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0556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0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0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0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0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docx

《专题0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docx

专题0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原卷版

巅峰冲刺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扫描

专题0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解读】

江苏省最新高考考试说明对这个考点的考查要求是: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手法使用是否得当,能否辨明优逆。

比喻

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⑴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⑵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

“甲变成乙。

”例如:

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

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

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

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

老王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

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

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⑶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⑷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

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5)回喻:

又名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

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

例1: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天上的街市》)例2:

那时候,矿洞里发出可怕的响声,象打雷一样,不,比打雷还可怕。

(《煤的对话》)(这是一种迂回曲折的比喻,它在提出喻体"打雷"之后,再否定喻体,最后又提出喻体。

经过肯定、否定、再否定,加强了比喻的鲜明性。

)例3:

老师用温柔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久久地没有松开。

我知道老师是在期待我的回答,我的誓言,我的进步。

这,是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

不,是一场春雨洒得我昂起了头。

(这样平起肯定,陡然一抑又否定,又突起一场肯定,回环跌宕,使抒情淋漓尽致。

比拟

比拟,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

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比有拟人与拟物两类表现形式。

(一)拟人:

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

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

(1)把动物拟人:

“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

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这段文字写列文处在失恋的苦闷中,可是,春风给他带来了安慰,希望和信心。

作者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

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

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

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

(2)把植物拟人: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诗人满怀激情,以拟人符合的方式描绘了团泊洼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动人秋景:

高粱在“悄悄”“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着,“年高”的垂柳“抚摸”着庄稼,芦苇“细心地护卫”着“偷偷开放的野花”。

如此拟人,使画面上的这些自然景物静谧美好,多情和谐,栩栩如生,使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满腔情怀形象化了。

(3)把无生物拟人:

“枪口对准星星,星星大吃一惊!

看它呀,躲躲闪闪,看它呀,跳跳蹦蹦。

星星,不要害怕,战士的眼睛最清!

我们揍的是空中强盗,瞄你,只是练功。

星星笑了,笑着跳上了准星。

眼睛——星星,一条线,牵来了多少黎明!

”(石祥《瞄星星》)文中的星星,怎么会“大吃一惊”怎么能“躲躲闪闪”,“跳跳蹦蹦”又怎么会“笑”怎么会“跳上准星”因为战士在用枪口瞄准它,然后作者又解释这是练功。

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展开想象之翼,根据星星的形象特征,让其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和情态。

(4)以事理拟人:

“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

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文中“教条主义”是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

可是实行起来,害人不浅。

许多反对教条主义的同志要它罢休,有的同志却偏要推之以出。

作者将教条主义人格化,形象地说明:

它躺着休息,便安然无事;若是活动起来,害人至深。

(二)拟物:

一是把人当做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

二是将物拟为物。

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

各类事物无不具有自己的“个性”。

如鸟会飞,虫会鸣,树会开花,水会奔流,太阳会发出光和热,真理会被传播……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把人当做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

(1)把人拟为动物:

“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而是认得上乘法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

”—(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翅膀是属于鸟类的。

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并热情地讴歌:

维吾尔族女拖拉机手驾驶铁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飞驰。

(2)把人拟为植物: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

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孙犁《荷花淀》)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

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可爱。

二是将物拟为物。

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

(1)拟无生物为动物: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衔”与“吞”都是动词,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

根据文意,作者是将"洞庭一湖"拟为动物。

巍巍群山,能“衔”住,滚滚长江,能吞吐,可见洞庭湖之阔大,气势之宏伟。

(2)拟抽象事理为物:

“三百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1]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和煦.罗马经历过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

”(郑文光《火刑》)“翱翔”是鸟特有的本领,“思想”不是鸟,是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传播。

作者抓住这一点,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布鲁诺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力量。

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

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

“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

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

”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

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借代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的认知上的,是对借代更为理性的定义。

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而概念可以是名词概念、动词概念,也可以是形容词概念,以“概念”的替换代替“名称”的替换,弥补了传统定义容易让人误解为借代只是名词间替代的不足。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例如:

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臧克家《有的人》)“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了船;例如: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用鱼鳞代替了鱼。

(2)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旌旗十万斩阎罗。

(《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例如:

白领。

用职场人士的穿着特点代指本身。

(3)具体代抽象。

例如:

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4)工具代本体。

例如: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5)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最后一次讲演》)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6)以结果代原因。

例如:

令人捧腹。

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

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7)形象代本体。

例如: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8)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夸张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

有的夸张可以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使语言更为雄辩。

如有一句西方格言说:

“如果胡须长就等于博学,那么山羊便是博士了。

”把错误的道理即谬论,夸张到荒谬的程度,谬论自然被击败,真理也在夸张的语言中不言而喻了。

夸张往往具有幽默感和哲理性,比如读了上面这句格言,你会在会心的微笑中,悟出某种深刻的道理。

夸张可分为两类:

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3.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

农民们都说: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又如宋·范仲淹《御街行》中的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思。

作用:

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作用:

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对偶:

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

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一)从对偶的形式看

1.单句对偶。

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

例如:

天有多高,山有多高。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诸葛亮传》再小的善良之事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处罚。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坟对联)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金名将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跪着的是用它铸造的秦桧等人的像。

2.偶句对偶。

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例如: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阿房宫赋》六国结束,四海统一。

蜀山树木砍光了,阿房宫才建造起来。

(“六王毕”与“四海一”相对,都是主谓词组,“蜀山兀”与“阿房出”相对,也都是主谓词组,且“六王毕,四海一”与“蜀山兀,阿房出”相对。

3.多句对偶 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

例如: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

4.句中对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

“峰回路转”、“晓风残月”、“羽扇纶巾”。

(二)从对偶的内容看

1.正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

例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只要朋友互相知心,即使分离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

(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

“海内”,四海之内,古代指全中国。

“比邻”,近邻。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有时长空中的烟雾一下子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波光,闪耀着金色的光彩,明月的倒影像一块璧玉,静静的沉浸在水底。

(“皓月千里”对“长烟一空”,“静影沉璧”对“浮光跃金”。

上下联意思相关互补)

2.反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例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用刀刻东西,刻一阵子就放下,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用刀子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石也能被刻穿。

(“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是反对。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列国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秦国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

奉送给它的越多,它侵略你就越厉害。

(“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是反对,“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是反对。

3.串对偶(流水对)即“相串成对”,有如流水顺承而下,因此又叫流水对。

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因此,意思是紧密连贯的。

例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便可下达襄阳,再向洛阳进发。

(行经巴峡巫峡,再过襄阳,直向洛阳,一气贯下,写出急欲出蜀的喜悦心情。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要想用尽目力眺望到极远的地方,那就要再上一层楼。

(欲穷尽目力,就必然要继续登高。

(三)从结构上看

1.成分对偶。

例如: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其中“论时事不留面子”与“砭锢弊常取类型”均为句子中的成分,所以称成分对偶。

2.句子对偶。

 例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与“秋水共长天一色”均为独立的一句,所以称句子对偶。

排比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排比的修辞功能可以概括为“增文势”“广文义”。

排比项诽迭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带有列举和强化性质,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1]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句话也是排比句)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用排的运用主要有四类形式:

(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如:

“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比如: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为人民服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

(四)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

"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母亲。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 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例如:

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了赞美保姆——大堰河的勤劳和善良,艾青在这里一连反复使用了六个“她含着笑”,使无私的大堰河形象跃然纸上。

反复的作用:

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反复的类型:

1.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2.词组或句子反复。

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

“大山原来是这样的!

月亮原来是这样的!

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铁凝《哦,香雪》)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又如:

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先后让别里科夫四次说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种口头禅式的反复重复,突出了别里科夫顽固与保守的性格,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沙俄爪牙与帮凶形象。

3.语段反复。

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一大段,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反复的应用。

掌握其规律。

无论实用还是应试,都不应满足于背概念,而应当重视实际能力。

下面几个例子可供参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

(不超过20字)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答案】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国家就有团结的希望。

  【解析】本题解题要领为将两次反复使用的句子“有了这个信念”的结果提取要点并进行整合、归类。

2.请将下面一句话扩写,使之更生动感人。

(60字左右)

  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去开垦、改造、播种。

  【答案】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汗水去开垦它;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诚心去改造它;如果我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智慧去播种它。

  【解析】本题解题要领是将关键句子“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分解开,充实具体生动的内容,逐条细化丰满。

3.仿照下面的表达形式,另写两组句子。

要求体现反复手法,句式、字数与例句基本一致。

  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深沉,像鲜血的凝固,让人肃穆。

  【答案】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活泼,像泉水的叮咚,让人清爽。

南国的红豆啊,红得艳丽。

像朝阳的初生,让人神往。

  【解析】:

本题解题要领是将话题“南国的红豆啊”放在突出位置,反复咏叹,倾诉对它的一往情深。

总之,反复修辞手法,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情感、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在写作和生活中广泛应用。

纵观近年来高考命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特点:

(1)从题型来看,既有客观的选择题,也有主观的表述题,但以后者居多;

(2)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