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0011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docx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docx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书心得

 

班级:

2012级工商管理(金融方向)2班

姓名:

张媛

学号:

************

 

摘要

创新是企业家的标志,企业家社会是,德鲁克留给人类社会的一剂良药。

激烈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技术让人们深信不疑创新的重要性,但关键问题是,该如何进行创新。

如果你懂得在哪里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遇。

你就能系统化地管理创新;如果你懂得运用创新的原则。

你就能使创新发展为可行的事业。

这就是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为我们揭示的重点。

如何寻找创新机遇?

将创意发展为可行的事业有何原则和禁忌?

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使机构成功地孕育出企业家精神?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机构如何组织和配备人员?

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赢得市场?

德鲁克在经典之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并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 创新精神责任意识

 

 

1书目

书名: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

作者:

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蔡文燕

出版年:

2007-1

页数:

233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199359

2全书提要

2.1本书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1909年彼得·德鲁克生于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1937年与他的德国校友多丽丝结婚,并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

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表彰他为非营利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国际慈善机构“救世军”授予德鲁克救世军最高奖项“伊万婕琳·布斯奖”。

  他曾连续20年每月为《华尔街日报》撰写专栏文章,一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共发表38篇文章,至今无人打破这项纪录。

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

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本著作,以30余种文字出版,总销售量超过600万册。

其中《管理的实践》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经典。

他曾7次获得“麦肯锡奖”;2002年6月2013,获得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2.2本书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德鲁克思想被引入中国;2004年,德鲁克管理学全面进入中国的管理教育。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才是的首要任务。

人们一提到斯坦福大学,就自然会联想到斯坦福研究园区和“硅谷”。

1951年,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教授创建了斯坦福研究园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园区。

当时,特曼教授两名得意门生休利特和帕卡德以538美元起家,创建了今天闻名世界的惠普公司。

有人说,在斯坦福大学成长的历程中,始终贯穿学以创业、学以进取的精神,而在杰拉德•卡斯帕尔先生看来,学生对他说“教授,你错了”,是最值得高兴的事。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一系列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这些举措的根本意义和实质所在,是建立起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的制度保障,必将大大地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促进中国经济蕴含的巨大经济潜能的释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根本制度保障。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才是的首要任务。

人们一提到斯坦福大学,就自然会联想到斯坦福研究园区和“硅谷”。

1951年,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教授创建了斯坦福研究园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园区。

当时,特曼教授两名得意门生休利特和帕卡德以538美元起家,创建了今天闻名世界的惠普公司。

有人说,在斯坦福大学成长的历程中,始终贯穿学以创业、学以进取的精神,而在杰拉德·卡斯帕尔先生看来,学生对他说“教授,你错了”,是最值得高兴的事。

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重要的是创新。

江泽民主席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美国《财富》杂志的封面文章,分析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介绍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的根据,“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二还是创新”。

这个概括集中反映了全球企业发展的客观现实。

对中国的广大企业来说,首要的是观念创新,树立创新思维。

—个成功的企业家决不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而应当有广阔的视野,适时看到国内外的各种变化,以应变、善变的精神,去思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洞察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开发新的市场,拓展新的事业。

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发展以来,每一次科技进步都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英国的工业革命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蒸汽机推动火车使得人和物的交流更加有效率,蒸汽机在工厂提高生产能力,生产出更多低成本的产品,蒸汽机推动轮船使得这些产品销往全世界各地,“大英帝国”曾被视为日不落国。

电的发现和各种电器的发明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全世界生产能源和电器的厂家仍然是这个社会的主要骨干企业,像美国的通用电气、日本的电器等企业,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计算机的发明在提高人类智力的延伸,造就了像微软这样的信息技术“王国”,改变着人类的思维。

人类有获得一次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支撑。

彼得·德鲁克在1985年就远见卓识地提出企业创新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如果说以往企业的创新是一种碰巧运气的话,现代企业创新是有目标地实现自身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必要要素,我们已经看到我们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鼓励企业中建设技术开发中心,鼓励企业建设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以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在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对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物质将来和精神鼓励。

这些实践与彼得·德鲁克的思想是相通的,就是要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保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3著书基本结构

1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2译者序

3序言引言企业家经济

3.1第一部分创新实践

3.1.1第1章系统化的企业家精神

3.1.2第2章有目的的创新和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

3.1.3第3章创新机遇来源一:

意外事件

3.1.4第4章创新机遇来源二:

不协调的事件

3.1.5第5章创新机遇来源三:

程序需要

3.1.6第6章创新机遇来源四:

产业和市场结构

3.1.7第7章创新机遇来源五:

人口统计数据

3.1.8第8章创新机遇来源六:

认知的变化

3.1.9第9章创新机遇来源七:

新知识

3.1.10第10章聪明的创意

3.1.11第11章创新的原则

3.2第二部分企业家精神的实践

3.2.1第12章企业家管理

3.2.2第13章企业家企业

3.2.3第14章服务机构的企业家精神

3.2.4第15章新企业

3.3第三部分企业家战略

3.3.1第16章“孤注一掷”

3.3.2第17章“攻其软肋”

3.3.3第18章生态利基

3.3.4第19章改变价值和特征

4结论企业家社会

2.4本书基本内容

创新是有目的性的,是一门学问。

——彼得·德鲁克

在彼得·德鲁克的众多著作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本书,彼得德鲁克先生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上给我们展示了他30多年来关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系统思考和不断实践的心得。

这本书主要从三个主题来讨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创新实践、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以及企业家战略。

每个主题都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层面”,而非一个阶段。

而在这本书中,对我触动比较大的就是第一部分,那么下面我将详细的谈下我的感受。

德鲁克先生在这一部分不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创新,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企业家应该从哪里创新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遇。

彼得·德鲁克无疑是20世纪在企业管理领域中最伟大的研究者之一,他的理论影响着现代社会企业家的实践活动。

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康德拉杰耶夫的“经济发展过程必然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论断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在不断出现,但是到了20世纪末期,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这种论断似乎不那么灵验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由于受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困扰,挣扎着寻找一条理想的持续增长之路,企业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被企业受到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打击在寻找突破之路。

事实上在企业家的努力下和经济全球化及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加大,市场经济行为已经出现周期性波动而非危机的局面,这种情况的出现背后的原因被彼得·德鲁克称之为“创新”。

在彼得·德鲁克看来,创新是唯一能造就一个持续和健康发展的经济。

我们社会已经将创新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国家管理的创新,变革一直伴随着我们,“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们一项基本国策,闭关自守只能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持续发展创造了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奇迹,其成就为全世界有目共睹。

中国企业也在不断转型和变革,进行着不断的创新,企业不仅重视组织形式和规模效应,也在重视科技创新带来服务上的附加值创造,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主要在于创新力不够,企业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帮凶”,尽管企业不是本意要这样做,但是没有创新的企业的行为就是为自己和社会经济自掘坟墓。

看一下没有创新企业的发展模式,首先是企业生产一种社会需求产品,这种产品在一个阶段有利可图,从而引发其他企业效仿,产品市场投放竞争加剧,企业生产这种产品的利润减少,企业管理者只能通过增加产量维持利润绝对值水平,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扩展的过程就是企业利润增长接近于0的过程,这时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企业要面临倒闭的过程。

企业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企业崩溃。

如果成千上万的企业都是这样没有创新能力,出现群体倒闭,对社会而言,就是发生经济危机。

那么,有什么手段能使企业不以上述模式运作呢,如何使企业保持一个持续增长的态势呢,彼得·德鲁克找到了解决办法,就是企业要“创新”。

彼得德鲁克说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创新是有目的性的,是一门学问。

这显然与我们平时理解的“创新”有千差万别,他告诉我们凡是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

这句话初始理解起来很难,平时我们所理解的的创新大多局限于技术的创新,比如技术革命,然而彼得德鲁克告诉我们创新不一定必须与技术有关,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是一个“实物”,也许仅仅一个创意、一个新的认知就可以成为一个创新,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为顾客提供新的价值和满意度,它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也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并创造了一种新的价值。

也就是说创新并不局限于科技创新,它还包含了社会创新或市场创新,这也是彼得德鲁克所推崇的。

彼得德鲁克一贯强调,没有科技含量的社会创新或市场创新比起科技创新,不但更容易发现机会,而且工作周期更短、效益更大;而基于新知识,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创新,时间跨度大、风险高、成功几率小。

他还强调,创新是有目的性的,可以通过某种训练加以实践,并将它完全掌握后,创新才会有效。

"创新"是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

价值是客户得到的,价格是客户付出的。

客户有新的所得,才会从不买到买、从买的少到买的多,或者愿意付出比过去更高的价格。

这反映在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上,就是创造了新的财富。

一家新公司如果只是以同等价格提供市面上已有的产品或服务并不算创新,因为它只是对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客户群进行瓜分,并没有创造新客户,这样的新公司注定会在市场萎缩的时候被"边缘化"。

创新”是指系统化创新,彼得·德鲁克具有创建地提出了“七大机遇”的创新来源,它们是1、意料之外的事件---意外的成功和意外的失败;2、不协调的事件---实际情况和预料情况不一致;3、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4、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5、人口统计数据;6、认知、情绪以及意义上的改变;7、新知识---包括科学的和非科学的。

这七个创新机会的来源相当模糊,而且彼此之间有相当大的重叠部分,但是它们可以作为我们考察企业创新的指南,可以从这些具体的方面寻找企业的创新来源.

3论述与批判

3.1论述

在德鲁克眼里,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有目的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

而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

如同样在餐饮业,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克就是杰出的企业家,他并没有发明任何新的东西,而是因为他让汉堡包这一在西方很普遍的产品通过连锁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使产品标准化、规格化,设计流程与操作工具,以及分析工作流程与结果并设定标准,并依据该标准培训员工,不但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产出,而且开创了一个新市场和新顾客阶层,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这就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所在。

德鲁克同时告诉我们"企业家精神"与什么无关:

(1)企业家精神与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无关。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无论是高科技企业还是非高科技企业都可以有企业家,也可以具备企业家精神。

(2)企业家精神与所有权无关。

无论是企业所有者,还是职业经理人,还是普通职员,都可以成为企业家,并具备企业家精神。

(3)企业家与人格特性无关,他们不是"专注于冒险",而是"专注于机遇"。

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是可以训练和学习的。

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

和许多人想象的相反,创新并不是有趣的、风光的事,而是艰苦的、枯燥、令人沮丧的工作。

那些企业家为什么会热衷于创新?

特别是在他们已经功成名就之后,为什么还会一再地推陈出新?

为什么他们会愿意全身心投入到成功创新所必需的持之以恒、辛劳而充满挫折的工作中去?

德鲁克的爱人多瑞丝说了一句话作为对他一生的概括:

"彼得永远在写,他热爱写作,但是他从不为了使自己重要而写"。

这是所有伟大的创新者或企业家的真实写照。

为名、为利、为权、为自己,这些人类的欲望固然可以激发一时的创业热情,但不能持久,在他们达到预期的目标后,往往会停顿下来。

许多企业家成功之后转入"守业"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如果你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是超越个人和组织的需求,在个人和组织体外,即使穷个人一生的精力、组织的全部资源也无法真正达成时,你就会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这种动力会推动你去做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苦工作。

曾有人问德鲁克:

"如果要你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企业家的特征,你会说什么?

"德鲁克答到:

"企业家就是那些愿意过不舒服的日子,或者说不愿意过舒服日子的人。

"(为了一个值得他们那样去做的目标)

管理者不在引进而在培养“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曾经说,“责任不是帮助财富500强取得更大的成功,而是帮助那些中小企业,以及不是特别强的公司,帮助他们去转变、成长。

”我也意识到,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滞后,称职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也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因为中国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国外的技术,也容易吸引外资,但技术和资本仅是工具而已,它们必须通过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发挥作用和功效。

而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能依赖进口,即便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引进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

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们应该知道如何去领导企业并促进它的发展,也知道如何去激励员工,让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

中国的管理者只能自己培养,他们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

中国企业的职业化进程只是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无论是国有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还是民营企业的创业者,都需要完成由积累阶段到科学管理阶段的演变。

也正因为这一现状,创业者和管理者们仍然需要面临管理科学与企业操作的融合历程,这种融合注定是一个漫长和的过程。

3.2批判

人人都知道创新的重要性,激烈的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技术已经让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但关键问题是,该如何进行创新呢?

创新是每位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它始于有意识地寻找机遇。

如果你懂得在哪里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遇,你就能系统化地管理创新;如果你懂得运用创新的原则,你就能使创新发展为可行的事来。

这就是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为我们揭示的重点。

如何寻找创新机遇?

将创意发展可行的事业有何原则和禁忌?

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使机构成功地孕育出企业家精神?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机构如何组织和配备人员?

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赢得市场?

彼得德鲁克说成功的企业家不会坐等“缪斯垂青”并赐予他们一个“好主意”;相反,他们努力实干。

他告诉我们创新是需要转化为行动的,如果创新仅仅是停留在观念上而没有转化为行动和结果,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那么要从哪里创新,德鲁克告诉我们创新机遇的七大来源,前四个来源存在于机构内部,后三个则发生于企业外部:

(1)意料之外的事件——意料的成功、意料的失败、意料的外部事件;

(2)不协调的事件——现实状况与设想或推测的状况不一致的事件;(3)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4)每个人都未曾注意到的产业机构或市场结构的变化;(5)人口统计数据;(6)认知、意义及情绪上的变化;(7)新知识,包括科学和非科学的新知识。

为什么创新?

创新固然可以令一个企业成功并赢得财富,但是创新的意义不仅限于此。

在本书的“结论”中,德鲁克把创新引申到他一生最关注的主题——社会的健康发展上。

对于创新的意义,其他的言语都会显得苍白,引用德鲁克的话来说:

“无论是社会还是经济,公共服务机构还是商业机构,都需要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能让任何社会、经济、产业、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机构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与自我更新能力。

这首先是因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不是对原有的一切“斩草除根”,而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次推出一个新产品,下次实施一项新政策,再下次就是改善公共服务。

其次,因为它们并没有事先规划,而是专注于每个机会和各种需求。

再次,是因为它们是试验性的,如果它们没有产生预期的和所需的结果,就会很快消失。

4感想

4.1感想一

下面我只针对发生于企业外部的创新机遇谈谈我的认识:

人口统计数据:

一直以来对于人口统计数据都没有特别的概念,看到德鲁克的话才意识到人口统计数据对于企业的影响。

德鲁克说人口统计数据对于什么人买什么以及购买的数量都有重大影响。

这不仅让我想到中国人口的现状:

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加重。

这都可以为中国的众多企业都会带来新的创新机遇。

认知、意义及情绪上的变化:

对于认知的变化,这个与个人的教育程度和思维习惯有很大程度的联系。

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下,“杯子是半满的”与“杯子是半空的”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德鲁克说无论引起认知变化的原因为何,它都创造了大量的创新机遇。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发现新的创新机遇,就如那句谚语——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然而我们很难确定某个认知变化是一时的流行还是永久性的变化,以及它所带来的真正后果,因此,以认知为基础的创新必须从较小且非常具体的地方做起。

新知识:

德鲁克告诉我们,基于知识的创新之所以不同于所有其他创新,是由于其基本特征与其他创新有不同之处:

时间跨度、失败率、可预测性以及它对企业家的挑战。

基于知识的创新所需的时间最长,新知识

可应用的技术

上市的产品、程序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这里所说的知识并不是单一的某一学科,而是多种不同知识的融合,就如我们现在的学科,有很多的交叉和融合。

当不同的知识出现融合时,可能就会出现不同的创新机遇。

在解决“从哪里创新”这个问题时,德鲁克给出了我们七大来源,然而有些创新者是“缪斯的宠儿”,他们的创新是“灵光乍现”的结果,是无法传授和学习的;创新是有目的性的,目标明确的创新是源于周密的分析、严密的系统以及辛勤的工作,也就是说通过创新实践,创新是可以学习的。

基于此,德鲁克先生给出了创新的原则。

培养正确的心态。

工作和生活经常会出现不协调、不一致的现象,失败或成功,灾难或惊喜,身处其中的人,是抱怨它,力图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还是把它当作契机,观察它、理解它、利用它?

答案是"有计划地放弃"。

养成一个正确心态,是知易行难的。

但是这个基本的心态转变问题,对于创新者来说,却又是不能不重视,不能不解决的。

创新与现实和发展的关系。

关于创新与现实和发展的问题,我们可以引述德鲁克的精彩论述:

"因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不是对原有的一切'斩草除根',而是以循序浙进的方式,这次推出一个新产品,下次实施一项新政策,再下一次就是改善公共服务。

其次,因为它们并没有事先规划,而是专注于每个机会和各种需求。

再次,是因为它们是试验性的,如果它们没有产生预期的和所需的结果,就会很快消失。

换言之,因为它们务实,而不教条;脚踏实地,而不好高骛远。

"一些需要通过"革命"实现的目标,其实均可以通过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实现。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有目的、有方向和有控制地实现目标,而不是剧烈的社会变革。

他对试图一次性、简单化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作为创新的对立面明确地予以否定。

4.2感想二

中国在过去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有见于此,政府提出“自主创新”的口号,希望中国的企业不再停留在引进和模仿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技术上,中国的企业要以自己独创的科技产品,成为世界范围内某些行业和领域中的领导者和标准制订者。

其用心是良好的,但是这种提法却值得商榷。

首先,创新从其本质而言都是自主的。

创新者或说企业家都是一些独立自主、不等待高层指令的人,他们因为接触具体事件,随机而发才能捕捉到创新的机会,按照指令和“规划”去创新而能取得成果者稀少,即使取得所谓的“成果”所投入的资源也将是惊人的浪费。

在书中德鲁克批评了法国、德国和英国向“高科技创业”倾斜的国策,说这是对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的一种误解(我猜这也是为什么相对于美国,欧洲反而没有出现创业型经济的原因)。

他举了法国投入巨资研发“协和”式超音飞机的例子,这种所谓“创新”其实只是追求表面风光的虚荣,其结果并没有产生商业用途,也没有增加就业机会,反而带来大笔财政赤字。

其次,创新必须把力量放在自己的长处上。

在这一点上日本曾经做出很好的示范。

日本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崛起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并没有走高科技自主创新的道路,相反它的策略是“创造性模仿”或“企业家柔道”。

日本在科技方面没有多少原创,而是在别人尤其是美国人的原创上加以改进,然后通过市场创新去打败原创者,从书中德鲁克所举的索尼和精工的例子即可见一斑。

最后,德鲁克一贯强调,没有科技含量的社会创新或市场创新比起科技创新,不但更容易发现机会,而且工作周期更短、效益更大;而基于新知识,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创新,时间跨度大、风险高、成功机率小。

不错,高科技创新一旦成功可以名利双收,但是既然我们只为追求实效,就不应该刻意规划,也不应该引导国家和企业界把资源倾斜到“自主(科技)创新”这一方面。

如果政府要引导,更重要的倒是出台一些政策,去鼓励形成一个中国的“创业型经济”——诚如德鲁克所言:

没有刀(创业型经济),哪有刀刃(高科技创新)?

在读到一本好书时,用言语来表述总会显得无力,很多的体会是无以言表的,德鲁克的书总是给我一种精神的触动,一种思维的颠覆,以及一种全新的认知,并且德鲁克的书适合反复读,就如海尔总裁张瑞敏所说“常读常新”,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感受。

读这本《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我自知还未完全领悟到其精髓,此上也仅仅是我一点浅薄的认识。

如今,中国正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何不断地以创新回应环境迅速变化的挑战,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