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7456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docx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docx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简单说:

生态城市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生态健康的城市。

生态城市是通过倡导生态理念,采用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从而达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人文生态和谐的城乡统一体。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论述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科学的城市规划、合理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强调只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两手抓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鉴于此,本文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国成了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对于治理环境污染,这一市场无力解决的外部性问题,必须由强有力的政府来全面处置。

制定循环经济战略、依法规约政府、升格目前的国务院直属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超正部级的环境资源部——国务院组成部门,授予其更大的权力才是彻底遏制各地环境恶化趋势的根本措施。

第一章、生态文明背景与意义

(一)宏观背景:

我国目前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虽然我国政府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主要表现如下:

(1)水资源污染。

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据统计,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中,属4类和5类水体的占39%。

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城市污染。

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工业废弃物累计堆积量已超过66亿吨,占地超过5万公顷,使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3)海水污染。

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4)大气污染。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

(5)酸雨污染。

酸雨污染程度居高不下,酸雨污染区遍布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最严重的长沙、南昌等测得的PH值曾达到2.9。

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之后,人类文明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

因为从西方工业文明形成起,以征服、索取和统治自然为核心思想的人类中心主义,就一直受到许多思想家的反思和批评。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全球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能源危机出现,于是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概念,以大量事实系统分析说明了传统工业文明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催生了联合国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的关注。

同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报告,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

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了“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等三个观点。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

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政治宣言》,确定发展仍是人类共同的主题,提出经济、社会、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

从此,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社会建设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比较突出,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环境污染较为普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不切实搞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我们的发展将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因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1994年,率先制定出台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九五”计划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二)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全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深刻领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和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都具有重大意义,

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较集中的体现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上,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构成了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必须以自然界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同时,人通过实践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但“我们不要过分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只会带来灾难”。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源泉。

建国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改变因长期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提出要大力植树造林以消灭荒地荒山、改变自然面貌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多年来粗放型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一些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渐从毛泽东最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强调,发展到侧重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在十六大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可以看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并将成果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和升华。

在改革开放以前,对于生态环境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简单的“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层面。

从1978年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逐渐意识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这一思路反映在从“十二大”开始直至“十五大”的党代会报告中,先后出现人口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等关键词。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起飞和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能力持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曾一度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危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奋斗目标之一。

同时,新修改的党章中,也加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内容。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正式确立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正式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地位进一步凸显,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

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对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路线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从无到有,从提出到付诸实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对社会主义事业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对执政兴国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自然、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和途径。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

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

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建设才刚刚起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

同时,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深刻教训,如在资源、环境等方面付出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进一步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这些矛盾和问题可以说直接或间接由传统工业化造成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

而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才能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只有走生态文明路子,才能突破种种瓶颈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要尽快消除因过度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危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努力建设以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这是一项很有远见、很有深意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顺应自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已经陷入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和文明观面临严峻挑战。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由共识变成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应运而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意识、执政理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得到全球共识,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学术界围绕人类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指出生态文明比工业文明更具理性的哲学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更高级的管理水平。

主要体现在:

(1)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即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

(2)生产技术的大转变,即从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转变;(3)目标与行为的大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和社会多重目标转变;(4)伦理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大转变,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因而把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和终极关怀扩展到非人的自然界,并赋予生态环境应有的道德地位,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

有的学者认为,关于社会文明,有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是价值观问题。

每一文明形态都有其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文明的兴衰。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学者们认为:

生态文明把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归根到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

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

认为生态文明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选择;认为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认为生态文明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和超越;强调平等,拒绝中心论。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功能、地位及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

关于生态文明的功能地位,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更高层次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另一种观点认为,未来社会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四种文明有机统一的大文明,而生态文明只是其中的一种。

关于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不是一种单独的文明,而是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一个层次,但绝不是简单的三种文明相加。

不仅包含着自然生态文明,而且也包含着社会生态文明。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相互依赖。

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保障,精神文明是主导,生态文明是前提。

生态文明支配着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支配着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又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建设的保障,它以自身中介性的作用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统为一体,并使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还有论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依赖性或依附性的文明形式,进一步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西方生态文明观的各种思潮

西方“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的生态文明观,都从哲学角度揭示了“传统人类中心论”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把人类脱离生态危机的出路归结为“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抽象价值争论。

西方生态文明观主要有以下几种思潮。

1.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学是现代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并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流,自然中心主义是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新潮。

人类中心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只有人与人之间才存在直接的道德义务,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人类生存和对子孙后代利益的关注,并非对自然事物本身的关注。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把道德对象的范围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引导人们通过放弃人类的主体地位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2.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

由于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进一步加剧,西方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在深刻反思20世纪各种生态理论和运动之后,开始转向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以寻求正确的指导思想,并进而产生了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重返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生态问题是由人类对待自然的资本主义方式引起的,消除生态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施社会主义制度。

从上世纪70年代起,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产生了如下共识:

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态危机成为转移经济危机的新手段;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要想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

3.西方绿色思潮与环境主义。

20世纪初,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场绿色思潮和生态运动,它对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绿色思潮的主题就是从生态学中的生态意识中汲取生态智慧,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走出“人类困境”,实现生态文明。

西方学者把绿色思潮视为环境运动中的意识形态——环境主义,并赋予反思现代性的多重意义和任务。

在绿色思潮的推动下,生态学被引进社会和文化领域。

1972年5月,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绿党——新西兰价值党成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绿党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曾在西方近20个国家的议会中拥有议席,一些绿党还取得过执政地位。

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红色绿党”和“绿色绿党”的新概念,分别代表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激进主义与改良主义。

4.普世伦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走向普遍伦理”和促成“世界伦理宣言”的运动方兴未艾。

“普遍”的含义有两层:

一是为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所需要的普遍的伦理规范;二是要包含各种不同伦理规范之间的共性。

普世伦理的核心内容是调整全球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包括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很多学者赞成平等性是普世伦理的第一要义,其次在于它的普遍性、时代性、多维性、历史性和开放性。

5.政治生态学和绿色政治思潮。

政治生态学是一种绿色价值观,认为宇宙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内按生态法则组合和运转,各子系统或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依存,平等和谐。

人类是其中的一员,但不是宇宙的中心,无法摆脱生态法则的支配。

绿色政治的目标要符合政治生态要求的“可以持续的社会”。

绿色政治以经济问题为中心,主张绿色经济;尊重社会多元化和生态平衡,强调社会公正;否定等级制和集权制,提倡“绿色基层民主”,主张通过民主协商建立和完善各种各样的生态区或生物区,由此形成地区性或世界性的绿色政治网络。

6.生态文明悲观论和乐观论。

“增长极限论”的悲观思潮,在欧洲曾形成“绿色”科技思潮,并分为“浅绿色”、“深绿色”和“中间派”。

“深绿色”生态思想低估科技进步的作用,是一种反对现代技术的思潮,产生了地球将要毁灭的人类前途悲观论,坚持“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

美国生态经济学家克利福德·科布认为,与生态文明的建立相比较,人类文明的崩溃似乎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大卫·格里芬则认为,只要我们忘掉现代世界秩序而赞同一种后现代的世界秩序,即全球民主,那么发展一种生态文明就是很有可能的。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1.关于马克思是否有生态思想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绿色”不在马克思视野之内,甚至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是反生态的。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大规模的环境和公害问题是马克思之后的事情,寻求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哲学思想是强人所难。

但更多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然而星散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理论中的生态观点是具有前瞻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但是,当把生态文明的实现与共产主义的实现统一起来的时候,很多人就得出了悲观的结论。

国内学界以马克思生态学思想作为探讨对象的研究很少见,已有研究仅在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思想的某些意蕴的一致性上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为主题,以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主题,以自然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题,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

2.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文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好字当头”、“又好又快”的发展。

这些战略思想体现了中国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特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和理论升华。

3.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现阶段工业化中期遇到了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才遇到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但我们不能重复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一个发展理念上的创新,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

生态文明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发展经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并向更高阶段演进的前提,已成为党和国家新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六个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种要素相互协调和系统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

第二章、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1.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反映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程度和里程碑式的标志。

文明的分类与等级。

一部人类发展文明史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程度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从时间维度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层次,目前正在进入生态文明的更高级层次;从空间维度看,文明可分为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或东方文明、西方文明等;从性质维度看,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正是前三个文明的综合和提高;从文明成果带给人类的影响看,农业文明因其粮食成熟而带给人类“黄色文明”,工业文明因其环境污染而带给人类“黑色文明”,生态文明因其恢复自然和社会生态的平衡而带给人类“绿色文明”,因此,生态文明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级文明。

2.生态。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也可以叫做生物的“生存状态”。

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叫自然生态;从社会科学角度看,叫社会生态。

生态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各要素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且互相协调,就叫做生态平衡,否则就是生态失衡。

我们通常在将“生态”作为定语的时候,如“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等等,即指生态平衡下的旅游和产业,不过是把平衡二字省却罢了。

 3、生态文明

何谓生态文明?

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建设人类社会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

这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