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docx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1.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
A.NH3 B.N2
C.N2O3D.HNO3
解析:
选D。
亚硝酸作还原剂时,N元素化合价升高,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只有硝酸。
2.(2012·绍兴高三调研)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
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
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
前者多,后者少
解析:
选B。
由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判断:
消耗相同质量的铜,反应的HNO3前者多,转移的电子数相同,生成的气体前者颜色深。
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反应速率前者快。
3.(2012·台州高三调研)下图是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解析:
选A。
浓氨水滴到氢氧化钠固体上,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且该过程放热,使氨气挥发出来。
氨气在浓盐酸附近与挥发出来的HCl反应生成白烟(NH4Cl),A正确;浓硫酸难挥发,与氨气反应无明显现象,B错误;氨气溶于水生成NH3·H2O,与NH3·H2O反应生成沉淀的金属离子,不只有铝离子,C错误;NH3溶于水生成的NH3·H2O是一种弱碱,而NH3本身不是碱,D错误。
4.amolCu与bmol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
A.(b-2a)molB.b/4mol
C.2a/3molD.2amol
解析:
选A。
没有被还原的HNO3中的NO
与Cu2+结合,因此由Cu(NO3)2的量完全能够确定未被还原的HNO3的量,根据物质的量守恒,求得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b-2a)mol。
5.将加热至红热的2.4g木炭投入盛有足量12mol·L-1浓HNO3的试管中,立即塞好塞子,如图所示,连接好各装置(事先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请回答:
(1)反应开始后撤去酒精灯,试管a中除看到木炭剧烈燃烧,最后消失外,还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b中最终________(填“有”或“无”)沉淀产生,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集气瓶e中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___(填名称),理论上该气体的总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实际上这个数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
此题考查C与浓HNO3的反应,C+4HNO3(浓)
CO2↑+4NO2↑+2H2O,3NO2+H2O===2HNO3+NO,n(NO)=1/3n(NO2)=4/3n(C)=(4/3)×2.4g÷12g·mol-1=0.8/3mol,V(NO)=22.4L·mol-1×(0.8/3)mol≈6.0L。
答案:
(1)试管上部充满红棕色气体
(2)无 NO2与水反应生成了足量的HNO3
(3)Ba(OH)2+CO2===BaCO3↓+H2O、BaCO3+CO2+H2O===Ba(HCO3)2
(4)一氧化氮 6.0 偏小
1.(2010·高考上海卷)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解析:
选B。
NO2通入FeSO4溶液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的HNO3能将Fe2+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A项错误;CaCl2溶液显中性,向其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B项正确;NH3通入AlCl3溶液中:
Al3++3NH3+3H2O===Al(OH)3↓+3NH
,产生Al(OH)3沉淀,C项错误;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HNO3能将SO2氧化为SO
,最终得到BaSO4沉淀,D项错误。
2.(2010·高考重庆卷)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_________;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氨的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_________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4NH3+5O2
4NO+6H2O。
(2)停止加热后催化剂Cr2O3仍能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是一个放热反应。
(3)经过装置2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O、O2、水蒸气、NH3,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NH3和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该反应有大量白烟生成。
要在装置4中看到红棕色的NO2气体,必须要用一种试剂吸收掉NH3和水蒸气而浓H2SO4正好符合题意。
(4)装置5与上面题目中的其他装置相比较,该装置要提供NH3和O2,故和装置1相类似,加热时既能提供NH3,同时又能和Na2O2反应产生O2的物质是NH4Cl。
答案:
(1)4NH3+5O2
4NO+6H2O
(2)放热
(3)浓H2SO4 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
(4)1 NH4Cl 与HCl反应生成氧气(合理答案均可)
3.(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1)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KMnO4与浓盐酸发生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装置B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装置C起安全瓶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B中。
Cl2具有毒性,装置D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
(2)实验室制取NO气体通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由于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应用排水法收集NO,故装置Ⅱ和Ⅳ错误。
装置Ⅰ和Ⅲ比较,Ⅰ更简单,A中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B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NO。
答案:
(1)向上排气收集氯气 安全瓶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 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①Ⅰ
②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铜屑和稀硝酸
制取NO气体
B
水
排水收集NO气体
C
主要是接收B中排出的水
D
③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红棕色,随着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加热氨水可得到氨气 ②氯化铵晶体受热后由试管底部移到试管上部 ③固体碘受热变成紫红色气体 ④液氨汽化 ⑤浓硝酸从无色液体变成黄色液体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解析:
选B。
加热氨水生成氨气,NH3·H2O
NH3↑+H2O,属于化学变化;氯化铵晶体受热后分解生成NH3和HCl,二者在试管上部又相遇,重新生成NH4Cl,发生了化学变化;碘的升华、液氨汽化都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浓硝酸分解生成NO2气体,NO2气体溶于硝酸中而使HNO3显黄色,为化学变化。
2.(2012·厦门高三质检)从经济效益和环保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A.Cu+HNO3(浓)―→Cu(NO3)2
B.Cu+HNO3(稀)―→Cu(NO3)2
C.Cu
CuO
Cu(NO3)2
D.Cu+AgNO3―→Cu(NO3)2
解析:
选C。
据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可知若都生成1molCu(NO3)2,用A方法,需4molHNO3,同时产生2molNO2污染物;用B方法,需8/3molHNO3;同时产生2/3molNO污染物;用C方法,需2molHNO3,不产生污染物;方法D中硝酸银成本高,不适宜用于制取Cu(NO3)2。
3.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如图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
剩余气体遇到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SO2和NO2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解析:
选B。
因混合气体无色,肯定无Cl2和NO2,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SO2。
剩余气体遇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有NO。
因NO与O2不共存,原混合气体无O2。
4.(2012·金华一中高三月考)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解析:
选B。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含铵根离子,B正确;不能确定是否含有SO
,也可能含有SO
离子,在酸性环境中NO
可将SO
氧化为SO
;不能确定是否含氯离子,因为加入的盐酸中含有氯离子,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因为若存在Fe2+,反应过程中会被氧化生成Fe3+。
5.(2012·台州高三质检)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
3Fe2++4H++NO
===3Fe3++NO↑+2H2O
B.铜片与浓HNO3:
Cu+NO
+4H+===Cu2++NO↑+2H2O
C.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
NH
+OH-
NH3·H2O
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
NH
+OH-
NH3↑+H2O
解析:
选A。
B项Cu+4H++2NO
===Cu2++2NO2↑+2H2O;C项NH
+OH-
NH3↑+H2O;D项HCO-3+NH
+2OH-
CO
+2H2O+NH3↑。
6.(2012·湖州高三质检)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
A.SO2B.Cl-
C.Fe3+D.NO
解析:
选D。
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时,发生反应SO2+2Fe3++2H2O===SO
+4H++2Fe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溶液呈酸性,H+与溶液中的NO
构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着将Fe2+氧化为Fe3+,NO
被还原,故立即又变棕黄色,滴入BaCl2溶液,产生BaSO4白色沉淀。
7.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解析:
选A。
CO2与NaHCO3不反应,且CO2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CO2与NaHCO3溶液不会产生喷泉,故A项符合题意;NH3极易溶于水且氨水呈碱性,因此,NH3与含酚酞的H2O会产生红色喷泉;H2S+CuSO4===CuS↓+H2SO4,由于CuS为黑色沉淀,因此形成黑色喷泉;HCl+AgNO3===AgCl↓+HNO3,AgCl为白色沉淀,因此形成白色喷泉,故选A。
8.将30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置于水槽且装满水的量筒中,充分反应后,量筒内剩余5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的体积组成是(双选)( )
A.NO2:
20mL;O2:
10mL
B.NO2:
27mL;O2:
3mL
C.NO2:
15mL;O2:
15mL
D.NO2:
25mL;O2:
5mL
解析:
选AB。
4NO2+O2+2H2O===4HNO3,如果O2过量,则消耗NO2和O2总体积为25mL,又因为消耗两者的体积比为4∶1,所以消耗NO2:
20mL,消耗O2:
5mL,则原混合气体组成为NO2:
20mL,O2:
(5+5)mL,选项A正确。
如果NO2过量,3NO2+H2O===2HNO3+NO,剩余的5mL气体为NO,所以过量的NO2为15mL,同理,消耗NO2和O2总体积为30mL-15mL=15mL,所以消耗NO2:
12mL,消耗O2:
3mL,则原混合气体组成为NO2:
(12+15)mL;O2:
3mL,选项C、D错。
9.(2012·舟山高三第一次模拟)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mLB.45mL
C.30mLD.15mL
解析:
选A。
由题意可知:
HNO3
由图分析可得:
Cu失去的电子数与O2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即n(Cu)=2n(O2)=2×
=0.15mol。
根据质量守恒及NaOH和Cu(NO3)2的反应可得关系式:
n(NaOH)=2n[Cu(NO3)2]=2n(Cu)=0.3mol,则V[NaOH(aq)]=
=0.06L=60mL。
10.
(2012·浙江五校高三联考)在右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往三颈瓶内的浓氨水中不断通入空气,将红热的铂丝插入瓶中并接近液面。
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铂丝始终保持红热。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含有NO
B.反应后溶液中c(H+)增大
C.实验过程中有化合反应发生
D.实验过程中NH3·H2O的电离常数不可能发生变化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了氨催化氧化的化学实验。
因为发生了3NO2+H2O===2HNO3+NO,A、B对;化合反应是2NO+O2===2NO2,C正确;D项,因反应中有温度变化,NH3·H2O的电离常数也变化。
二、非选择题
11.(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Ⅱ)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
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
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
⑧将B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化学式是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①可确定I为NH3;由②可确定A为HCl,烟雾为NH4Cl;由③④可确定B为Cl2;由⑤可确定F为CO2;由①⑥确定C、D为NO和O2,再根据⑦确定为D为O2,则C为NO;由③⑦确定G为H2S,E为SO2;由①⑧结合B为Cl2确定H为CH4(或CH3—CH3等),然后进一步答题。
答案:
(1)HCl NH4Cl
(2)Cu+Cl2
CuCl2 (3)2Mg+CO2
2MgO+C (4)NO O2 (5)2H2S+3O2
2H2O+2SO2 (6)CH4(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2.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如下关系,其中甲是黑色非金属单质,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D是红棕色气体(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名称为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甲与A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G固体中含有的H杂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溶液与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写出由F转化为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将溶液F加热蒸干、灼烧到质量不再减少时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无机物框图推断。
甲是常见非金属单质,甲:
碳,D为红棕色气体,D:
NO2,可推A为HNO3,B为CO2,C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G:
Na2CO3,CO2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Na2CO3+H2O+CO2===2NaHCO3,H:
NaHCO3,C:
H2O,乙是常见的金属单质,与HNO3反应,量不同,产物不同,乙为Fe,HNO3与少量Fe反应,生成Fe(NO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