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 全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131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 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 全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 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主讲稿全册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二年级下册语文

课程类型

国家课程(必修)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

二年级

总课时

132

设计者

二语

课程背景

    本册围绕着八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教学内容:

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

(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

生字表

(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

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

   我班共有65名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对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重点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大量读书的习惯。

 

课程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生字表

(一)的字,会写生字表

(二)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习,参加学校的学科竞赛。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在写话中,学习使用逗号。

10、认识周围事物,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主题

第一单元:

    春天里的发现

课时

12—13

 

周次

第一周

第  1 课:

 《找春天》

日期

2.13

内容

《找春天》是一篇语言生动、富有情趣的散文诗,文本不仅写了春天里的发现,还暗示了观察的角度和方法。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实施要求

1、多种形式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

2、激发朗读的兴趣,营造童话般的情境,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自由、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积累本课优美的词句。

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

 

第  2 课:

 《古诗两首》

日期

2.14

内容

《古诗两首》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

其中,《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实施要求

1、利用“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组词识字”等形式识字。

会写本课生字。

2、借助插图,大概了解诗意,避免逐字逐句讲解。

3、背诵古诗,抄写名句。

 

第 3 课:

 《笋芽儿》

日期

2.16

内容

《笋芽儿》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

春雨的声音是春姑娘弹奏的乐曲,春雷的声音是雷公公敲响的大鼓,一层层的笋壳是竹妈妈给笋芽儿穿上的一件件衣服。

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实施要求

1、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

2、从本课开始,安排连词书写。

9个要写的字中,有3个词语:

世界、笋芽、呼唤。

书写时,要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3、要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以情感熏陶,设计贯穿全文的问题,感受笋芽儿成长的过程。

可采取读读、画画、议议的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第 4 课:

 《小鹿的玫瑰花》

日期

2.17

内容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

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出趣味。

故事的深层,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实施要求

1、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帮助识字、写字。

2、围绕课后“泡泡”中“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这个问题进行初读感知。

3、展示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分角色小组朗读,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呢?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

 

第二单元:

奉献与关爱

课时

2

周次

第二周

第 5课:

《泉水》

日期

2.22

内容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

泉水流过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

语言清新明快,韵律感强,充满诗情画意。

实施要求

1.本课生字数量较少,读音难点不多。

字形的识记,可在学生自主识字基础上,结合课文学习分散进行。

2.朗读时让学生充分自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边读边欣赏插图,边读边思考。

心中不断地涌起像清泉那样去无私奉献、帮助别人的渴望。

3.积累运用词句。

如:

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还可仿照上述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几句话。

 

第 6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日期

2.23

内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歌。

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这首诗让我们明白,作者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在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

实施要求

1.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组内合作识记,养成交流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2.诗歌讲究“熟读成诵”,要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的足迹,时时处处关心别人。

3.把诗化的语言还原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使雷锋的形象更加典型化、具体化和鲜明化。

 

第7课:

《我不是最弱小的》

日期

2.25

内容

课文讲述的是小萨沙与一家人外出度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一家人手无足措。

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

可出乎意料的是萨沙在父母的影响下,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风雨飘摇的蔷薇花上。

实施要求

1.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如借助拼音自主识字,结合语境识字等。

2.可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或是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边读边想怎样才能表达出思想感情。

3.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你怎样理解“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和“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这两句话?

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8课: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日期

2.27

内容

本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

“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这是故事的起因。

正因为她“一直”想,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

可别人送来了许多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只好又登广告把小猫送人。

当别人把小猫都拿走了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

实施要求

1.要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识记生字,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本文是作为“略读课文”来编的,学习本课时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习默读,真正放手让学生自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别人交流,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三单元:

爱祖国爱家乡

课时

12-13

 

周次

第3周

第 9 课:

 《日月潭》

日期

3.6

内容

本课描绘了台湾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风光。

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

风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台湾宝岛的热爱之情。

 

实施要求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第10 课:

 《葡萄沟》

日期

3.8              

内容

    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

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

1.葡萄沟盛产水果。

2.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

3.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

4.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

实施要求

1、学习课文第二段,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初步背诵第二段;  

3、知道我国新疆吐鲁蕃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

 

 

第11课:

 《难忘的泼水节》

日期

3.10

内容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表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展现了人民对周总理的爱带之情。

实施要求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幸福和快乐.

     3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以及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

 

 

第12课:

 《北京亮起来了》

日期

3.13

内容

北京亮起来这篇课文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介绍了首都北京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的繁华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实施要求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争取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增强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第四单元:

动手又动脑

课时

12-13

 

周次

第4周

第 13  课:

 《动手做做看》

日期

3.14

内容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

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

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

 

实施要求

1、本课生字较少,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自主选择识字方法。

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2、伊琳娜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展开、发展而变化。

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以“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

3、本文语言平实,要把引导积累运用与朗读感悟融合在一起,不可孤立地进行训练,这样既有助于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有助于内化积累、正确运用。

 

 

 

第 14 课:

 《邮票齿孔的故事》

日期

3.15

内容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

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

 

实施要求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多,但其中好多字在生活中接触过,比如,“刀、酒、便”。

要通过自主识字展示的方式,把所要求认识的生字分类,然后有侧重地识字。

2、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情节简单,语言平实,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读的方式要多样,允许学生自主选择。

由于课文较长更适宜默读,教师可以倡导。

3、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

响应学习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第 15 课:

 《画风》

日期

3.17

内容

“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

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本来陈丹说:

“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看了赵小艺的画后,陈丹却说:

“我也会画风了。

”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我们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我们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我们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让我们的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课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

 

实施要求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量少、任务轻。

要求认识七个字,其中六个出现在课文人物姓名中,这些字很有可能在同学的姓名中也有。

因此可以从学生的姓氏导入。

2、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还是第一次遇到,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在朗读感悟过程中首先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弄清哪个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在此基础上再练习朗读。

 

 

第 16 课:

 《充气雨衣》

日期

3.20

内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

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

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实施要求

1、识字量较大,字音不易读准,字形也较复杂,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拼音和上下文自主识字,并安排生动有趣的读书和巩固识字的活动。

2、本文较长,要充分利用默读速度快的优势读书。

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识字,在默读中感悟。

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

是怎么解决的?

”这个问题,读书、思考、找答案,抓住“看”“想”“做”三方面,使学生了解到小林遇事能用心思考,不断实践。

3、响应课后学习伙伴的倡议,做个小制作。

 

 

 

第五单元:

走进大自然

课时

12—13

 

周次

第5周

第  17 课:

《古诗两首》

日期

3.20

内容

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实施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3.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学会。

 

第 18课:

《雷雨》

日期

3.22

内容

《雷雨》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实施要求

1.读课文,想象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的景象,学会品词品句。

2.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云电风雨等自然现象,了解鸡鸭不同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情趣。

3.在识字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在反复对照图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19课:

《最大的“书”》

日期

3.23

内容

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以人物对话的方式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

课后的“我知道”的小知识,介绍的是动物与植物的化石。

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实施要求

1.通过展示字的演变、联系上下文、图片、串词等方法学习“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等12个生字,会写“岩”“册”“底”“质”“厚”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明白岩石是最大的书。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第20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日期

3.24

内容

这是一首儿童诗歌。

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诗句韵脚整齐,适合朗读。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观察自然,探究发现的美好愿望。

实施要求

1.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3.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妙和情趣。

 

第6单元:

培养优秀品质

课时

13-14

 

周次

第6周

第  21 课:

 《画家和牧童》

日期

4月3日

内容

   《画家与牧童》是一个很优秀的古代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地向牧童学习。

这课告诉我们发现别人的错误就要敢于指出,发现自己的错误就要勇于承认并改正。

 

 

实施要求

1、本课生字较少,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自主选择识字方法。

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2、教学这课时由于生字多,课文长,应让学生多读,多感悟。

教师可用一个问题来引领全文,“你佩服谁,为什么?

”在学生感悟理解中,可以穿插渗透:

要向戴嵩一样,无论多么有名,多么权威,也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要向牧童一样,敢于提出意见,有胆识。

文中生字很多,也较难认记,一定要调动学生乐于识字的愿望,让其在语言环境中认记。

课后延伸可以让学生上网或看书找资料,了解更多以画动物闻名的画家。

3、本文语言平实,要把引导积累运用与朗读感悟融合在一起,不可孤立地进行训练,这样既有助于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有助于内化积累、正确运用。

 

 

第 22 课:

 《我为你骄傲》

日期

4.4

内容

《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伴随了“我”一个星期。

当“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在慈爱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德——诚信。

孩子的诚信让我们感动,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

实施要求

 1、学会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情节简单,语言平实,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读的方式要多样,允许学生自主选择。

由于课文较长更适宜默读。

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第 23 课:

 《三个儿子》

日期

4.6

内容

    这是一篇内容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认识到作为孩子应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实施要求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量少、任务轻。

要求认识七个字,其中六个出现在课文人物姓名中,这些字很有可能在同学的姓名中也有。

因此可以从学生的姓氏导入。

2、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人的相互交流,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在朗读感悟过程中首先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练习朗读。

 

 

第  24课: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日期

4.7

内容

    这是一篇洋溢着孩子对母亲对家庭从内心发出的一种真挚的理解和关心的文章。

文本讲述一位母亲在“六一”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带孩子去商场买药给生病的父亲,而孩子在一个玩具柜台前驻足欣赏着心爱的汽车。

可是因为家庭条件的缘故他却执意不要母亲买。

而在场的人都为孩子的这种懂事与对家庭和家人的理解深深感动着。

文本从一场场对话中让人感受这个孩子对家人深深的关爱和其中多个人物的不同美德,是一篇洋溢着浓浓情感的文章。

 

实施要求

1、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拼音和上下文自主识字,并安排生动有趣的读书和巩固识字的活动。

2、本文较长,要充分利用默读速度快的优势读书。

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识字。

 

 

第七单元:

善于思考

课时

12-14

 

周次

第8周

第  25 课:

 《玲玲的画》

日期

4.17

内容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

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