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259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外国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外国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外国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外国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复习笔记.docx

《外国文学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复习笔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复习笔记.docx

外国文学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名词解释:

1、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前。

内容上大体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2、骑士文学是贵族骑士阶级创作的以歌颂骑士精神为主题的世俗文学,分为骑士传奇和骑士抒情诗。

3、流浪汉小说是文艺复兴时期起源于西班牙,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小说样式。

有三个特点:

1.以第一人称叙述主角半自传性经历,2.人物颠沛流离,或无家可归,或有家不回,大规模展现社会场景,环境变幻不定;3.时间线性结构松散,记流水账。

4、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复兴希腊罗马文化、宗教改革。

运动打着复古旗号,实质是推出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5、古典主义是17世纪产生于法国流行于欧洲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学艺术思想和流派,它是王权调和两个阶级矛盾的产物。

有三个特点:

政治上拥护王权,思想上推崇理想,艺术上模仿古代。

6、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文学艺术运动。

参加者多为市民作家,以青年歌德、席勒为代表。

7、启蒙文学是18世纪产生于法国影响到全欧洲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

知识点:

一、上古文学

1、希腊文学分期:

英雄时代(神话、史诗)古典时代(戏剧、抒情诗)希腊化时代(新喜剧)

2、希腊神话三大特点:

①人神同形同性(最本质特点)②系统性强,形成了“奥林波斯神统”③想象性强、故事性强、哲理性强、史料价值高。

(希腊众神有五个:

全权万能的天神宙斯、智慧和发明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女神阿佛洛狄忒、太阳神和艺术神阿波罗、反叛和殉道的先知神普罗米修斯。

3、英雄时代到古典时代的城邦制希腊文化发生了两个变化:

从感性过渡到理性,从史诗过渡到抒情诗。

4、西方思想鼻祖苏格拉底(欧洲第一个殉道者):

①批判继承智者学派,引导并完成了哲学转向②他奠定了西方思想文化中信仰与理性并重的双重传统。

5、柏拉图:

(“理式说”)①理式与影子说。

②洞穴喻与启蒙认识论。

③“美是难的”。

6、亚里士多德:

(“模仿说”)①他改造了老师柏拉图的“模仿”说,用来更新老师的理式论。

②“四因说”把可感世界存在的条件归结为四个相关原因:

“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7、黄金时代三大诗人:

(1)维吉尔(前70-前19)罗马最伟大的诗人。

10首《牧歌》、叙事诗《农事诗》奠定了西方田园诗基础。

《埃涅阿斯纪》是西方四大文人史诗之第一部,从这部作品开始,文人史诗与民间史诗分道扬镳。

(2)贺拉斯:

寓教于乐、“合式”说

(3)奥维德:

神话史诗《变形记》,《爱经》奠定了西方爱情诗基础。

8、《圣经》《旧约圣经》被认为象希腊神话一样具有“永恒的魅力”。

9、荷马史诗:

《伊利昂纪》描写战争经过,《奥德修纪》描写战后英雄返回家园。

10、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

被称为“悲剧之父”,《普罗米修斯》,作品特点:

a.政治性强B.洞察人性的复杂性。

索福克勒斯:

代表了希腊悲剧艺术的最高成就,《俄狄浦斯王》。

作品特点:

一是艺术性强,诗句精美高雅,重视行动而非对话,舞台效果好;二是首创“回顾式”结构,情节引人入胜,善于运用悬念诱导观众入戏并激发紧张感。

欧里庇得斯:

《美狄亚》作品特点:

第一,最早具有女性意识,同情女性,站在女性立场思考问题;第二,擅长心理描写,精辟分析内心矛盾。

11、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12、米南德:

完整剧本只有《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喜剧《公断》只残存三分之二。

二、中世纪文学

1、中世纪主要有三种性质的文学:

①教会文学:

《圣经》

②民间文学:

早期:

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贝奥武甫》晚期:

法兰西的《罗兰之歌》

③骑士文学:

忠君、护教、重誉、尚武、追求爱情。

两种形式:

骑士传奇(叙事诗)《玫瑰传奇》成为欧洲长篇小说的基础;骑士抒情诗(普罗旺斯《破晓歌》)成为资产阶级抒情诗的基础。

骑士传奇题材有三大系统:

不列颠系统、法兰西系统、古代系统。

2、但丁:

(《神曲》)创作两大动机:

政治与爱情。

两个导师:

维吉尔(地狱、炼狱)、贝阿特丽丝(天堂)。

《新生》代表了当时意大利“温柔的新体派”诗歌的最高成就。

三、文艺复兴

1.意大利文学:

彼特拉克:

欧洲第一位人文主义学者,十四行诗创始人。

代表作《歌集》

薄伽丘:

欧洲短篇小说的奠基人,《十日谈》。

2.西班牙文学

塞万提斯:

近代长篇小说的奠基人,《堂吉诃德》(“滑稽模仿”或“戏仿”)

洛卜德•维伽:

西班牙黄金时代戏剧代表,代表作《羊泉村》歌颂了人民抗暴斗争,批判了贪官和暴政。

3、法国文学:

贵族人文主义:

以龙沙为代表的“七星诗社”影响了高雅文学传统。

平民人文主义:

以小说家拉伯雷为代表,长篇小说《巨人传》

4.英国文学:

乔叟:

英国文学之父,既是诗歌之父,也是小说之父,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模仿《十日谈》

托马斯•莫尔:

空想社会主义小说创始人,代表作《乌托邦》

培根:

散文家、哲学家。

口号:

“知识就是力量”。

大学才子派:

马洛的悲剧三部曲

斯宾塞:

语言精美的长诗《仙后》

5、莎士比亚:

早期:

历史剧、戏剧_乐观明朗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戏剧《威尼斯商人》、唯一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期(创作最高峰):

悲剧_悲愤抑郁《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雅典的泰门》~最绝望的悲剧

晚期:

传奇剧_宽恕和解《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

第四章、古典主义

1、英国文学(诗歌):

玄学派(多恩)、清教徒诗派(弥尔顿)

弥尔顿三大长诗:

《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2、法国古典主义(戏剧):

三大戏剧家

高乃依(最标准的戏剧家):

《熙德》

拉辛:

《安德洛玛克》、

莫里哀(喜剧):

《伪君子》主人公答尔丢夫

第五章、启蒙主义

1、英国文学(艺术性强):

成就最高四大车轮

近代小说之父: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人类三大美德:

勤劳、智慧、勇敢)

室内小说:

理査生擅长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

室外小说:

菲尔丁《汤姆•琼斯》被称为“小说中的荷马史诗“。

反小说:

斯特恩《项狄传》、《感伤旅行》——感伤主义名称来源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老少皆宜

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威廉•布莱克:

诗人兼画家

2、法国启蒙文学:

三大思想家、文学家

伏尔泰:

笑《老实人》“种咱们的园地要紧。

狄德罗:

骂首次提出“美在关系”说。

《拉摩的侄儿》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卢梭:

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

“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人生而自由,但又无所不在桎梏之中。

”三部长篇小说:

感伤爱情小说《新爱洛伊丝》、自传小说《忏悔录》、教育小说《爱弥儿》。

3、德国文学(抒情性强):

启蒙时代:

莱辛——德国文学之父美学名著《拉奥孔》

狂飙突进时代:

歌德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悲剧《葛兹》;席勒的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

古典主义:

歌德把希腊艺术的特质总结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歌德抒情诗集《西东合集》、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诗剧《浮士德》,

席勒的悲剧三部曲《华伦斯坦》和《威廉•退尔》。

分析简答题

一、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

1.整体构思精巧别致、取材以小见大,表现出作者驾驭题材的惊人水准。

2.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性格刻画栩栩如生。

3.语言流畅悦耳,比喻优美贴切。

二、比较三大家各自创作特点:

埃斯库罗斯:

被称为“悲剧之父”,有三个贡献:

最先完善悲剧程式,最先使用两个演员,最先创造“三部曲”形式。

他的戏剧不注重舞台效果,故事情节不吸引人。

人物说得多,做得少。

索福克勒斯:

代表了希腊悲剧艺术的最高成就。

其作品有两个特点:

一是艺术性强,追求艺术上精益求精,诗句精美高雅,重视行动而非对话,舞台效果好;二是首创“回顾式”结构,情节引人入胜,善于运用悬念诱导观众入戏并激发紧张感,进行了叙述革新。

欧里庇得斯:

他的创作具有超前性,所以同时代观众还来不及接受和欣赏他。

他的作品虽然取材于神话传说,但在处理题材时却融入了社会现实内涵,尤其是两性关系问题,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其作品也有两个特点:

第一,最早具有女性意识,同情女性,站在女性立场思考问题;第二,擅长心理描写,精辟分析内心矛盾。

三、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区别:

1.题材人物区别:

悲剧写神话,多为命运悲剧,喜剧写现实,多为政治讽刺喜剧;悲剧模仿比我们更好的人,喜剧模仿比我们更坏的人。

2.冲突效果区别:

悲剧冲突“负大于正”,喜剧冲突“正大于负”,正如鲁迅所言: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引发崇高、怜悯、恐惧,通过流泪净化灵魂;喜剧引发滑稽、嘲讽、轻松,通过发笑净化灵魂。

3.语言形式区别:

悲剧必用诗体写,语言应高雅优美;喜剧可用散文写,语言可低俗粗野。

第二章

一、分析《神曲》的两重性

史诗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两种不同思想观念错综复杂的矛盾。

基督教思想文化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文化混杂在五个方面:

人生观、认识论、政治观、爱情观、艺术观。

史诗的贡献在于,诗人站在黑暗的旧时代,率先孕育了新时代的新观念,预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来临。

第三章

一、概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历程:

1.早期:

历史剧、喜剧——乐观明朗

历史剧主要写了两次战争:

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前者反映英法争夺领土之战,后者描写国内封建割据之战。

代表作:

《亨利四世》。

《罗密欧与茱丽叶》是其早期唯一悲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为早期喜剧代表作。

2.中期:

悲剧——悲愤阴郁

社会因君王更替而由繁荣转向动乱,由光明变为黑暗。

《奥塞罗》正面触及种族平等问题,表现人文主义崇高理想被利己主义野心家阴谋家所毁灭的悲剧。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最有哲理性的悲剧。

作者一再探讨权利与人性之间的戏剧性关系。

《麦克白》反过来探讨地位由低到高,人性由善变恶的罪性。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最绝望的悲剧。

3.晚期:

传奇剧——宽恕和解

社会专制日益黑暗,政府打击迫害文人。

代表作《暴风雨》。

二、莎士比亚化:

马克思总结提出的莎士比亚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主义指人物描写方法,有四条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第一,在环境中写人,而不是孤立地写人,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二,写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第三,不但写人做什么,而且写人怎么做,要有细节真实;

第四,作者与人物保持距离,人物性格支配言行,不当作者的传声筒。

三、分析《哈姆雷特》

1.哈姆雷特形象:

人文主义者(社会悲剧、教育环境、性格特点)

他在德国兴登堡大学留学,受先进的教育。

兴登堡大学是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摇篮。

2.人文主义在哈姆雷特身上有三个表现:

人与神的关系:

被造与约法;人与人的关系:

追求平等与友爱;现实态度;批判专制,盼望共和。

3.哈姆雷特性格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快乐的王子—忧郁的王子—思索的王子—犹豫的王子—行动的王子

人的性格是被环境所影响的。

在这五个特征中:

最突出的是忧郁。

他想得太多,行动却苍白无力。

忧郁的原因首先是对人的失望。

对任何人都信不过,甚至连自己都信不过。

4.导致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和主要意义:

悲剧的原因有两个:

主观和客观。

客观原因是主要的,邪恶力量太强大,先进力量太弱小。

失败是必然的。

哈姆雷特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旧观念和骑士精神妨碍了他的行动;对教义的误解,导致他错失了报复良机。

主观原因是他的阶级局限。

主要意义:

正确的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

但他不可能解决问题。

他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又是阶级的悲剧。

四、《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糅合了浪漫主义的因素。

①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哈姆雷特》既是复仇剧,又是道德伦理剧;既是政治剧,又是哲理剧。

《哈姆雷特》就象个微观世界,通过多方位、多层面的刻画,展示出一个活生生的、五光十色的英国社会。

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③语言生动流畅、富丽堂皇、雅俗共赏(莎士比亚是世界头号语言大师),尤其是“莎士比亚式比喻”。

第五章

一、分析《浮士德》

知识悲剧(知识需求):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爱情悲剧(情欲需求):

对文艺复兴的批判。

政治悲剧(社会需求):

对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反思。

艺术悲剧(审美需求):

反思和总结了歌德自己开创的古典主义的不成熟。

事业悲剧(自我实现需求):

对浪漫主义的反思。

浮士德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天上打赌以上帝的胜利告终,说明人生是有盼望的。

浮士德身上体现了人类三大精神:

批判精神、探索精神、辩证精神。

三、简答、论述题(注:

论述题要结合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分析,简答题不用。

1、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

①构思精巧别致、取材以小见大,表现出作者驾驭题材的惊人水准。

《伊利昂纪》把十年大战浓缩到最后一年的五十一天来集中写,以阿喀琉斯两次发怒为情节主线,开门见山,单线发展,一气呵成,首尾照应,以点带面地反映了战争全貌,颇具阳刚之气。

《奥德修纪》也把战后十年历险集中在四十天写,情节双线发展,人情味浓,风格刚柔相济,漂流与守望穿插,武戏与文戏并重。

②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性格刻画栩栩如生。

圆形人物阿喀琉斯性格复杂,优点缺点都很明显;扁形人物赫克托耳性格单纯,几近完美。

两位主角性格截然不同,然而共同彰显突出英雄主义精神,两种塑造形象的反向模式运用在一部作品中都获成功,足见史诗人物描写手段之高超。

③语言流畅悦耳,比喻优美贴切。

史诗保留了民间口语特点:

注重音乐感、反复手法、装饰性套语,“荷马式比喻”十分出色,影响了“莎士比亚式比喻”。

2、分析三大悲剧家各自创作特点?

埃斯库罗斯:

a.政治性强,《普罗米修斯》三部曲通过万神之王宙斯与普罗米修斯的冲突,表现了民主派与保守派你死我活的斗争,歌颂了敢于反叛暴政的英雄百折不挠、勇于牺牲的殉道者。

B.洞察人性的复杂性,《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通过荷马史诗中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战后回家被妻子勾结情夫杀害,儿子俄瑞斯忒亚为父报仇杀母而受众神审判的传说,真实而深刻地挖掘了人的罪性,剧中一家三口没有完美的好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坏人,人的善与恶、灵与肉始终交织在一起。

“俄瑞斯忒亚情境”成为存在主义阐释人生选择的重要神学哲学话题,作品启示我们不要犯“非此即彼”的错误。

索福克勒斯:

两个特点:

一是艺术性强,诗句精美高雅,重视行动而非对话,舞台效果好;二是首创“回顾式”结构,情节引人入胜,善于运用悬念诱导观众入戏并激发紧张感。

欧里庇得斯:

其作品也有两个特点:

第一,最早具有女性意识,同情女性,站在女性立场思考问题;第二,擅长心理描写,精辟分析内心矛盾。

他不在乎在外的情节和冲突,注重表现内心错综复杂的矛盾。

文学是由外到内发展的,越来越内向。

代表作《美狄亚》取材于希腊最有名的神话传说“取金羊毛故事”,直接影响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叙事传统。

作者对弱势群体的怜悯感人至深。

3、分析但丁神曲的两重性?

史诗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两种不同思想观念错综复杂的矛盾。

基督教思想文化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文化混杂在五个方面:

人生观、认识论、政治观、爱情观、艺术观。

史诗的贡献在于,诗人站在黑暗的旧时代,率先孕育了新时代的新观念,预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来临。

4、莎士比亚三个创作历程?

1.早期:

历史剧、喜剧——乐观明朗

历史剧主要写了两次战争:

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前者反映英法争夺领土之战,后者描写国内封建割据之战。

通过战争和帝王题材,总结了英国三百年历史,在贤明君主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理想,表达了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

历史剧出色地表现了“福斯塔夫式背景”,开创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他的喜剧与希腊古典喜剧截然不同,几乎都写歌颂喜剧,浪漫爱情,正面人物体现出人文主义美好理想。

早期唯一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世界最有名的爱情戏。

早期创作基调乐观明朗,即便悲剧都是乐观的、充满诗情画意的青春戏。

因为身逢盛世,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政通人和,加上1588年英国海军首次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夺得海上霸权,莎士比亚洋溢着“快乐的英格兰情绪”,对人文主义理想充满必胜信念。

莎士比亚主要的十四行诗大多数也写于早期,广为流传。

《威尼斯商人》是他喜剧的代表作。

爱情(男女之间的爱)和友谊(大男人之间的友谊)是他最爱写的题材。

表现的是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

这部喜剧写了三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一对威尼斯商人的友谊,新老两代资产阶级的斗争夹杂着种族与信仰的冲突。

剧情矛盾错综复杂,人文主义主题十分鲜明。

主角鲍西亚是光彩夺目的人文主义新女性,在妇女解放史上可算重大突破。

2.中期:

悲剧——悲愤阴郁

社会因君王更替而由繁荣转向动乱,由光明变为黑暗。

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动摇,转而揭示社会的阴暗面,批判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剧作由喜剧转为悲剧,基调也随之转变为悲愤阴郁,四大悲剧标志着创作高峰。

《奥塞罗》正面触及种族平等问题,表现人文主义崇高理想被利己主义野心家阴谋家所毁灭的悲剧。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最有哲理性的悲剧。

作者一再探讨权利与人性之间的戏剧性关系。

权力金钱腐蚀人心。

李尔王地位由高到低,人性由恶变善,最后一无所有时才忏悔醒悟,恢复了善良的人性。

《麦克白》反过来探讨地位由低到高,人性由善变恶的罪性。

权力越大,野心就越大。

如果欲望得不到控制,就走上弑君篡位的犯罪道路。

作者致力于揭示封建社会频繁发生政变的原因就是权力过于集中。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最绝望的悲剧。

绝妙地描述了金钱泯灭人性,颠覆人际关系的本质。

这是第一部专门揭露金钱罪恶的作品,表明莎士比亚对人性的阴暗感到绝望。

3.晚期:

传奇剧——宽恕和解

社会专制日益黑暗,政府打击迫害文人。

莎士比亚像许多作家一样失语,隐居田园,寄情山水。

创作由悲剧转为传奇剧,失去了批判锋芒,遁入乌托邦式的空想,以脱离现实的浪漫幻想宣扬宽恕和解。

作者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基督教信仰为创作的指导思想,希望以爱化解社会矛盾。

代表作《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依然写权利之争,手足相残,但结局却是“兄弟一笑泯恩仇”,握手言欢。

5、分析《哈姆雷特》人物形象、艺术特点?

人物形象:

①哈姆雷特形象:

人文主义者

他在德国兴登堡大学留学,受先进的教育。

兴登堡大学是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摇篮。

人文主义在哈姆雷特身上有三个表现:

人与神的关系:

被造与约法;人与人的关系:

追求平等与友爱;现实态度;批判专制,盼望共和。

②哈姆雷特性格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快乐的王子—忧郁的王子—思索的王子—犹豫的王子—行动的王子

人的性格是被环境所影响的。

一切哲学都离不开生与死的思考。

生存还是死亡,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自省式提问

重振乾坤:

哈姆雷特在思索中找到了使命,所以在生与死的徘徊中,他选择了生。

他的使命就是重振乾坤,改革黑暗社会。

然而找到了目标之后,他犹豫不决,最后导致了悲剧。

他最终有行动,在与敌人决斗中,英勇牺牲。

尽管他没有完成重振乾坤的历史使命,但他是敢于捍卫真理的英雄。

在这五个特征中:

最突出的是忧郁。

他想得太多,行动却苍白无力。

忧郁的原因首先是对人的失望。

对任何人都信不过,甚至连自己都信不过。

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认为,女人是靠不住的,男人也同样脆弱。

哈姆雷特犹豫,虽然定了目标,但迟迟不肯行动。

错过了好几次报复恶人的好机会。

好人打不过坏人,往往因为不屑于使用坏人所用的卑鄙手段。

③悲剧的原因和意义:

悲剧的原因有两个:

主观和客观。

客观原因是主要的,邪恶力量太强大,先进力量太弱小。

失败是必然的。

哈姆雷特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旧观念和骑士精神妨碍了他的行动;对教义的误解,导致他错失了报复良机。

哈姆雷特是一个伟大的提问者。

正确的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

但他不可能解决问题。

他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又是阶级的悲剧。

艺术特点:

①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哈姆雷特》既是复仇剧,又是道德伦理剧;既是政治剧,又是哲理剧。

《哈姆雷特》就象个微观世界,通过多方位、多层面的刻画,展示出一个活生生的、五光十色的英国社会。

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③语言生动流畅、富丽堂皇、雅俗共赏(莎士比亚是世界头号语言大师),尤其是“莎士比亚式比喻”。

6、分析《浮士德》形象?

第一幕:

知识悲剧(知识需求),爱情悲剧(情欲需求)。

追求知识,错过了人生。

这是知识的悲剧。

浮士德向魔鬼提的第一个愿望:

爱情。

第二幕:

政治悲剧(社会需求),艺术悲剧(审美需求),事业悲剧(自我实现需求)。

爱情失败了。

他要走政治道路。

改革行不通,他厌倦政治了。

政治道路走不通,他就想走艺术道路。

艺术道路走不通,他追求事业,浮士德身上体现了人类三大精神:

批判精神、探索精神、辩证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