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讲义8感觉器.docx
《人体解剖学讲义8感觉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讲义8感觉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学讲义8感觉器
第42讲-视器1
视器
视器由眼球和眼副器共同构成。
眼球的功能是接受光波的刺激,将感受的光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视觉传导通路至大脑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眼副器位于眼球的周围或附近,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和眶筋膜等,对眼球起支持、保护和运动作用。
1.眼球
眼球是视器的主要部份,近似球形,位于眶内,后部借视神经连于间脑的视交叉。
两眼眶呈四棱锥形,内侧壁几乎平行,外侧壁在平面向后相交成90º角。
眼眶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夹角为45º角,眶轴为22.5º角。
眶轴、眼轴和视轴当眼平视前方时,眼球前面正中点称前极,后面正中点称后极。
把通过前、后极的直线称眼轴。
在眼球的表面,把距前、后极等距离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环形连线称为赤道(中纬线)。
光线经瞳孔中央至视网膜黄斑中央凹的连线,称视轴。
眼轴与视轴呈锐角交叉。
一、眼球壁
从外向内依次分为眼球纤维膜、眼球血管膜和眼球内膜三层。
(一)眼球纤维膜
眼球纤维膜由强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
1.角膜占眼球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富有弹性,具有屈光作用,无血管但富有感觉神经末梢,由三叉神经的眼支分布。
角膜曲度较大,外凸内凹。
角膜炎或溃疡,可致角膜混浊,痊愈后形成瘢痕,失去透明性,影响视觉。
角膜的营养物质一般认为有3个来源:
角膜周围的毛细血管、泪液和房水。
2.巩膜占眼球纤维膜的后5/6,为乳白色不透明的纤维膜,厚而坚韧,有保护眼球内容物和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
前缘接角膜缘,后方与视神经的硬膜鞘相延续。
在巩膜与角膜交界处外面稍内陷,称巩膜沟。
靠近角膜缘处的巩膜实质内,有环形的巩膜静脉窦,是房水流出的通道。
巩膜后极最厚,向前逐渐变薄,在赤道附近最薄;在眼外肌附着处再度增厚。
巩膜前部露于眼裂的部分,正常呈乳白色,黄色常是黄疸的重要体征。
老年人的巩膜可因脂肪组织沉着略呈黄色;先天性薄巩膜呈蔚蓝色。
(二)血管膜
眼球血管膜富有血管、神经和色素,呈棕黑色。
具有营养眼球内组织及遮光作用。
血管膜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份。
1.虹膜呈冠状位,是血管膜最前部的圆盘形的薄膜。
虹膜中央有圆形的瞳孔。
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间隙称为眼房。
虹膜将眼房分为较大的前房和较小的后房,前、后眼房借瞳孔相互交通。
在眼前房周边,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区域,称虹膜角膜角。
在虹膜的基质内有两种平滑肌纤维,环绕瞳孔周缘呈环行排列的,称瞳孔括约肌可缩小瞳孔,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平滑肌,称瞳孔开大肌,可开大瞳孔,由交感神经支配。
在弱光下或视远物时,瞳孔开大;在强光下或看近物时,瞳孔缩小。
在活体上,透过角膜可见虹膜及瞳孔。
虹膜的颜色取决于色素的多少,有种族差异,白色人种,因缺乏色素,虹膜呈浅黄色或浅蓝色;有色人种因色素多,虹膜色深,呈棕褐色;黄种人的虹膜多呈棕色。
2.睫状体是血管膜中部最肥厚的部分。
位于巩膜与角膜移行部的内面。
其后部较为平坦,为睫状环,前部有许多向内突出呈放射状排列的皱襞,称为睫状突。
由睫状突发出的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在眼球矢状切面上,睫状体呈三角形。
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称睫状肌由副交感神经支配。
睫状体有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和产生房水的作用。
3.脉络膜是富有血管的薄膜,占血管膜的后2/3。
外面与巩膜疏松相连,内面紧贴视网膜的色素层,后方有视神经穿过。
脉络膜的作用是供应眼球内组织的营养和吸收眼内分散光线以免扰乱视觉。
(三)视网膜
视网膜在血管膜内面,可分为两层。
外层为色素上皮层,由大量的单层色素上皮构成;内层为神经层,是视网膜的固有结构:
两层之间有一潜在的间隙,此间隙是造成视网膜的外层与内层容易脱离的解剖学基础,视网膜剥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而言。
视网膜自后向前可分为3部份:
视网膜脉络膜部、视网膜睫状体部和视网膜虹膜部。
视网膜睫状体部和虹膜部贴附于睫状体和虹膜的内面,无感光作用,故称为视网膜盲部。
视网膜脉络膜部最大、最厚,附于脉络膜的内面,为视器接受光波刺激并将其转变为神经冲动的部分故又称为视网膜视部。
视部的后部最厚,愈向前愈薄,在视神经起始处有圆形白色隆起,称视神经乳头。
在正常情况下,视神经乳头并不突起,又称视神经盘,视神经盘的边缘隆起,中央有视神经、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
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稍偏下方约3.5mm处,有一由密集的视锥细胞构成的黄色小区,称黄斑,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此区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处。
这些结构在活体上呈褐色或红褐色,可用眼底镜窥见。
视网膜视部的神经层主要由3层神经细胞组成。
外层为视锥和视杆细胞,它们是感光细胞,紧邻色素上皮层。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能感受强光和颜色,在白天或明亮处视物时起主要作用;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只能感受弱光,在夜间或暗处视物时起主要作用。
中层为双极细胞,将来自感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传导至内层的节细胞。
内层为节细胞,其轴突向视神经盘处汇集,穿过脉络膜和巩膜后构成视神经。
二、眼球的内容物
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这些结构透明而无血管,具有屈光作用,它们与角膜合称为眼的屈光装置,使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这种视力称为正视。
㈠房水
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眼房内。
房水由睫状体产生,进入眼后房,经瞳孔至眼前房,经虹膜角膜角隙进入巩膜静脉窦,借睫前静脉汇入眼上、下静脉。
房水的生理功能是为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并维持正常的眼内压。
眼前房和眼后房的压力大致相等。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房水代谢紊乱,造成眼房内房水增加,导致眼内压增高,临床上称之为继发性青光眼。
㈡晶状体
晶状体位于虹膜的后方、玻璃体的前方,呈双凸透镜状;前面曲度较小,后面曲度较大,无色透明、富有弹性、不含血管和神经。
晶状体由平行排列的晶状体纤维所组成,周围部称晶状体皮质,较软;中央部称晶状体核。
晶状体外面包以具有高度弹性的被膜,称为晶状体囊。
晶状体若因疾病或创伤而变混浊,称为白内障。
晶状体是屈光系统的主要装置。
晶状体的曲度随所视物体的远近不同而改变。
视近物时,睫状体内纵行排列的肌纤维收缩牵引脉络膜向前,使睫状突向内伸,睫状小带也向内而变得松弛,因而放松了对晶状体的牵拉,晶状体借助于晶状体囊及其本身的弹性而变凸,特别是前部凸度增大,晶状体的曲度增加,屈光力度加强,使进入眼球的光线恰能聚焦于视网膜上,以适应看近物。
反之,睫状肌舒张时,使睫状突向外伸,睫状小带张力增大,加强了对晶状体的牵拉,使晶状体的曲度见小,以适应看远物。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变大、变硬、弹性减退及睫状肌逐渐萎缩,晶状体改变曲度的调节能力减弱,出现老视。
若眼轴较长或屈光装置的屈光率过强,则物象落在视网膜前,称之为近视。
反之,若眼轴较短或屈光装置屈光率过弱,则物象落在视网膜后,称之为远视。
㈢玻璃体
玻璃体是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表面被覆着玻璃体膜。
它填充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约占眼球内腔的4/5。
玻璃体前面以晶状体及其悬韧带为界,故呈凹面状,称玻璃体凹;玻璃体的其它部分与睫状体和视网膜相邻,对视网膜起支撑作用,使视网膜与色素上皮紧贴。
若支撑作用减弱,易导致视网膜剥离;若玻璃体混浊,可影响视力。
第43讲-视器2
眼副器
眼副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和眶筋膜等结构,有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一、眼睑
眼睑位于眼球的前方,分上睑和下睑,是保护眼球的屏障。
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
睑裂两侧上、下睑结合处分别称为内眦和外眦。
睑的游离缘称睑缘。
睑缘的前缘有睫毛,睫毛约有2~3行,上睑睫毛约100~150根,下睑睫毛约50~75根;上、下睫毛均弯曲向前,有防止灰尘进入眼内和减弱强光照射的作用。
如果睫毛长向角膜,则为倒睫;严重的可引起角膜溃疡、结瘢、失明。
睫毛的根部有睫毛腺(Zeis腺),睫毛毛囊或睫毛腺急性炎症,称为麦粒肿。
眼睑由浅至深可分为5层:
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和睑结膜。
眼睑的皮肤细薄,皮下组织疏松,缺乏脂肪组织,故可因积水或出血而发生肿胀。
肌层主要是眼轮匝肌睑部。
睑板及睑板腺睑板为一半月形致密结缔组织板,上、下各一。
上、下睑板的内、外两端借横位的睑内、外侧韧带与眶缘相连结。
睑内侧韧带较强韧,其前面有内眦动、静脉越过,后面有泪囊,是施行泪囊手术时寻找泪囊的标志。
睑板内有许多麦穗状的睑板腺,与睑缘垂直排列,其导管开口于睑缘。
睑板腺是特化的皮脂腺,分泌油脂样液体,富含脂肪、脂酸及胆固醇,有润滑睑缘和防止泪液外溢作用。
若睑板腺导管阻塞,形成睑板腺囊肿,亦称霰粒肿;睑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称麦粒肿,其中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质腺即Zeis腺发生感染称为外麦粒肿;而睑板腺感染肿大称内麦粒肿。
在上睑板上缘和下睑板下缘处,各有一薄层结缔组织膜连于眶上、下缘,称为眶隔。
它与眶骨膜相互延续,是眶筋膜的一部分。
二、结膜
结膜是一层薄而光滑透明、富含血管的粘膜,覆盖在眼球的前面和眼睑的后面。
按所在部位可分三部:
1.睑结膜是衬覆于上、下睑内面的部分,与睑板结合紧密。
在睑结膜内表面,可透视深层的小血管和平行排列并垂直于睑缘的睑板腺。
2.球结膜覆盖在眼球的前面。
在近角膜缘处,移行为角膜上皮。
在角膜缘处与巩膜结合紧密,而其余部分连结疏松而易移动。
3.结膜穹隆位于睑结膜与球结膜互相移行处,其反折处分别构成结膜上穹和结膜下穹。
结膜上穹较结膜下穹为深。
当上、下睑闭合时,整个结膜形成囊状腔隙称结膜囊。
此囊通过睑裂与外界相通。
三、泪器
泪器由泪腺和泪道组成。
㈠泪腺
泪腺位于眶上壁前外侧部的泪腺窝内,分泌泪液,有10~20条排泄管开口于结膜上穹的外侧部。
泪液借眨眼活动涂抹于眼球表面。
泪液有防止角膜干燥和冲洗微尘作用,此外尚含溶菌酶,具有灭菌作用。
多余的泪液流向内眦处的泪湖,经泪点、泪小管进入泪囊,再经鼻泪管至鼻腔。
㈡泪道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1.泪点在上、下睑缘近内侧端处各有一小隆起称泪乳头,其顶部有一小孔称泪点,是泪小管的开口。
2.泪小管在内眦附近有一较圆钝微凹陷的空隙,称泪湖。
泪湖的底部有蔷薇色隆起,称泪阜。
泪小管为连结泪点与泪囊的小管,分上泪小管和下泪小管。
它们分别垂直向上、下行,继而几乎成直角转向内侧汇合一起,开口于泪囊上部。
泪点变位常引起泪溢症。
3.泪囊
泪囊位于眶内侧壁前部的泪囊窝中,为一膜性的盲囊。
上端为盲端,高于内眦,下部移行为鼻泪管。
泪囊和鼻泪管贴附于泪囊窝和骨性鼻泪管的骨膜。
泪囊的前面有睑内侧韧带和眼轮匝肌泪囊部的纤维横过。
眼轮匝肌还有少量的的肌束跨过泪囊的深面。
眼轮匝肌收缩时牵引睑内侧韧带可扩大泪囊,使囊内产生负压,促使泪液流入泪囊。
4.鼻泪管
鼻泪管为膜性管道。
鼻泪管的上部包埋在骨性鼻泪管中,与骨膜紧密相结合;下部在鼻腔外侧壁粘膜的深面,下部开口于下鼻道外侧壁的前部。
开口处的粘膜内有丰富的静脉丛,感冒时,粘膜易充血和肿胀使鼻泪管下口闭塞,使泪液向鼻腔引流不通畅,故感冒时常有流泪的现象。
四、眼球外肌
眼球外肌 包括运动眼球的4块直肌、2块斜肌和上提上眼睑的上睑提肌,它们都是骨骼肌。
上睑提肌起自视神经管前上方的眶壁,在上直肌上方向前走行。
前端成为腱膜,止于上睑的皮肤、上睑板。
此肌收缩可上提上睑,开大眼裂,由动眼神经支配。
该肌瘫痪上睑下垂。
Müller肌是一块很薄、很小的平滑肌,起于上睑提肌下面的横纹肌纤维间,在上睑提肌与上直肌、结膜穹隆之间向前下方走行,止于睑板上缘。
Müller肌帮助提上睑,并对维持上睑的正常位置起一定的作用,Müller肌收缩,可使睑裂开大约2mm。
该肌受颈交感神经支配。
运动眼球的各直肌共同起自视神经管周围和眶上裂内侧的总腱环,在赤道的前方,分别止于巩膜的上、下、内侧和外侧。
上直肌位于上睑提肌下方,眼球上方,该肌收缩使瞳孔转向上内方。
内直肌位于眼球的内侧,该肌收缩使瞳孔转向内侧。
下直肌在眼球下方,该肌收缩使瞳孔转向下内方。
外直肌位于眼球外侧,该肌收缩使瞳孔转向外侧。
上斜肌位于上直肌与内直肌之间,起于总腱环,以纤细的腱通过附于眶内侧壁前上方的滑车,然后转向后外,在上直肌下方向后外转折,在上直肌与外直肌之间止于眼球赤道后方的巩膜。
该肌收缩使瞳孔转向下外方。
下斜肌位于眶下壁与下直肌之间,起自眶下壁的内侧份近前缘处,斜向后外,止于眼球下面赤道后方的巩膜。
该肌可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眼球的正常运动,并非单一肌肉的收缩,而是两眼数条肌协同作用的结果。
如眼向下俯视时,两眼的下直肌和上斜肌同时收缩;仰视时,两眼上直肌和下斜肌同时收缩;侧视时,一侧眼的外直肌和另一侧眼的内直肌共同作用;聚视中线时,则是两眼内直肌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某一肌麻痹时,可出现斜视和复视现象。
五、眼底像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供应视网膜内层的唯一动脉。
它自眼动脉发出后,行于视神经下方,在距眼球约10~15mm处,在视神经的下方穿入视神经鞘内,走行长度为0.9~2.5mm,继而行于神经内直至巩膜后,在视神经盘处先分为上、下二支,再分成视网膜鼻侧上、下和视网膜颞侧上、下四支小动脉,分布至视网膜鼻侧上、鼻侧下、颞侧上和颞侧下四个扇形区。
临床上,用眼底镜可直接观察这些结构,它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黄斑中央凹0.5mm范围内无血管分布。
六、眼的动脉
眼动脉眼球和眶内结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眼动脉。
当颈内动脉穿出海绵窦后,在前床突内侧发出眼动脉。
眼动脉在视神经下方经视神经管入眶,先居视神经外侧,再经视神经上方与上直肌之间至眶内侧,向前行于上斜肌和上直肌之间,终支出眶,终于额动脉。
在行程中发出分支供应眼球、眼球外肌、泪腺和眼睑。
其主要的分支如下: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终动脉,在视网膜内的分支之间不吻合,也不与脉络膜内的血管吻合,但行于视神经鞘内和视神经内这两段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其分支间有吻合。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可导致眼全盲。
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分支均有同名静脉伴行。
睫后短动脉又称脉络膜动脉,有很多支,在视神经周围垂直穿入巩膜,分布于脉络膜。
睫后长动脉又称虹膜动脉,有2支,分别位于眼球内、外侧,在视神经内、外侧穿入巩膜,在巩膜与脉络膜间前行直达睫状体。
睫前动脉由眼动脉的各肌支发出,共7支,在眼球前部距角膜缘5~8mm处穿入巩膜,在巩膜静脉窦的后面穿入睫状肌本部,发分支与虹膜动脉大环吻合,营养巩膜前部、虹膜和睫状体。
睫状前动脉在进入巩膜前,分出小支至球结膜。
滑车上动脉
眶上动脉
筛前后动脉
泪腺动脉
第44讲-前庭蜗器
前庭蜗器
前庭蜗器又称耳,包括前庭器和听器两部。
按部位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
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收集和传导装置,是前庭蜗器的附属器。
听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听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觉器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重力变化和运动速度刺激的感受器。
一、外耳
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和鼓膜三部。
(一)耳郭
耳郭位于头部的两侧,凸面向后,凹面朝向前外。
弹性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耳郭上部的支架,表面覆盖着皮肤,皮下组织少但神经血管丰富;耳郭下1/3为耳垂,耳垂内无软骨,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是临床常用采血的部位。
耳郭前外面的周缘卷曲,称耳轮。
耳轮前起自外耳门上方的耳轮脚,耳轮构成耳郭的上缘和后缘,向下连于耳垂。
耳轮的前方有一与耳轮平行的弧形隆起,称对耳轮。
对耳轮的上端分叉形成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
两脚之间的三角形浅窝,称三角窝。
耳轮和对耳轮之间的狭长的凹陷,称耳舟。
对耳轮前方的深窝称耳甲,耳甲被耳轮脚分为上、下两个窝,上部的窝为耳甲艇,下部的窝为耳甲腔。
耳甲腔通入外耳门。
耳甲腔的前方有一突起称耳屏,后方的对耳轮下部有一突起,称对耳屏,耳屏与对耳屏之间有一凹陷,称为耳屏间切迹。
耳郭后内侧面,朝向后内。
后内侧面的凸凹与前外侧面的凹凸相对应。
耳郭借软骨、韧带、肌和皮肤连于头部两侧,耳郭的软骨向内续为外耳道软骨,人类耳郭的肌多已退化。
分布于耳郭的神经来源较多。
有来自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有来自脑神经的三叉神经分支的耳颞神经以及面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的分支。
(二)外耳道
外耳道是从外耳门至鼓膜的管道。
成人长约2.0~2.5cm。
外耳道外侧1/3为软骨部,与耳郭的软骨相延续;内侧2/3为骨性部,是由颞骨鳞部和鼓部围成的椭圆形短管。
两部交界处较为狭窄。
外耳道约呈“S”状弯曲,从外向内,先趋向前上,继转向后,最后向前下方。
因鼓膜向前下外方向倾斜45°角,故外耳道的前壁和下壁较后壁和上壁为长。
由于外耳道软骨部可被牵动,故将耳郭向后上方牵拉,即可使外耳道变直,从而可观察到鼓膜。
在婴儿因颞骨尚未骨化,其外耳道几乎全由软骨支持,短而直,鼓膜近于水平位,检查时须拉耳郭向后下方。
外耳道表面覆盖一薄层皮肤,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
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结合紧密,不易移动,当发生外耳道皮肤疖肿时(如毛囊感染生疖)疼痛难以忍受。
耵聍腺分泌一种粘稠的液体,称为耵聍。
当耵聍干燥凝结成大块可阻塞外耳道,影响听觉。
外耳道前方邻接颞下颌关节和腮腺,将手指放入外耳道,可感觉到关节的活动。
(三)鼓膜
鼓膜在中耳鼓室外侧壁中叙述。
二、中耳
中耳由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组成,为含气的不规则的小腔道,大部分在颞骨岩部内。
中耳向外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向内与内耳相毗邻,向前借咽鼓管通向鼻咽部。
(一)鼓室
鼓室是位于颞骨岩部内的含气的不规则小腔。
鼓室有6个壁,鼓室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血管和神经等。
鼓室的各壁及上述各结构的表面均覆盖有粘膜,此粘膜与咽鼓管和乳突窦、乳突小房的粘膜相连续。
1.室的壁
1.外侧壁大部分由鼓膜构成,故又名鼓膜壁。
鼓室鼓膜以上的空间为鼓室上隐窝,此部的外侧壁为骨性部。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呈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与外耳道底约成45°~50°的倾斜角。
小儿鼓膜更为倾斜,几乎呈水平位。
鼓膜周缘大部附着于颞骨鼓部和鳞部的鼓膜沟。
鼓膜周缘较厚,中心向内凹陷,为锤骨柄末端附着处,称鼓膜脐。
由鼓膜脐沿锤骨柄向上,可见鼓膜向前向后形成两个襞,分别称为锤骨前襞和锤骨后襞。
两个襞之间,鼓膜上1/8~1/6的三角形区为松弛部,此部薄而松弛,在活体呈淡红色。
鼓膜下7/8~5/6为紧张部,坚实而紧张,固定于鼓膜沟内,在活体呈灰白色。
此部前下方有一个三角形的反光区,称光锥。
中耳的一些疾患可引起光锥改变或消失。
右侧鼓膜鼓膜分3层。
外层为复层鳞状上皮,与外耳道的皮肤相续连;中层为纤维层,鼓膜的松弛部无此层;内层为粘膜,与鼓室粘膜相连续。
2.上壁又称盖壁,由颞骨岩部前外侧面的鼓室盖构成,分隔鼓室与颅中窝。
盖壁向后延伸形成乳突窦的上壁。
中耳疾患侵犯此壁,可引起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3.下壁称颈静脉壁,仅为一薄层骨板。
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窝内的颈静脉球分隔。
部分人鼓室下壁可能未骨化形成骨壁,此种情形则仅借粘膜和纤维结缔组织分隔鼓室和颈静脉球。
对这种病人施行鼓膜或鼓室手术时,极易伤及颈静脉球而发生严重出血。
4.前壁称颈动脉壁,即颈动脉管的后壁。
此壁甚薄,借骨板分隔鼓室与颈内动脉。
此壁上部有两个小管的开口,上方的是鼓膜张肌半管口,有鼓膜张肌的肌腱通过;下方为咽鼓管鼓室口。
5.内侧壁称迷路壁。
其中部有圆形隆起,称岬,由耳蜗第一圈的隆凸形成。
岬的后上方有一卵圆形小孔,称前庭窗或卵圆窗,通向前庭。
在活体,由镫骨底及其周缘的韧带将前庭窗封闭。
岬的后下方有一圆形小孔,称蜗窗或圆窗,在活体由第二鼓膜封闭。
在前庭窗后上方有一弓形隆起,称面神经管凸,内藏面神经。
面神经经内耳门入内耳道,在内耳道底前上部入面神经管。
此管壁骨质甚薄,甚至缺如,中耳的炎症或手术易伤及面神经。
6.后壁称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入口,鼓室借乳突窦向后通入乳突内的乳突小房。
中耳炎易侵入乳突小房而引起乳突炎。
乳突窦入口的下方有一骨性突起,称为锥隆起,内藏镫骨肌。
该肌的肌腱从锥隆起尖端的小孔伸出,止于镫骨颈。
面神经管由鼓室内侧壁经锥隆起上方转至后壁,然后垂直下行,出茎乳孔。
在茎乳孔上约6mm处有鼓索自面神经分出,经鼓索后小孔进入鼓室。
㈡鼓室内的结构
听小骨及其连接
1.听小骨有3块,即锤骨、砧骨和镫骨。
⑴锤骨:
形如鼓锤,有头、柄、外侧突和前突。
锤骨头与砧骨体形成砧锤关节,位于鼓室上隐窝,并借韧带连于上壁。
柄附于鼓膜的脐区,柄的上端有鼓膜张肌附着。
前突有韧带连于鼓室前壁;外侧突为鼓膜紧张部与松弛部分界标志。
⑵砧骨:
形如砧,有体和长、短二脚。
体与锤骨头形成砧锤关节,长脚与镫骨头形成砧镫关节,短脚以韧带连于鼓室后壁。
⑶镫骨:
形似马镫,可分为头、颈、前后两脚和一底。
底借韧带连于前庭窗的周边,封闭前庭窗。
2.听小骨链锤骨借柄连于鼓膜,镫骨底封闭前庭窗,它们在鼓膜与前庭窗之间以关节和韧带连结成听小骨链,组成杠杆系统。
听小骨链以锤骨前突和砧骨短脚为固定点和运动轴,锤骨柄与砧骨长脚几乎平行,当声波冲击鼓膜时,听小骨链相继运动,使镫骨底在前庭窗做向内或向外的运动,将声波的振动转换成机械能传入内耳。
炎症所引起听小骨粘连、韧带硬化等,听小骨链的活动受到限制,可使听觉减弱。
3.运动听小骨的肌 共有2条,分别称为鼓膜张肌和镫骨肌。
⑴鼓膜张肌起自咽鼓管软骨部上壁的内面、蝶骨大翼,肌腹位于鼓膜张肌半管内,肌腱至鼓室内,直角折向外下,止于锤骨柄上端。
该肌受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支配,该肌收缩时可将锤骨柄牵引拉向内侧,使鼓膜内陷以紧张鼓膜。
⑵镫骨肌位于锥隆起内,肌腱经锥隆起尖端的小孔进入鼓室,止于镫骨颈。
收缩时将镫骨头拉向后方,使镫骨底前部离开前庭窗,以减低迷路的压力;并解除鼓膜的紧张状态,是鼓膜张肌的拮抗肌,受面神经支配。
4.鼓索和鼓室丛(见神经系统)
5.鼓室的粘膜鼓室各壁的表面和听小骨、韧带、肌腱、神经等结构的表面覆盖有粘膜与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等处的粘膜相连续。
鼓室的粘膜无腺体,固有膜也很薄,紧附于骨膜上。
(二)咽鼓管
咽鼓管连通鼻咽与鼓室,长约3.5~4.0cm。
其作用是使鼓室的气压与外界的大气压相等,以保持鼓膜内、外两面的压力平衡。
咽鼓管可分前内侧分的软骨部和后外侧分的骨部。
咽鼓管软骨部约占咽鼓管长度的2/3,为一向外下开放的槽,开放处由结缔组织膜封闭形成管,此部向前内侧开口于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骨部约占咽鼓管长度的1/3,以颞骨的咽鼓管半管为基础,此部向后外侧开口于鼓室前壁的咽鼓管鼓室口。
两部交界处,称咽鼓管峡,是咽鼓管管腔的最窄处,内径仅1~2mm。
咽鼓管咽口和软骨部平时处于关闭状态,仅在吞咽运动或尽力张口时,咽鼓管暂时开放。
小儿咽鼓管短而宽,接近水平位,故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入鼓室。
咽鼓管闭塞将会影响中耳的正常功能。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乳突窦位于鼓室上隐窝的后方,向前开口于鼓室后壁上部,向后下与乳突小房相通连,为鼓室和乳突小房之间的交通要道。
乳突小房为颞骨乳突部内的许多含气小腔隙,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互相连通,腔内覆盖着粘膜,并与乳突窦和鼓室的粘膜相连续。
故中耳炎症可经乳突窦侵犯乳突小房而引起乳突炎。
三、内耳
内耳又称迷路,是前庭蜗器的主要部份。
内耳全部位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在鼓室内侧壁和内耳道底之间,其形状不规则,构造复杂,由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份组成。
骨迷路是颞骨岩部骨密质所围成的不规则腔隙,膜迷路套于骨迷路内,是密闭的膜性管腔或囊。
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
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一)骨迷路
骨迷路是由骨密质围成的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