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741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

  吉林省洮南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

  调查时间:

20XX年8月6日调查地点:

吉林省洮南市调查对象:

吉林省洮南市机床厂

  调查方法:

于时间和受教育水平的限制,本次采取的是访谈的形式。

调查目的: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岗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要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必须加强再就业培训,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村经济建设力度,重视再就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工作。

通过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调查,可以发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训,认真思考,更好的为还未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服务,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对提高我国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研究近年来我国在关于下岗职工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经验与教训,就近日在我市对部分下岗职工进行调查。

本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成效

  洮南市地处东北亚中心,吉林省西北部,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交界点,东北平原和科尔沁大草原的交融地带。

全市辖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

现有人口万人,土地面积510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5人。

铁路、公路贯南北,硬化路面乡乡通,程控电话通全境,有线电视连万家。

洮南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资源型工业格局独具特色。

洮南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畜牧业生产大市。

大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呈现较好的趋势。

  1

  二、再就业后的主要境况和心态

  在经历了一个下岗、失业、求职和实现再就业的过程后,普遍得到了较大的收益和进步。

  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获得一定的工资和经营收入,生活有所改善。

下岗前,调查对象人均月收入为元,再就业后被雇佣人员的人均月收入为元;自营就业者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上的占%,比下岗前提高30个百分点。

总体上有%的人收入比下岗前有提高。

  他们经历了较长时问市场就业实践的磨砺,择业心理趋向务实。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自身条件出发,主动地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

他们中通过自我创业和亲友介绍实现再就业的占%,目前还想回原企业工作的只占%;在择业条件中要求“比较体面”的已降至最末位,仅占%;有70%以上的中年和女性,从“便于做家务”和“身体能适应”出发,表示愿意选择灵活的就业方式。

目前,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的占32%,表示一般的占%,表示不满意的仅占%。

此反映了他们中的多数人已能平稳地面对现实。

  在职业变动中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成功者。

在职业的大调换中,他们重新感受了劳动的意义,磨炼了自立自强的品格,扩大了眼界,增长了本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成功者。

有的已成为新的用人单位的经营或技术骨干,有的下岗从商几年就成为“老板”,还能为其他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

在本次调查对象中,再就业后获得各种先进荣誉称号的近8%。

  三、在从事自谋职业和个体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从本次调查看,他们靠自己的积蓄和亲友的借助,人均投入本金21900元,人均年缴纳各种税费7165元,雇有领薪工人的已占1/4。

这表明他们在创造就业和收入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也作出了贡献。

但在他们中间小本经营的还是占多数,在自营就业和个体经营中也遇到不少困难。

  在经营选项上缺乏咨询服务和指导。

他们本小力单,不善经商,在消费不足的市场环境下,买卖更加难做。

尤其在经营选项上往往出现盲目从众“跟

  2

  风跑”的现象。

例如,在一个中等城市,下岗后去经营三轮摩托搞个体运输的,竟有7000多人,出现“拉车的比坐车的多”的情形。

类似这种蜂拥而上、超出市场一定容量的经营服务项目,往往进入者多,被淘汰出局的也多。

  缺少资金。

于缺少资信担保,无法获得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

一些地方政府要给自谋职业和从事个体经营者以贷款支持的承诺,还多是纸上空文。

靠现有的小本经营,多半仅够维持基本生活,有的虽有点节余,但积累太慢,要想增加投入把生意做大很难。

  税费负担过重。

本次调查反映本金与税费之比为3:

1,足可见税费负担之重。

在税费中,费比税更重。

一位下岗职工根据市场需求正筹办一个低价位的小招待所,要经15个部门盖章,没等开张,各种开办手续费已花去2万多元。

在访谈中,反映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中央和各地政府为鼓励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家庭手工业、社区服务业等,虽有减免税费的原则规定,但落实很难。

据一个再就业工作先进城市的工会调查,在下岗再就业人员中,实际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只占%。

  缺少经营场地。

在创业者中,自有场地或享有政府提供的低价经营摊位的是少数。

一般大中城市十几平米的小门脸月租金都在3000元左右,这对于小本经营是难以支付得起的。

但如果没有经营场地证明,就办不了正式营业执照,不能享有依法正规经营的各种好处。

税费重和铺租贵,是形成无照经营比例居高不下的一个客观原因。

  与政府管理和执法部门摩擦矛盾多。

他们中不少人主要受本金所限,存在无照经营、占道经营或违章搭建临时建筑用作经营场地等行为,都会同城市的各项管理目标发生冲突,使他们在政策法律上也处于十分被动和不利的境地。

再加上有一些管理执法的公职人员素质低、风纪差,粗暴行政、白吃白拿、按“人情”定税费等等,加大了他们的经营成本和精神负担。

  四.再就业人员的精神负担依然沉重。

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

  他们虽有工作和收入,但多处于不稳定和低收入状态。

从本次调查看,受雇佣者多为短期临时就业,月均收入在400元以下的占%;自营就业者多为小本经营,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

全部调查对象中月均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困难户占%,他们是一批生活在底层的“有工作的穷人”。

因而他们最大的心理负担是怕被“炒鱿鱼”,再次下岗失业;怕买卖蚀本,生意

  3

  搞砸了“明天又不知可以干点什么来养活自己”。

  他们虽能维持眼前的基本生活,但缺少以后的基本社会保障。

相当一部分人因原企业连年经营困难,社保欠账,个人缴费部分也已中断,而再就业后的社保关系如何接续又不清楚,实际上已成为“断保人”。

因而现在社会保障不落实,已成为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

  他们虽已在社会上就业,但大多仍保留有“国企职工”的身份。

本次调查对象中,仍有90%的人与原企业保持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劳动关系或社保关系。

在目前劳动体制双轨并存的条件下,保留“企业人”的身份,还能享受一些福利待遇。

但随着清理“隐性就业”和理顺劳动关系工作的推进,他们越发担心与企业脱钩后,将会失去最后一点利益和依靠,不但停发生活费,而且还要提高子女入学、冬季取暖、住房租金等费用的支付标准。

  他们虽然在努力适应新的就业环境,但还未从失落的阴影中走出来。

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80—90%是进入社会职业声望较低的传统零售、服务业,以及过去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苦脏累岗位或临时就业岗位,与原先“国企工人”的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有明显落差。

再加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普遍对求职者提出低年龄和高学历的要求,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感。

因而在他们中常有“昔日主人翁,今日打工仔”的感叹,或自称为“没有人要的弃儿”。

  他们虽然总体上认为国家和企业不改革没有出路,但改革真落到自己头上,又感到十分困惑和痛苦。

在他们经受着体制转轨中利益调整和观念冲突的“阵痛”之时,正是他们游离失散于企业外的社会之中,大多处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尚难以覆盖的“盲区”。

再就业后,在他们的身边有党和工会组织的仅占18%左右;他们中约占15%的共产党员,基本处于“散兵游勇”状态;工会的会员关系,也被“束之高阁”。

因而,他们是最缺少精神关怀和组织保护的人群。

在访谈中,发现他们中有少数人流露有消沉、孤独无助甚至不满情绪。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到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劳动创造、自强不息的奋斗中所取得的成就,也能感受到他们在职业流动和生活变迁中的艰难。

他们为国企的发展和改革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在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大调整中,转入了困难较多的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

对这部分下岗再就业人员,我们理应送出国企大门,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4

  五、存在的实际问题

  思想不到位影响再就业。

社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与下岗人员再就业极少的反差比较明显。

如上海市对一些领域的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家政服务、环境卫生、商业服务、市场营销、保险业务、保安、旅游业、第一产业等方面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但是下岗人员再就业人数较少。

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a、存在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思想障碍。

有的下岗人员说:

“过去我家请保姆,现在我去当保姆,我才不干。

”还有部分下岗人员不愿做一些脏、苦、累的工作,他们当中不少人认为”这些活我能干,并且能比外来工干得还要好,但是宁愿少拿钱也不想干。

”b、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

不少下岗人员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从而失去一些再就业的机会。

c、对再就业认识片面。

绝大部分下岗人员认为从事个体经营仍属失业,只有政府重新安排的工作才是就业。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的企业领导一是不能正视企业职工的下岗问题,感到有损企业领导的形象,往往回避或不谈下岗再就业的问题,致使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对再就业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

二是对企业现状认识不清,认为“市场经济琢磨不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清企业哪一天又红火起来了。

”这种思想对下岗职工有着直接影响,使他们在再就业问题上进退两难。

三是对下岗职工不关心,工作方法简单、草率,甚至不闻、不问、不讲,严重挫伤了下岗职工对企业的感情与信任,影响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

  育或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

在调查中,测量了下岗职工的“教育水平”和“下岗前所拥有的技术级别或职称”的情况。

下岗职工的自身资本比较差,“教育水平”在初中文化的占总数的63%,而大专文化程度的职工占比例%,大学本科及大学以上文化的一个都没有,同时四分之三的职工在下岗前没有任何职称或技术级别。

可见,绝大多数是于文化程度低,适应不了社会竞争、岗位竞争的需要而下岗的;与此同时,于其自身知识、技能、年龄的限制等,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受教育年数,这就意味着下岗职工受教育的年数越多,职称或技术级别越高,他们在再就业过程中找工作的困难程度就越低。

也就是说,下岗人员的个人自身教育、职能技术、健康,最终形成他们的人力资本,导致他们不能尽快找到工作

  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

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是制约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重要因素。

下岗人员认为,“将来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现在

  5

  即使自己找到工作,或从事个体经营,但没有了原企业的劳动关系和健全的社会保障,总有朝不保夕的感觉,心里不踏实。

与我国基本国情有关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

于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也多。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非充分就业均衡所引发的失业,也就是“总量性失业”。

主要表现在我国劳动力资源历史存量太大而且增长速度快,而导致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

我国在几十年内积累下来的矛盾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暴露和释放有关。

在经济建设中,出于种种考虑,采取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方针,使企业内部富余人员长期积累下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一矛盾被大锅饭”掩盖了。

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面向政府转而面向市场,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

企业要减人增效,不仅向劳动力市场排放富余人员,而且还要减少招人的数量。

这样,过去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的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现象就再也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矛盾就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迅速暴露和释放出来。

  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换有关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产业结构严重失调。

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不一致的导致失业,存在失业的市场和存在岗位空缺的市场同时存在,也称为结构性失业。

在劳动力市场上,结构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改革后,在对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过程中,过去片面、畸形发展的一些产业部门必须压缩其过于庞大的生产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这些部门的大量企业出现亏损、破产和倒闭,从而引起这些企业的失业人员猛增。

同时,部分老工业基地资源面临枯竭或产业过于单一,结构转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结构转换过程中,也要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发展。

大量机械化、自动化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既使人类从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放了出

  6

  来,同时,也于资本有机构成的迅速提高,使传统产业部门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现象。

我国改革开放的近20年,也是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20年,在企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条件下,企业必然要尽可能地降低用人成本、减少就业岗位,从而,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出现了大规模的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

再加上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的实施,在“抓大”过程中大量企业合并或者被兼并,使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这样,资本规模扩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失业增加的规律也在较短时间内表现了出来。

要树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

胡鞍钢等人认为,“经济发展战略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一是经济增长优先论,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目标,也是首要目标。

二是就业优先论,即扩大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是最重要的目标,也是首要的目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联系被大大削弱了。

经济增长、扩大投资需求能否扩大就业,在多大程度上扩大就业,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何种经济增长模式”。

  六、针对现阶段问题的解决方法

  、是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领导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方面制订具体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同时,要把城镇新增就业、控制失业率、失业人员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及减少劳动能力长期失业人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作为就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建立目标责任体系,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要贯彻实施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加快发展服务业等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开就业门路;要鼓励和规范灵活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

  是优化创业环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

它不仅能解决劳动者的自身就业,还能带来就业的倍增效应。

要落实完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简化程序,规范操作。

  7

  提高效率,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信息服务;加强创业意识教育,转变就业观念,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是实施就业援助,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题。

要将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作为就业困难人员,给予重点援助。

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并视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以及适当的岗位补贴;对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

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可延长至退休。

  是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的必之路。

要鼓励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对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对就业困难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注:

另附访谈记录

  8

  吉林省洮南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

  调查时间:

20XX年8月6日调查地点:

吉林省洮南市调查对象:

吉林省洮南市机床厂

  调查方法:

于时间和受教育水平的限制,本次采取的是访谈的形式。

调查目的: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岗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要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必须加强再就业培训,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村经济建设力度,重视再就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工作。

通过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调查,可以发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训,认真思考,更好的为还未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服务,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对提高我国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研究近年来我国在关于下岗职工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经验与教训,就近日在我市对部分下岗职工进行调查。

本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成效

  洮南市地处东北亚中心,吉林省西北部,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交界点,东北平原和科尔沁大草原的交融地带。

全市辖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

现有人口万人,土地面积510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5人。

铁路、公路贯南北,硬化路面乡乡通,程控电话通全境,有线电视连万家。

洮南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资源型工业格局独具特色。

洮南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畜牧业生产大市。

大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呈现较好的趋势。

  1

  二、再就业后的主要境况和心态

  在经历了一个下岗、失业、求职和实现再就业的过程后,普遍得到了较大的收益和进步。

  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获得一定的工资和经营收入,生活有所改善。

下岗前,调查对象人均月收入为元,再就业后被雇佣人员的人均月收入为元;自营就业者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上的占%,比下岗前提高30个百分点。

总体上有%的人收入比下岗前有提高。

  他们经历了较长时问市场就业实践的磨砺,择业心理趋向务实。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自身条件出发,主动地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

他们中通过自我创业和亲友介绍实现再就业的占%,目前还想回原企业工作的只占%;在择业条件中要求“比较体面”的已降至最末位,仅占%;有70%以上的中年和女性,从“便于做家务”和“身体能适应”出发,表示愿意选择灵活的就业方式。

目前,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的占32%,表示一般的占%,表示不满意的仅占%。

此反映了他们中的多数人已能平稳地面对现实。

  在职业变动中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成功者。

在职业的大调换中,他们重新感受了劳动的意义,磨炼了自立自强的品格,扩大了眼界,增长了本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成功者。

有的已成为新的用人单位的经营或技术骨干,有的下岗从商几年就成为“老板”,还能为其他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

在本次调查对象中,再就业后获得各种先进荣誉称号的近8%。

  三、在从事自谋职业和个体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从本次调查看,他们靠自己的积蓄和亲友的借助,人均投入本金21900元,人均年缴纳各种税费7165元,雇有领薪工人的已占1/4。

这表明他们在创造就业和收入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也作出了贡献。

但在他们中间小本经营的还是占多数,在自营就业和个体经营中也遇到不少困难。

  在经营选项上缺乏咨询服务和指导。

他们本小力单,不善经商,在消费不足的市场环境下,买卖更加难做。

尤其在经营选项上往往出现盲目从众“跟

  2

  风跑”的现象。

例如,在一个中等城市,下岗后去经营三轮摩托搞个体运输的,竟有7000多人,出现“拉车的比坐车的多”的情形。

类似这种蜂拥而上、超出市场一定容量的经营服务项目,往往进入者多,被淘汰出局的也多。

  缺少资金。

于缺少资信担保,无法获得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

一些地方政府要给自谋职业和从事个体经营者以贷款支持的承诺,还多是纸上空文。

靠现有的小本经营,多半仅够维持基本生活,有的虽有点节余,但积累太慢,要想增加投入把生意做大很难。

  税费负担过重。

本次调查反映本金与税费之比为3:

1,足可见税费负担之重。

在税费中,费比税更重。

一位下岗职工根据市场需求正筹办一个低价位的小招待所,要经15个部门盖章,没等开张,各种开办手续费已花去2万多元。

在访谈中,反映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中央和各地政府为鼓励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家庭手工业、社区服务业等,虽有减免税费的原则规定,但落实很难。

据一个再就业工作先进城市的工会调查,在下岗再就业人员中,实际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只占%。

  缺少经营场地。

在创业者中,自有场地或享有政府提供的低价经营摊位的是少数。

一般大中城市十几平米的小门脸月租金都在3000元左右,这对于小本经营是难以支付得起的。

但如果没有经营场地证明,就办不了正式营业执照,不能享有依法正规经营的各种好处。

税费重和铺租贵,是形成无照经营比例居高不下的一个客观原因。

  与政府管理和执法部门摩擦矛盾多。

他们中不少人主要受本金所限,存在无照经营、占道经营或违章搭建临时建筑用作经营场地等行为,都会同城市的各项管理目标发生冲突,使他们在政策法律上也处于十分被动和不利的境地。

再加上有一些管理执法的公职人员素质低、风纪差,粗暴行政、白吃白拿、按“人情”定税费等等,加大了他们的经营成本和精神负担。

  四.再就业人员的精神负担依然沉重。

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

  他们虽有工作和收入,但多处于不稳定和低收入状态。

从本次调查看,受雇佣者多为短期临时就业,月均收入在400元以下的占%;自营就业者多为小本经营,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

全部调查对象中月均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困难户占%,他们是一批生活在底层的“有工作的穷人”。

因而他们最大的心理负担是怕被“炒鱿鱼”,再次下岗失业;怕买卖蚀本,生意

  3

  搞砸了“明天又不知可以干点什么来养活自己”。

  他们虽能维持眼前的基本生活,但缺少以后的基本社会保障。

相当一部分人因原企业连年经营困难,社保欠账,个人缴费部分也已中断,而再就业后的社保关系如何接续又不清楚,实际上已成为“断保人”。

因而现在社会保障不落实,已成为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

  他们虽已在社会上就业,但大多仍保留有“国企职工”的身份。

本次调查对象中,仍有90%的人与原企业保持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劳动关系或社保关系。

在目前劳动体制双轨并存的条件下,保留“企业人”的身份,还能享受一些福利待遇。

但随着清理“隐性就业”和理顺劳动关系工作的推进,他们越发担心与企业脱钩后,将会失去最后一点利益和依靠,不但停发生活费,而且还要提高子女入学、冬季取暖、住房租金等费用的支付标准。

  他们虽然在努力适应新的就业环境,但还未从失落的阴影中走出来。

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80—90%是进入社会职业声望较低的传统零售、服务业,以及过去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苦脏累岗位或临时就业岗位,与原先“国企工人”的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有明显落差。

再加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普遍对求职者提出低年龄和高学历的要求,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感。

因而在他们中常有“昔日主人翁,今日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