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1506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

《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

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社会性是人类教育与动物“教育”的本质区别。

2、学校教育的特点:

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家庭教育的特点:

启蒙性、随机型、经验性;社会教育的特点:

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

3、中国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4、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

12、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教育中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据的一切事物的总合,具体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等)

第二章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孔子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主张有教无类;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仅1229个字,却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

6、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启发式;柏拉图的《理想国》——追求完美;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全面发展;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教育论著;(英国)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捷克)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的《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1632年写;(德)康德:

1776年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学教育学专著,1806年出版,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7、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二)生产力教育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提供劳动者对生产过程要求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和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

3、提高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

4、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可以提高劳动者加强生产管理的渴望和能力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技生产力的经济功能,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中心环节的功能,现代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最有效的形式。

3、文化的五种形态:

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观念形态文化、活动形态文化、心理行为形态文化

4、学校文化: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5、学校文化的特征: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第四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3)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成熟、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4、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5、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教育如何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制约青少年儿童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教育是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教育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考虑到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内部矛盾,要从他们身心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出发,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第五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穿早的可能条件

(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4)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3、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

4、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5、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各自的思想感情;具有独特的个性);

(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2、学生享有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

3、教师的概念

接受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专职人员,即是我们所称的教师。

4、教师角色的特点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示范者的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

6、教师劳动的特点:

(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3)鲜明的示范性;(4)显效的长期性

7、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

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1)新的教育观:

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2)新的学生观:

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3)新的教育活动观:

教育活动具有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

2、良好的素质

(1)科学文化素质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基本的美学知识

(2)教育能力素质

加工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自学与研究(学科研究与教育研究)能力

(3)职业道德素质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

(4)心理素质

积极乐观的情绪;豁朗开达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

(5)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创新教育人特征格

8、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教——学生学);(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亦师亦友);(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相长)

9、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民主平等;(2)爱生尊师;(3)教学相长

10、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

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冲锋发展的能力之上,建立在对学生坦率、开朗的基础上;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或是提供利用的资料库,而是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向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2)建立教师威信

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善与同学交往的能力;教师对评价手段的合理运用

(3)善与同学交往

师生交往经历的基本步骤:

接触——亲近——共鸣——信赖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对学生一视同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满足学生正当要求。

第七章课程

1、学科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时数和学习期限);活动课程(打破学科知识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综合课程(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课程)。

(4)显性课程(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隐性课程(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

2、、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

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

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3、课程标准。

也称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按学科分别编写的,课程计划所设置的每门学科,都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改进课程管理。

(2)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

(3)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5、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国家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制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评价制度与要求,确定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组织编写教材编写指南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指导性意见,对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二度开发,规划地方课程,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

各地、各学校制定本校的课程实施方案。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减少教学科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彼此衔接,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经验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建立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多样化。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正确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第八章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1、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和造就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

2、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即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3、我国普通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智能、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4、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5、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特殊(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的认识过程。

6、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间接经验的学习必须一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知情意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因素,他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还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关。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7、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2)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的形成;(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8、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在:

(1)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

(2)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的独立性、创造性。

9、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的,也是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原则是反映教学规律的一般理论。

正确贯彻教学原则,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教学原则来源于教学实践,植根于教学经验。

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逐步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因素,从而概括成教学原则,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

10、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直观教具或教师形象化语言描述,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而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期间以掌握间接经验的书本知识为主,但又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而直观教学是向学生提供直接经验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效果,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用直观教具。

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因此,必须从教学任务出发,选择和制作直观教具、幻灯片、电影片和电视片。

对象不同,使用的教具等也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情况按学科的特点进行选择和制作。

直观教具等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要用适当的方式突出需要观察的部位及事物的动态变化,以便获得最佳的直观效果。

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形成学生鲜明的表象,为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和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要把直观手段的运用和语言指导相结合。

(3)直观要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相结合。

11、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知识、教学手段等是学习的外因,学生学习的兴趣、愿望、知识基础、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内因。

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凭借教师的主观愿望,注入、灌输,甚至强迫、命令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的。

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促进思考力和独创精神的发挥,才会既利于他们真正领会知识,又利于增长智慧,使各方面处于积极状态。

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提倡过启发式教学。

在我国,“启发”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提出: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也是强调启发教学。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I)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启发性原则的核心,是在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法。

12、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主张“学”与“习”并重,认为教学中的巩固工作,不仅可以熟记已学的知识,还能起到知新的作用。

13、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我国《学记》中提出: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孟子以“揠苗助长”为例,说明不合乎规律的急进,无益而有害。

提出的依据:

首先,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性特点决定了教学中必须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其次,学生的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教学时突出重点、难点,主次有别。

(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导,保证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

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理论知识和客观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并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

15、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16、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历史上形成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根据其指导思想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启发式和注入式。

注入式,俗称“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并向他们灌输现成的知识,强迫他们呆读死记的教学思想。

它违反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映。

启发式教学思想最早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

它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

它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哲理在教学上的具体化。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时都不可背离的指导思想。

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教学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依靠学习者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活动,教学相长。

(2)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

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要靠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3)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加班加点等办法来提高考试分数。

(4)在教学目标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与创造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17、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4)学校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和条件等;(5)教师自身素养、教学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方法的类型与功能。

18、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

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经验、传播文化的主要工具,教学活动中的语言传递以口头语言为主,因而讲授法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其他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讲授的配合。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四种具体方式。

19、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并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

一般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可分以下三类:

授新谈话——教师在讲述了有关的事实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事实,找出问题的答案,获得新知。

复习谈话——教师根据学生已学过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检查、复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指导、总结谈话——教师在学生进行参观、实习、实验、练习等活动的过程中或结束时的谈话,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独立完成工作。

20、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补充或争论,由教师小结,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教学方法。

讨论的形式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