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3506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docx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docx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神经病学大纲五年制临床

《神经病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010100

课程名称:

神经病学

英文名称:

Neurology

课程性质:

专业课

总学时:

37学时(理论学时:

25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

12学时)

学分:

2学分

适用专业:

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定向培养)、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五年制麻醉学本科专业

预修课程(编号):

人体解剖学(0101030)

建议教材:

贾建平主编第7版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程简介:

神经病学作为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神经病学与诸多基础学科息息相关。

这些基础学科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等,神经病学与这些学科互相渗透,互为推动。

神经病学教学目的应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疾病的诊断、处理临床程序,如临床资料收集、神经系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等,运用定位诊断的思维方法,综合分析确定疾病性质,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检查法、辅助检查、诊断原则等,各论包括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

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图表、模型、标本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和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各种神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运用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及病理知识,结合临床实际,培养神经疾病独特的临床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五章总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

2.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3.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原则和诊断顺序。

4.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6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授课难点。

1.基本概念:

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对象、范围和它临床学科中的地位。

2.主要教学内容:

神经系统损害时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原则。

(1)意识障碍的分级及鉴别诊断,了解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去皮层综合征,无动缄默症临床特点。

(2)掌握常见失语症,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完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的主要特点和病损部位。

(3)掌握视觉传导径路及不同部位病变所致视野缺损,了解视觉系统的血供。

(4)掌握周围性眼肌麻痹、中枢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病变部位。

(5)掌握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病变部位、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6)熟悉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要点。

(7)掌握感觉神经传导径路,熟悉各种感觉障碍的分型及临床特点。

(8)掌握运动神经传导径路,重点讲解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临床表现,以及上下运动神经损害的各病变部位定位诊断。

(9)熟悉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临床表现及了解它们解剖定位。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采集和检查方法。

2.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原则。

3.掌握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特点和感觉障碍的类型。

4.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第八章脑血管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熟悉脑的血液供应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

2.熟悉脑血管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3.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

5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授课难点。

1.基本概念:

脑的血液供应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

2.主要教学内容: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病因(强调颅外心血管病变)、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2)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动脉管壁病变、强调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原理(动脉管壁病变和附加因素)、病理及病理生理(血栓形态的好发部位和脑梗塞病理、病理生理包括半暗带概念)、临床表现(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梗死的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治疗原则、超早期溶栓治疗、脑保护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卒中单元、康复治疗、外科治疗)预防。

(3)脑栓塞的病因(栓子来源、强调风湿性心脏病瓣膜血栓脱落)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4)脑出血的病因(强调高血压)、发病原理(高血压、动脉硬化伴微动脉瘤破裂)病理(脑实质内出血极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共同表现及基底节区、脑桥、小脑出血的症状和体征)诊断(包括影像学)和鉴别诊断、治疗(昏迷护理和治疗)脱水剂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外科治疗。

(5)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颅内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脉硬化)、发病原理(动脉易破裂性、出血与血管痉挛)、病理(脑表面出血及动脉瘤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发病情况、脑膜刺激症、局限性脑症较少)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手术与介入治疗,对症治疗、钙离子拮抗剂、脱水剂的应用),预防复发。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脑的血流供应(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

2.各种常见急性脑血管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3.脑的血液供应及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

4.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5.脑栓塞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脑出血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8.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

第十章、第十一章脑炎、多发性硬化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脑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熟悉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和分类。

3.掌握脑炎的处理原则,重点掌握单纯疱疹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

4.了解脱髓鞘疾病的概念及分类。

5.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分型及治疗。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2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授课难点。

1.基本概念:

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2.主要教学内容:

(1)脑炎:

病毒性脑炎的病因、主要病理变化;介绍常见的临床各种类型,重点讲述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

①多发性硬化的主要临床特点:

病变部位的多发(眼球震颤和核间性眼肌麻痹是高度提示MS的两个重要体征)和时间的多发。

②多发性硬化发病年龄和遗传易感性、病变部位的多发(视神经和脊髓为黄种人常见部位)、时间的多发、实验室检查支持以及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即为排除性诊断);其中实验室检查包括脑脊液CSF(细胞学、CSF-IgG指数、CSF-IgG寡克隆区带OB)、电生理的诱发电位(包括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以及MR影像检查;诊断标准:

2005年McDonald诊断标准;鉴别诊断:

重点与视神经脊髓炎鉴别。

③与多发性硬化治疗决策相关的临床病程分型及治疗方法:

临床病程分型有:

复发-缓解(R-R)型、继发进展(SP)型、原发进展(PP)型、进展复发(PR)型;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病程分型制定相应治疗,方法包括类固醇激素、β干扰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输注(IVIg)、免疫耐受治疗(Glatiramer)、免疫抑制治疗、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脑炎和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分型和处理。

第十二章运动障碍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锥体外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2.熟悉锥体外系病变时出现的主要症状。

3.掌握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2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授课难点。

1.基本概念:

(1)讲述基底节及其神经环路,黑质-纹状体环路、皮质-皮质环路。

(2)锥体外系病变时肌张力改变和不自主运动。

2.主要教学内容:

(1)帕金森病的病因、生化病理:

遗传、环境因素和年龄老化,重点在其生化病理。

(2)临床表现:

临床三大主症、姿势步态障碍及其他症状。

(3)诊断:

特异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反应;鉴别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其他变性疾病。

(4)治疗

①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金刚烷胺、多巴胺替代、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COMT抑制剂。

②手术治疗:

基底节核团毁损术、脑深部电刺激和干细胞移植术。

③康复治疗和护理:

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了解锥体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疾病时常见的临床表现。

2.重点掌握帕金森病的临床三主症及特殊的姿势和步态,临床药物治疗。

第十三章癫痫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癫痫的病因与发作原理。

2.掌握癫痫的分类、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3.掌握癫痫的防治要点与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2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授课难点。

1.基本概念:

讲述定义,介绍癫痫与痫性发作,简要介绍流行病学特点。

2.主要教学内容:

(1)按照病因 介绍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影响因素。

(2)发病机理 讲述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与其传播途径及癫痫发作的有关机理,了解癫痫病理灶与致痫灶。

(3)临床表现 详细介绍癫痫的分类、全面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并注意可能存在的原发病临床表现。

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简介常见癫痫或癫痫综合征。

(4)诊断及鉴别诊断 癫痫诊断步骤和方法。

确诊癫痫的依据,脑电图的诊断价值,癫痫与癔病、晕厥、偏头痛等鉴别要点。

疑为继发性癫痫者应寻找病因。

(5)防治 着重介绍控制癫痫发作与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和选药原则,注意预防引起癫痫发作的因素,强调癫痫病因治疗的重要性。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癫痫的诊断和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脊髓髓内病变、髓外硬脊膜内病变及髓外硬脊膜外病变三者的差异。

2.熟悉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

3.熟悉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4.掌握的急性脊髓炎临床特点、分类、诊断及处理原则。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

3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授课难点。

1.基本概念 

(1)纵向定位:

高颈段、颈膨大、胸段、腰膨大、圆锥、尾节及马尾损伤的临床表现。

(复习第二章第一节)

(2)横向定位:

脊髓不完全性损害(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全切综合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后索+锥体束)和运动神经元病(脊髓前角和/或锥体束)。

2.主要教学内容:

(1)急性脊髓炎

①类型: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上升性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等。

②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表现:

病理病因(简述非细菌性急性脊髓炎的一般病因及有关病理改变);重点讲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运动、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脑脊液特点。

③诊断与鉴别诊断:

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脊髓压迫症等的鉴别。

④治疗及护理;并发症的防治及恢复期的处理。

(2)脊髓压迫症

①脊髓髓内病变、髓外硬膜下及硬膜外病变三者的差异。

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根痛、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植物神经障碍、马鞍回避等)、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急性脊髓炎和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脊髓纵向和横向病损的临床表现。

第十五章周围神经疾病

(一)目的要求:

1.熟悉主要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

2.掌握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 理论课3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授课难点。

1.基本概念:

①周围神经应用解剖和周围神经的变性与再生。

②周围神经病的症状学(感觉神经损害、运动神经损害、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自主神经损害、其他)。

2.主要教学内容:

(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①病因及发病机理:

②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与危险性,脑脊液特征。

③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标准;与急性脊髓炎等相关疾病的鉴别

④治疗:

病因治疗——血浆交换、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呼吸肌麻痹的抢救;并发症治疗。

(2)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①病因:

为茎乳孔处面神经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

可能与受凉、急性病毒感染有关。

②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呈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特征。

③诊断:

注意与继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

④治疗:

激素治疗和神经营养药治疗,物理治疗。

(3)三叉神经痛

①病因:

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②临床表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为中年以后起病,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一支或两支短暂反复发作性剧痛,而无三叉神经损害的阳性体征。

③诊断:

必须鉴别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其他颜面部疼痛。

④治疗:

药物治疗,外科治疗。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熟悉周围神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特殊检查的意义。

2.掌握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表现和临床诊断标准。

第17章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和肌肉疾病

第一节重症肌无力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 掌握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

3. 掌握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及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诊断。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授课难点。

1.基本概念:

讲述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临床特征。

2.主要教学内容

(1)重症肌无力病因与发病机理 自身免疫机制(讲述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

(2)临床表现

①临床症状的易疲劳性和波动性

②临床分型 掌握Osserman分型

③重症肌无力危象类别和原因 肌无力危象和胆碱能危象的鉴别

(3)诊断 诊断依据,药物试验和肌电图检查,与胸腺疾病和甲状腺亢进的关系。

临床上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和肌无力综合征鉴别。

(4)治疗 

①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

②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③胸腺手术

④危象的处理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骨骼肌肉疾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2.掌握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分型和诊治及危象的处理。

第十七章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和肌肉疾病

第二节周期性瘫痪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周期性瘫痪病因和发病原理。

2.掌握周期性瘫痪(重点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

0.5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授课难点。

1.基本概念:

周期性瘫痪概念及分型(低钾型、高钾型、正常钾型)

2.主要教学内容

(1)病因与发病原理

(2)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第17章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和肌肉疾病

第四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一)目的要求:

1.熟悉这类疾病临床表现与诊断

2.了解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

0.5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授课难点。

1.基本概念:

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的特点

2.主要教学内容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病理

(3)临床分型,临床表现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特点,认识Gower征、翼状肩和假肥大。

三、思考题(作业、报告)

参见教科书:

1、贾建平主编第7版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李智文、王柠主编第1版《神经内科查房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四、考核方式

闭卷+平时练习

五、成绩评定

闭卷×70%+平时练习×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