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0308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1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docx

《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docx

最新粮食储备项目可研报告

C.REPLACE总分WITH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网络ALL

C.select*fromTEACHERwhere职称in("教授","副教授")

docase

8.项目管理器的“移去”按钮有两个功能:

一是把文件________,二是________文件。

【答案】B

18.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对象,任何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

在下面关于属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C

A.WHEREB.FORC.WHILED.CONDITION

39.VisualFoxPro中支持的SQL功能不包括________。

ifa^3+b^3+c^3=i目录

第一章总 论

1.1项目名称

****蔬菜销售有限公司建设粮食储备项目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试用版);

2、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政办发[2008]25号文件附本《**省建设用地指标》(2007年版);

4、《**省建设项目资源节约管理规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06]352号《关于印发(**省建设项目资源节约管理规定)的通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6、《国务院关于节能工作的决定》;

7、《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8、《**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9、****蔬菜销售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

10、项目调研收集的有关资料。

1.4报告研究内容

本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地址和条件、项目建设方案、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劳动安全卫生、组织机构设置、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等。

1.5项目实施单位情况介绍

本项目实施单位为****蔬菜销售有限公司,该公司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名称:

****蔬菜销售有限公司

住所:

**县**大街东段

法定代表人:

***

注册资本:

叁佰万圆整

实收资本:

叁佰万圆整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范围:

蔬菜批发、零售;粮食收购、储存、批发。

(以上经营范围凡涉及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从其规定)。

成立日期:

2005年10月12日

注册号:

登记机关: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蔬菜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以挂牌出让方式经**县土地局认可购买的土地使用权,是**县招商引资项目。

地处**县**大街,占地面积37亩。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公司系企业法人领导制。

公司法人代表***,在10多年的从商经历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策略。

2006年公司被市政府及市农发行批准确定为具有粮食收购资格和贷款资格的粮食收储企业,在历经2年的经营中,依靠农发行在信贷上的大力支持及公司收销并存、薄利多销、有效使用资金的原则下,两年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2年多的经营中,公司先后已与高陵火箭面粉厂、**秦兴面粉厂等几家面粉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

并在四川、广西等地开拓了玉米直销点。

总之,公司将本着为大众服务的理念,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自身上的价值,为**经济做出更好贡献。

1.6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市**县**乡,东临201国道,西、南临**乡耕地,北临**乡集体建设用地。

项目占地面积13.35亩(8906平方米)。

该地区空气清新、环境良好。

本项目建设地距**市中心约50公里,距****国际机场约25公里,距**县县城10公里,紧临201国道,交通、货运方便,区位优势明显。

水源由县城市政给水管网供给;采用雨、污分流制。

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雨水直接排入场外沟渠。

电源由**县变电站公网引入,可满足项目用电需要。

1.7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7.1建设规模

根据**县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的需要,并考虑项目资金能力和建设场地等多种因素。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5000吨粮食储备库,配送规模为200吨/日,每年按365天计,7.3万吨/年,其中:

小麦5万吨/年,玉米2.3万吨/年。

需净用地面积13.35亩(8906平方米)。

1.7.2建设内容

建设总建筑面积5490平方米。

内容包括1号储备仓库、2号储备仓库、办公搂(含电脑控制室、检验室等)、附属用房(单身宿舍、浴室、食堂、门房),需购置粮储设备34台/套,以及配套的给排水、消防、供电等公用配套工程。

1.8土地资源利用

根据*政办发[2008]25号《**省建设用地指标》中“**省仓储、配送行业用地指标”的有关规定:

日流通量小于1000吨,单位用地指标为6.75~5.85亩/百吨,45~39平方米/吨。

表1-1**省仓储、配送行业用地指标

分级

日流通量(吨/天)

单位用地指标

平方米/吨

亩/百吨

大型

>5000

21

3.15

中型

3000~5000

31~21

4.65~3.15

1000~3000

39~31

5.85~4.65

小型

≤1000

45~39

6.75~5.85

本项目年流通量7.3万吨,按365天/年计算,日流通量为200吨,征地13.35亩(8906平方米),单位用地指标为6.68亩/百吨,44.5平方米/吨。

因此,符合国家合理利用土地的规定。

1.9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1.9.1投资估算

经估算,本项目建设规模总投资为1216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868万元,其它费用220万元,预备费用96万元,流动资金32万元。

1.9.2融资方案

根据国发(1996)35号文《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精神,本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

本项目资金来源为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1.10财务分析

经计算,本项目各项财务评价指标较好。

总投资收益率为16.24%;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和得税后分别为18.10%和14.04%,均高于设定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收益率8%和7%;Ic=8%和7%税前、税后财务净现值分别为875万元和630万元;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为12.18%;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4.04%,高于设定基准收益率9%;项目税前投资回收期为6.34年;不确定性分析显示本项目盈亏平衡点不高;固定资产投资及原材料的变化对项目收益的影响较小,而粮食储存价格及负荷的变化对项目收益的影响较大,但在粮食储存价格及负荷分别降低10%的不利因素影响下,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仍为12.97%和15.01%,均高于设定的8%的行业基准值。

表明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经济可行。

1.11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是加强我国粮食储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储备条件,确保储粮安全的需要;是完善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与调节周转储备的需要;是改善**县地区粮食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地区粮食储备事业的发展,确保**县地区粮食安全的需要。

经研究分析,本项目的实施能满足市场所需,项目建设依据充分,建设方案可行,外部建设条件基本具备。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

建议有关部门批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使项目能及早开工实施,早日取得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意义及必要性

2.1**县概况

**县位于**平原腹地,素有八百里秦川“白菜心”之美誉。

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南距**、西距**、北距**、东距**等省内大中城市均约30公里左右,处于得天独厚的“弧心”位置。

一级公路、**铁路穿境而过,距****国际机场22公里,规划建设中的**至平凉铁路、正在建设中的107省道**城镇快速干道环线横贯东西,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航空、铁路、公路立体道路交通网络。

2007年,全县辖10镇4乡,人口40.67万,其中农业人口32.46万人.东与**相连,南与**接壤,西邻**,北靠**,总面积577.4平方公里。

**县辖城关镇、**乡、**乡、**镇、**镇、**镇、**镇、**镇、**镇、**乡、**镇、**镇、**镇、**乡等10镇4乡,205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815个自然村。

耕地面积52万亩,县城面积10平方公里。

**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我们以建设文化强县,促进经济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县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用系统和统筹的观念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和经济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实现以文化提升品位,以文化彰显特色,以文化增强优势。

目前,全县共有文化经营企业(含个体经营户)243家,涉及图书音像、印刷复制、文化娱乐、网络文化、艺术培训、广告装裱等多个门类,从业人员约1120余人。

全县文化产业固定资产达4700余万元,年上缴税金350余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6亿元,增长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537元,增长35.9%;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832元,增长23.2%。

新农合制度深入实施,农民参合率达93.76%,全年为群众报销医药费2400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加大,人口自增率控制在3.88‰以内。

开发公益性岗位356个,城镇新增就业7932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7%以内。

“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发展年均增速保持在13.5%。

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较“十五”末翻一番;规模内工业产值达到88亿元,年均增速30%;农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年均增速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0亿元,年均增速26%;财政总收入达到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年均增速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年均增速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十一五”末,基本实现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科教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和谐安康的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

2.2我国的粮食储备发展较快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实现了粮食连续五年丰收,保持了较高的自给率,才得以在去年以来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下能够做到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持了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粮食储备和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制,确立粮食经营企业最低库存制度,增强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

加强粮食进出口品种调剂,促进了粮食供需总量平衡。

粮食产销区合作关系得到发展。

国家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公布施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依法管粮取得重要进展。

粮食仓储和物流设施条件有所改善,从1998年至2003年,利用国债资金建设国家储备粮新增库容545万公斤,粮食物流“四散化”(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变革开始起步。

2.3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较好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上述趋势难以逆转,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粮食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

中国人口众多,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谷物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20%左右。

近年世界谷物年均贸易量约2.5亿吨,仅相当于我国消费量的65%左右。

尤其是我国重要的口粮品种大米,世界年贸易量不到3000万吨,不足国内消费量的20%。

中国利用国际市场增加粮食供给的空间十分有限,寄希望于大量进口粮食,既不现实也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从国内外历史经验和教训来看,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以自己的力量解决人民吃饭问题,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

2.4是适应国家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的需要

国家发改委在编制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要求,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完善粮食储备体系,保持合理粮食储备水平。

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保持在合理规模水平。

粮食库存品种结构趋向合理,小麦和稻谷比重不低于70%。

进一步完善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与调节周转储备相结合、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相结合、政府储备与企业商业最低库存相结合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其中:

(1)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主要用于保证全国性的粮食明显供不应求、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需要。

(2)中央调节周转储备主要用于执行中央政府为保护农民利益而实行的保护性收购预案,调节年度间丰歉。

(3)地方储备主要用于解决区域性供求失衡、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及居民口粮应急需求。

各省(区、市)储备数量按“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由国家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并做好与中央储备的衔接。

(4)所有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承担粮食最低库存义务,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积极鼓励粮食购销企业面向农民和用粮企业开展代购、代销、代储业务,提倡农户科学储粮。

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

逐步调整优化中央储备粮食地区布局,重点向主销区、西部缺粮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充分利用重要物流节点、粮食集散地,增强对大中城市粮食供应的保障能力。

按照“优先保证口粮安全,同时兼顾其他用粮”的原则,优化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品种结构,保证小麦和稻谷的库存比例不低于70%,适当提高稻谷和大豆库存比例;逐步充实中央和地方食用植物油储备;重点大中城市要适当增加成品粮食储备,做好粮食市场的应急供应保障。

健全储备粮管理机制。

加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建设。

健全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

建立销区地方储备粮轮换与产区粮食收购紧密衔接的工作机制。

完善储备粮监管制度,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

加强储备粮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储粮条件,提高粮食储藏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储粮安全。

本项目系****蔬菜销售有限公司建设粮食储备项目,完全符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有关的规划要求。

因此,实施本项目是适应国家继续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的需要。

2.5实施本项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国家发改委在编制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做好“提高一个能力、利用两种资源、完善三大体系”六个方面主要任务。

具体如下:

“提高一个能力”,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必须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重点是加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并突出稳定和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利用两种资源”,一是合理利用好非耕地资源,促进非粮食物生产,这是扩大食物供给、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乃至食物安全的重要补充,重点是合理利用草地、山地等资源,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和木本粮食产业;二是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际市场,加强进出口调节,这是做好国内粮食市场调控、实现粮食供需平衡目标的重要手段,重点是要完善粮食进出口贸易体系,稳定进出口贸易渠道。

“完善三大体系”,一是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这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价格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手段,重点是完善储备调控体系,优化储备布局和结构,健全储备粮管理体制;二是完善粮食流通体系,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重点是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完善物流设施建设,培育和提高粮食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三是完善粮食加工体系,这是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推进粮食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粮食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途径,重点是大力发展粮食食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适当发展粮食深加工业。

为使落实各项任务更有抓手,《规划纲要》在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非粮食物发展、粮食流通、加工等方面还相应提出了一些重点工程。

本项目系****蔬菜销售有限公司建设粮食储备项目,完全符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有关“加强储备粮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储粮条件,提高粮食储藏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储粮安全”的规划要求。

因此,实施本项目是适应国家继续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

3.1粮食的连年丰收,为粮食储备仓库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保护耕地、按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粮食、减免税收、建立直接补贴制度、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

以粮食为例。

据统计,截至9月2日,我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小麦30.5亿斤,比去年同期增长0.15亿斤,同比增加0.4%;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7.5亿斤,占收购总量的57.3%,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6亿斤,增幅为6.4%,发挥了重要的市场主渠道作用,不仅对其他多种所有制企业入市收购农民余粮起到了引导带动效应,活跃粮食收购市场,也为实现政府粮食宏观调控掌握了粮源。

此外,粮食收购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民营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纷纷加入夏粮收购行列,收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也水涨船高,售粮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据分析,我省2008年夏粮收购进展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夏粮生产保持较好收成,对做好当年的夏粮收购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夏粮小麦总产为82.6亿斤,连续5年取得丰产,品质也普遍较好。

据调查,2008年收获小麦色泽好于上年,其中硬质白小麦占83.3%,软质白小麦占0.8%,混合小麦占15.9%;容重在717g/L~819g/L之间,平均值为778g/L,中等以上小麦占94.4%。

二是夏粮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对提高农民的售粮积极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受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和市场供求因素影响,我省小麦收购价格呈现出高开高走态势。

收购价格的逐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农民在收购初期普遍存在的等待、惜售思想,促使收购进度明显加快。

三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效果显现。

新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组建基本完成后,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方式较往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主动收购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培育了大量的多元市场主体,也活跃了粮食收购市场。

据统计,我省共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1747份,其中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粮食经纪人1154份,占总量的66.1%,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收购也对市场价格的走高起到了有力支撑。

目前,省内外国有或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转化用粮企业在市场上相互竞争、共同收购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四是粮食宏观调控措施及时得力。

中央和地方各级储备粮充分发挥了“蓄水池”作用,各级粮食储备轮换补库工作力度加大,先后轮换入库小麦超过10亿斤,有力地支撑起小麦收购市场。

五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周密安排、强化领导、加强协调和监管,对2008年全省夏粮收购工作的平稳开展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

因此,随着我省粮食的连年丰收,库存也逐年增加,为粮食储备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3.2**县地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对粮食储备仓库的需求空间巨大

目前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粮食需求总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亿公斤。

但是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严重,不利气象因素较多,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

今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将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据统计,我国的粮食产需缺口已由2003年485亿公斤扩大到2007年550亿公斤左右。

此外,由于西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土地贫瘠,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

为保障粮食供求安全,必须运用粮食储备等工具和手段,来增强对粮食供求关系的宏观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在地区之间、丰歉年的供求平衡。

近年来,**县粮食仓库建设在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看,仓库老化,仓容不足,现有的仓库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强企业粮食库存建设项目。

其次,当前粮食储备管理正沿着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向“双低”储粮、绿色储粮的方向迈进。

亟需建设一座容量大、设施全的大型储备库,不仅能满足省、市、县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应急供应,而且还能为各级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确保市场稳定和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随着**县地区继续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库存也逐年增加,对粮食储备仓库的需求空间巨大。

3.3未来我国物流需求将高速增长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个巨大的潜在物流市场,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物流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源泉之一,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产生新的拉动与支持作用,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促进和协调作用,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

目前,我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必将产生巨大的货物流量,同时也会带来一个巨大的潜在物流市场。

本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物流需求的高增长期,“十五”期间,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我国社会物流需求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近1.4倍,年均增长23%。

扣除价格因素,需要运输、装卸等物流服务的实物量年均增长15%左右。

这一速度明显快于“十五”时期GDP增长9.5%的水平。

这说明我国物流发展正处在高增长期,同时也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

根据测算,1991年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的系数为1:

1.4,近年来已经上升到1:

2.64,比1991年提高了一倍多。

从发展的趋势看,“八五”时期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的系数平均为1:

1.54,“九五”时期上升至平均1:

1.58,“十五”时期则提高到1:

2.18,明显高于“八五”和“九五”时期的水平,预测“十一五”会更高。

“十一五”是我国物流业有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期。

物流需求进一步扩大,物流费用增速回落,与GDP的比例有所下降,物流投入增速加快,效益明显提高,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健康快速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据预测,“十一五”期间和未来十年我国物流需求将高速增长,物流业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预计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可望达到90万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

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均增长约10%左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预计为540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将降至16.8%左右,比2005年下降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