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安宁新城区建设全面提速。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41.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2%,其中:

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93%;入境旅游人数6.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2%。

实现旅游总收入2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25%,其中:

国内旅游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创汇22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3%。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生物制品是防病、治病、备战、救灾的必备药品,它的开发和生产属现代高技术产业。

生物制品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发挥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国55年来,危害甚广的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通过生物制品预防接种成功地予以消灭或基本消灭,其他传染病如麻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肝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等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大幅度降低,充分显示了生物技术疫苗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生物技术是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之一,生物制品则是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生物技术列为最优先发展的项目,国家“七五”计划到“十五”计划均将生物技术列为重点攻关项目。

1988年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生物技术发展规划,1989年11月,国家医药管理局成立了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并制订了“医药工业生物技术近期、中期发展规划”。

国家“十五”计划提出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通过实施重点高新技术工程项目,促进高技术成果转化,力争在生物工程药物,生物芯片,农业生物工程等领域实现产业化。

可见“十五”期间国家将实现生物工程药物的产业化,放到了突出重要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科学技术部联合修订,予以发布的2004年第26号公告: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医药与生物部分中指出:

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和创新药物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减少传染病的危害方面发挥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流感(裂解)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出血热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冻干口服痢疾疫苗、SARS疫苗等新型疫苗及联合疫苗;疫苗生产用清洁动物(原代细胞源)及传代细胞;疗效突出的新型化学合成药物、新型抗生素药物、手性小分子药物、合成多肽药物、核酸类药物、糖类药物以及作用新靶点的天然药物和贵金属药物等。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将加大对生物科技的投入,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投资额达到100亿元,政府将对创新药物、转基因和生物技术三大领域加大支持力度。

甘肃省在生物药品方面,以某生物制品研究所为龙头,形成了疫苗、治疗药物、诊断试剂类生物产品生产技术体系。

该所自主研制的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冻干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A+C群脑膜炎多糖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80多种生物制品已批量生产上市。

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利润2.04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7.97亿元,实现利润3.12亿元,2009年前8个月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利润2.6亿元。

某市也出台《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托盐场堡地区进行巩固提升,新建的生物医药产业必须依据规划向盐场堡靠拢,逐步形成城区内的生物企业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向盐场堡进行搬迁。

力争使某生物医药工业产值稳步上升,将盐场堡建成西北主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但是某生物制品研究所现有药品测试条件存在着厂房陈旧、设置分散、设备短缺的困难,分析测试设施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必须新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测试设施,才能完全保证药品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确保产品质量,才能不断研发出新药,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才能更好的发挥各类检测设备的作用,起到综合利用的效果,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为了增强某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发展后劲,使某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集团公司其它兄弟单位保持同步发展,为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新建综合测试大楼成为某生物制品研究所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项目建设规模

第一节项目选址及建址条件

一、项目选址

1.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生物制品研究所院内,办公大楼的北侧,生产大楼的东侧。

北临研究所内的配电室,其东侧为污水处理站和锅炉房。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位于某市城关区盐场路北侧,黄河北岸,北山之南,可谓依山傍水。

具有良好的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市政配套设施。

2.建设场地土地权属类别

建设场地土地权属为某生物制品研究所所有。

二、建址条件

1.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位于某市黄河北岸生物制品研究所院内,地貌单元属黄河二级阶地后缘。

参考原《某生物制品研究所20T锅炉扩建工程岩土勘察报告》,地质特征为:

a杂填土:

灰白、杂色,由水泥盖板、三合土、炉渣等组成,厚度0.5~1.2米,平均0.60米;

b粉土:

土黄色至黄褐色,粉质结构,块状构造,上部见少量植物根系及钙质白色斑点,局部夹有细砂薄层。

2.0米以上较为干燥,下部湿~饱和,可塑~软塑状,在4.80~6.80米左右与红色粘土呈互层状,互层中,粘土呈软塑,粘土呈可塑。

深度0.20~8.40米,厚度5.0~8.25米,平均6.52米。

c粉土与砂土互层:

褐黄色,呈水平层理,薄层状,埋深7.40~10.0米,厚度0.80~3.70米,平均2.13米。

d砾砂:

灰白至杂色,中粗砂填充,较为松散,深度9.10~10.20米,厚度0.70~1.0米,平均0.87米。

e圆砾:

灰白至杂色,接触充填式结构,骨架为砾石,成分为变质岩、花岗岩、石英岩,砾径0.8~1.5cm为主,局部见10cm砾石,充填物为中粗砂。

该层全区发育,厚度大,沉积稳定,是良好的持力层。

埋深9.8~15.8米,控制厚度3.60~6.00米。

地下水特征:

在探井中准确测定了地下水位埋深并采集水样,其水位埋深在7.40米左右,标高1513.28米,自北向南流经场地向黄河排泄。

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混凝土中钢筋均无腐蚀性。

各层承载力特征值如下:

粉土:

fak=120kpa

粉土与砂土互层:

fak=150kpa

砾砂:

fak=300kpa

圆砾:

fak=400kpa

卵石层:

fak=550kpa

卵石层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

qp=2500kpa

2.气象、水文地质

某市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年降水量少而集中,全年静风日多。

冬季时间长、冬春多风沙,夏秋之交多雨、日照长、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

根据某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统计,主要气象如下:

年平均气温9.30℃

年最高气温39.5℃

年最低气温-23.1℃

全年盛行风向NE

年平均风速0.80m/s

最大风速17.0m/s

年平均相对湿度58%

年平均降雨量327.7mm

年平均蒸发量1410.2mm

年平均日照时数2620.3h

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本项目位于某生物制品研究所院内。

项目建设场地土地产权清晰完整,与其他单位无权属纠纷,同时,项目建设周边环境影响质量良好,与周边现有建筑物位置布局合理,项目建设与施工不会对周边建筑物与居民生活构成影响,施工条件有保障,周边环境条件许可。

4.公共设施条件

项目建设地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好,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水、电、供热、燃气,道路、建筑材料供应等建设条件均有保证。

5.施工条件

项目建设场地地形平坦,地势好,是良好的施工场所,随着基建手续的进一步完善,本项目已初步具备了项目开工建设的客观条件。

第二节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综合测试大楼1座,其总建筑面积26246㎡(其中地下部分1422㎡,地上部分24824㎡),主体地上十五层,地下一层,建筑主体高度74.80米。

新购买实验及检测设备615台(套),其中进口设备451台(套)。

 

第四章建设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总建筑面积为26246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1422平方米,地上部分24824平方米),主体地上十五层,地下一层。

建筑主体高度74.80米,为一类高层建筑。

本工程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造型雅致、使用功能齐全,必将对促进该所生物制品科研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节建设原则

某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一个以新产品为主的科研生产单位,其产品涵盖细菌及病毒疫苗的各个领域。

综合测试大楼的建设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利用既有的社会公共资源。

本工程为新建项目,注意新、老建筑之间的有机结合,注重为新、老建筑服务的设备之间的连接和相互转换及新、老建筑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相互关联。

2.坚持循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突出科研设施的特征。

3.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加强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4.坚持质、量并重原则,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5.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科研机构的功能。

第三节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一、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1.总平面布局:

本案位于某生物制品研究所院内,办公大楼的北侧,生产大楼的东侧。

北临研究所内的配电室,其东侧为污水处理站和锅炉房。

本案的东侧和南侧为研究所内的一条宽7米主要交通道路。

西侧为一条宽2.5米的步行路,本案考虑拓宽为4米并在北侧与配电室之间新增一条4米宽道路,一起形成环行消防车道,满足人流、物流和消防疏散的要求。

交通采用弧形道路与主要道路连接,可以更好的限制车速,在满足景观要求的同时提高交通的安全性。

在货物出入口处,设置支路,这样既不影响交通又方便装卸货物。

综合测试大楼主入口设在建筑物南侧,与办公大楼相对;物流出入口分设建筑物东西两侧。

做到人、物分流;洁、污分流。

在本案的主入口前设置弧形道路,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并在主入口这一景观轴线上设置一小型游园,满足休息的功能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