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204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

《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复习资料.docx

生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稳态:

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和每分钟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VA/Q=4.2/5=0.84,通气血流比值可作为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

3.肠肝循环:

胆盐随肝胆汁排入小肠后。

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合成胆汁,而后又被排入肠内的过程。

4.血浆清除率:

是指两肾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某一物质完全清除,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的毫升数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5.阈电位:

细胞接受刺激,膜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才能产生动作电位,这一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6.兴奋性:

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7.生理止血:

在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之内可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主要包括受损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8.射血分数:

是指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EF)。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EF=55%~65%,与每搏输出量相比,射血分数更能客观反映心泵血功能。

9.肾糖阈:

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达到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这一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10.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粘液和碳酸氢盐的分泌联合作用可形成一个屏障,有效的保护胃黏膜不受胃腔内盐酸和胃蛋白酶的损伤。

11.渗透性利尿:

是指由于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升高,使小管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对小管液中水分重吸收减少,肾小管液钠离子浓度下降,小管液与细胞之间钠离子浓度差下降,氯化钠排出上升,尿量排出增加,称为渗透性利尿。

12.氧热价:

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一升氧气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

13.激素的允许作用:

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和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在该激素存在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

1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后膜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5.感受器电位: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在感受器内发生的一过性局部电位变化。

16.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17.呼吸商:

在一定时间内机体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18.内环境:

即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直接环境。

19.血细胞比容:

是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的百分比。

20.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各种特异性感觉传入纤维上行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多次换元上行到丘脑髓板的内核群,再由该内核群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功能:

维持大脑皮层于觉醒状态。

21.优势半球:

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左侧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故称优势半球。

22.基础代谢率:

是指人体在清醒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瘦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精神活动的影响,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23.脊休克: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在一段时间内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

24.牵涉痛:

是指某些内脏疼痛引起较远的体表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

称为牵涉痛。

25.牵张反射:

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外力牵拉伸长时,能反射性引起受同一牵拉作用的骨骼肌收缩的现象,称为牵张反射。

2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是指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增加的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7.兴奋-收缩耦联:

是指以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细胞的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28.负反馈:

是指受控部分输出变量的变化被监测装置检测后,转化为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进而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着与原来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

其意义在于使某种生理活动保持相对稳定。

29.血型:

是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凝集原)的类型。

30.血压:

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或压强称为血压。

31.体温:

是指机体体核温度,即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32.滤过:

肾小球的滤过是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部分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壁滤过到肾小囊的过程。

33.重吸收:

重吸收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小管液中的水分和多种溶质重新转运回血液的过程。

34.分泌:

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溶质转运入小管液的过程。

35.排泄:

是指机体通过某些器官把体内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无机物和进入机体的异物等排出的生理过程。

36.滤过膜:

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肾小囊中超滤液之间的隔膜。

37.管-球反馈:

是指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虑过率的现象。

38.肾小球滤过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

39.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约为19%。

40.水利尿:

大量饮用清水引起渗透压降低,ADH减少引起尿量增多。

41.球-管平衡:

是指不论肾小球虑过率增大或缩小,近端小管都是定比吸收,其重吸收率始终为肾小球滤过率的65-67%左右。

生理意义:

使尿中排出的的溶质和水不致因肾小球虑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42.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轴突内轴浆是经常在流动的,轴浆的流动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43.应激反应:

紧急情况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44.血氧饱和度:

Hb氧含量(Hb实际结合的氧气量)与氧容量(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的百分比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45.TRH:

是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它是由3个氨基酸组成的最小的肽类激素。

46.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头区肌肉紧张性降低及舒张。

47.血沉:

是指通常将第一小时末红细胞下沉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48.中心静脉压:

是指存在于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正常值为4-12cmH2O,中心静脉压是判断心血管功能的一个指标,可以反应心脏射血能力与静脉回心量。

简答与论述

1.论述钠泵的生理意义。

答:

1)钠泵形成的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

2)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容积。

3)建立钠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主动转运提供势能储备。

4)维持膜内高钾膜外高纳,是生物电活动的基础。

5)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2.简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及其生理意义。

答:

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80-160mmhg)升高,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压力感受器,冲动分别沿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中枢,使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强,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心迷走神经传出活动增加,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活动减少,使心率减慢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动脉血压下降则使之回升。

意义:

该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对机体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使机体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3.胃酸的生理作用。

答:

1)杀菌,胃酸能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2)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变为具有酶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

3)进入小肠内引起胰泌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4)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5)酸性环境有利于铁和钙在小肠的吸收。

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

答:

肺表面活性物质为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生理作用:

1)降低肺表面活性张力

2)有助于维持肺泡容积的稳定性

3)降低肺吸气阻力,减少肺吸气做功,增加肺的顺应性,防止肺不张

4)减少肺组织液的生成,防止肺水肿。

5.何为肾小球虑过率(GFR),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机制如何?

答:

GFR:

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GFR。

1)滤过系数:

滤过膜的面积与通透性

机制:

正常情况下比较稳定,只有在病理条件下滤过膜的面积明显减小及通透性改变,可致尿液性质出现异常。

2)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机制: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受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的影响,可保持相对稳定,当循环血量和动脉血压明显下降或入球小动脉收缩程度大于出球小动脉时,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有效滤过压下降,GFR下降。

血浆胶体渗透压:

在正常情况保持相对稳定,在病理条件(营养不良、实验中快速注射NS)下升高时,有效滤过压下降,GFR下降。

囊内压:

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在病理条件(如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下升高,有效滤过压下降,GFR下降。

3)肾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下降,滤过平衡靠出球端,滤过段加长(改变滤过平衡点),GFR上升。

6.为何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和多尿症状?

答:

1)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高于肾糖阈,元尿中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近曲小管重吸收,未被重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管腔,随尿液排出,称为糖尿。

2)由于未被近曲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中,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妨碍了肾小管对水的吸收,尿量增多,称为多尿。

7.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怎样影响的?

SP:

收缩压DP:

舒张压

答:

1)每搏输出量(SV):

SV增多→SP升高,DP升高。

SP高低主要反映SV的多少。

2)外周阻力(R):

R增大,SP升高,DP升高。

DP主要反映R的大小。

3)心率(HR):

HR加快,DP升高

4)大动脉的弹性:

大动脉的弹性降低→SP升高,DP降低→脉压差升高。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大失血→循环血量降低→动脉血压下降

循环血量不变但血管容积增大→循环血量相对缩小→动脉血压下降。

8.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对心输出量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

1)前负荷: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可以通过异常自身调节使心肌收缩力增强,SV增加。

2)后负荷:

动脉血压升高时,心脏射血期缩短,心肌收缩程度和速度均减小,SV减少,造成心室内残余血量增多,又可通过异常自身调节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3)心肌收缩力:

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能够不依赖于前后负荷的改变而明显改变心肌收缩力量和程度,从而增加或减少心输出量。

4)心率:

HR在一定范围(40-180次/min)内增加时,心输出量可增加,超过180次,心室充盈时间缩短,SV明显减少,心输出量减少;低于40次,心室充盈时间虽有所增长,但心室充盈量已达到极限,故心输出量下降。

9.吸入其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答:

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其作用途径有二:

吸入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肺泡气中Pco2升高→动脉血压Pco2升高→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脑脊液氢离子浓度升高→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以上两种途径中以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为主(80%),但外周化学感受器途径作用较快。

吸入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超过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造成呼吸运动减弱,成为二氧化碳麻醉。

10.消化胃液分泌可分为哪几期,调节机制?

答:

1)头期:

神经-体液调节,刺激来自头部感受器,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末梢释放Ach,可直接促进胃液的分泌,又可通过促进胃泌素的分泌起作用。

2)胃期:

神经-体液调节,食物对胃的机械性扩张刺激:

神经反射及胃泌素增加;蛋白质消化产物对位的化学刺激:

胃泌素增加

3)肠期:

主要通过体液调节。

11.试述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的过程。

答:

AP传导到达神经末梢→电压门控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入接头前膜→促使末梢释放神经递质Ach→Ach通过接头间隙扩散到接头后膜(终板),与膜上N2受体结合→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出现较强的钠离子和较弱的钾离子外流,使终板膜去极化而产生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刺激邻近的肌膜,使其去极化而达到阈电位,肌膜上电压门控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产生肌膜动作电位,从而完成了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出的传递。

12.突触前抑制的机制及意义?

答:

机制:

结构基础:

轴-轴-胞体串联型突触

过程:

轴突B(+)释放递质(GABA)→轴突A末梢(GABAA)受体→轴突A去极化(氯离子电导性增强)→传导到A的AP幅度减小→钙离子内流降低→A释放神经递质减少或不释放→突触后神经元释放的EPSP减少(不易产生兴奋而呈现抑制,又称去极化抑制)

意义:

调节外周感觉信息的传入活动。

13.试比较两大感觉投射系统的异同点。

答:

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

投射区域

明确的点对点

弥散分布

传导路径

明确专一的传导路(固有特异的)

各种感觉的侧支(无特异的)

换元次数

3-5次

5次以上(可达几十次)多次换元

突触类型

轴-胞体式

轴突-树突式

终止层

第四层

各层

功能

特定感觉可引发AP

维持与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14.二氧化碳,氢离子和氧气对呼吸的调节。

答:

1)CO2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化学因素。

CO2升高→外周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增强、肺通气增加。

2)低氧(<=80mmhg)

PO2下降→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增强、肺通气增加。

3)H+

H+浓度上升→外周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增强、肺通气增加。

15.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答:

1)气体的分压差:

是肺换气的动力

2)气体分子量(MW)和溶解度(S)

3)气体扩散程度4)呼吸膜:

与厚度成反比,与面积成正比

5)通气/血流比值(VA/Q)

VA/Q>0.84,通气量>血流量→通气过剩→肺泡无效腔增大

VA/Q<0.84,通气量<血流量→通气不足→功能性A-V短路

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主要表现为缺氧。

16.胰液的成分及作用

答:

1)碳酸氢盐:

中和胃酸,防止肠粘膜受酸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提供合适的酸性环境。

2)胰淀粉酶:

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3)胰脂肪酶:

在辅脂酶存在下,脂肪分解为甘油、甘油一酯和脂肪酸。

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分解蛋白质,以酶原形式分泌。

17.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答:

胆汁是一种不含消化酶具有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作用的一种消化液。

作用:

对脂肪的消化吸收:

1)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分解2)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转运和吸收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4)中和胃酸、刺激肝细胞合成和分泌胆汁,防止胆结石。

18.ADH(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答:

生理作用:

1)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水通道)

2)增加内髓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3)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

分泌的调节机制:

1)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室外周感受器(+)→ADH释放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水利尿)

2)循环血量增加→左心房,胸腔内大静脉心容量感受器(+)→迷走神经上传冲动至中枢→抑制ADH的分泌→水重吸收下降→尿量增加

3)BP升高→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增强→抑制ADH的分泌→水重吸收下降→尿量增加。

19.心脏兴奋传导中的房室延搁主要发生部分及生理意义。

答:

房室延搁:

是指房室交界区细胞传导速度很慢,其中又以节区最慢且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唯一通道,因此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需要经一个时间延搁,这一现象称为房室延搁。

生理意义:

1)使心室收缩必定发生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

2)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

20.简述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的特点。

答:

1)不是“全或无”2)电紧张性扩布:

在膜上传播是有一定距离的,不能远距离传播。

3)没有不应期,可以叠加:

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

21.氧解离曲线的生理意义。

答:

上段:

高原、高空、轻度呼吸功能不全,肺泡气中PO2下降,不低于60mmhg,SO2>90%,血液可携带足够的氧气,机体不发生缺氧

中段:

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适量的氧气,保证安静状态组织代谢需要量。

下段:

保证组织活动增强时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2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

1.对代谢的影响:

1)产热效应:

增加耗氧量、产热量,增大基础代谢率

2)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蛋白质代谢:

生理水平:

促进蛋白质合成,过量:

促进蛋白质分解。

糖代谢:

促进糖吸收,血糖升高;促进外周组织对糖利用,血糖浓度下降。

脂肪代谢:

促进合成与分解,但分解大于合成。

2.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和骨,若缺乏会引起呆小症和克汀症。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允许作用,兴奋心交感神经系统。

4.其他:

心血管: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做功增加。

23.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

促进糖异生,抑制糖的摄取和利用→血糖升高2)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的分解,增强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分泌过多,脂肪再分布,可出现“向心肥胖”3)蛋白质代谢:

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肌肉收缩,骨质疏松。

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

弱的储钠排钾作用,降低肾小球入球血管阻力,增加肾小球虑过率作用,有利于水的排出。

3.对血细胞的影响:

增加血中RBC、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下降。

4.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增强需要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血压。

5.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当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感染、缺氧、手术、疼痛饥饿、寒冷、创伤、精神紧张等刺激时),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导致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增多,并产生一系列反应以抵抗受伤害的非特异性反应。

24.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

1)促进生长,能促进骨、软骨、肌肉及其他组织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蛋白质合成,从而使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加快,幼年时缺乏患侏儒症、过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素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2)促进代谢:

可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强DNA、RNA的合成,使尿氮减少;促进脂肪分解,特别是肢体的脂肪量减少;可抑制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升高血糖水平。

3)参与应激反应

25.易化扩散的类型以及特点

答:

易化扩散:

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称为易化扩散。

类型:

1.载体易化扩散2.通道易化扩散.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

(1)特异性,一定的载体只能选择性的转运一定的物质.

(2)饱和现象,载体和载体上结合位点都有一定的数量;(3)竞争性抑制;两种结构相似的物质的竞争性地与同一载体上的位点结合,从而出现相互竞争现象。

经通道易化扩散特点如下:

(1)转运速度快;

(2)离子选择性,每种通道都对一种或几种离子有较高的通透能力,其他离子则不易或不能通过;(3)门控性,通道的功能状态有“开放”和“关闭”,通道可分为化学、电压、机械门控性通道。

26.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

答:

1、单纯扩散,如O2、CO2、N2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Na+、Ca+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3.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K+、Na+、Ca+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4.出胞(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入胞(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

27.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答:

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相对为正而膜内相对为负。

形成机制:

1细胞内高浓度K+.2静息时细胞膜只对K+有通透性,则K+受到浓度差的驱使动力向膜外扩散,3.扩散后形成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差成为对抗浓度差的作用力,当达到平衡状态时,K+不再有跨膜的静移动,此时的跨膜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膜内外K+浓度差值可影响静息电位水平.

28.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他的结构和功能有何特征

答:

自主神经是指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结构特点:

1.自主神经由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组成2.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灰质的侧角,而副交感神经的起源比较分散3.交感神经在全身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内脏器官都受它支配,而副交感神经的分布较局限

功能特点:

1.双重支配:

大多数内脏器官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2.功能相互拮抗:

当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相对减弱,反之亦然。

变现为协调一致的外周作用3.紧张性支配:

自主神经对于所支配的内脏器官经常发生放低频率的神经冲动,使效应器经常维持轻度的活动状态.4.作用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5.对整体生理功能的意义:

交感神经系统是一个应急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等

29.主要体表感觉区的所在部位及其感觉投射规律

答:

1.第一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投射规律:

(1)交叉投射(头面部为双侧)

(2)呈倒置安排(头面部是正立的)(3)投射区域大小与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

2.第二感觉区:

在中央前回和脑岛之间,投射规律:

双侧、正立、定位性差,切除人脑第二感觉区并不产生显著的感觉障碍。

30.下丘脑的功能

答:

1.对体温的调节。

2.对水平衡的调节。

3.对腺垂体及其他分泌功能的调节。

4.对摄食行为的调节。

5.对情绪反应的影响.6.对生物节律的控制。

31.简述眼视近物的主要过程及意义

答:

1.晶状体前凸:

增强折光力,使辐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2.瞳孔缩小,减小入眼光量,减小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3.双眼球向鼻侧汇聚,产生单一视觉。

32.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

1.小肠长度长,黏膜上具有环状皱褶,并拥有大量的绒毛和微绒毛,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2.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3-8小时).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4.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网等结构,进食可引起绒毛产生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可加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

33.组织液的生成过程(机制)/因素

答:

1.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在动脉端,有效滤过压=10mmHg,组织液生成;在静脉端,有效滤过压=-8mmHg,组织液回流。

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有效滤过压;

(2)毛细血管通透性;(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等

3.正常人血小板的数量及其生理功能。

(答案见书)Important

4.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答案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