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7864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docx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docx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与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汇编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2篇)

抓好“两学一做”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新时代的必然之举,以下是关于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

(1)

走进某某敬老院,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们的“好女儿”,这位老人们口中的“好女儿”,就是某某镇敬老院的院长沈照琴。

1999年5月,51岁的沈照琴从某某镇长生村妇代会主任、村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组织上安排其担任敬老院院长职务。

自1999年5月担任敬老院院长以来,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以人为本、情系老人”,建立健全了敬老院一整套规章制度,创新“以副养院”工作路子,为孤老们创造了安度晚年的良好环境。

入住老人由本镇的孤寡老人扩展到外省、市、县的寄养老人,由99年的28人增加到100人;敬老院的固定资产由99年的60万元增至目前的200万元;现有住房60间,床位125只,入住老人达到了百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XX年,沈照琴同志被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还获得了“市孝亲敬老之星”、县级示范党员等多项荣誉,某某镇敬老院已连续7年被评为“县先进敬老院”。

XX年敬老院还被评为“全省先进敬老院”。

作为一名老党员,沈照琴干一行爱一行,责任心、事业性极强,担任院长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个岗位上。

作为院长,她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并不断探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面对全新的工作,她积极向业务部门请教,向邻近乡镇敬老院学习,尽快熟悉业务,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同时,结合某某实际,选配了6名从妇女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党员干部,成立了院长、工作人员及五保老人代表三方组成的院务委员会,制订了学习、管理、评比、财务、安全保卫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在健全各类制度的基础上,沈照琴还不忘为敬老院节省各类开支。

同时,明确院长、护理员、炊事员、医务人员等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提出了对待老人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女儿胜似女儿”的护理要求,使全体老人都得到亲人般的细心照料,使敬老院的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县乃至全市前列。

在某某镇敬老院,每位老人都可以享受到舒适、贴心的服务。

每天清晨五点之前,沈照琴就与全院的7名工作人员一起,为需要特级护理的7位老人更换尿布、翻身清洗、修剪指甲、送粥喂饭,为所有老人提供生活上全方位的服务,起早摸黑,八年如一日,从不嫌苦、从不嫌脏、从不嫌累,让老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敬老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曾有一位患有严重便秘的91岁老太范桂英,每次排便都十分痛苦,沈照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亲自用手帮助老太疏通,让老太感激不尽;时年77岁的“五保”老人陈根毛一天晚上“老慢支”突然发作,危及生命,由于沈照琴的及时发现、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和悉心照料,终于把陈根毛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年近七旬的老汉张志桃,刚进院时脾气相当差,但经过沈照琴一段时间的悉心照顾,老汉明显感受到敬老院的温暖和自身的缺点,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寄养老人孙志华,五个儿子条件均不错,但敬老院全方位的服务让他感觉到敬老院才是他真正的家,过年时也非要留在敬老院。

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沈照琴已成为大家公认的“特级护理师”。

周边镇乃至上海等外省市的老人也闻讯要求入住某某敬老院,目前已有集中供养老人47人,53位自费寄养老人,其中15位来自外镇。

为了丰富老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沈照琴还与学校联系,每季为老人们免费演出各类文艺节目;与镇社区文艺队挂钩,定期观看文艺队表演。

敬老院需要不断发展,老人生活条件需要不断改善,沈照琴意识到靠政府的拨款、工作人员的努力和自己的精打细算还远远不够,需要做好增收文章。

为此,她创出了一条“面向社会、自主经营、以副养院”的好路子。

经过反复思考,她选择了以创办老年活动室作为创收的突破口,用优质服务吸引院外的老人到院内活动。

由于服务周到,活动室成了老人的乐园,仅此一项就为敬老院每年创收2万多元。

在办好老年活动室、人气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自费寄养老人的不断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敬老院的收入。

在沈照琴的努力下,敬老院还办起了小型养猪场;原为院内老人办理丧事的场所由于服务到位转变成了向社会开放的安息堂,这些都为敬老院拓宽了增收渠道,敬老院的净收入逐年递增。

针对这部分收入,沈照琴合理分配,与老人们同吃同住,仔细观察老人们的需求,想方设法为老人创造更好地居住环境,却从不以院长的身份获得比其他工作人员高的待遇。

一是改善硬件设施。

XX年投入2.5万元对2号楼进行改扩建;XX年添置太阳能热水器、煤气大锅灶、电视机、电风扇等一批改善老人生活条件的设施;XX年又在县民政部门和镇民政办的支持和帮助下,争取到32万元的敬老院改扩建工程补助资金,共投入68.8万元,使敬老院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改善老人的生活福利待遇。

每天为老人提供可口丰富的配餐,配给四季服装等生活必须用品,每年还发放给每位老人节日费、零用钱近600元,还订阅了四份报刊供老人阅读等。

三是为城镇“三无”老人提供医疗补助费,每年约1万元。

四是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报酬,每年每人1万元以上。

“花香引得蝴蝶来”。

当问起那些周边镇的寄养老人为何选择某某敬老院时,他们均会异口同声地回答:

“除了收费适中,最主要的是沈院长和全体员工态度和蔼、服务到位,让我们在这里过得舒心、安心、放心,深深感到家的温暖。

”当有人问起“沈院长您累不累”时,她总是淡淡地说“看到他们每天都那么开心,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新形势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下,沈照琴满怀信心,她将带领敬老院全体工作人员,携手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越过越精彩,真正散发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和热。

敬老院院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计个人的得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市**区**乡敬老院59岁的**x院长就是一位这样的党员,她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实际行动,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院的事业上,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实践着xxxx,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赞歌。

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她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敬老院变成了一所市级标准化敬老院,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97年她荣获民政部等六个部委颁发的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的金质奖章,并多次被市、区、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今年她又被评为市级模范党员标兵。

91年春天,乡领导陪着**x来敬老院交接,当时的敬老院可谓是煤无一锹、柴无一捆,有的只是240平方米的一栋平房、一个猪舍、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台收音机、二台破铁车,再有的就是几年遗留的5300余元的外债。

15位老人已经吃了4个月的苞米面粥了,并且苞米面也所剩无几。

望着这一群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凄楚老人,她直觉得鼻子发酸,也清楚了自己的责任有多大。

她对送她来的乡长说:

“既然是党组织派我来的,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第二天,她从家里用小牛车拉着行李、衣物和家里的50斤大米、三麻袋苞米上任了。

从此她在敬老院一住就是十五年。

从这天起,她天天不拾闲,天天把自己累得诊里倒在炕上就一动不想动了。

她四处跑着求援。

老人们看见:

第二天,西太小学就来了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为他们割了一垛条子码到了院子里;第三天,西太煤矿就捐送了两车原煤;第四天,她又到各村“化缘”,弄来了白灰、水泥、红砖,然后和敬老院的另一个工作人员--出纳员刘景君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文秘资源网资料把屋子重新粉刷了一遍,把坡着的门口砌上了水泥台阶;接着,她到市民政局请局长批了5000元钱,和小刘带着两个老人赶着借来的马车上街了,从饭碗、盘子、筷子、水桶、洗脸盆、洗衣盆到换洗的衣袜、床上用品买了满满一车,浩浩荡荡地回来了。

那些日子,是敬老院的“年”,老人们像孩子一样欢喜。

她烧了一锅一锅的热水,给老人们洗澡理发,那衣服被褥上的虱子都要拿笤帚扫……不到一个月,敬老院变了,不光清爽,连人的精神气儿都高了。

**x太累了,一次她骑着自行车出去办事,头一晕,从车上栽了下去。

醒过来,已躺在医院里。

看见周围都是人,自己胳膊、腿一动都疼,就问:

“我这是在哪儿?

”听说自己摔了,但没伤着骨头,她挣扎着要爬起来。

大家忙按住她:

“别动,你伤得很重。

乡长把床位都给你安排好了,你就在医院里住几天吧。

”那可不行,敬老院这点钱我可舍不得祸害!

快,送我回家!

”她一到家,80岁的婆婆见她浑身是伤,便心疼得哭了,她自己反倒笑了:

“没事儿的,你不总说我是铁打的吗?

”她只躺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到敬老院去了。

**x在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以及慈善部门的支持下,用一个月的时间还清了全部外债。

**x琢磨,过日子不能没有底气,她把敬老院抵债的40亩地都要了回来,还划拉了边边角角别人不种的20亩地,起早贪黑地种上了苞米、大豆、红小豆、饭豆、绿豆、地瓜、花生、土豆、茄子、豆角,连做粘干粮的粘苞米都没落下。

老人们也都呆不住了,体格好的看见**x嘴里嚼着干粮就往外走,也扛起锄头跟着。

玉荣的腿糊着药下地,谁的心不是肉长的?

她考虑老人没有水果吃不行,便带着大家在房子周围种上了樱桃、杏子、李子、海棠……她又张罗着抓了猪羔、鸡崽、鸭崽……粮有了,油有了,菜有了,果有了,蛋有了,肉也有了。

她想等以后发展起来,再卖点,还怕敬老院日子不好过吗?

面对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x把爱倾注在这些孤寡老人身上,凡是到敬老院来的老人年龄都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

她总是把这些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

如今老人讲究过大寿,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很羡慕别人过生日,她就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纸上贴在办公室的墙上。

每当有老人过生日,她都精心准备,买来生日蛋糕,做上十多个可口的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到过敬老院的人都能注意到,院长的住屋和病号间挨着,这是她为了方便照顾老人。

提起这事,老人的心里都暖暖的。

79岁的老退伍军人孙忠铃患前列腺炎多,严重时小便非常困难,非常痛苦,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她一面买一些治疗的药物,同时她多方打听偏方,当听说用热水洗小便能把尿引下来,她打消了一切顾虑,亲自打来热水,为老人热敷,直到排出尿为止。

老人临终前说:

“闺女,苦了你了,没有你,我活不了这些年哪……”81岁的院民王镇江突然患脑血栓,因年岁已高,医院已无回天之力,白天派专人看护,晚上她亲自守护在老人身傍同睡一炕,为老人打针、喂药、喂饭、洗澡擦身,端屎端尿。

在王镇江老人临终之际,她把老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又一件件把装老衣服给老人穿上。

出殡的时候又是她给老人烧纸、扔“纸钱”。

太阳村的孤寡老人王玉珍患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在最后病危的8天8夜里是她一人守在身边,陪伴老人走过最后的几天,老人死后,她又亲自为老人烧了纸,扛了“棂头帆”。

做为共产党员她深知这样做没有用,但是给了全体老人一个很好的安慰。

她在敬老院12年,送起了18位老人,其中有10位是瘫痪病人,在她看来,老人都是爹和娘。

她上有80多岁的父母和婆婆,下有儿子、儿媳,还有知疼知热的老伴。

按说她该是家里的主力,然而家却一点儿也借不上她的力。

96年夏天,她80岁的婆婆因雨天不慎滑倒,躺在炕上两个多月没起来,是丈夫和儿子轮班护理。

她只是偶尔回家看看,可总是匆匆忙忙。

难怪婆婆说她回家住店了。

97年儿子因工腿摔成了骨折,家里人知道她忙,没有靠诉她。

十天后她儿子出事了才知道,当她赶到医院时,她抱住儿子哭了,“妈妈没把你照顾好,你生妈妈的气吗?

”儿子一边哭,一连摇头:

“妈能来看看我,我就知足了……”,儿子知道妈妈心里惦记着敬老院的老人和瘫在床上的病人,主动劝妈妈回去,**x含着眼泪离开了儿子。

98年春节,新婚的儿媳前来和她商量,要接她回家过个团圆年,她何偿不想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但她不能。

因为她怕老人们有失落感、怕他们不注意冷热感冒了、怕他们不小心弄出火来,除夕夜,她带着老人们放过鞭炮,独自一人久久地站在山坡上,望着自家的方向。

15年来,她所有的节日都是在敬老院陪老人们过的。

虽然自己家离敬老院只有几里路,但是她只能抽空回家看一眼就走,没在家里住过一宿。

她的孙女如今已经8岁了,到现在还不知道奶奶是不是自己家里人。

在**x母亲病危的半个月里,正赶上院里一位老人也有重病,她没能好好照顾母亲一天,也没能陪母亲住过一宿,至今她想起这事还背地偷偷落泪,做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做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把本属于自己的幸福让给了老人们,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送给老人们,为了让老人健康长寿,她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为老人打针、喂药;为了改善卫生条件,她建起了浴室,使老人们能够定期洗上热水澡;为了老人的幸福,她人瘦了,头白了。

如今的敬老院里,彩电、冰柜、洗衣机、电风扇、电饭锅一应俱全,仓房里吃的、穿的、用的,一摞摞、一袋袋、一桶桶、一坛坛,可是自己家里的日子却过穷了。

默默的十五年,**x苍老了,但是敬老院却鲜花成片、果树成荫、榆柳成行、老人欢笑。

站在宽敞的水泥平台上,眼前是青绿一片的庄稼,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纪院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这样的好闺女,俺们知足了”。

敬老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

除了敬老院院长的职责,还承担了敬老院护理员一职。

在职二年,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思想,把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时刻把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把敬老院当做自己的家。

由于五保人员大多都是高龄老人,所以他主动照顾几位瘫痪老人的生活起居,每天早上都是7时定时帮助瘫痪老人检查房间情况。

节假日照常,每天用温水帮助瘫痪老人洗脸,天热时要擦身,帮助换尿片、剪指甲、洗头、发现情绪不好的会亲自喂饭。

其院民宋桂英经常大小便失禁,他依然坚持帮她换洗。

冬天太阳高照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他在经得院民同意后抱着她出来晒太阳;夏日天气炎热酷暑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他时不时地到房间为她添置茶水。

每当别人抱着不理解和质疑的态度笑着说拿着这点零星收入问他值不值的时候,他总是很肯定地回答着“我所做的努力一切,即是对我的工作负责,又是对上级领导的负责,更是对院内每一个人负责。

既然选择这份行业,就应该身为其职为其事,更应该真心对待每一个老人。

残疾瘫痪的老人也是人,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她们懂得,她们也需要我们的关怀。

”他总是竭尽所能,为老人送去温馨和舒适。

除了单位的“公事”外,还帮助解决了很多的“私事”。

有一次一个叫的院民与他人发生口角晚上一气之下出走在外。

他得到情况后,立刻在的大街上搜寻起来,经过2天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街上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她,2天没吃没喝的她就像突然拉到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看到了希望,内心十分的感激,事后还为她和他人进行调解。

如遇老人有病,会代替亲属陪同就诊,关心病情,让老人感觉比自己的亲人还要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敬老院院长,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之举。

但是精神的支持和言语行动的慰藉,使他和老人心灵的距离日趋拉近,成为老人的亲密挚友和避风港湾。

院内有一位名叫朱兰英的90多岁高龄老人,每次她的亲人来探望的时候都对同志非常感激。

而亲戚送给朱兰英的两瓶蜂王浆,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身为院长的他,一定要其收下她的这份心意,他总是笑着拒绝。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总是会有很多老人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留给他吃。

同志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逐步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

一名普通的敬老院院长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认可,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党的养老事业的坚定本色,充分体现了一名敬老院院长热爱本职、甘于奉献的职业风范。

学习同志,就要学习他坚定理想信念,不为名利所动,始终执著于养老敬老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就要学习他爱民如父,无怨无悔,甘当院民健康长寿的垫脚石的伟大情操;就要学习他立足岗位,多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

这就是同志,一名普通党员。

他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

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有了爱,有了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闪出耀眼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