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952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docx

《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docx

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

高考总复习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

编稿:

宋辰霞审稿:

闫敏敏

【考纲要求】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简述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机制

3.说明血糖调节的机制,并在实际中运用其中的原理

4.说明体温调节的机制,并在实际中运用其中的原理

5.说明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并在实际中运用其中的原理

【考点梳理】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1.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组成。

细胞名称

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

注意:

内环境(细胞外液)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个体的角度

即相对于个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是内环境。

2.内环境与体液的关系

 

注意:

口腔、消化道、膀胱等有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会与外界接触,如唾液、消化液、尿液、泪液等,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而是外界液体。

3.内环境三大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内

成分来源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

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蛋白质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低

主要生活的细胞

各种血细胞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

淋巴细胞

 

内环境三大成分及其与细胞内液的关系

 

要点诠释:

(1)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间可相互转化,其中血浆和组织液可直接相互转化(在表格中的图里二者之间为双箭头)。

(2)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液体环境,体内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

(4)组织水肿的原因:

组织水肿是由于过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使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原因有:

①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浓度降低,从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

②过敏反应:

由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强,从而使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进入组织间隙,致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水分过多进入组织液,从而导致组织水肿。

③淋巴循环受阻:

正常情况下,由血浆生成的组织液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壁又回流到血液中,小部分则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从而维持了组织液的相对稳定。

当淋巴管阻塞(如丝虫寄生),将导致组织液不能及时顺利形成淋巴而积聚于组织间隙,使组织液增加;另外,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淋巴及时运走,而在组织液中滞留,致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也会造成水分增加,最终引起组织水肿。

④局部代谢旺盛:

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代谢产物也会增加,就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形成水肿。

⑤人体患某些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肝炎等):

如患肾小球肾炎时,血浆蛋白会流失到组织间隙或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壁,进入原尿,随尿液排出,于是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的稳态简称内稳态,指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如温度、pH、渗透压、血糖浓度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举例如下:

血糖正常:

保证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温度、pH相对稳定:

酶活性正常,细胞正常代谢;

渗透压相对稳定:

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其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2)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直接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如下图:

  

              

  

 

从图中可看出,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考点三、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体积很小,除了一般神经元外,还含有内分泌神经元,控制着机体多种重要机能活动,既有神经调节的功能,又有激素调节功能,这也反映出在机体稳态的调节主要为神经——体液调节。

 

【高清课堂: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二):

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403841血糖平衡及其调节】

考点四、神经——体液调节的实例:

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平衡(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平衡的调节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要点诠释(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

激素

产生部位

生理作用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肾上腺素

肾上腺

升高血糖——促进肝糖元水解

3.糖尿病

(1)糖尿病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Ⅰ型糖尿病)

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对胰岛素不敏感(Ⅱ型糖尿病)

(2)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多食、多尿、多饮、消瘦(三多一少)

 

总结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原因:

(3)糖尿病的治疗

Ⅰ型糖尿病治疗:

饭前注射胰岛素

Ⅱ型糖尿病治疗: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锻炼等

【高清课堂: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二):

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403841体温调节】

考点五、神经——体液调节的实例:

体温平衡的调节

1.温度感受器与体温中枢

  

(1)温度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2)体温中枢:

下丘脑,同时也是温度感受器

  2.散热与产热途径

  

(1)散热:

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散热方式有辐射散热、对流散热、传导散热、蒸发散热,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主要靠蒸发散热。

呼吸、排尿、排便也有散热作用。

  

(2)产热:

骨骼肌收缩,新陈代谢增强。

  3.体温调节过程

靠完善的调节机制来实现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从而调节体温,如下图:

在寒冷的环境下,通过增加产热量和降低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的。

在炎热的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考点六、神经——体液调节的实例:

水盐平衡的调节

1.水平衡及其调节机制

正常的血液渗透压相当于0.9%生理盐水的渗透压,肾小管和集合管在神经-激素调节下完成对水重吸收,如下图: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盐平衡及其调节机制

肾小管和集合管在激素调节下完成对无机盐重吸收和分泌,如下图: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典型例题】

类型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

例1.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过程a、b、c都有重要作用,并不分主次;组织液中的CO2对于pH的调节有重要意义,其太高或太低,会出现病理反应;3种细胞外液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间隙渗透压增高,导致组织水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中三大主要成分的转化。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图中①、②、③依次需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⑤为CO2及H2O、无机盐、尿素等废物。

⑥可表述为:

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变式2】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中三种液体的相互转化关系。

  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代谢产物也会增加,此时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促进组织液的生成增加。

由于淋巴是组织液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的,且单向汇入血液循环,所以随组织液的增加,淋巴的生成也增加。

例2.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答案】B

【解析】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寒冷时出现寒颤是通过骨骼不自主的收缩产生热量维持体温恒定;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清除抗原;饮水不足,内环境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以维持渗透压平衡。

出现肺水肿说明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组织细胞液含量增多,故说明内环境稳定被破坏,故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含义及稳态调节异常的情况。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尿量增加,而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减少尿量,A错。

内环境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和NaHCO3构成,B错。

细胞代谢在细胞内进行,内环境是细胞外液,C错。

内环境的变化,机体通过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完成调节,D对。

【变式2】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答案】D

【解析】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A正确,D错误。

下丘脑可参与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

类型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例3.下图甲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3时前仅进了早餐;图乙为人体细胞内三大营养物质的转换简图。

据图回答:

 

  

(1)在人体内,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彻底氧化分解后,产生的共同最终产物是_________

(2)图甲中A点,体内细胞分泌的______增加,使图乙中______过程加快(填写序);在B点,体内分泌的_________增加。

这两种激素通过_______到达靶器官,其作用相互_________。

  (3)图甲中C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人体细胞内的________开始分解。

  (4)图乙中的物质X是指__________,物质Y是指_________。

【答案】

(1)水、二氧化碳;

(2)胰岛B;胰岛素;1、3;胰高血糖素;血液循环;拮抗/制约

(3)脂肪;

(4)二氧化碳;尿素/氨基

【解析】

(1)有机物氧化分解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2)血糖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血糖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均属于激素并相互拮抗,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

(3)题中信息显示“此人在13时前仅进了早餐”,所以此时需靠脂肪分解并转化为葡萄糖来维持血糖平衡。

(4)图乙表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物质X是葡萄糖,物质Y是氨基酸的代谢产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另外还需从题干和图中获取信息。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血糖的平衡调节只由体液调节完成

  B.糖尿病患者表现出的“三多一少”症状和血糖不能正常利用有关

  C.肝糖原和肌糖原对升高血糖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D.低血糖下,最先影响到的是人的肌肉组织

  【答案】B

【解析】B正确:

糖尿病人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不能正常利用,所以出现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

A错误:

血糖平衡是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来完成的;C错误:

肌糖原一般不分解;D选项错误,低血糖条件下神经系统最先受到影响,产生休克症状。

【变式2】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索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答案】A

类型三、体温调节

例4.下面是人的体温变化简图,请据图回答:

 

(1)当人受到寒冷刺激时,可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此时体内分泌量明显上升的激素有_______和______。

  

(2)当肌肉运动时,体温迅速升高,最高可达℃,此时,机体可通过和,使散热量大增,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3)由于体温过高,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

【答案】

(1)甲状腺激素;腺上腺素

  

(2)40;皮肤血管舒张;汗液的分泌增多

  (3)体温过高,酶活性丧失,新陈代谢停止,造成机体死亡; 

【解析】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对于体温的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人受到寒冷刺激时体温会降低,此时体内分泌量明显上升的激素主要就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从题图中可看出肌肉运动可使体温升至40℃,当体温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皮下毛细血管的扩张和汗液的分泌来增加散热。

另外体温过高会导致酶活性丧失,严重时新陈代谢停止,造成机体死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体温的调节。

举一反三:

【变式1】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请回答:

  

(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散热。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

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

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答案】

  

(1)传入神经;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汗液蒸发

  

(2)非特异性;抗体或效应T细胞

  【解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应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

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应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甲状腺激素(或肾上激素)分泌增多,这两种激素都能够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方式散热。

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该过程不具有特异性,所以是非特异性免疫。

由于抗体或效应T细胞具有特异性,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相应抗体)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乙型流感病毒。

【变式2】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皮肤血管收缩      B.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D.代谢活动增强

  【答案】B

类型四、水盐平衡调节

例3.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请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h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使水量吸收减少。

饮水1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分解,抑制____________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答案】

(1)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减少;通透性;负反馈;

(2)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肝糖原;胰岛素

【解析】

(1)饮水后1小时,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尿量增多后,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排尿量正常。

(2)剧烈运动时,血糖浓度降低,此时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会使血糖浓度升高。

肾上腺素可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来升高血糖。

血糖浓度降低时,神经递质由神经末梢的突触小泡释放后与受体结合,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点评】本题将体温调节与水平衡调节结合起来考查,同样也需要分析题图。

举一反三:

【变式1】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答案】B

【变式2】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当补充钾盐

B.K+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

C.Na+几乎全部由小肠主动吸收

D.肾脏排尿的重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稳态

【答案】B

【解析】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对于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