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5650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东纵线2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编制依据4

三、施工部署4

3.1、施工安排的原则4

3.2、施工组织4

3.3、施工工艺5

3.4、施工区段划分5

3.4.1、承台区段划分5

3.4.2、桥台区段划分5

3.4.3、保税区地道桥区段划分6

3.4.4、下拉槽挡墙6

3.4.5、混凝土浇筑施工布置及交通组织9

四、施工准备9

4.1、技术准备9

4.2、资源准备12

五、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说明14

六、关键施工工艺16

6.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16

6.2、大体积混凝土养护20

七、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21

八、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23

九、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27

十、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28

十一、绿色施工措施29

一、工程概况

东纵线南二段2标段道路工程起点桩号K1+376,终点桩号K3+200,全长1824米,在该范围内共三座桥梁(分别是跨横四路跨线桥、保税区调头匝道桥、保税区立交地道桥)、一座人行地通道、一座排水箱涵、和K2+180-K2+540,K2+680-K2+860衡重式挡墙。

其中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米的混凝土结构,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我标段工程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部位分别是桥梁承台、桥台、墩柱、保税区立交地道桥侧墙、顶板和下拉槽衡重式挡墙部分,其结构具体尺寸表如下:

跨横四路跨线桥

构件

构件尺寸(m)(长*宽*高)

备注

承台尺寸

35.28*9.52*2.5

桥台为U型桥台,采用C25片石混凝土

桥台尺寸

34.27*9.02*8.15

保税区调头匝道桥

构件

构件尺寸(m)(长*宽*高)

备注

承台尺寸

6.6*2.6*2

桥台为U型桥台,采用C25片石混凝土,墩柱尺寸为墩柱下部的结构尺寸

桥台尺寸

9.2*6.15*4.66

墩柱

1.2*3.5*7.32

保税区立交地道桥

构件

构件厚度(m)

备注

顶板

1.3

宽39.1m,分两跨每跨净宽17.75m,层高11.3m,净高6m

边墙

1.3

中墙

1

下拉槽挡墙

衡重台挡墙

3.22*15*10

挡墙从2-10m渐变,采用C20片石混凝土,该处最高的挡墙尺寸

二、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贵安新区东纵线南二段道路工程2标段跨横四路跨线桥图纸

——

2

贵安新区东纵线南二段道路工程2标段保税区调头匝道桥图纸

——

3

贵安新区东纵线南二段道路工程2标段跨横四路立交地道桥图纸

——

4

贵安新区东纵线南二段道路工程2标段下拉槽挡墙图纸

——

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8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13

9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T50146-2014

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05

1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12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2008

三、施工部署

3.1、施工安排的原则

(1)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再从施工技术、资源投入上考虑经济。

(2)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特点,合理组织安排施工区段划分及确定施工流向。

(3)结合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合理安排泵管布置及交通组织。

3.2、施工组织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

对于承台、及墩柱由于需要求满足浇筑的连贯性及结构的整体型,需采用一次浇筑成型;对大挡墙、桥台只在竖向留置施工缝分段,按照整个挡墙的变形缝的段落和整个桥台进行分段;对于保税区立交地道桥采取在竖向分段,纵向按照变形缝的位置留置段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重点对单次混凝土浇筑量大的各构件进行温度控制。

以施工缝及变形缝为界分块进行浇筑,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以避免产生冷缝,确保施工质量,故在施工前需合理安排施工段落和分段位置,组织好人员、设备及混凝土的准备及辅助用品的准备工作。

3.3、施工工艺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次性浇筑量大,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

3.4、施工区段划分

3.4.1、承台区段划分

承台为独立的结构单元,不建议留置施工缝,根据本工程承台的结构尺寸,我标段的结构承台采用一次浇筑成型,按照不同部位的承台划分。

3.4.2、桥台区段划分

桥台下部采用C25片石混凝土,为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水化热的影响,在竖向每次浇筑高度为2m,区段按照每个桥台划分,最顶层浇筑至台帽底部,侧墙部分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桥台前墙顶面一下1.2m及侧墙顶面以下1.7m的范围留置施工缝,其以上部分采用C35混凝土。

3.4.3、保税区地道桥区段划分

A、水平区段划分

根据设计的沉降缝及现场实际情况,现将立交地道桥分14个施工段。

B、竖向区层划分

立交地道桥以条形基础为界分两个施工段,侧墙和顶板一期浇筑。

3.4.4、下拉槽挡墙

A、根据设计的沉降缝位置,小里程方向(K2+180-K2+540)挡墙左右两侧(分为A侧、B侧)分为24段,大里程方向(K2+680-K2+860)左右两侧(分为C侧、D侧)挡墙分为13段。

B、竖向分层划分

挡墙的竖向区段划分(总体上划分)挡墙分为2段,衡重台以下墙身、衡重台以上墙身。

但对于衡重台以上墙身高度大于4m,为保证模板的稳定及安全性,需进行多次支模,每次支模高度不超过4m。

对于衡重台以下墙身也分多次浇筑,首先浇筑至衡重台墙址部分,然后根据挡墙墙身的高度再分层浇筑。

3.4.5、混凝土浇筑施工布置及交通组织

根据现场环境,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情况不能采用拖泵和自留,只能采用臂架泵浇筑,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路途道路交通情况提前了解,保证道路畅通,如可能与高峰期期交通堵塞时,提前进场混凝土运输车,并降低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出现施工冷缝,施工现场合理布置混凝土运输车停靠区及会车区,并在施工现场安排专人进行浇筑指挥和疏导,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1)配合比设计

A、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混凝土60d强度做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②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

③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④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⑤水胶比不宜大于0.5,胶凝材料用量为340kg/m~450kg/m。

⑥砂率宜为35%~42%。

B、在混凝土配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要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C、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升温、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水泥、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如下:

①水泥

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为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宜采用矿渣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不宜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严禁采用早强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测定,水泥水化热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其7天的水化热不大于250KJ/kg。

②粗骨料

粗骨料选用5~40mm连续级配石子,含泥量<1%,泥块含量<0.5%,针状、片状颗粒含量<10%,粗骨料的空隙率小于40%;必要时应进行人工级配优化,控制空隙率小于40%,压碎指标不大于7%,吸水率不大于2%,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5%;粗骨料粒径宜为20mm左右,不宜超过25mm,且不应超过保护层厚度的2/3,根据结构不同部位具体调整。

粗骨料应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③细骨料

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含泥量控制在1%~1.5%,细度模数宜为2.8,平均粒径宜为0.38mm,同时应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④拌制水

拌制混凝土的水,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⑤入模温度

为了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产生温度裂缝,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必须严格控制。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原料温度,混凝土中石子比热较小,但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石子所占重量最大,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石子温度。

4、经试配,初步确定本工程底板、侧墙、顶板、承台、桥台、挡墙配合比设计如下:

配合比设计表

名称

水泥

砂1

砂2

1.石

2.石

1.掺合料

2.掺合料

1.外加剂

2.外加剂

水灰比

备注

材料用量

145

248

723

——

792

340

135

67

4.275

——

0.33

泵送

比例

0.58

1.00

2.92

——

3.19

1.37

0.5444

0.2702

0.0172

——

(2)进场检验试验

A、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及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15min内完成,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

坍落度检验试样的取样频率应与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取样频率一致。

B、交货检验的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

C、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2m3。

D、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后,在工程监理、建设单位的见证下,按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注的工程部位随机取样并制作试块,由各方签字认可,按规范要求对试块进行标准养护和同条件下养护。

试块应在监理单位见证下,由有见证取样检测试验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E、混凝土强度检验试样的取样频率,应按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4.1条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和一定数量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作为评定混凝土结构强度的依据。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进行抗渗检验的试样,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F、外加引气剂的预拌混凝土的含气量每班应至少测定2次含气量,其测定值的允许偏差为±0.5%。

4.2、资源准备

(1)劳动力准备

根据劳务队伍安排情况,每个劳务队均成立1个混凝土施工班组,要求能够组织2班作业,明确人员分工,各行其责,每个班组人员组织如下∶

序号

人员

人数

1

交通指挥

4

2

砼振捣

64

3

砼放料

8

4

磨压、摊平

18

7

临水

4

8

临电

4

9

试验员

2

(2)物质准备

A、混凝土搅拌站选择不少于2个,两个搅拌站所用的水泥、外加剂必须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型号的材料,使用相同的配合比,粗细骨料使用前必须检验,除常规检查外,必须检查碱骨料、氯离子等的含量,使用级配良好的骨料。

搅拌站储备的原材料充足,满足浇筑要求。

搅拌站设备提前检查,所使用的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都有备用设施,不能与其他混凝土混合搅拌。

2、混凝土覆盖用的塑料薄膜(3.5万m2)及麻袋(2万m2)提前购置,放场区仓库保存,及水罐需及时准备,并配备一辆洒水车以备临时应急。

(3)机械设备准备

序号

机械名称

台数

1

混凝土输送泵

3

2

混凝土运输车

20

3

混凝土振动棒

24

4

混凝土面磨光机

8

(4)材料准备

除了满足现场需要的混凝土及片石外,根据设计要求还需对跨横四路跨线桥部分的承台采用埋设冷却管(共3000m),并及时灌入冷却水,以防止混凝土因为温度差产生拉裂。

五、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说明

A、采用斜面分层施工工艺,分层厚度为500mm,不得大于振动棒长的1.2倍。

B、输送泵遵循“同步浇捣,同时后退,分层堆积,逐步到顶,循序渐进”的布送工艺。

C、每一层混凝土振捣在自然形成的坡面上进行,振捣移动距离不得大于振动半径的1.5倍。

D、加深部位分两至三次浇捣,避免漏振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E、混凝土浇筑时,宜从低处开始,沿长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分层浇筑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层间最长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F、振捣时,重点控制两头,即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振动点振动定时,不能漏振,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G、除了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其他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振捣点的间距为400mm左右,插点距离板底200mm。

高频振动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插点交错均匀布置。

H、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上浮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面流到坑底,随混凝土向前推进,由集水坑处抽排。

I、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J、振动器在每一插点上的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度。

K、混凝土表面处理,应做到“三压三平”,振捣完成后,用长刮尺刮平,最后在终凝前用磨光机打磨,以防混凝土表面裂缝出现。

底板及承台分层浇筑

外墙分层浇筑

六、关键施工工艺

6.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

A、在混凝土升温阶段易产生表面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期间的水泥水化过程,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中心及基础块中部区域产生很高的温度(基础块厚度越大,温度越高),而混凝土表面和边界受气温影响,温度较低,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温差超过一定的限度,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极易使新浇筑混凝土产生裂缝,根据规范和图纸要求,要求温差控制在25℃以内。

B、在混凝土降温阶段易产生贯穿裂缝

当混凝土降温时,混凝土由于逐渐散热而产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拌合水的水化和蒸发,以及胶质体的胶凝等作用,促进了混凝土的收缩。

这两种收缩在进行时由于受到基底及结构本身的约束,以致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拉应力),当这种收缩应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就会在新浇筑混凝土基础中产生收缩裂缝.这种收缩裂缝有时会贯穿混凝土基础全断面,成为结构性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A、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①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

②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根据试验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

③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④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⑤改善配筋。

为了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人员将分布筋做适当调整。

温度筋宜分布细密,一般用φ8钢筋,双向配筋,间距15cm。

这样可以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

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浇筑完下层混凝土之后进行。

⑥设置后浇缝。

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B、降低混凝土温度差

①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

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雾或冷气进行预冷,或对骨料进行覆盖或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光直晒,运输工具如具备条件也应搭设避阳设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

②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等。

③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C、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①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冬期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②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③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④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过大高差。

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D、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

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以放松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E、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①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②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③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底、顶板与墙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出现。

6.2、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1)养护方式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度陡降来防止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

为保证养护质量,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采取保温养护。

保温层采用塑料薄膜+麻袋的组合方式。

(2)保温养护目的

A、通过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从而降低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体的例外温差值,降低混凝土浇筑体的自约束应力。

B、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强度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特性,利用混您的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

C、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温度和防风条件,使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养护。

(3)混凝土养护

A、安排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

B、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膜和浇水养护,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差超过20℃再覆盖保温层。

C、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富水养护。

D、混凝土养护期间需进行其他作业时,应掀开保温层尽快完成随即恢复保温层。

E、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在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F、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开始计算,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G、现场实际施工时将根据公式δ=0.5h•λx(T2-Tq)Kb/λ(Tmax-T2)进行混凝土所需保温隔热材料厚度的计算,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

保温层是否需要增加或撤除由测温结果决定。

H、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覆盖厚度应在是混凝土施工时根据其施工时的气候条件、混凝土配合比重新复核计算确定。

七、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

7.1、测温点布置

A、承台测温点布置上,针对厚度相同的大承台,取其中一个承台作测温点布置。

B、底板测温点布置:

在1300mm厚的底板上任取1m2作测温点布置。

C、外墙测温点布置:

在区段1内的外墙竖向方向上每2m布置1组测温点。

D、每组点沿承台混凝土厚度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均匀布置3个测点,上测点距表面、下测点距底面均为100mm,并对保温层和大气层中的温度进行监测。

E、测温元件按不同测定的深度定位,将其引出线绑扎在一起,固定在板(承台)中上下层钢筋绑在一起的竖向钢筋上,测温线的插头露出混凝土表面300~500mm用塑料布包扎保护好。

F、测温点平面布置位置见下图:

承台温控点布置图

G、温度测量采用气温计插入预留孔内,每隔2个小时,记录一次温度。

7.2、测温记录

测温时间

从混凝土入模开始到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值基本稳定,并继续检测一周后,确保表面保温保湿覆盖层拆除不会导致内外温差值急聚上升时停止。

测温频率

养护时间

测温频率

1~7d

2小时/次

8~28d

4小时/次

28d以上

12小时(14:

00,2:

00各测一次)

内外温差小于规范要求并趋于稳定后停止测温,如发现温差超过规范要求,及时增加覆盖保温,并继续加强温度观测。

在每次测温时须记录所有监测数据,每测18次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成测温曲线,对测温曲线进行成果分析,以预测温度发展的趋势。

混凝土硬化期的实测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100或50mm处)不大于20℃;②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或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mm处的温度差不大于25℃;③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d;④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

当实测温度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层使其满足温度及温差的规定。

八、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

(1)最大绝热温升

龄期3d的绝热升温:

Th=mc•Q(1-e-mt)/c•ρ

=252.275×314×(1-e-0.384×3)/(0.97×2400)=23.27

龄期7d的绝热升温:

Th=mc•Q(1-e-mt)/c•ρ

=252.275×354×(1-e-0.384×7)/0.97×2400=35.75

龄期28d的绝热升温:

Th=mc•Q(1-e-mt)/c•ρ

=252.275×375×(1-e-0.384×28)/0.97×2400=40.64

式中T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m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3);由搅拌站提供混凝土的配合比。

248+4.275=252.275

Q——水泥28d水化热(kJ/kg)查表;

不同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的水化热

水泥品种

水泥强度等级

水化热Q(kJ/kg)

3d

7d

28d

硅酸盐水泥

42.5

314

354

375

32.5

250

271

334

矿渣水泥

32.5

180

256

334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

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

e——为常数,取2.718;

t——混凝土的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