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docx
《主动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学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动学习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会学”,就要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活跃的问题情境和指导灵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 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发展的基础,作为学科教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教学的重点已不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会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活跃的问题情境和指导灵活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兴趣”——学习能力培养的动力
学习兴趣是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
从教学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
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注意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幽默语言激发兴趣
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茵兹·雷曼麦说: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
教师语言的幽默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融洽师生感情,激活学生思维。
如讲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这一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时,我引用了一则广告语:
“蓬头垢面进来,容光焕发出去。
”学生立即被吸引过来,此时教师及时提问:
同学们思考此广告语怎样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
学生很快抓住“进”与“出”、 “蓬头垢面”与“容光焕发” 的对立统一,而且由此赞扬了理发师的劳动。
因为正是他们的劳动,才使“蓬头垢面”转化为“容光焕发”。
通过幽默风趣的广告语言,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浅显化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二)、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已较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它可以灵活地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形象地再现于课堂,把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等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化虚为实,化难为易,降低学习上的难度。
如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一框讲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时,我用多媒体首先同时展示了漫画《跟不上趟》的三幅画面,然后又逐一展示了三幅画面,分别设问:
“老汉为什么要办养鸡场?
”、“为什么会出现‘杀鸡毁蛋’的结果?
”、“这位老汉为什么老是跟不上趟?
”,进一步问:
“这反映了市场调节有何特点和危害?
”,当画面一展出,学生就为画面上的急剧变化所吸引,当老师提出问题后,他们就情绪高昂地开始了讨论,并争相发言,加上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自然地悟出了市场调节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及其危害,充分地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
通过恰当地运用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使学生直观地感悟了知识。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了重要的保证。
二、“问题”——学习能力培养的载体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思维的载体,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鼓励质疑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敢问、敢思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
尤其倡导对教师观点的合理“反叛”,引发师生之间的争鸣,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索精神。
例如我在一国两制的教学中,分析台湾问题时,我与同学们一起剖析了李登辉“两国论”的实质和危害性,大部分学生对此问题都达成了共识,然而,有个学生沉着地亮出了异议:
“我们为什么不能象印尼的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来解决台湾的归属问题呢?
”,一石击起千层浪,立即引起了同学的议论。
这时我首先表扬了他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然后我又从更高更远的角度与同学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令学生心悦诚服。
这位同学的思维得到了鼓励,从此他对政治课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也经常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了发展。
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训练过程,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
(二)、设疑引思
创设问题情境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和方式,创设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究、发现,即设疑引思。
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
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
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考的价值,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的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讲《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关税的意义时,设置的情境是:
"根据自由贸易原则,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发达国家为5%,发展中国家为15%。
自1992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四次大范围地降低关税税率。
与1992年相比,我国的平均税率已从43.2%降为17%。
至2005年,我国将力争把关税总水平降至10%的水平。
试问:
1、征收关税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而我国为何要连续下调关税?
2、下调关税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投影显示参考答案,当学生看到答案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这就告诉我们,对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能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思维的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导学”——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多,理论性强,学生学习的难度大,效率低,一部分学生政治学习成绩不好,产生厌学情绪,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而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知识经常更新,不会学习将意味着他们是新世纪的文盲,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何传授一些好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学案导学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学习。
"学案导学"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学案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他们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预习,有了学案他们可以根据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二)、教材导学
根据教材的叙述方式指导学法。
课程标准中规定:
课本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工具,应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叙述方式。
新教材都较好地贯彻了这一要求,采用了从基本事实引出基本结论,对基本结论进行分析,从基本结论过渡到基本应用的编写体例。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了解这一叙述方式,以促进学生顺利理解教材,并逐步学会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利用不同字体理解教材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的各册教材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结论性的论断都用黑体字来予以提示;阐释概念、详细论证观点、分析典型事例等教材的主干部分都用宋体字来表达;"辅助文"等都用楷体字或小号字来标示。
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些字体提示来有重有轻、有精有粗地学习教材。
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栏目帮助学习。
教材中的"学习中的附加问题"主要有"议一议"、"想一想"、"试一试"、"忆一忆"、"说一说"、"算一算"、"查一查"。
以及"小资料"、"语录"等小栏目。
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利用这些附加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帮助深化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和"课后练习"。
这些附加问题都是围绕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设计的,并且大多数是提倡发散性思维的题目。
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它们来巩固知识,深化学习.
(三)、课堂导学
教师的每一次“教”实际上都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的教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因此,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优化自己的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如“比较法”。
在经济常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市场经济的特征,我让学生从计划经济的弊端来思考;在“劳动合同制度”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尝试分析“固定工制度”的缺点,比较得出“劳动合同制度”的优越性。
在政治常识中“依法治国”的教学时,我通过“人治”与“法治”的对比,让学生切实意识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良好的方法后,必然会善于学习,乐于思考,长期坚持,学习能力必然会提高。
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学会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
王浩明
主动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这里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外在表现,而不是指其内在的心理状态。
一个人的主观因素总是会体现为一定的外部形态的。
尽管作了这样的限定,学习状态这个概念的外延仍是比较宽的。
除了我们通常用来表示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状况的学习成绩外,还包括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广博和精深程度,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能力等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形态都在这个外延之内。
因此,我们有可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揭示和表述主动学习的若干基本特征。
一、完整性
完整性是和全面性相联系的。
这里所说的“完整”并非格式塔学派早先说的那个知觉的完整性,也不局限于某一方面问题的思考的完整性,而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上的完整性。
这首先在于学习对象本身就具有完整性的特点。
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现实事物的文字符号,而且包括整个人文化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自身实践中积累的文化。
对于文化,人类学家泰勒的解释综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对文化的解释。
泰勒认为,所谓有文化包括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
这一定义既描绘了文化的内容,又揭示了文化的功能。
从学校教育所设置的课程来看,它既确定了学什么,又引导着怎么学。
法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经说过:
“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学到化学,生物学、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
”(转引自《科学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证明了普朗克的判断是正确的。
包括文理学科在内的各门科学正以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纵横交错而构成科学的“连续链条”。
如有的学者所说,从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过程来看,它既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又具有人文性、社会性,二者统一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其科学性一面,突出表现在教学中知识的、认知的、分析的、逻辑的、思辨的理性方面,因果关系的解释、精确的定量分析和预测,通过科学、数学、外语及其他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及问题解决的策略,其人文性、社会性的一面则表现为教学中情感的、意志的、直觉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非理性方面,群体间的社会交往,环境的潜在影响,模糊的整体的综合定性分析,通过人文艺术课程,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内心体验,丰富自己的个性。
这种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二者的互补,内在的统一,不仅需要学生运用视听觉的感知接受信息,而且需要调动人身心的全部功能,包括情感、意志的调节和参与。
从学习的结果(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来看,它不仅是认知能力的提高,还包含动作技能和态度的习得,也有完整性的特点。
用笛卡尔的话来说,“智慧是自我同一的,是由全部知识而不是由局部的知识培养出来的”。
物理学家劳厄有句名言:
“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周昌忠编绎:
《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这里的“剩下来的东西”,现在常常被人指为素质。
不管是知识、思维能力,还是素质,都不能是单一的、片面的,而是完整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学习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说:
“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道德的、智力的、情感的、审美的、创造的和体力的整体。
”“人的精神生活意味着在积极的活动过程中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需要和兴趣都得以形成、发展和满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整性是主动学习的首要特征。
二、目的性
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内在动力,即为什么学习、学习以后干什么的问题。
从初中到高中,是人生的一大转折。
由于学生所受的社会和家庭影响的不同和各自思想素质的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是带着各种入学动机和目的而来的。
这个心中的宗旨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有着不同的层次。
一般说来,层次越高,动力越大,越能排除干扰和困难,获得强大的动力,从而保证学习实践得以深入持久地进行,并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
“有人认为,‘为国家四化’这一类词语,带有很强的政治思想品德评价内容,用这一类标准去衡量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不适宜的。
其实不然。
有没有这种能够起到长远的正确导向作用的学习动机和目的,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学习方向、进程和效果,也影响他们学习的动力、意志和标准。
只有在正确的教育导向下,中学生的远大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才能日益明确,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和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大大增强学习动力和学习责任感。
他们才不会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了某些好的成绩就骄傲自满起来,因为这与远大的目标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也不会因为与升学考试无关而不去努力学习和掌握那些对四化建设有用的知识,因为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升学;更不会因为考上了重点高中或考上了大学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因为即便是考上了大学也只是他们将来参加四化建设所要达到的阶段性的目标,前面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和召唤他们去努力奋斗。
”(王浩明:
《教育的“三个面向”与中学生的学习》,《特高级教师谈中学学习方法》,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2页)
波兰心理学家奥布霍布斯基认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不是一系列偶然的、分散的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的方向、一定的继承性和一定的含义的整个过程,它是个人的重要的需要之一”。
(转引自《青少年心理学》,[苏]H?
G原著)一般来说,高中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正一步步深入,并开始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作出选择和设想。
这种选择和设想随着人的成熟而呈现出方向性和倾向性,并以愿望和决心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他们个人的生活志向。
有一位高一年级的班主任曾对学生“主导性动机”作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事业上有成就”,占47.1%;“考上大学”,占26.3%;“为四化多作贡献”,占7.6%;“喜欢读书,多掌握知识”,占5.7%;“找个好工作”,占7.6%;“对得起父母、师长”,占5.7%。
由此可见,学生的生活志向也会因人而异。
有的注重社会贡献,有的注重个人成就,有的注重道德思考,有的注重自我完善等,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满足于现状,具有更高的追求。
他们的生活志向在整体上不但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特点,而且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在振兴中华的呼声中,学生们往往会感到肩负责任的份量,把自己置身于这个伟大时代之中,进行着生活道路的思考。
相当一部分同学渴望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而很少把物质生活放在首位。
许多同学追求精神生活的目的往往是同“全面培养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相关联,这是一种很积极的生活情绪。
他们的这种精神追求、精神价值的特征说明他们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对自身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他们一般不满足于呆板的读书方式,向往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这在部分家庭中会引起子女与父母在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与冲突。
有的学生的学习还停留于“教师或家长要我这样做”的认识基础上,其实这也有道德认识的基础。
据皮亚杰的分析,这是由于他们认为对教师或家长应当尊敬和服从。
皮亚杰把劣势者对优劣者的尊敬称作“单方尊敬”,认为这是“幼年儿童对成人服从的一种品德,这是幼童他律的主要特征”。
他接着说:
“这种服从并不完善,会发生同父母或权威者相冲突的情感,因而使构成尊敬的各要素引起分裂,其结果导致爱和仇的交织,同情和攻击的交织,也可形成妒忌等。
在儿童期及较晚时期,有时会形成捣乱性的犯罪感”。
(皮亚杰、英德尔编著,吴福元译:
《儿童心理学》,商务出版社1981年版,第93-94页)
三、目标性
弗洛姆曾提出一个激发个人能量的心理学公式,即激发力量=效价×自我期望(效价是指个人认为所要实现的目标及其价值,自我期望就是自我观念中理想自我的一部分)主动学习活动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是带着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6页)
目标性与目的性在学习的动机维度上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即学生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值有一定的认识,并能注意以此来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
两者的区别则在于目标性更带有具体性和阶段性。
主动学习的学生往往善于将目标设定作为自我激励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他们注重于为自己设定能够实现的、具体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并在必要时对目标加以调整和修订。
在布鲁姆看来,学生的学习包括认知、情感和心因动作技能这三个领域,“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
(《布鲁姆掌握学习论文集》第43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他所创立的目标分类学,其本意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找到学习目标。
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程度不一样,学习新知识要达到的目标也难以一样。
这些目标若都由教师制定,一不可能,二不科学。
它必须而且也往往是学生在掌握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制订目标,然后努力去达成目标。
布鲁姆掌握学习的教育哲学观念是视平等为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对同样的功课学到相当的程度,表现出相同程度的能力,甚至在相同数量的时间内。
掌握学习理论这种对学习具有相同能力或性向的假设,也是我们难以接受和认可的。
国内外许多研究显示,学生的各种心理发展,诸如认知的、语言的、社会的、道德的等等,彼此间的发展速率不尽相同,大都认为学生的个别性大于其相同性。
掌握学习重视使每个学生达成相同的能力,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则重视不够,也不利于优等生的发展。
这是其明显的不足。
布鲁纳则提出发展学生的智力既要符合学习者思维发展的现实阶段,又要不断使他们向更高的阶段努力,这其实也是赞科夫的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思想。
有人认为目标定得越高,诱惑力越强,则学习动力越大,于是帮助孩子建立不切实际的目标。
其实脱离了实际的目标真能实现的微乎其微。
人的痛苦往往产生于他认为应该得到的而无法得到,产生于他的成就感被完全抹杀。
对人实施难以达成的目标激励,即使产生一定的动力也是暂时的。
即使是符合实际的目标,它的实现也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还有必要把远期目标分解为若干合理、可行的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才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动机。
高尔基说过:
“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让他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
四、进取性
进取和上进有相似之处,都是指个体超越现在,发展自我、力求做出成绩的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
上进,通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从善如流。
古人云:
“哀莫过于心死”。
“心死”就是失去了上进心。
进取指的是更具有方向性、倾向性的上进心,即分化了的带有专业特点的上进心。
政治热情、学科兴趣、艺术爱好、运动特长等等都是进取性的表现。
进取性强的学生往往兴趣集中,对符合自己中心兴趣的事物,求之若渴,锲而不舍。
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而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应该有广泛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要使每个学生在他的精神能够得以发展的领域拔高,显示自己,表明自己是好样的,从人的尊严这个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不是低人一等,而是精神丰富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从智能结构看,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创见解。
正如乌申斯基所说:
“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
他们的独创精神有可能来自他的博学。
……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
”(唐敖庆:
《中国科学基金》,1987年第1期,第25页)达尔文在他的自传中说:
“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后来对我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
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
进取意味着学习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
毛泽东同志说: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足开始。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而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5页)这样的学生,他的学习不满足于现成的观点和结论,不停留于知识的贮存阶段,而且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深入思考,透彻掌握论证的方法,并且力求发现和解决别人所未发现、未解决的问题,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重点钻研某一领域内的问题,或以其中某些专题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这种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上)》,第56页)
巴斯德曾说: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W?
IB?
贝弗里奇著:
《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5页)1999年苏州中学两名学生分别在第30届国家中学生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和第11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了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考察他们的成长过程,不难发现,不断进取正是他们精神风貌的最集中体现。
五、自觉性
这里的自觉性,是指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能够意识到他自己就是从事、组织和监督自己学习活动的主体。
西方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对学习能力进行认知成分的分析,提出过“元认知”的概念。
元(meta)原初是希腊语的一个前置词,通常的意义是“关于”。
因此,“元认知”不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认知,而是指对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管理的技能,即对“认知的认知”。
具体的内容包括:
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预计自己学习的成效,有计划地分配时间和精力,检验自己的结论或学习的后果等。
“元认知”概念的提出与倡导“学会学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自觉性强的学生正是去努力“学会学习”的人。
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也是能否主动学习的条件。
学习品行与道德品质也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同时,学习本身也包括道德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说:
“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良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
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
”([美]威兼?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