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863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docx

《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docx

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

编者按:

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我行的现代商业银行建设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

最近,总行对经营绩效考评办法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充分反映了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体现了工商银行股改后的发展战略目标,必将对所有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

省分行计划财务部对总行新的绩效考评办法进行了分析,现予以刊发,供全行学习参考。

转变经营理念 突出结构优化 增强核心竞争力

——银行分行计划财务部对股改后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解析

一、总行绩效考评办法改革综述

(一)指导思想。

适应股份制改革要求,按照兼顾速度与质量、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原则,优化内部质量结构,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主要内容

1、考评方式的变化。

基于财务重组后各行历史包袱基本解决、经营平台基本一致的现状,取消分类差别考评,实行统一考评方式,客观反映和评价各行真实经营状况。

2、指标内容的变化。

第一,进一步突出效益类指标的核心导向作用。

一是引入模拟经济资本回报率指标,明确股东回报要求,综合评价各行占用资本及其获取回报的能力,引导各行树立资本约束观念;二是调整利润指标的考核口径,由经营利润考核调整为建立在充足拨备基础上的账面利润考核,引导各分支机构综合平衡风险与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成本收入比的考核权重,加强对各行经营效率的考核与评价,鼓励增收降本。

第二,调整风险控制类考核指标。

对资产质量的考核调整为正常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资产率指标,引导各行加强对新增贷款投放质量和整体不良资产水平的控制。

第三,丰富持续发展类考核指标。

进一步加大对中间业务的考核力度,同时,增加业务结构优化指标,从资产结构、收益结构、客户结构等方面衡量各行的业务结构状况,引导各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加强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考核与评价。

加强对涉及银行主要业务流程风险点的内控管理事项的考核评价,并实行倒扣的计分方法。

第五,引入模拟经济增加值(EVA)单项排名指标。

经济增加值作为衡量经营业绩持续改善的重要指标,充分考虑了财务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涵盖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主要因素,突出反映各行价值贡献水平。

3、指标及权重设置的变化。

改革后的考评指标由效益管理类、持续发展类、风险与内控类三类指标构成(见表1),权重分别为450、350、200(内控评价实行倒扣分制,-120分),其中,效益类指标权重较旧办法增加了70分。

表1:

新旧考评办法指标体系对比

新办法考评指标 

旧办法考评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权重

权重(过渡期)

类别

指标名称

权重

统一

差别

效益管理类

总资产净回报率

110

150

效益管理类

资产利润价值率

100

100

人均净回报

110

150

人均利润价值量

110

110

模拟经济资本回报率

110

贷款实收利率

80

80

成本收入比

120

150

收益成本比

90

90

持续发展类

人均中间业务收入

100

业务发展类

人均中间业务收入

50

40-240

业务结构优化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24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50

个人资产业务收入占比

24

 

 

个人优质客户占比

24

 

 

法人优质客户贷款占比

24

 

 

非生息资产占比

24

 

 

人均日均新增存款

本币

15

人均新增存款

60

外币

15

 

 

 

业务协调发展

100

业务协调发展

 

100

风险与内控类

不良资产率

120

资产质量类

不良资产变化率

80

200-400

正常关注贷款迁徙率

80

新增不良贷款率

90

——

 

不良资产处置现金回收率

80

——

 

资产风险拨备缺口率

130

内控评价(含内控、法律、监察、保卫、科技)

-120

案件控制类

内外案件

30

30

——

 

依法合规管理

50

50

单项

指标

模拟经济增加值

 

 

 

 

 

(三)实施步骤

2005年三季度为新考评办法的过渡期。

过渡期内,模拟经济资本回报率和模拟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主要作为考评参考指标。

2005年年末全面运用新办法考评。

二、新办法对江苏省分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影响

(一)三季度考评结果

按照新的考评办法,三季度,我行在总行绩效考评中排名第四,B++等级,次于上海、北京、浙江分行。

从具体指标得分情况来看,总资产回报率、人均净回报、成本收入比、不良资产率、正常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人均中间业务、人均日均新增存款、业务协调发展等八项指标位居系统前列,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个人资产业务收入占比、个人优质客户占比等指标在系统内处于劣势,分别排在18位、13位、11位。

与标准值相比,效益管理类指标正向偏离0.14,在三类指标中表现最好;持续发展类指标负向偏离0.04,总分低于标准权重13分;风险与内控类指标正向偏离0.04,基本达到总行标准;人均净回报、总资产回报率指标偏离度较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非生息资产占比负向偏离程度较高,两指标实际表现离标准值偏差较大(见表2)。

表2:

三季度江苏分行考评结果

单位:

万元/人、美元/人、%

指标

权重

实绩

标准值

偏离度

一、效益管理类

450

0.14

1、总资产回报率

150

1.92

1.2

0.6

2、人均净回报

150

32.17

18

0.79

3、成本收入比

150

26.69

35

0.31

二、持续发展类

350

-0.04

1、人均中间业务收入

100

3.6

4

-0.1

2、业务结构优化

120

-0.16

(1)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24

8.22

13

-0.37

(2)个人资产业务收入占比

24

18.4

20

-0.08

(3)个人优质客户占比

24

61.97

65

-0.05

(4)法人优质客户贷款占比

24

29.71

25

0.19

(5)非生息资产占比

24

2.62

2

-0.24

3、人均日均新增存款

30

0.01

(1)人均日均新增存款(本币)

15

164.81

150

0.1

(2)人均日均新增存款(外币)

15

5466.45

5000

0.09

4、业务协调发展

100

0.12

三、风险与内控类

200

0.04

1、不良资产率

120

1.36

2

0.47

2、正常关注贷款迁徙率

80

0.63

1

0.58

3、内控评价

-120

单项指标

-

1、模拟经济增加值

40.13

2、模拟经济资本回报率

30

39.79

30

0.33

注:

偏离度为正值表示正向偏离标准值,数值越大表示实际业绩状况越好;反之则表示负向偏离,数值越小表示实际业绩状况越差。

(二)因素分析

虽然在新考评体系下,我行保持了良好位次,但从两大综合性指标——模拟经济增加值(EVA)和模拟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来看,与先进行的差距依然较大,其中,模拟EVA较浙江分行低30.06%,模拟RAROC低8.32个百分点。

深入分析制约我行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经营效率和经营结构两大方面:

1、经营效率方面。

效率是经营质量的综合体现。

我行成本收入比26.69%,比标准值低8.31个百分点,表现出良好的投入产出效果,但与先进行比较,高出浙江分行6.45个百分点。

从资产收益能力来看,全行资产利润率1.92%,较浙江分行低0.89个百分点;人均有效资产1782万元,较浙江分行少12万元;资产占比最高的信贷资产收益率我行为4.90%,浙江分行5.73%,差0.83个百分点。

从营运效率来看,我行人均营业费用8.74万元,浙江分行9.78万元;从中间业务收益能力看,我行中间业务收入6.17亿元,比浙江分行高5.86%,但人均中间业务收入比浙江行低10.06%。

从存贷利差看,我行3.61%,浙江分行4.5%,低0.89个百分点;从人均综合效益看,我行人均拨备前利润22.61万元,较浙江分行低36%。

2、经营结构方面。

新办法强化引导各行主动优化经营结构,分别设定了收入结构、客户结构、资产结构三方面考核指标,而我行在这些方面差距明显。

资产结构上,我行低息、无息资产仍占较高比重,无息资产占比2.62%,比总行标准值高出0.62个百分点,不良资产占比1.36%,比浙江分行高0.76个百分点;收入结构上,长期以来我行以信贷经营为主,利差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虽然近两年中间业务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8.96%,同比提高了1.71个百分点,但远低于总行13%的标准。

低风险个人业务方面,我行个人资产业务收入占比仅为18.4%,比标准值低1.6个百分点,个人优质客户占比61.97%,低于标准值3.03个百分点。

三、新考评办法对我行经营管理的要求

(一)树立价值回报意识。

新考评办法较以往更加注重经营发展的内在价值含量,强调的是营运收益覆盖全部成本包括财务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后的盈利能力。

以往经营利润仅考虑了财务成本,账面利润仅考虑了财务成本和部分风险成本,在建设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新形势下,必须按照审慎稳健的经营原则,努力提高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

股改后,经营管理的核心目标和评价标准都将围绕市场价值和股东回报最大化展开,经营成果具体体现在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上。

如果资产扩张和资本扩张的速度快于利润增长的速度,资产利润率就会下降,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就会降低。

对于一级分行及以下机构而言,保持良好的经济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净回报率是评价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从考核结果来看,我行模拟经济资本回报率39.79%,高出标准值4.79个百分点,资产净回报率1.92%,高出标准值0.12个百分点,但与浙江分行相比,两指标分别低17.25、0.89个百分点,说明我行在价值回报方面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风险约束、资本约束、价值约束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决定了银行规模扩张的边界和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

从前期全行分支机构生存能力评估结果看,在扣除财务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三大成本因素后,全行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七成之多,29%的二级分行、25%的城区支行(含二级分行营业部)、35%的县级支行出现亏损,整体盈利能力脆弱。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风险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市场风险尤其是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对银行的冲击将不断增大。

传统以利差收入为主的增长方式将会受到严峻考验。

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以价值发展为核心,主动调整经营结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以价值贡献和经营效率为核心的问责制度,切实提高全行的盈利能力。

(二)强化风险约束意识。

风险约束在此次考评体系中提到重要地位。

不仅在效益管理类指标中凡利润口径均需按要求提足拨备后作为考评基础,而且单独设置不良资产率、正常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指标,实际权重比例达到53%。

其意义在于显化了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资产结构状况与账面利润的联系,增加了信贷资产与非信贷风险资产全额拨备的要求,引导各级行高度关注资产质量状况,最大化提高资产收益水平,按照全面风险成本覆盖的要求稳健经营。

风险约束要求发展资产业务必须以风险控制能力为前提。

从当前我行经营实绩来看,贷款实际收益率4.9%,资金成本率1.3%,在不考虑营运成本的情况下,发放1亿元的贷款,正常状态下需提100万元的拨备,可得260万元的毛利;如果转化为次级,则账面亏损2140万元,相当于要发放8.23亿元正常贷款进行补偿;如果转化为损失,则账面亏损1亿元,相当于吞噬掉38.46亿元贷款创造的毛利润。

从当前我行收息率(90.41%)与账面不良贷款率(1.87%)综合来看,夯实资产质量基础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全行必须进一步增强风险掌控能力,提高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全面分析排查财务重组后资产质量状况,继续采取现金清收、以物抵债、债务重组、呆账核销等措施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建立有效的风险压降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确保经营质量。

(三)树立资本约束意识。

在市场体系日益成熟的背景下,资本约束成为经营主导方向,体现出规模与风险、发展与效益相匹配的要求。

股改后,保持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成为经营过程中的硬约束。

资本约束是应对正常经营之外发生的风险的监管要求,在拨备不能完全覆盖损失的情况下,用资本进行补偿,实质上反映了经营边界。

对于一级分行及以下机构由于不存在所有者权益,因此,总行作为一级法人按照保持一定资本充足率要求,通过一定的方式用经济资本将资本充足要求在分支机构进行内部分解,以此来覆盖分支机构经营中发生的非预期损失。

经济资本实际上属于虚拟资本概念,反映了一个分支机构的最低经营边界。

经济资本应根据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测算配置。

当前经济资本计量范围只包括信用风险、采用内部系数法设置,从表象看,经济资本分配系数与相应的业务品种对应,间接反映了业务品种的风险和资本约束要求,体现了全行经营的战略导向。

从总行设定的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特点来看,总体上流动资产分配系数低于长期资产分配系数,生息资产分配系数低于无息资产分配系数,非信贷生息资产分配系数低于信贷资产分配系数,正常贷款分配系数低于不良贷款分配系数,短期贷款分配系数低于中长期贷款分配系数,有担保保证贷款分配系数低于信用贷款分配系数,对应产品现金流贷款分配系数低于非对应产品现金流贷款分配系数。

一笔1000万元的资金运用于不同的业务品种所占用的经济资本额度不同,如用于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仅占用72万元的资本,资本成本11.52万元(按16%资本回报要求计算),而用于投放至中长期住房开发贷款则占用96万元的资本,资本成本15.36万元。

因此,各行在经营拓展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经济环境和金融资源,大力发展资本占用少、风险低的业务品种;对于资本成本相对较高的业务品种,要强化风险议价能力和客户综合贡献度,最大化提高收益水平,有效覆盖三大成本;对于部分高风险的品种实行限额管理(如不同经济周期下、不同区域下行业风险度高的业务品种),有效控制整体资本风险程度。

同时,完善综合经营计划管理制度,建立以经济资本为主体、业务发展计划、财务计划和风险控制计划为补充的资源配置制度,实行经济资本总量的指令性控制,与评价制度前后呼应,促使各级行在有限的经济资本前提下,通过自主调整经营结构和控制经营风险,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四)突出结构优化意识。

经营结构优劣体现了未来竞争力状况。

新考评办法中持续发展类指标整体体现了经营结构调整的战略导向,其中单独设置了业务结构优化指标,权重12%,分别从资产、收益、客户三方面加以引导。

1、资产结构。

无息资产占比和优质客户占比考核实质上是引导各行合理调整资产结构,压缩无息资产占用,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和收益水平。

单看无息资产占比,我行还有进一步压缩空间。

对无息资产中占比较大的固定资产占用,今后要严格执行固定资产零增长政策,当年新增指标严格控制在当期折旧额度内,提高固定资产的运营效率,增强各行网点科学合理布局的主动意识,同时加快在建工程决算审批进度,及时入账投入运营;对于表内应收息、抵贷资产、待处理应收款以及待清理接收资产,应提高债权维权和催收意识,加快清收处置,杜绝长期挂账,减少期末占用;对于现金、系统汇划资金等正常运营性资产,要科学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压缩在途资金。

无息资产占比指标标准值虽然只有2%,但考核得分的敏感性却非常强。

如果我行将占比控制在标准值内,将增加基本得分的8%。

全行盈利性资产占比为90%,其中,低息资产占比28%,高息资产占比72%。

对于低息资产,除存放央行和系统内准备金外,要进一步提高存放系统内及联行资金的运作效益,合理确定期限,加强流动性管理。

高息资产中99%为信贷资产,因此,应抓住国家“十一五”规划新一轮发展机遇,从期限结构、行业结构、品种结构、客户结构、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信贷配置,坚持有进有退、动态优化。

目前全行信贷资产期限结构与资金来源期限结构基本一致,今后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充分利用资金沉淀效应提高资金的综合效益。

品种结构上要改变用票据期末抵贷的现象,加快票据进出流转,通过交易量提高收益水平。

在利差逐步收窄的必然趋势下,要确立中高端个人客户和法人优质客户营销目标,着力拓展优质客户空间,提高优质客户占比;对于低端客户加大利率上浮力度,提高风险补偿能力。

要抓住江苏经济结构特点,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小企业贷款。

加强客户整体营销,克服偏重存贷款营销、忽视中间业务营销的倾向,克服片面追求市场占比,忽视客户回报的短期行为。

2、收入结构。

中间业务收入在新考评办法中权重为12.4%,较旧办法提高了2.4%,并且严格了中间业务收入考核口径,剔除了其他中间业务收入和手续费支出,人均中间业务收入标准值由3万元提高至4万元,提高33%,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标准值由5%提高至13%,增加8个百分点。

按照三季度考核情况,如果将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则全行将增加基本得分的8.7%左右。

按3.6%的平均利差水平计算,增加1000万元的中间业务收入相当于要增加2.8亿元的利差收入,如果考虑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因素,存贷款投放要求将更高。

中间业务不占用资本、资金,直接增加利润,亟待大力发展。

要确立全面开发中间业务的战略导向,争抢当地中间业务市场的领先地位。

抓住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收费环境不断完善的时机,巩固本币支付结算、国际结算、银行卡和各种代理业务优势领域,做优做强现金管理、投资银行和各类理财等新兴业务。

加强产品创新整合,完善营销机制,强化上下联动、横向联动,规范收费标准,梳理业务流程,完善激励机制,力争中间业务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三年翻番,尽快覆盖全行费用。

(五)增强统筹发展意识。

1、坚持效益、风险控制与发展统一平衡。

要树立全面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

一笔1000万元的一年期信用贷款,约2.5%的收益水平,考虑风险成本后收益率仅1.5%,扣除资本成本后收益率仅0.35%;但如果利率上浮10%,收益率将达到0.98%,若下浮10%,则可能亏损0.13%。

因此,各级行要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统筹考虑效益和风险,加强客户综合贡献度分析,协调推进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2、坚持业务均衡协调发展。

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回报率、总资产净回报率、经济增加值均根据期末或月末时点资产总额计算,贷款季末冲高必然导致资产总额提高,相应增加经济资本占用和资本成本,对经济资本回报率、总资产净回报率、经济增加值造成稀释作用。

从我行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季(月)末冲高季(月)初回落的现象非常明显。

贷款季末大幅波动造成资产、资本占用的同时并未增加收益。

总行此次对存款的考核由人均旬均新增改为人均日均新增考核,进一步强调了业务发展的稳定性。

因此,各行必须更加注重业务发展的均衡性,增加收益的同时提高资本回报水平和资产回报水平。

3、坚持区域梯度协调推进。

财务重组后行际差异进一步加大,人均利润最高行是最低行的23.4倍,人均有效资产最高行是最低行的3倍,人均中间业务收入最高行是最低行的4.4倍,成本收入比最高行比最低行高58.6个百分点。

要提高全行整体盈利能力,需要苏南、苏中、苏北梯度协调推进,共同发展。

要根据区域经济特点,进一步细化区别对待和共同发展的经营战略,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继续鼓励和支持苏南地区行加快发展,做好苏中地区行特色行业融资需求,引导苏北地区行加快中间业务和负债业务发展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