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监测方案.docx
《环境卫生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监测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卫生监测方案
附件4.6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卫生部下发的规范中有关医院环境监测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我院的环境监测,确保我院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空气净化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规范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
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未采用洁净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2、监测方法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
布点方法:
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监测,测点布置在距地面0.8m,具体布点方法如下
a、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手术区布放5点(双对角线布点),周边区布放8点(每边内2点)
b、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手术区布放3点(对角布点),周边区布放6点(长边内2点,短边内1点)
c、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
手术区布放3点(对角布点),周边区布放4点(每边内1点)
d、十万级:
布放5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e、三十万级:
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m2布放2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手术区需要特别保护的手术台及其周围区域。
Ⅰ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端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Ⅱ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端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Ⅲ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Ⅳ级手术室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
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手术区每边不小于1.2m。
周边区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房间面积>10m2者,每增加10m2增设一个采样点。
未采用洁净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距墙壁1米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米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将送检平皿置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3、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4、注意事项
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5、采样频次
手术室(包括五官门诊)、分娩室、新生儿室、导管室、每月1次;余下科室每季度监测1次,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二、消毒液的监测
1、常用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库存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依照产品企业标准进行检测;使用中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测定可用上述方法,也可使用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剂浓度纸(卡)进行监测,日常监测由各科室实施并记录,资料保存完整。
2、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1)采样方法
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
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中和,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用含0.1%硫代硫酸钠中和剂,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用含0.3%吐温80和0.3%卵磷脂中和剂,醛类消毒剂用含0.3%甘氨酸中和剂,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可在中和剂中加入吐温80至3%;也可使用该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的中和剂鉴定试验确定的中和剂。
(2)结果判断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应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3)注意事项:
采样后4h内检测
(4)、采样频次:
每季1次
三、清洁用品的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
消毒后、使用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布巾、地巾等物品可用无菌的方法剪取1cm×3cm,直接投入5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及时送检。
3、结果判定:
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4、采样频次:
每季1次
四、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
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
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3、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4、采样频次:
每月1次
五、手的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4、采样频次:
每月1次
六、皮肤的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规定的作用时间,达到消毒效果后及时采样。
2、采样方法
用5cmx5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皮肤处,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及时送检,不规则的皮肤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3、结果判定:
同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4、注意事项:
采样皮肤表面不足5cmx5cm,可用相应面积的规格板采样。
5、采样频次:
每季1次。
为了便于操作特制定如下表格,各科室参照执行。
阿鲁科尔沁旗医院感控科
2016年1月6日
各科室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表
科室
监测频率
监测项目
洁净手术室
每次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理监测(每锅次),化学监测(每包次)
每日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生物监测;含氯消毒剂浓度监测并做好记录
每周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生物监测
每月
⑦号手术间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监测
每季度
手术间(除⑦号)的空气(每手术间每季度循环监测不少于1次)、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皮肤消毒剂的染菌量
每半年
紫外线灯强度
产科
每日
含氯消毒剂浓度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每季度
分娩室、母婴同室、治疗室、处置室空气、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监测(包括奶瓶、奶嘴);使用中消毒液、皮肤消毒剂的染菌量
每半年
紫外线灯强度
ICU
每日
含氯消毒剂浓度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每季度
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皮肤消毒剂的染菌量
每半年
紫外线灯强度
新生儿科
每日
含氯消毒剂浓度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每季度
新生儿室、治疗室空气、台面、工作人员手、暖箱、奶瓶、奶嘴物表的细菌培养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皮肤消毒剂的染菌量
每半年
紫外线灯强度
大病房、门诊
每日
含氯消毒剂浓度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每季度
使用中消毒液、皮肤消毒剂的染菌量
每半年
紫外线灯强度;治疗室或换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监测
检验科
血库、输血科
每次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每锅次)、化学监测(每锅次)
每日
含氯消毒剂浓度监测并做好记录
每周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生物监测
每月
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储血冰箱内壁的细菌培养监测
每季度
使用中消毒液的染菌量空气
每半年
紫外线灯强度
供应室
每次
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每锅次)、化学监测(每包次);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酸性氧化电位水;清洗效果质量检测(日常监测)
每日
BD实验使用前每日空锅(一次)、含氯消毒剂浓度监测并做好记录
每周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生物监测
每月
清洗效果质量检测(定期监测)
每季度
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监测
每半年
紫外线灯强度
血透室
每日
含氯消毒剂浓度每日监测并做好记录
每周
透析用水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B液桶消毒后残余浓度
每月
透析液、B液、反渗水(每台每年循环监测不少于1次)细菌培养;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监测
每季度
每台透析机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每台每年循环监测不少于1次);使用中消毒液、皮肤消毒剂的染菌量
每半年
紫外线灯强度;长期透析患者检测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
每年
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
口腔科
每次
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每锅次)、化学监测(每包次)
每日
含氯消毒剂浓度每日监测并做好记录
每周
灭菌器的生物监测
每季度
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皮肤消毒剂的染菌量
每半年
紫外线灯强度
胃镜室
每日
2%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浓度每日监测并做好记录
每月
灭菌剂生物监测;灭菌后的内镜生物监测
每季度
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监测;消毒后的内镜生物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皮肤消毒剂的染菌量
每半年
紫外线灯强度
注:
1、使用中消毒液指:
含氯消毒液
2、皮肤消毒剂指:
酒精、含碘的消毒剂等。
3、灭菌剂指:
2%戊二醛。
3、空气、物体表面均为消毒后采样;工作人员手在进行洗手后采样,感控科不定期抽检。
4、当怀疑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与环境卫生学有关时,应随时进行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标准
1、空气
①产房、新生儿室、门诊手术室、妇科与外科的小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②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急诊室、检验科、各类普通病室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2、手消毒效果监测
①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②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3、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
①洁净手术室、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②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急诊室、检验科、各类普通病室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4、消毒、灭菌剂的监测
①、使用中灭菌剂:
无菌生长。
②、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
≤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5、消毒后物品(如消毒后的内镜、雾化管道、呼吸机管道等):
细菌总数≤20cfu/件,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6、灭菌后的内镜为无菌监测合格。
7、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a日常监测→记录应用时间、照射累计时间;b照射强度监测→物理监测(紫外线照度计)/化学指示物监测(紫外线化学指示卡),半年一次。
8、蒸汽压力灭菌效果监测灭菌合格率100%①工艺监测②化学监测③生物监测。
9、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效果监测,灭菌合格率100%:
①工艺监测②化学监测③生物监测。
10、器械清洗效果监测:
目测→肉眼裸视法/放大镜观察法。
11、洁净手术的空气净化效果监测标准: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空态或静态)
等级
手术室名称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表面最大染菌密度(个/cm2)
空气洁净度级别
手术区
周边区
手术区
周边区
Ⅰ
特别洁净手术室
0.2个/30min·φ90皿(5个/m3)
0.4个/30min·φ90皿(10个/m3)
5
100级
1000级
Ⅱ
标准洁净手术室
0.75个/30min·φ90皿(25个/m3)
1.5个/30min·φ90皿(50个/m3)
5
1000级
10000级
Ⅲ
一般洁净手术室
2个/30min·φ90皿(75个/m3)
4个/30min·φ90皿(150个/m3)
5
10000级
100000级
Ⅳ
准洁净手术室
5个/30min·φ90皿(175个/m3)
5
300000级
注:
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
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10000级要求。
洁净辅助用房的等级标准(空态或静态)
等级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表面最大染菌密度(个/cm2)
空气洁净度级别
Ⅰ
局部:
0.2个/30min·φ90皿(5个/m3)
其他区域0.4个/30min·φ90皿(10个/m3)
5
局部100级
其他区域1000级
Ⅱ
1.5个/30min·φ90皿(50个/m3)
5
10000级
Ⅲ
4个/30min·φ90皿(150个/m3)
5
100000级
Ⅳ
5个/30min·φ90皿(175个/m3)
5
300000级
注:
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
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