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6092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docx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docx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出处:

赛迪顾问日期:

2010-06-03

2.1政策环境

2.1.1《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日渐深入,信息化建设指标更加清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战略确定四个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六大战略计划,并提出九点相应的信息化发展保障措施。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1.2十七大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命题,赋予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命题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七大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十七大首次鲜明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发展必将有新的、重大的突破。

同时还再度明确了信息化战略地位,为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目标与方向。

相信在未来几年必将兴起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2.1.3七大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深入应用

2008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及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在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用信息服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无线射频技术应用等7个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的《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表达了国家意志,传递了明确信息:

信息化政策将持续深入扎实贯彻;信息化推进重在应用。

2.1.4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成为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大热点

2008年3月11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新时期以来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大热点,是中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大事。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面临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任。

2.1.5地方政策环境日益完善

各个地方的信息化政策也随时得到了更新与完善。

例如,北京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十一五”时期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信息化发展纲要(2005-2020年)”。

该纲要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形成信息技术普遍适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提高信息产业化水平,建成信息产业强省。

到2020年,全省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环境建设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水平,实现产业信息化,建成“数字广东”。

2.2经济形势

2.2.1后危机时代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大调整时代的到来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严重衰退,必将产生全球性经济格局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由此对我国产生长期、深刻的影响。

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外需的萎缩,全球都将进入需求不足的时代。

与此同时,经历萎缩后必然伴随着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的经济在此轮调整中是否还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仍然是政府当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即便外需在水平和结构上都重新恢复,作为一个大国,我国不能把经济增长的基础长期建立在外部市场的过度需求上。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走势,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

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我们长期坚持的“大进大出”的增长方式应当终结。

2.2.2发展型新阶段需求结构的战略性升级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生存型阶段跨入发展型阶段。

在发展型新阶段,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与生存型阶段相比有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与政府体制需要全面创新,使之与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进入发展型新阶段,需求结构开始进入战略性升级的阶段,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2.2.2.1从日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的升级。

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降到50%以下,到2008年,城镇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到36.3%,农村恩格尔系数则降到43.1%。

在食物支出比例大幅度降低的同时,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对住房、汽车、电脑、高档电器等消费品的需求更加普遍,大额消费支出持续攀升。

2.2.2.2从私人产品需求到公共产品需求的升级。

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突出地反映在城乡居民的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明显超过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

近几年来,全社会公共需求增长速度相当快,个人用于公共产品的年均支出,大概是90年代中期以前5年的支出规模。

以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为例,1990年至2006年,这些满足公共需求的支出在个人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从全国来看,私人产品的需求基本得到解决,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出来。

2.2.2.3从物的追求到人的自身发展的追求。

从总体上说,在广大社会成员生存问题解决以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开始全面凸显。

为此,社会政策导向应当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

生存型阶段,社会政策注重将资源用于减轻人们的不幸和困境,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发展型社会政策重点是投资于人力资本,投资于就业和创业计划,提高人们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2.2.3“十一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尚未彻底实现

在内外发展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与变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并且从近4年的实践看,“十一五”确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目标在多方面进展不大。

应当说,“十一五”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导向是相当好的。

例如:

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把促进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根本出发点等。

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尽管“十一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某些新的进展,但总体说,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有实质性改变,“十一五”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政策目标任务艰巨。

(1)投资率居高不下。

由2000年的35.3%提高到2008年的43.5%。

2009年情况特殊,可能投资率还会高些。

(2)消费率逐步下降。

2005年为51.8%,2008年进一步下降为48.6%。

(3)外贸依存度大幅上升。

2000年是39.6%,2005年为63.8%,2007年进一步上升到64.8%。

(4)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攀升。

2000年为13.8亿吨标准煤,2005年上升到22.5亿吨标准煤,2008年则进一步上升到28.5亿吨标准煤。

2.2.4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

“十一五”好的政策导向难以全部落实,发展理念、相关体制改革滞后,但重要的在于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很突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还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其主要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特点;以行政推动和行政与干预为主要手段。

由此可见,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更大挑战不是经济本身,而是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

“十二五”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否有重大突破。

2.3社会环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顺利进行,这主要包括人才环境、产业环境等。

这些社会环境对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1人才环境

人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第一要素,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条件。

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渠道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对改善中国信息化人才的现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信息学科已成为中国综合大学和专业院校的必设学科,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人才培养不断加强。

在职培训是目前中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了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网络工程师、IT职业英语五个大的职业教育项目,培养了大批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同时还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此外,中国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

大力引进人才,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组成“智囊团”,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发展战略制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工程项目方案评审和建设成果鉴定等工作。

中国已经基本创建了一个有利于信息技术人才发展和创业的良好环境。

2.3.2产业环境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发展进程。

“十一五”期间,中国信息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十五”计划的全面完成以及“十一五”计划的深入开展,中国电信网络和用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十一五”期间提高2.2个百分点;通信业转型与发展成效显著,通信业务总量“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8.5%,5年增长2.5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规模5年扩大3.3倍。

此外,在信息化推进等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

2008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2.18万亿元。

国家关于加强宏观调控、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举措在信息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2.3.3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已经并将持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

同时,我国城市又面临信息化问题。

城市信息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

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问题的根本出路,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城乡地理界限,填平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互动。

实现城市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就要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城市化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信息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软件产品、硬件设备、咨询监理、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这都会为城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前城市就业难题。

综上所述,城市化有利于开展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也有利于城市化进程。

因此,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

2.4技术环境

2.4.1物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

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将网络终端从普通PC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进而实现各种网络终端设施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2.4.2云计算

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技术的组合体。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

是指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通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2.4.3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并不仅仅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还包括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促进业务流程的集成,简化运行并提高生产率和利润。

2.4.4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的说,能让用户在移动中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获取信息、进行商务、娱乐等各种网络服务,就是移动Internet。

它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这两大技术的融合而产生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

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以国家、省、市“十二五”发展战略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两化融合方针,从信息化实际情况出发,以信息化试点地区和重点项目为契机,全面分析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形势,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专业性,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使“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成为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推进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依据,结合地区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产业的特点,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实证研究,构建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依据。

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进相结合、联合建设与有序竞争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相结合的原则,着力优化经济结构。

赛迪顾问认为,信息化规划因素综合考虑区域总体经济发展实力(基于信息化成熟度模型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政府管理、建设内容用与影响因素。

在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要素的影响作用及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在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城市总体经济发展实力和经济效益是影响信息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强烈的市场需求,难以从根本上推动整个信息化的发展。

而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个城市的科技、教育水平以及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又将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必将对信息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信息化规划思路应该综合考虑以上问题。

3.1“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3.1.1“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初印发的《关于做好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意见》指出“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加快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以自主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基本动力,从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入手,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显著提高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构建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以我国“十一五”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国家对“十二五”信息化的发展思路,赛迪顾问认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思路为: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为建设工业强国、构建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两化融合是“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主线。

“两化融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生共荣的历史进程。

“十二五”信息化必须全面借鉴30年来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全面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基础上,在对“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基础上,制定“两化融合”的目标、内容、策略等,切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进程,带动信息产业和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发展。

信息产业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关系是互为因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它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市场,提供需求,从而也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拉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改变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深度是“十二五”信息化的重点。

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深化信息化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建设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信息化对区域、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支撑力度。

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动力。

信息化管理体制和信息技术是影响信息化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通过体制创新理顺信息化发展环境,促进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信息技术的研发,为信息化发展奠定基础。

为建设工业强国、构建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目标。

信息化可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进行有效支撑。

通过“两化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孕育新兴产业,为工业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政府和社会的信息化应用,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为构建信息化社会提供支撑。

3.1.2“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原则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应该本着一定的原则,例如:

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立足需求,注重效益;面向市场,开拓创新;以民为本,服务发展。

(1)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等方面的作用,综合平衡各行业、领域、产业间的信息化发展,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充分整合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促进资源的共享共用。

面向某地区的关键角色梳理关键需求,通过信息化提升区县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以提升吸引力。

(2)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迫切需求出发组织信息化建设,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衡量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准,不搞没有效益的信息化,走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统一规划,对业务系统和数据进行综合梳理,实现业务信息和数据共享和交换,解决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信息化建设任务重,周期长,投资大,宜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聚焦各阶段重点问题,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在实施中不断审视,及时调整,增强实施及应用效果。

(3)强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筹资和管理;创新体制和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大力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激活信息化发展动力。

适度超前规划,地区信息化规划需要在资金和能力范围内,在功能设计、技术选择、设备选用等方面做到适度超前,同时,制定统一的系统规范和接口标准,满足功能扩展需求。

(4)以便民利民为宗旨,把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满足市民需求和城市发展全局上,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3.2“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目标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要通过“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提高政府和社会大众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支撑工业强国和信息社会的发展目标。

《国家信息化的战略目标(2006-2020)》明确制定了我国到2020年应该达到的一系列重要目标为: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

●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4.1“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主要任务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我国信息化的五大应用领域如下:

经济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农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两化融合、信息产业等;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民生、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政务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政府办公、对外服务等;文化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等;军事领域的信息化,包括装备、情报、指挥、后勤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主要关注经济、社会和政务领域的信息化,部分地区包含文化领域信息化。

4.1.1经济领域信息化

4.1.1.1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过程。

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为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平台,增强农业信息服务功能,基本实现信息体系网络化、自动化,信息采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领域综合化、一体化,信息质量定量化、数字化,信息服务要多样化、社会化。

信息引导成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发展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显著作用,农业基本实现信息化。

4.1.1.2服务业信息化

服务业信息化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指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依托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主要包括金融、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行业。

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业能更准确、快捷地配置社会资源,更大程度地降低能耗。

它具有三大特征:

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服务的市场和提供服务的主体呈全球化的趋势。

信息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加速器,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使信息资源直接变现为收益,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