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461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docx

《高三地理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docx

高三地理第六单元第七单元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高三地理第六单元第七单元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一)目标要求:

1.识记要求:

(1)了解黄淮海平原的范围、组成和地势特点。

(2)了解黄淮海平原上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理解它们是在黄淮海平原地形、气候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3)了解黄淮海平原上中、低产田的分布及其限制性因素,理解中、低产田改造的意义。

(4)了解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位置、范围和与世界同纬度地区比较的区位优势,理解“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含义及其原因;了解本区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农业资源开发中严峻的生态建设任务。

(5)了解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目的、意义,掌握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了解本区面临的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及其主要成因,正确理解水土流失是本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掌握治理这一生态问题的一般措施。

2.能力要求:

分析黄淮海中低产田限制性因素及山区农业的发展措施

(二)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及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水盐调控的基本方法。

(2)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3)南方丘陵山区的开发模式——立体农业、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三.内容讲解:

(一)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是必然的选择。

而我国现有耕地中,约

为中低产田,尤其以黄准海平原最为突出。

1.黄河平原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黄淮海平原本是辽阔的冲积平原,土壤应该较肥沃。

 又称华北平原,位于北纬32°~40°N,东经114°~121°E。

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公里。

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今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5。

中国首都北京即位于大平原北部。

包括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

但其地势宏观上平坦、微观上起伏不平,岗地、坡地、洼地高低相间分布,且洼地多呈半封闭状,是地表水、地下水汇集的场所,也是地表盐分运移的归宿。

这样的地形特点,再加上本区春季多大风、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等气候特征,使洼地成为旱涝、盐碱和风沙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灌溉不当、过垦等也会加重上述灾害,使其成为中低产田。

山东禹城10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各月气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大于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1)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

自然环境:

地形:

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为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滨海平原。

地势低平,岗洼交错。

气候: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

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灌溉不合理:

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耕作不合理:

只用不养;开垦不当

(2)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重要的农业区:

斜缓平原——粮棉稳产高产。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

改造利用:

耕地的后备资源潜力不大,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对干旱缺水土地、低洼易涝土地和盐碱化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课本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择辛店洼和北丘洼来说明低温地和盐碱地是怎样治理的,案例本身提供的事实材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形成一种思路,即抓主要矛盾,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辛店洼的主要矛盾是低洼、渍涝(洼底沼泽化,洼缘盐渍化)。

(冬季和春季,河流水位基本与洼底高程持平,河水不会倒灌入洼;夏季和秋季,河流水位高于洼底高程,河水有时会倒灌入洼,而且地下水位升高。

治理方法为“鱼塘——台田模式”,这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建设的,“鱼塘——台田”是水陆复合人工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面相互促进、多层次的立体、生产方式,它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水体,提高利用率。

北丘洼的主要矛盾是重盐碱地,其水盐运动在时间上具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的特点。

空间上具有“表聚性”特点,即土壤盐分向地表集中。

治理方法是水盐调控——土体脱盐。

水盐调控的具体方法:

(1)引淡淋盐。

即修建引淡水灌溉渠道和排涝排盐渠道,降低作物根区的含盐量;

(2)井灌井排。

即强灌强排,抽取盐水,补充淡水,适宜治理重盐渍化地区;(3)覆盖。

用地膜或秸秆覆盖,抑制水分蒸发;(4)生物措施。

(二)南方丘陵山区

前几单元所涉及的地区,在国土整治中多侧重治理,本单元则侧重开发。

由于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因此自然资源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区开发建设的进度。

1.本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优势与问题并存。

2.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自然状况、优势、问题)

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季风气候:

优势:

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温暖湿润环境——回归线上的“绿洲”(热带、亚热带)

不稳定:

春低温阴雨、夏干热,旱涝灾害

土地和土壤资源:

优势:

丘陵山区——土地类型多样——立体农业(但资源利用潜力未发挥——大量非耕地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问题:

人地关系的矛盾——人口迅速增加,而耕地则不断减少

水土流失

红壤分布较大——有机质低、酸性、黏重

生物资源:

优势:

丰富多样,生长快

问题:

农业品种比较单一,资源利用潜力未发挥

水资源:

优势:

丰富,水电、灌溉农业

问题:

地表侵蚀切割相当强烈,增加开发难度

优势

问题

气候资源

光、热、水丰富,配合较好

农业气象灾害(春低温阴雨,夏干热少雨)

生物资源

品种多、生长快

利用品种单一(水稻),林、草等经营管理粗放。

土地、土壤

垂直分异明显,可立体布局

坡地开发易水土流失,红壤贫瘠。

水资源

丰富,利于发电、灌溉

侵蚀地表

生态任务繁重:

能源短缺、强取耕地——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土地单产值高、红色荒漠、下游经济中心受危害(损失大)

总之,本区开发潜力巨大,虽存在一些问题,但都不是很难解决的,开发难度较小。

3.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1)综合开发:

据有关资料统计,本区过去种植业与林业产值分别占山区农业总产值的57%和7.4%,而平原地区这两个数值分别为60%和6.7%。

可见,山区与平原农业结构类似,与山区的资源结构有较大的偏离。

因此开发山区的农业资源,首先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于“大农业”,搞多种经营。

①立体农业——因地制宜:

江西千烟洲以林果为主的立体农业、生态农业问题:

丘陵多4:

1

人多、后备耕地不足

生态环境脆弱,

目的:

发挥丘陵山地潜力

转移闲置的劳动力

改变单一粮食种植——改善环境

用材林、经济林——远期受益

果园草地、农田、鱼塘——近期获益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体系反映在土地利用结构上。

其一,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林地、草地、耕地、水面等;其二,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化,林业、畜牧业、渔业、种植业等都有安排;其三,林业用地面积最大,超过一半以上,从过去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林业为主,充分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

②优势资源开发——因地制宜:

河南商城县

对优势资源的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占领商品市场,以资源优势振兴山区经济。

麻鸭、猕猴桃、残次木材

河南省商城县的“优势资源系列开发”,主要思路是因地制宜,在生产产品的深加工上探索新路。

在人多地少的山区,仅靠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剩余产品的出售,不可能达到“小康”目标。

商城县根据自身条件,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乡镇企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山区脱贫致富。

(2)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封山育林(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

广东下堡乡: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小型水电

【典型例题】

[例1]根据下图,填表并回答:

(甲)

(乙)

(1)两地差异

图形

地区

地形

气候

治理措施

(2)两地同为农业,该农业的优势有。

答案:

(1)

图形

地区

地形

气候

治理措施

黄淮海平原

起伏和缓,多洼地的平原

春旱风沙,降水集中,气温年较差大

鱼塘——台田模式

南方丘陵山区

丘陵、低山

光热水资源丰富

立体农业、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2)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保护生态。

[例2]读“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结构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区宜发展农、林、牧的土地大约占平原土地总面积的_____%。

(2)从图中也可读出,宜农荒地仅3.18%,说明今后本区提高农业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放在____上。

(3)根据你学过的知识,简述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答案:

(1)80%

(2)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在灌溉条件很差的低洼地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旱灾;多年来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渍化,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侵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总之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例3]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判定该河流的主体流向,并在图上绘出。

说明理由。

(3)该地区的村落为什么分布在

剖面线的地段?

(只从地形剖面图提供的条件进行分析)

(4)在图上绘出理想建设水电站的河段。

并说明其有利条件及可能出现的工程负面效应?

并阐述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5)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潜力及开发利用应所注意的问题

(6)该地区发现丰富的钨矿,在生产建设方面出现两个方案:

甲方案认为,限于当地科技、资金、经济基础条件较差,只能发展钨矿采掘业,将钨矿砂外运带动经济发展。

乙方案认为,当地有钨矿砂深加工的条件,应发展钨的冶炼业,这样比只运输钨矿砂经济效益高,收益大。

你同意哪个方案?

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

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

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

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

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近、相间河流谷地。

(2)由北向南流。

剖面处河床海拔约在300米,

剖面处河床海拔仅为220米左右,故北高南低

(3)该剖面线所在地区是河流的宽谷区(或盆地)海拔在300—400米之间,地势却较平坦。

河流弯曲,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土层较厚,利于农耕利于村落出现

(4)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

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垦荒(过度开垦),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5)(在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

该处位于峡谷的最狭窄处,建坝工程量较小,可以节约建坝投资。

该处两岸山区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建坝后储水量大,坝上地形是宽谷区,形成水库的库容量大。

负面效应:

淹没耕地的面积较多,在南方耕地面积较少的山区,会加剧人地矛盾,不利于农耕业发展。

库区有村落移民量可能较多。

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

河流有较大落差。

(6)甲方案限于该山区科技力量蒲弱,资金缺乏,经济基础差的现实条件,靠劳动力投入进行钨砂挖掘,进行资本积累是可行的。

但只是一种过渡,长期下去可能造成资源破坏,危害环境,经济效率低下,因此该方案不可长期执行。

乙方案的可行性是利用当地水能发展水电业,以水电能源进行钨砂冶炼,这样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对地区经济起带动作用。

[例4]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读图回答1——4。

1.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

3.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

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

4.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答案:

1.A2.C3.A4.D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中低产田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是()

A.江南丘陵B.黄土高原C.黄淮海平原D.东北平原

2.为了保证我国农业总产量的持续增长,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调整农业结构

B.扩大粮田在耕地中的比重

C.扩大耕地面积,开垦宜农荒地

D.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盐碱地治理的核心是()

A.治水B.发展灌溉C.植树造林D.退田还湖

4.黄土高原地区与南方丘陵山区生态环境存在的共同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次生盐碱化D.江河污染严重

5.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不足,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①节约用水②大打深机井③南水北调④退田还湖,增加水面面积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条件良好的地区是()

A.山前缓斜平原B.冲积低平原

C.滨海平原D.侵蚀平原

7.黄淮海平原棉区与新疆棉区,共同的优势条件,错误的是()

A.夏季高温,生长期较长B.光照充足,收摘期雨水少

C.沙质土壤D.夏季多雨,水源充足

8.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是()

A.黄淮海平原B.长江三角洲C.南方丘陵D.黄土高原

9.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判断该地位于()

A.江南丘陵B.山东丘陵C.太行山区D.辽东丘陵

10.我国北方低洼易涝的地区,宜采用()

A.桑基鱼塘生产模式

B.鱼塘——台田生产模式

C.放弃农业,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D.修筑梯田,植树造林

二.读图综合题

11.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

)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耕地、林地、果园、村落布局到图中合适的地段:

耕地——,林地——,果园——,村落——。

(2)该地森林类型属于,典型树种有、等,具有优势的水果品种,有、。

(3)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进行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增加农民收入:

(4)为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是: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A4.B5.B6.A7.D8.C9.A10.B

二.读图综合题

(1)耕地——③林地——①果园——②村落——②

(2)常绿阔叶林樟树、毛竹、马尾松等柑橘、杨梅、荔枝等

(3)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如:

粮食加工工业、家具制造业、果品加工、竹器加工、野生林副产品采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

(4)丘陵山区要重视荒山荒坡的绿化、重视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多种途径解决农民生活的能源问题;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建立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确保农业高产稳产和农民收入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