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的利与弊.docx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代教育的利与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谈单亲家庭的隔代教育综合征
∙家庭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
∙隔代教育有弊端子女的家庭教育究竟谁来管
∙细说“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合格的隔代家长必备的7大条件
展开
谈单亲家庭的隔代教育综合征
当前,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已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单亲父或母由于种种原因将孩子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他们对孩子进行教育。
由于他们特殊的人生经历和较低的文化素养,使得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孩子成长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本文从各方面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危害性。
离婚,在当今社会已不是一件新鲜事。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没有人把它视为一件丑事。
它是主体双方冲破封建世俗的偏见,摆脱了众人的冷言讥讽,众说纷纭,将结婚照各分一半,众多的离婚者从此得以解脱。
离婚后轻松、自在,无惧无束,解脱了原有家庭婚姻带来的痛苦与不幸。
然而,每一个家庭的破裂与解体,都会给爱情婚姻的结晶——孩子,带来极大的不幸,造成心灵上莫大的创伤,任何后来的教育都是无法抹平与弥补的。
离婚后,父母双方各奔东西,忙于自己的事业,大多数无暇顾及孩子。
有的还认为孩子是个包袱,是个累赘。
有的干脆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托管教育。
据课题组调查,我们发现大约有70%左右的单亲孩子不是由其父或母直接教育和管理的。
这种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对孩子教育的忽视与管理的漏洞。
在教育上出现了短暂的或间接空白。
单亲孩子由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教育与管理,形成了隔代教育,这种教育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调查与座谈中发现,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情感的分离与脱节
单亲孩子与其父或母是直接的血缘关系,父母施与的爱是一种天然纯真的爱,每个孩子都需要这种真诚的情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从客观上来讲是自然的,无丝毫的做作,这是孩子能够感觉到的。
从人生发展的规律来讲,每个孩子由其父母教育是最适合的,哪怕是不到位、不科学的教育,也总比对其进行间接教育要好些。
有关专家指出,孩子需要纯真的天然的父母之爱,来自其它任何方面的爱都是无法弥补的。
父或母由于种种原因,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其祖或外祖教育与管理,本来在心灵上、情感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父或母这样做会使孩子又感到了情感危机的到来。
他们羡慕其他孩子跟着父母生活,天真浪漫、活泼可爱,而自己好似一只孤独掉队的大雁,造成情感的再次分离与脱节。
孩子特别渴望和父母同吃、同住、同生活,与父母真诚地交流。
可是,单亲孩子深感自己不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人间的幸福和快乐。
他们只能听天由命,任凭上帝的安排与摆布,接受来自隔代的情感。
(二)教育内容的陈旧与背离
单亲孩子长期与爷爷、奶奶或他人生活在一起,这部分人自然就成为了孩子的家庭教师,他们肩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
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而且也非常尽职尽责。
然而,由于这些人生活的时代与晚辈不同,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当代人有很大的差异。
思想观念都比较僵化,所掌握的知识陈旧,因而只能将自己掌握的有限知识与信息传授给孩子。
一般来讲城镇是经济发达之地,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先进开放,教育勉强还跟得上。
而农村由于经济比较落后,交通极其闭塞,信息不灵通,孩子教育就成问题了。
实施隔代教育的教育者由于年龄和时代的原因,一般存在着知识文化水平偏低,不能胜任对孩子的教育,农村的爷爷奶奶就更加不行了。
据调查,农村75%以上的爷爷奶奶是文盲或半文盲。
城镇的这部分人中文盲或半文盲也占45%左右。
他们文化素质低,见识浅薄,只能将民间流传的儿歌、打油诗、谚语以及鬼怪故事等一些粗俗的东西作为教育内容,将其灌输给孩子。
另外,这些教育内容不仅陈旧,有时还与时代格格不入,相背离。
有的将一些带有封建信迷的东西,一些江湖义气的东西传授给孩子,使他们深受其害。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在隔代教育之下,当今先进的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手段等,都会与这些单亲同学失之交臂。
在同龄人中,他们是不幸的,他乘不上时代的列车,似乎是一群掉队的“弱智儿童”,只能按照民间流传的土方子,医治他们的愚病。
即使略知一、二,也仅仅是很有限的,而且渠道来源单一。
造成这种局面,完全是由这些特殊的教育者的低素质造成的。
在他们的教育之下,单亲同学不仅错过了月亮,而且还要错过群星,成为时代的悲哀者。
(三)教育主体的矛盾与冲突
单亲孩子跟其他孩子一样,求知欲高,可塑性强,不甘寂寞,喜欢探究新鲜事物。
他们唯一的信息来源于电视,所接受的教育是学校教育,这种教育具有现代意义与气息。
然而单亲孩子常常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总感觉到有很多不一致不协调的地方,因而他们不知如何是好,不知所措。
内心存在许多疑惑不解,产生心理的不平衡,造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单亲孩子如果内心出现矛盾与痛苦,得不到帮助、发泄与解脱,久而久之,长期积淀在心理,会对他们构成威胁,因而他们不是找机会发泄,就是要寻求机会报复,以求心理的平衡。
打架、骂人、不及时回家、夜不归宿甚至偷抢敲诈等,都是这种心理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教育如果大大超过了家庭教育,产生这种心理的机会就会少得多,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四)教育结果的遗憾与失望
对单亲孩子的教育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有所凑效。
大量的事实证明,单亲孩子的教育比一般孩子的教育要难得多,隔代教育下孩子的成长就更为困难,所产生的效果常常事与愿违。
在隔代教育下,单亲孩子不能正常健康成长。
由于教育内容的陈旧,教育方法的不科学,教育不及时不到位,常常使孩子出现很多的问题。
抑郁与孤独,焦虑与恐惧,嫉妒与怨恨等不良心理;撒谎及言而无信,骂人打架,吸烟喝酒,偷盗抢劫等严重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断形成与发展,严重的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单亲孩子就成为了隔代教育的牺牲品,说严重点,爷爷奶奶等人就成了罪魁祸首。
而当整天忙碌的单亲孩子的父或母发现时已经太晚了。
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曾对84名有逃学、暴力和其他不良行为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82名学生的不良行为与家庭教育有关。
俄罗斯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少年犯出生于有缺陷的家庭。
在我国,由于离婚率不断上升,单亲孩子的队伍不断膨胀,单亲孩子的教育就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上海各类家庭中仅5%的单亲家庭,其未成年子女犯罪人数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30%。
另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1997年某市摧毁了一个平均年龄为14-16岁的15人盗窃团伙,其中12人来自单亲家庭。
单亲孩子的教育与管理切不可等闲视之,作为父或母应视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来看待。
应该亲自教育与管理。
否则,您将会后悔莫及。
单亲孩子是当代社会中最特殊的群体,又是最不幸的群体。
孩子出现的严重心理问题,不良行为习惯以及所诱发的犯罪,其责任应该完全由其家长来承担。
孩子是无辜的,他们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是不幸的,他们主观上虽然有过错,但他们谁不希望自己跟其他孩子一样能得到父母的教诲而茁壮成长呢?
只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如此不利的家庭氛围之中。
单亲孩子的成长特点及环境决定了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感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因此,家长要负起这个责任,自觉地采取一些有效地措施进行补救。
使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地成长。
收起全文↑
家庭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
一项专题调查显示,不少以祖辈为主要教养人家庭的孩子具有学习勤奋、不怕困难和竞争性强的特点家庭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
我国有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
调查显示,本市隔代教育家庭的祖辈平均年龄为53.1岁。
一些祖辈在隔代教育中焕发了活力,与孩子父母相比,祖辈更有耐心陪孩子玩耍。
此外,隔代教育的家庭对外交往频率较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强。
数据显示,隔代教育家庭每天有朋友邻居来串门的比率为21.6%,比亲子教育的家庭高出5.1个百分点;每天有小伙伴来家里玩的比率为9.2%,高于亲子教育孩子3个百分点。
在“对待学习的勤奋程度”、“面对困难的态度”和“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方面,隔代教育的孩子总体平均分高于以父母为主要教养人的孩子。
“家庭教育无论是亲子教育还是隔代教育,关键在于扬长避短。
”专家建议在以隔代教育为主的家庭中,年轻父母在工作之余也应多与孩子相处,发挥两种家庭教育的长处,让孩子健康成长!
收起全文↑
隔代教育有弊端子女的家庭教育究竟谁来管
“像我这样的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见儿子一面就算不错了。
寒假里,孩子不在身边,我最担心的就是他的交友和学习。
”昨天,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十分公司的崇明籍司机沈俞辉向笔者吐露了烦恼,这也道出了很多崇明“的哥”的心声。
据有关部门统计,本市现有出租车司机8万多名,其中四分之一来自崇明。
在2万多名崇明“的哥”中,像沈俞辉这样年龄在三四十岁左右的超过半数。
这1万多个崇明家庭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
孩子的家庭教育。
不少“的哥”选择把孩子托付给自己父母。
于是隔代教育成为他们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
沈俞辉10岁的儿子沈天宇,是崇明县港东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天宇的妈妈工作也很忙,孩子的生活起居便由爷爷奶奶照料。
说起对孙子的教育,二老的回答很朴素:
“叮嘱他做好作业。
”沈俞辉坦言,老人毕竟不能代替父母完成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而且孩子长期和祖辈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受到溺爱。
强生出租汽车公司的崇明籍司机小刘说到孩子也是一脸无奈。
“我三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虽然已经在上海租了房子,也很想让女儿转学来我身边,”但由于妻子需要在崇明照顾老人,而小刘自己又实在太忙,他现在依然和妻女聚少离多。
据了解,崇明“的哥”考虑最多的就是子女转学问题。
沈俞辉说:
“我们十分公司有一半以上是崇明司机。
大家基本上都想过让孩子转学,一来能享受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二来可以早些融入城市生活。
”沈俞辉也有过类似念头,但为了保证儿子的学习连贯性,他至今还没有付诸实施。
选择转学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据崇明县教育局局长郁洪飞介绍,已有200多名崇明“的哥”子女先后转入宝山、虹口等区的学校就读。
“为了崇明‘的哥’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教育局已经主动向各区教育部门寻求了帮助。
”说话间,郁局长顺手从包里拿出一封倡议书,其中这样写道:
“崇明‘的哥’用辛勤的汗水为城市的交通与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可以克服疲劳、忍受委屈、忘却寂寞,却抛不开对子女的牵挂,希望大家都来关心他们子女的就学问题,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
收起全文↑
细说“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我国约有一半的儿童正在接受隔代教养,对于大多数万分重视孩子成长、又十分缺少育儿精力的现代年轻父母们来说,隔代教养的利弊需仔细衡量。
大多数人认为,我国传统的隔代教养方式对儿童成长有一些负面影响,需要祖辈和父母在儿童教养中注意和纠正、克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过分的溺爱和放纵容易使幼儿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往往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之中。
同时又由于隔辈人都是独生子女,老人怕照顾不好儿女们责怪,于是更加事事依着孩子,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常会无原则地满足。
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以致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情绪波动或攻击性行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不能融入集体。
(2)过分的保护扼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让他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能力和责任感,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不少祖辈往往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怕孩子吃亏就不愿意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怕孩子摔倒就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
这样做只会给孩子在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3)仅凭祖辈的爱,满足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
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0~5岁这一时期的儿童最需要的是父母的亲情关怀,满足他们对父母正常的情感依恋,这对幼儿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需要是祖辈们不能满足他们的。
祖辈的爱更多是在满足幼儿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而对于更高一层次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只有父母才能满足,否则孩子不会产生被激励、被尊重的第四层次需要.情感没有得到稳定的归属。
(4)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与他人合作、关心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等品质的良机。
父母在幼儿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总是引导孩子如何与小朋友友好游戏,与同伴发生纠纷时,比较冷静,注意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而祖辈容易从自己孩子的“利益”出发,保证孩子“不吃亏”的教育很容易使孩子滋长骄横、霸道的不良习性。
另一方面,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欢,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能给孩子愉快、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
祖辈教养的这些优势同样不可忽视。
收起全文↑
合格的隔代家长必备的7大条件
中国约95%以上的隔代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他们认为教育子女可以无师自通,一切全凭经验,“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多”,是爷爷奶奶的口头禅。
其实,不正确的隔代教育不但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人格和坚强生活意志的能力,还容易造成孩子后知后觉的生活理念。
据调查,要改变目前隔代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就需要年轻父母和祖辈一起努力。
一方面,需要年轻父母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沟通;另一方面,祖辈家长也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隔代家长呢?
这恐怕是每位祖辈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我经常听到一些老人抱怨:
“现在当爷爷奶奶可是不容易,有一点儿地方弄得不合父母心思就摆脸子,也不知道天天他们是想怎么着好。
”
通过对108位年轻父母的抽样调查,教育专家总结结果显示,合格的隔代家长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资格:
(1)身体健康,心态乐观,对孙辈有耐心。
(2)情绪稳定,个人卫生习惯良好。
(3)性格开朗,表达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强。
(4)对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有一定的掌握,不经验主义。
(5)有文化基础,可以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6)愿意吸收新理念、新知识,可以与孩子父母及时沟通,并采用现代教育方法教育孩子。
(7)不纵容、溺爱孩子,善于引导、指教。
这些看似苛刻的条件,却饱含了隔代教育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必须面对的问题。
或者共同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扬长避短,克服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发扬其中的优势。
我同事的孩子强强的爷爷和奶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退休前一直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
爷爷是数学老师,奶奶是语文老师,强强的启蒙教育老两口全包了。
爷爷奶奶很严格,早上爷爷教数学,午睡后奶奶教语文,老两口的生活充满了规律,这使得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强强也十分懂事可爱。
“强强,来,跟爷爷学习数字2,你看看这个2像什么?
”爷爷早餐一定会喊上强强这么说。
“像个鸭子,爷爷,是不是像个鸭子啊?
”两岁的强强,用稚嫩的声音问道。
“是啊,乖宝宝,真聪明,爷爷再给你讲2的故事。
”
“好呀好呀。
爷爷,我最爱听故事了。
我知道,今天早上咱们吃的油条就是2,1根油条+1根油条=2根油条。
”强强想象力很丰富,忽然想起了自己早上吃的东西。
“对,强强,听爷爷说,2从前是个很淘气的孩子,他本来还有个朋友是5,但他总嘲笑5倒着走路,5就不跟它做好朋友了,后来,3跟5一起玩,不喜欢2了,强强,你看爷爷写的5,像不像2啊?
”爷爷循循善诱,引导强强从2认得5,再认得3。
天真的强强说道:
“像,爷爷,不过我还是喜欢2,我也觉得5是倒着走路呢。
”
“哈哈,乖孙孙,5不是倒着走路,就算是,2也不应该这样说朋友啊。
对不对?
”爷爷慈爱地说。
“嗯,我不要向2学习,我要跟5做好朋友,还要跟3做好朋友,所有的数字都是我的好朋友。
”强强攥着小拳头,点点头。
一场心情愉快的早教就这样结束了。
据不完全统计,95%以上的隔代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在农村,比例更是接近百分之百。
中国的祖辈认为对教育子女可以无师自通,一切全凭经验,“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多”是爷爷奶奶的口头禅。
其实,不正确的隔代教育不但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人格和坚强生活意志的能力,还容易造成孩子后知后觉的生活理念。
对祖辈们说的话:
现在的隔代教育失败案例大多分为两类,过分关注型、严厉惩罚型。
您是哪种类型的教育者呢?
我想大多家长会选择前者。
正是因为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孩子才如同温室里长大的花朵,以后生活中的大风大浪要怎样度过呢?
所以,我希望隔代家长可以选择第三种方案——民主理解型。
对父母们说的话:
不可能每个隔代家长都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状态,但他们帮助青年家长养育子女已经是付出。
所以,理解万岁。
我想,祖辈不可能做每件事都是错误的,他们也希望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指导孩子,身为与孩子血脉相连的父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力量教育孩子,祖辈只是配角。
孩子需要什么:
孩子需要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许久。
在隔代教育中,孩子能感受到的爱更多是来自祖辈。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远远超过祖辈,带给孩子的压力也远远大于祖辈。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包容,让孩子有一个自由呼吸的空间,也有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
收起全文↑
祖辈切忌踏入隔代教育中的“雷区”
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社会、家庭多重压力,隔代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过分宠溺,干涉子女教育孩子,不仅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还会影响他们尊重父母、尊重他人的观念。
一个孩子的出生将代表一个家庭的一次变革,孩子给祖辈和父母带来的快乐是任何事情也不能代替的。
所以,当孩子出生之后,年轻的父母由于缺乏养育孩子的经验,老人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的育儿参谋,不但要教具体细节,甚至还要做示范。
事实上,大多数新晋父母都缺乏独立照顾孩子的能力,也不愿意全面牺牲,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隔代教育在这个时候便顺势而生。
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如何发扬优点,摒弃缺点,成为众人关心的话题。
舆论的关注、放大,使得隔代教育成为众矢之的,一时之间风声鹤唳,好处我们不可否认,但同样,弊病,尤其是一些“雷区”,祖辈在进行教育时是一定要小心的。
朋友雅雅的孩子一一从出生就一直在姥姥家住,姥姥、姥爷,还有老太太都爱得不得了。
全家人的精力都围绕在这个孩子身上,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生怕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
开始的时候,雅雅听到别人议论婆婆不好时,便暗自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在娘家带孩子。
慢慢地,当朋友们的宝宝经常一块玩的时候,一一的劣势便凸显出来。
雅雅着急了,找到我,希望我能给她一点帮助。
“姐,一一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特别霸道,别人玩什么她就抢什么,哦,还喜欢不是玩具的玩具。
人家小朋友吃饭的时候都是认认真真的,只有她,下手到饭盆里抓,要不就是吃饱了乱喷乱吐,你说她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毛病呢?
”雅雅刚带着孩子跟朋友聚会回来,一一的问题让她头痛不已。
“一一今天头一次这样,还是平时在家里也这样?
吃饭乱喷乱吐?
抢东抢西的?
”我问道。
雅雅想了想,回答说:
“是这样,一一很小的时候吃饱饭就乱喷乱吐的,我奶奶不让管,觉得有意思,还经常逗她,我奶奶说长大了自然会好,哪有大人吃饭乱喷的,我们也就信了。
抓饭是我爸宠出来的,我爸老让她拿饭盆,常常弄得全身都是米粒,我爸还朝她乐呢,是不是这样助长了一一的坏习惯?
”
我看着雅雅说道: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绝对是这个原因。
老太太和姥爷的做法都是极错的行为,孩子做了错事,第一不能笑,第二不能说下次再改。
这两点你们都没有做到,难怪一一都这么大了还乱喷乱吐的。
”
“姐,要改还改得过来吗?
”雅雅亟亟地问道。
“改得过来。
下次如果一一再这样的话,首先你要教育她,告诉她这是错的,妈妈很不高兴,绝对不可以笑,要很严肃地看着她。
然后,你要让她这次就改正过来,不可以姑息,犯了错误要立刻改。
”我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告诉姥姥姥爷,包括老太太,如果一一再犯这样的错误,一定要马上管教,不能私下偷偷宠孩子,这是会影响她一辈子的,绝对要杜绝。
”
“好,好。
我现在就回家告诉他们。
”雅雅抱着宝宝回家了。
看着雅雅的背影,我真希望她能说服家里的祖辈。
用成功的教子经验说服隔代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在隔代教育中显得至关重要。
在说服祖辈的过程中,夫妻之间一定要形成统一战线,以“二对一”逐步说服老人正确教育孩子,甚至可以举例周围邻居或熟识人的成功教子经验,这样老人更容易接受和吸收,所以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力的推动器。
对祖辈们说的话:
在日常生活中,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请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尽力维护父母的权威。
这样一来,孩子知道怕,就不至于发展成唯我独尊的性格,要从小培养孩子尊重父母、尊重他人的观念。
接受父母的意见,听取他人的建议,都是孩子日后发展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品质。
对父母们说的话:
在隔代教育中,父母要充分利用祖辈与自身的不同优势,比如祖辈的生活经验与童心,父母的创造力和科学育儿方法,这些优点都可以无限放大,让孩子从生活和思想两个方面共同发展,两代人在一起坐下来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
孩子需要什么:
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社会、家庭多重压力,隔代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妨借鉴一下青年家长的教育观念,这些更符合社会需要,也更接近社会发展。
其实,两代人的教育方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那么,孩子究竟会面临什么,需要什么,便成为共同的出发点。
有了这个共识,两代人一起努力就显得驾轻就熟了。
收起全文↑
隔代育儿需采用个性化方案
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国情的影响,隔代育儿在我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养育方式。
据统计,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儿童都在接受“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功不可没:
繁琐的育儿工作被祖父母接过去了,年轻父母的时间和精力被解放出来,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老年人从孙辈的成长中汲取了生命力和乐趣,消除了孤寂感;祖辈优秀品格的影响使得儿童的性情更具包容性;孩子与祖父母的互相依恋使他们的内心更有安全感。
当然,隔代教育也是一个一直带有争议的话题。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随着西方育儿观念的“西学东渐”,有关“隔代育儿好不好”的讨论被经常见之报端或搬到荧屏之上。
反对者指出:
祖辈落后于时代的教育观念将影响儿童心智的发展;祖辈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会阻碍儿童心理走向成熟和独立;与父母的疏离导致亲子关系隔阂,影响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建立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和争议,近期《父母必读》杂志携手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儿童提供最优质营养产品的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一个儿保专家的育儿笔记——与外孙共度婴幼时光》一书。
本书作者系我国著名的儿童保健专家刘纪平,她认为,养育者是否采用了正确的育儿方法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只要掌握了正确富有个性的育儿方法,不论是家长亲自养育还是隔代养育,都能养育出健康聪明的宝宝。
书中,这位“专家外婆”将养育外孙的“关键情节”和自身的“体会”与“感悟”结合,将专业的育儿知识渗透到个体化的育儿细节之中,生动详尽地展示了对外孙小小特的个体化养育过程,为隔代育儿树立了榜样,同时更为广大家长和隔代育儿的祖父母们提供了实操指导。
书中强调:
除了给与宝宝精良的物质营养之外,爱的传递、尊重儿童个性的发展、营造自由探索的空间等等精神心理教育对于宝宝的成长非常有利!
书中的“专家外婆”,不仅观念不落后,甚至比年轻父母们更加先进。
不仅如此,刘大夫还指出,妈妈们应该尽可能自己喂养孩子,但是,就中国的现状而言,隔代育儿又是解决现实问题必不可少的方式。
因此,刘大夫强调,孩子父母要懂得感恩代替他们育儿的长辈,尽可能与长辈协作,提供帮助,共同努力;就“隔代育儿”中祖父母与孩子父母之间存在的意见分歧,作者也给与了很多细致有效的解决方案。
伴随着新书的发布上市,“0-1岁宝宝养育状况大型网络调查”在育儿网上也同步启动。
据悉,此次养育调查涉及到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